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工業領域。本發明的含碳球團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含鐵基材料70~85%和廢塑料15~30%,其中:廢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酰胺、聚碳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組成。其制備方法的步驟為:原料制備;原料混合,按照配比稱取各物料后充分混合;球團制備,將混合料逐步加入圓盤造球機制成球團;烘干,將球團置于熱風下烘干;還原焙燒,將球團于還原爐中焙燒15~30min,還原區溫度控制在1200℃~1250℃。本發明在節約煤炭資源的同時,實現了廢棄塑料在冶金工業中的資源再利用。
【專利說明】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工業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含碳球團是指在含鐵物料中配加一定比例含碳物質作為還原劑,以造球或壓塊工藝制備的球團礦,作為一種具備良好自還原性能的新型煉鐵原料,為金屬化原料的生產、直接還原煉鐵新工藝以及含鐵廢棄物和復雜難選礦處理新工藝的開發提供了可能。高爐生產實踐表明,當含碳球團加入量為30%,高爐生產率提高約6~7%,焦比顯著降低25%以上,燃料比(RAR)下降3~4%,因此,從工藝優化、節能降耗角度出發,含碳球團的優勢正在得到更充分地認識。
[0003]生產含碳球團所用的含鐵原料包括赤鐵礦、磁鐵礦、含鐵廢棄物等,含碳物質則以焦粉、煤粉、木炭等為主。采用上述原料由圓盤造球工藝制備的球團,其烘干后初期強度和還原焙燒后強度較低。從國內外采用含碳球團為原料的規模生產工藝來看,因含碳球團初期強度低,僅在以20~25mm薄料層操作的轉底爐(RHF)直接還原煉鐵工藝中大量應用,而在豎爐和高爐等生產效率高的反應器被限制應用。為了能夠實現多料層焙燒,提高生產效率,含碳球團強度成為關鍵問題。中國專利CN200510012722.X公開了一種帶有煤自粘結性的含碳冷固結鐵球團礦,以16~20%粘結性氣煤為還原劑,以腐殖酸或腐殖酸鹽為粘結劑,用對輥壓球機加工而成的含碳冷固結鐵球團礦,經120°C~250V烘干后,強度達400~500N/個球。中國專利2009 10104365.8公開了采用兩次成球方式制作冶金復合球團的方法及應用,以煤粉或焦粉為還原劑,以膨潤土、鋁酸鹽水泥CA-50為粘結劑,制備出由中心的球團核和外覆的球團原料構成的雙層球團。中國專利CN201010291411.2公開了一種高爐用高機械強度含碳球團及其生產方法,通過添加MgO,生產出焙燒強度為1500N/個,金屬化率為30%的含碳球團,可用于高爐生產。中國專利201210426342.0公開了一種高爐用含碳球團,以多種含鐵廢棄物為原料,以膨潤土等為粘結劑,制備的含碳球團焙燒后強度為1500N/個。以上專利采用的方法雖有不同,但都以焦粉、煤粉等為碳源,輔以粘結劑制備含碳球團,存在生產工序復雜、球團渣量大等問題,此外,以多種復雜含鐵廢棄物制備的含碳球團,會對后續冶煉工序帶來爐渣成分難以控制的潛在風險。
[0004]廢棄塑料是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固體廢棄物,其含有的大量C、H元素可以作為還原劑使用,以高爐噴吹廢塑料和煤塑共焦化為代表的廢塑料冶金原料化應用技術已在國內外推廣。中國專利201310578312公開的一種利用廢舊塑料直接還原褐鐵礦或赤鐵礦生產鐵的方法,采用了一定比例的廢舊塑料作為還原劑,但依然添加了大比例無煙煤,并輔以粘結劑制作球團。上述專利存在以下缺陷:①不同種廢棄塑料的密度差異較大,對球團的物理結構和還原過程及效果有較大影響,而我國廢塑料回收分類的不規范造成廢塑料多為來源復雜的混合體,因此該專利不能有效解決上述現實問題。特別指出,專利中涉及的PVC塑料中含有近50%的氯,該類廢塑料未經處理不能作為還原劑使用,此結論已被如前所述的廢塑料冶金原料化應用技術所證實。②在專利給出的塑料粒度范圍內,球團不能實現混合料的緊密堆積,弱化了廢塑料與含鐵物料的接觸程度,同時,塑料高溫分解產生的還原性氣體快速溢出,廢塑料的還原功能基本喪失。
[0005]面對焦煤資源日趨緊張,價格不斷攀升的現狀,采用廢棄塑料替代焦、煤用于含碳球團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而廢棄塑料來源復雜,成分波動大,因此,通過優化廢塑料配比,使其既符合現實條件,又滿足含碳球團生產技術要求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6]1、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及其制備方法,可利用傳統圓盤造球工藝生產高強度含碳球團,并實現廢棄塑料資源化利用。
[0008]2、發明技術解決方案
[0009]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10]本發明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的重量百分比為:含鐵基材料70~85%,廢塑料15~30%。為了保證含碳球團強度及冶金性能,所述的含鐵基材料中全鐵含量優選為55~68%,所述的廢塑料為熱塑性廢塑料。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由赤鐵礦、磁鐵礦和含鐵廢棄物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
[0012]赤鐵礦35~45份;
[0013]磁鐵礦40~55份;
[0014]含鐵廢棄物2~15份,
[0015]該含鐵基材料中含鐵廢棄物包括含鐵銅冶煉渣、含鐵鉻冶煉渣、含鐵鎳冶煉渣。
[0016]所述的廢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
[0017]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10~12份;
聚丙烯(PP)15~18份;
聚乙烯CPE)18-21份;
[0018]
聚苯乙烯(PS)5~8份;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12~14份;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5~7份;
