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及鑄造領域,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避免陶瓷管澆道出口處的型砂脫落的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當陶瓷管澆道出口處的型砂受到大量鐵水沖擊時極易產生松動或掉砂,脫落的型砂會隨鐵水進入型腔,導致鑄件出現砂孔等的技術問題,它包括連通在砂型上的澆口杯與型腔間的陶瓷管澆道,在所述陶瓷管澆道出口端對應的砂型上嵌裝有陶瓷管座,陶瓷管座包括對接在陶瓷管澆道出口端的陶瓷連接管,在陶瓷連接管的外端口上環套有陶瓷罩環,陶瓷罩環包罩在陶瓷管澆道出口端周圍對應的砂型上。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在澆注時可有效避免陶瓷管澆道出口處的型砂脫落的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樹脂砂鑄造中,一般使用陶瓷管作為鐵水的流道,即通過陶瓷管將鐵水引入鑄型,但由于陶瓷管與鑄型型腔連接部位的型砂緊實度不夠,因此當受到大量鐵水沖擊時極易產生松動或掉砂現象,掉下來的砂子會隨鐵水進入型腔,導致鑄件上出現大量砂孔。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避免陶瓷管澆道出口處的型砂脫落的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當陶瓷管澆道出口處的型砂受到大量鐵水沖擊時極易產生松動或掉砂,脫落的型砂會隨鐵水進入型腔,導致鑄件出現砂孔等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包括連通在砂型上的澆口杯與型腔間的陶瓷管澆道,在所述陶瓷管澆道出口端對應的砂型上嵌裝有陶瓷管座,陶瓷管座包括對接在陶瓷管澆道出口端的陶瓷連接管,在陶瓷連接管的外端口上環套有陶瓷罩環,陶瓷罩環包罩在陶瓷管澆道出口端周圍對應的砂型上。通過在陶瓷管澆道的出口端對接一個陶瓷管座,由于陶瓷管座的外端口向外延伸并包罩在陶瓷管澆道出口邊沿對應的砂型上,當大量鐵水沖出陶瓷管澆道時,包罩在陶瓷管座內的型砂即不會產生松動或掉砂現象,結構簡單,并避免了由此引發的鑄件砂孔現象。
[0005]作為優選,所述陶瓷管座為軸向截面呈“T”字形的一體式結構。一體式結構,強度高,易成型加工。
[0006]作為優選,所述陶瓷連接管的管徑與陶瓷管澆道的管徑相等,陶瓷罩環的厚度是陶瓷連接管壁厚的4至6倍。當陶瓷連接管的內外徑與陶瓷管澆道的內外徑相等時,便于兩者的連接及砂型制作。
[0007]作為優選,所述陶瓷管座嵌裝在砂型內,且陶瓷罩環的外端面與對應的砂型表面相平齊。陶瓷罩環與砂型表面相平齊時,保證了鑄件形狀的完整性。
[0008]作為優選,在所述陶瓷連接管與陶瓷管澆道的對接口外纏繞有膠帶。膠帶連接,簡單方便。
[0009]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具有下述優點:通過在陶瓷管澆道的出口端對接陶瓷管座,其特殊的結構降低了鐵水對陶瓷管澆道與砂型型腔接觸部位的沖擊強度,從而大大降低了型砂松動、脫落的風險,避免了鑄件砂孔現象,保證了鑄件的質量。
[0010]【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所示A處的放大圖。
[0013]【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0015]實施例: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包括連通在砂型I外的澆口杯5與砂型I內的型腔6間的陶瓷管澆道2,在陶瓷管澆道2出口端對應的砂型I上嵌裝著一個軸向截面呈“T”字形的陶瓷管座3,它包括對接在陶瓷管澆道2出口端的陶瓷連接管31,陶瓷連接管31與陶瓷管澆道2的內外徑相等,在二者的接縫外纏繞著膠帶4,在陶瓷連接管31的外端口外側一體式向外延伸形成一個陶瓷罩環32,陶瓷罩環32包罩在陶瓷管澆道2出口端邊沿對應的砂型I上,陶瓷罩環32的厚度是陶瓷連接管31壁厚的5倍,且陶瓷罩環32的外端面與對應的砂型I表面相平齊。
[001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包括連通在砂型(I)上的澆口杯(5)與型腔(6)間的陶瓷管澆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陶瓷管澆道(2)出口端對應的砂型(I)上嵌裝有陶瓷管座(3 ),陶瓷管座(3 )包括對接在陶瓷管澆道(2 )出口端的陶瓷連接管(31),在陶瓷連接管(31)的外端口上環套有陶瓷罩環(32),陶瓷罩環(32)包罩在陶瓷管燒道(2)出口端周圍對應的砂型(I)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座(3)為軸向截面呈“T”字形的一體式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連接管(31)的管徑與陶瓷管澆道(2)的管徑相等,陶瓷罩環(32)的厚度是陶瓷連接管(31)壁厚的4至6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座(3 )嵌裝在砂型(I)內,且陶瓷罩環(32 )的外端面與對應的砂型(I)表面相平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陶瓷管內澆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陶瓷連接管(31)與陶瓷管澆道(2)的對接口外纏繞有膠帶(4)。
【文檔編號】B22C9/08GK203695876SQ201320832605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孫袁, 王光雨, 杜留安 申請人:桐鄉合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