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包括淬火池、聚砂裝置、抽砂裝置、濾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砂裝置由流砂板、凹槽、攪拌管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抽砂裝置由抽砂管、蝶閥、單向閥、水泵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濾砂裝置由除砂缸、柵格、漏斗、集砂箱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聚砂裝置將砂粒聚集到所述凹槽內,所述抽砂裝置將砂粒和水抽到所述除砂缸內,所述柵格斜設在出砂管上方阻擋砂粒上浮,砂粒沉降到所述漏斗內,打開所述漏斗閥門將砂粒排到所述集砂箱內,所述除砂缸和所述集砂箱內的水經溢流管道回流到淬火池內,使淬火池不會因砂粒堆積造成停產清砂。
【專利說明】一種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鋁合金輪轂鑄造后需進行熱處理以提高其機械性能,主要采用T6-固溶處理加完全人工時效,固溶處理:指將合金加熱到高溫單相區恒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后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完全人工時效:采用較高的時效溫度和較長的保溫時間,獲得最大的硬度和最高的抗拉強度,但伸長率較低,固溶和時效中間的水冷即淬火,鋁合金輪轂都是采用連續固溶爐、連續淬火、連續時效爐的大批量連續熱處理生產的,而現在為了節能減排、節約原材料和能源,降低輪轂重量,尤其是摩托車鋁合金輪轂,大量采用砂芯制成中空輪轂,這就造成了砂芯在淬火時破裂,砂粒掉落到淬火池內,時間一長,淬火池內積累了大量砂粒,影響連續淬火,必須進行清砂,目前主要是將水抽干后人工挖砂,造成停產、浪費能源,勞動強度大且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3]為減少因砂粒堆積在淬火池里,造成淬火池池底升高影響正常生產,減少停機抽水及人工清砂等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大量的停機時間,確保淬火池連續生產,本實用新型就提供一種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包括淬火池、聚砂裝置、抽砂裝置、濾砂裝置,所述聚砂裝置由流砂板、凹槽、攪拌管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抽砂裝置由抽砂管、蝶閥、單向閥、水泵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濾砂裝置由除砂缸、柵格、漏斗、集砂箱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聚砂裝置將砂粒聚集到所述凹槽內,所述抽砂裝置將砂粒和水抽到所述除砂缸內,所述柵格斜設在出砂管上方阻擋砂粒上浮,砂粒沉降到所述漏斗內,打開所述漏斗閥門將砂粒排到所述集砂箱內,所述除砂缸和所述集砂箱內的水經溢流管道回流到淬火池內。
[0004]所述攪拌管連接在進水管上,所述攪拌管安裝有多個攪拌器并固定在所述淬火池底四周,水流通過攪拌器將砂粒卷起,砂粒經所述流砂板滾落聚集到所述凹槽內。
[0005]所述抽砂管設有眾多小孔,砂粒能通過小孔進入所述抽砂管內,所述水泵產生的吸力將砂粒和水一同抽到所述除砂缸內,所述蝶閥和所述單向閥保證砂粒和水不會倒流回來。
[0006]所述柵格傾斜的設置在所述除砂缸內,所述除砂缸設有上下兩個出水管道,下出水管道為常關狀態,上出水管道為常開狀態,上下兩個出水管道經三通匯合成一起流向所述淬火池。
[0007]所述除砂缸下部設有兩個所述漏斗,所述漏斗下部均設有閥門,打開閥門即可將砂粒排出到所述集砂箱里。
[0008]所述集砂箱上部設有溢流管道,溢流管道通向所述淬火池,所述集砂箱的箱底設有滾輪。
[000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優點有,掉落淬火池的砂粒被攪拌管卷起后通過流砂板自動聚集到凹槽附件,經水泵產生的吸力進入抽砂管,被水流帶到除砂箱內,經沉降后集聚在漏斗內,而水則通過溢流管道回流到淬火池內,保證淬火池水位,整個過程實現了全自動,且不會影響連續爐淬火。