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轉爐冶煉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熔劑在冶煉過程進行造渣的情況,具體為一種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石灰石分解時間長、造渣困難和在高溫下(T>1400℃)過燒失去活性的缺點,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轉爐冶煉工藝,具體為通過減小石灰石的粒度(3-5mm)、改變石灰石的加入時間,達到迅速促進石灰石分解、生成有效CaO幫助造渣。操作使用簡便,在煉鋼時有效的替代了石灰的造渣作用,保證了鋼水質量和冶煉過程的平穩,降低了熔劑的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轉爐冶煉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熔劑在冶煉過程進行造渣的情況,具體為一種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轉爐在進行冶煉生產時主要加入石灰、輕燒白云石、輕燒鎂球和礦石等造渣原料,其中石灰是主要原料。為了降低冶煉成本、減少石灰的加入量,現在采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進行造渣。參考《石灰石加入轉爐造渣煉鋼過程的行為初探》和專利申請號CN201210139432.1的專利申請公開的石灰石代替石灰的造渣方法,發現在實際應用中分別存在以下問題:1)塊度較大(直徑> IOmm)的石灰石在冶煉時很難分解,造成化渣困難,導致爐渣“返干” ;2)加入時間過晚(開吹以后加入),石灰石完全分解需要5-6分鐘才能完全分解,對前期化渣、脫P造成很大影響。3)轉爐開吹溫度一般在1200°C~1300°C,在3-4分鐘內就會迅速升高到1400°C左右,而這時石灰石還沒有完全分解,在高溫下很短的時間內導致分解出的石灰過燒、有效CaO含量急劇降低,造成化渣困難、爐渣堿度降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石灰石分解時間長、造渣困難和在高溫下(T > 1400°C)過燒失去活性的缺點,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轉爐冶煉工藝,具體為通過減小石灰石的粒度(3-5_)、改變石灰石的加入時間,達到迅速促進石灰石分解、生成有效CaO幫助造渣。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步驟為:在轉爐裝入廢鋼后裝鐵水之前先加入適量的小粒度石灰石,搖動轉爐將其鋪勻,之后裝入鐵水,利用轉爐內1150°C~130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使小粒度石灰石分解生成煉鋼所需要的石灰,達到幫助造渣的目的。
[0005]本發明的特點還有:
所述的小粒度石灰石的粒度為3-5_。
[0006]小粒度石灰石的加入量為,根據鐵水Si含量、裝入量和3.0-3.5的堿度計算出所需石灰量,再根據石灰總重量的40%*2計算得到加入石灰石的量。
[0007]所述的裝入鐵水的溫度為1250_1350°C。
[0008]利用轉爐內1200-130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3_10分鐘后再進行冶煉操作。
[0009]利用轉爐內1200-130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3_5分鐘后再進行冶煉操作。
[0010]利用轉爐內1220-125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3_5分鐘后再進行冶煉操作。
[0011]所述的裝入鐵水的溫度為1300_1320°C。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采用粒度為3-5_,增加反應面積,能夠保證其分解的速度和效果。[0013]改變石灰石的加入時機,由開吹后加入改為裝鐵水之前加入,搖動轉爐將其鋪勻,增大與鐵水的接觸面積,倒入1250-1350°C的鐵水,利用轉爐內1200-130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3-5分鐘,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石灰石在開吹后的分解時間,使其充分分解成為有效CaO,還能避免轉爐升溫過快,造成石灰過燒的情況出現。
[0014]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的優點是:
粒度非常合適,能夠達到理想的分解的速度和效果,達到轉爐冶煉前期早化渣、化好渣的目的。
[0015]利用轉爐內的溫度提前對石灰石進行煅燒,減少了石灰石在開始吹煉后的分解時間,為前期造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0016]很好的避免了因為升溫過快導致石灰石分解后石灰過燒,導致爐渣熔化困難。
[0017]通過對粒度、煅燒溫度和煅燒時間等進行合理的控制,使得石灰石分解能夠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分解出的有效CaO能夠很好的參與造渣,保證了冶煉的順利進行,大大降低了冶煉熔劑的成本。
[0018]表1為煅燒時間、粒度及效果的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步驟為:在轉爐裝入廢鋼后裝鐵水之前先加入適量的小粒度石灰石,搖動轉爐將其鋪勻,之后裝入鐵水,利用轉爐內1150°c~130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使小粒度石灰石分解生成煉鋼所需要的石灰,達到幫助造渣的目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粒度石灰石的粒度為3-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小粒度石灰石的加入量為,根據鐵水Si含量、裝入量和3.0-3.5的堿度計算出所需石灰量,再根據石灰總重量的40%*2計算得到加入石灰石的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入鐵水的溫度為1250-1350°C。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轉爐內1200-130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3-10分鐘后再進行冶煉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轉爐內1200-130(T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3-5分鐘后再進行冶煉操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轉爐內1220-1250°C的溫度對石灰石進行煅燒3-5分鐘后再進行冶煉操作。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煉鋼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入鐵水的溫度為1300-1320°C。
【文檔編號】C21C7/04GK103898272SQ201410104522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0日
【發明者】李凱玉, 霍煒, 牛宏波, 李作鑫, 胡勤東, 趙志洪, 王念欣, 李長新, 李君彥 申請人:濟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