聚酰胺(PA)6~8份;
聚碳酸酯(PC)8-11 fa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6~8份。
[0019]進一步的,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
[0020](I)原料制備,將含鐵基材料制備成粒度小于15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 90% ;將廢塑料制備成粒度小于8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80目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 90% ;
[0021](2)原料混合,按照配比稱取各物料后充分混合;
[0022](3)球團制備,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逐步加入圓盤造球機制成直徑為10-18mm的球團,造球過程中加水量控制在8-15% ;
[0023](4)烘干,將步驟(3)制得的球團置于熱風下烘干,具體為:80°C~95°C,時間5~6分鐘,球團內超細廢塑料熱縮,原位形成微氣孔;110~130°C,時間為5~9分鐘,球團內自由水經微氣孔蒸發排出,廢塑料產生粘塑性將鐵基物料緊密連接;
[0024](5)還原焙燒,將步驟(4)制得的球團于還原氣氛爐中焙燒15~30min,還原區溫度控制在1200°C~1250°C。
[0025]經測試,通過本發明方法制備的含碳球團干燥后落下強度超過35次/0.5m以上,抗壓強度達190N/個球以上,還原焙燒后抗壓強度達1900N/個球以上。其中,本發明中抗壓強度測試按GB/T14201-93《鐵礦球團抗壓強度測定方法》進行,落下強度測量為距離厚度 10mm 鋼板 500mm。
[0026]3、發明的效果
[0027](I)本發明使用多種廢棄混合塑料,符合目前我國廢塑料回收體系尚不完善的社會現狀。通過多種廢塑料按一定比例配制,保證了混合廢棄塑料密度的穩定。以其作為含碳球團的碳源,還原作用機理為:高溫下,廢塑料熱縮生成大量蜂窩式微氣孔,為還原過程中水分蒸發和還原氣化提供了溢出通道,保持了球團物理結構的穩定,利于還原劑與鐵氧化物的充分接觸。同時,微氣孔增大了氣一固相反應界面,利于還原氣體擴散速率的提高;此外,裂解過程中產生的H2+C0混合氣體和高活性殘碳可以強化含碳球團的還原。
[0028](2)本發明使用的多種廢棄混合塑料兼具粘結劑作用。顯微觀察證明,一定細度的廢塑料顆粒具有典型的散狀纖維結構,加之超細塑料顆粒間自身具有的良好靜電引力,利于造球過程的成球,無需外加粘結劑。經微熱后,球團內廢塑料即可產生良好塑性,將鐵基物料緊密連接,可獲得優異的冷態強度,為下一步高溫還原提供了重要保證。
[0029](3)本發明使用的多種廢棄混合塑料,C、H元素總含量達95%以上,灰分低于3%,降低了球團中渣含量比例。
[0030](4)本發明利用現有圓盤造球工藝和設備即可進行工業化生產,在節約煤炭資源的同時,實現了廢棄塑料在冶金工業中的資源再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內容,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專利 申請人:在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高爐噴吹廢塑料的基礎研究”(批準號:50274001)和“含碳球團還原過程熱態強度的變化規律與形成機理”(批準號:51274003)經費資助下,對廢塑料軟化熱解特性及其在含碳球團中還原過程中的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為該專利的申請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0032]實施例1
[0033]本實施例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含鐵基材料83%和廢塑料17%。其中:廢塑料粒度小于80目的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為100%,廢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11份、聚丙烯(PP) 15份、聚乙烯(PE) 18份、聚苯乙烯(PS)6份、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13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6份、聚酰胺(PA)7份、聚碳酸酯(PC)Il份、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6份。
[0034]現有技術中關于廢塑料作為還原劑使用已有相關報道,但是其關鍵存在的技術難題是:(1)只采用了一定比例的廢塑料作為還原劑,依然添加了大比例無煙煤(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310578312) ; (2)不同種類廢塑料的物性差異大,添加單一廢塑料無法保證球團物料的緊密堆積,從而影響含碳球團的還原及還原后強度。本發明通過多種廢塑料按一定比例配制,保證了混合廢棄塑料密度的穩定,并全部采用廢塑料作為含碳球團的碳源。其還原作用機理為:高溫下,廢塑料熱縮生成大量蜂窩式微氣孔,為還原過程中水分蒸發和還原氣化提供了溢出通道,保持了球團物理結構的穩定,利于還原劑與鐵氧化物的充分接觸。同時,微氣孔增大了氣一固相反應界面,利于還原氣體擴散速率的提高;此外,裂解過程中產生的H2+C0混合氣體和高活性殘碳可以強化含碳球團的還原,從而突破了單獨采用廢塑料無法作為還原劑使用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單獨采用廢塑料作為還原劑的同時能夠保證含碳球團的冶金性能。
[0035]本實施例中的含鐵基材料中全鐵含量為61.32%,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5 其中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由赤鐵礦、磁鐵礦和含鐵廢棄物組成 ,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赤鐵礦37份、磁鐵礦48份、含鐵廢棄物10份,所述的含鐵基材料中含鐵廢棄物包括含鐵銅冶煉渣、含鐵鉻冶煉渣、含鐵鎳冶煉洛,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含鐵銅冶煉洛4份、含鐵鉻冶煉洛4份、含鐵鎳冶煉洛15份。