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專利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14]如圖1-圖3所示:一種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包括淬火池1、聚砂裝置2、抽砂裝置3、濾砂裝置4,所述聚砂裝置2由流砂板20、凹槽21、攪拌管22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抽砂裝置3由抽砂管30、蝶閥31、單向閥32、水泵33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濾砂裝置4由除砂缸40、柵格41、漏斗42、集砂箱43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聚砂裝置2將砂粒聚集到所述凹槽21內,所述抽砂裝置3將砂粒和水抽到所述除砂缸40內,所述柵格41斜設在出砂管34上方阻擋砂粒上浮,砂粒沉降到所述漏斗42內,打開所述漏斗42閥門將砂粒排到所述集砂箱43內,所述除砂缸40和所述集砂箱43內的水經溢流管道44回流到淬火池I內。
[0015]所述攪拌管22連接在進水管23上,所述攪拌管22安裝有多個攪拌器24并固定在所述淬火池I底四周,水流通過攪拌器24將砂粒卷起,砂粒經所述流砂板20滾落聚集到所述凹槽21內。
[0016]所述抽砂管30設有眾多小孔,砂粒能通過小孔進入所述抽砂管30內,所述水泵33產生的吸力將砂粒和水一同抽到所述除砂缸40內,所述蝶閥31和所述單向閥32保證砂粒和水不會倒流回來。
[0017]所述柵格41傾斜的設置在所述除砂缸40內,所述除砂缸40設有上下兩個出水管道,下出水管道為常關狀態,上出水管道為常開狀態,上下兩個出水管道經三通匯合成一起流向所述淬火池I。
[0018]所述除砂缸40下部設有兩個所述漏斗42,所述漏斗42下部均設有閥門,打開閥門即可將砂粒排出到所述集砂箱43里。
[0019]所述集砂箱43上部設有溢流管道44,溢流管道44通向所述淬火池I,所述集砂箱43的箱底設有滾輪。
[0020]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本領域的技術工程師根據上述實用新型的內容對本實用新型做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包括淬火池(I)、聚砂裝置(2)、抽砂裝置(3)、濾砂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砂裝置(2)由流砂板(20)、凹槽(21)、攪拌管(22)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抽砂裝置(3)由抽砂管(30)、蝶閥(31)、單向閥(32)、水泵(33)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濾砂裝置(4 )由除砂缸(40 )、柵格(41)、漏斗(42 )、集砂箱(43 )和管道連接而成,所述聚砂裝置(2)將砂粒聚集到所述凹槽(21)內,所述抽砂裝置(3) (3)將砂粒和水抽到所述除砂缸(40)內,所述柵格(41)斜設在出砂管(34)上方阻擋砂粒上浮,砂粒沉降到所述漏斗(42)內,打開所述漏斗(42)閥門將砂粒排到所述集砂箱(43)內,所述除砂缸(40)和所述集砂箱(43)內的水經溢流管道(44)回流到淬火池(I)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管(22)連接在進水管(23)上,所述攪拌管(22)安裝有多個攪拌器(24)并固定在所述淬火池(I)底四周,水流通過攪拌器(24 )將砂粒卷起,砂粒經所述流砂板(20 )滾落聚集到所述凹槽(21)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砂管(30)設有眾多小孔,砂粒能通過小孔進入所述抽砂管(30)內,所述水泵(33)產生的吸力將砂粒和水一同抽到所述除砂缸(40)內,所述蝶閥(31)和所述單向閥(32)保證砂粒和水不會倒流回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格(41)傾斜的設置在所述除砂缸(40)內,所述除砂缸(40)設有上下兩個出水管道,下出水管道為常關狀態,上出水管道為常開狀態,上下兩個出水管道經三通匯合成一起流向所述淬火池(I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砂缸(40)下部設有兩個所述漏斗(42),所述漏斗(42)下部均設有閥門,打開閥門即可將砂粒排出到所述集砂箱(43)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淬火池自動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砂箱(43)上部設有溢流管道(44),溢流管道(44)通向所述淬火池(1),所述集砂箱(43)的箱底設有滾輪。
【文檔編號】C21D9/34GK203653617SQ201320846514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葉飛, 陳行山, 胡子升, 范振輝 申請人:浙江今飛摩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