[0036]本實施例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具體如下:
[0037](I)原料制備,將含鐵基材料制備成粒度小于15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5% ;將廢塑料制備成粒度小于8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80目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為100% ;
[0038](2)原料混合,按照配比稱取各物料后充分混合,其中含鐵基材料和廢塑料的具體配比如上所述;
[0039](3)球團制備,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逐步加入圓盤造球機制成直徑為10_18mm的球團,造球過程中加水量控制在8-15%均可,本實施例中加水量與球團的質量百分比控制為 11% ;
[0040](4)烘干,將步驟(3)制得的球團置于熱風下烘干,具體為:87°C,時間5分鐘;120°C,時間為7分鐘。針對本發明提出的多種廢塑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單獨采用廢塑料作為還原劑,必須嚴格控制烘干過程,本發明中烘干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烘干溫度為80°C~95°C,時間5~6分鐘,保證球團內超細廢塑料熱縮,原位形成微氣孔;第二個階段的烘干溫度為110~130°C,時間為5~9分鐘,使球團內自由水經微氣孔蒸發排出,廢塑料產生粘塑性將鐵基物料緊密連接,從而確保含碳球團的低溫強度,并使球團在高溫還原過程中保持物理結構穩定,這是本發明突出的技術創新;
[0041](5)還原焙燒,將步驟(4)制得的球團于還原氣氛爐中焙燒18min,還原區溫度控制在 1210。。。
[0042]經測試,本實施例制備的含碳球團干燥后平均落下強度56次/0.5m,平均抗壓強度達235N/個球,還原焙燒后平均抗壓強度2150N/個球。
[0043]實施例2
[0044]本實施例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含鐵基材料70%和廢塑料30%。其中:廢塑料粒度小于80目的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8%,廢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10份、聚丙烯(PP) 16份、聚乙烯(PE) 20份、聚苯乙烯(PS) 5份、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12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5份、聚酰胺(PA) 6份、聚碳酸酯(PC) 9份、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8份。
[0045]本實施例中的含鐵基材料中全鐵含量為64.56%,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8其中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由赤鐵礦、磁鐵礦和含鐵廢棄物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赤鐵礦40份、磁鐵礦55份、含鐵廢棄物3份,所述的含鐵基材料中含鐵廢棄物包括含鐵銅冶煉渣、含鐵鉻冶煉渣、含鐵鎳冶煉洛,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含鐵銅冶煉洛4份、含鐵鉻冶煉洛4份、含鐵鎳冶煉洛15份。
[0046]本實施例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具體如下:
[0047](I)原料制備,將含鐵基材料制備成粒度小于15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8% ;將廢塑料制備成粒度小于8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80目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8% ;
[0048](2)原料混合,按照配比稱取各物料后充分混合,其中含鐵基材料和廢塑料的具體配比如上所述;
[0049](3)球團制備,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逐步加入圓盤造球機制成直徑為10_18mm的球團,造球過程中加水量與球團的質量百分比控制為10% ;
[0050](4)烘干,將步驟(3)制得的球團置于熱風下烘干,具體為:80°C,時間6分鐘;130°C,時間為5分鐘;
[0051](5)還原焙燒,將步驟⑷制得的球團于還原氣氛爐中焙燒25min,還原區溫度控制在 1250。。。
[0052]經測試,本實施例制備的含碳球團干燥后平均落下強度大于80次/0.5m,平均抗壓強度達364N/個球,還原焙燒后平均抗壓強度2480N/個球。
[0053]實施例3
[0054]本實施例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含鐵基材料85%和廢塑料15%。其中:廢塑料粒度小于80目的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6%,廢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12份、聚丙烯(PP) 15份、聚乙烯(PE) 20份、聚苯乙烯(PS) 8份、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12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5份、聚酰胺(PA) 6份、聚碳酸酯(PC) 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8份。
[0055]本實施例中的含鐵基材料中全鐵含量為62.56%,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7其中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由赤鐵礦、磁鐵礦和含鐵廢棄物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赤鐵礦45份、磁鐵礦42份、含鐵廢棄物10份,所述的含鐵基材料中含鐵廢棄物包括含鐵銅冶煉渣、含鐵鉻冶煉渣、含鐵鎳冶煉洛,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含鐵銅冶煉洛4份、含鐵鉻冶煉洛4份、含鐵鎳冶煉洛15份。
[0056]本實施例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具體如下:
[0057](I)原料制備,將含鐵基材料制備成粒度小于15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7% ;將廢塑料制備成粒度小于8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80目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為96% ;
[0058](2)原料混合,按照配比稱取各物料后充分混合,其中含鐵基材料和廢塑料的具體配比如上所述;
[0059](3)球團制備,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逐步加入圓盤造球機制成直徑為10_18mm的球團,造球過程中加水量與球團的質量百分比控制為13% ;
[0060](4)烘干,將步驟⑶制得的球團置于熱風下烘干,具體為:95°C,時間5.5分鐘;110°C,時間為9分鐘;
[0061](5)還原焙燒,將步驟⑷制得的球團于還原氣氛爐中焙燒30min,還原區溫度控制在 1200°C。
[0062]經測試,本實施例制備的含碳球團干燥后平均落下強度35次/0.5m,平均抗壓強度達195N/個球,還原焙燒后平均抗壓強度1910N/個球。
【權利要求】
1.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含鐵基材料70~85%和廢塑料15~30%,其中:廢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10~12份;聚丙烯(PP)15~18份;聚乙烯(PE)18-21份;聚苯乙烯(PS)5~8份;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12~14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5~7份;聚酰胺(PA)6~8份;聚碳酸酯(PC)8~11份;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6~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鐵基材料中全鐵含量為55~68%,其中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由赤鐵礦、磁鐵礦和含鐵廢棄物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 赤鐵礦35~45份; 磁鐵礦40~55份; 含鐵廢棄物2~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 90%,廢塑料粒度小于80目的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 90%。
4.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制備,將含鐵基材料制備成粒度小于15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150目的質量占含鐵基材料總質量的比例> 90% ;將廢塑料制備成粒度小于80目的原料,其中粒度小于80目質量占廢塑料總質量的比例≥90% ; (2)原料混合,按照配比稱取各物料后充分混合; (3)球團制備,將步驟⑵中的混合料逐步加入圓盤造球機制成直徑為10-18mm的球團,造球過程中加水量控制在8-15% ; (4)烘干,將步驟(3)制得的球團置于熱風下烘干,具體為:80°C~95°C,時間5~6分鐘;110~130°C,時間為5~9分鐘; (5)還原焙燒,將步驟(4)制得的球團于還原氣氛爐中焙燒15~30min,還原區溫度控制在 1200。。~1250 0C 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廢塑料為碳源的鐵基含碳球團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各物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含鐵基材料70~85%和廢塑料15~30%,其中:廢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10~12份;聚丙烯(PP)15~18份;聚乙烯(PE)18~21份;聚苯乙烯(PS)5~8份;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12~14份;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5~7份;聚酰胺(PA)6~8份;聚碳酸酯(PC)8~11份;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6~8份; 所述的含鐵基材料中全鐵含量為55~68%,其中所述的含鐵基材料由赤鐵礦、磁鐵礦和含鐵廢棄物組成,上述各組分按質量份組成如下: 赤鐵礦35~45份; 磁鐵礦40~55份; 含鐵廢棄物2~15份。
【文檔編號】C22B1/02GK104073630SQ201410348368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孟慶民, 李家新, 龍紅明, 王平, 狄瞻霞, 劉靜, 郭銳 申請人:安徽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