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式拋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式拋光機,屬于拋光機機械領域,包括支架,支架的水平面上設有輸送裝置,豎直面上設有驅動裝置和拋光裝置,輸送裝置包括主輥輪、從輥輪和輸送帶,主輥輪和從輥輪設于支架的水平面上,輸送帶設于主輥輪和從輥輪之間,并做步進式循環運動;驅動裝置包括驅動輪、傳動輪和傳動帶,驅動輪和傳動輪固定在支架的豎直面上,傳動帶設于驅動輪和傳動輪之間;拋光裝置包括拋光主動輪、拋光從動輪和拋光砂帶,拋光主動輪與傳動輪連接,拋光從動輪固定在支架的豎直面上,拋光砂帶設于拋光主動輪與拋光從動輪之間。本發明具有拋光工作效率高、拋光效果好、返工率低、以及方便更換傳動帶和拋光砂帶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帶式拋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拋光機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帶式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的片狀式的金屬工件,在加工成型后,表面會有毛刺或刮痕,影響使用,因此需要拋光機對這種片狀金屬工件的表面進行拋光處理。拋光機包括輸送金屬工件的輸送機構以及對金屬工件進行拋光的拋光機構,拋光機構包括拋光件和驅動拋光件運動的拋光驅動機構,輸送機構包括輸送帶和驅動輸送帶運動的的輸送驅動機構。傳統的拋光機是在輸送機構將片狀金屬工件輸送到位后,由拋光驅動機構驅動拋光件完成拋光動作,然后繼續將片狀金屬工件輸送到成品端。由于傳統的拋光機只配置一個拋光件,在拋光時,容易有片狀金屬工件可能達不到實際的拋光效果,不同區域的片狀金屬工件的拋光效果不均勻等問題,就需要返工操作,降低了拋光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具有拋光工作效率高、拋光效果好、返工率低、以及方便更換傳動帶和拋光砂帶的帶式拋光機。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式拋光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水平面上設有輸送裝置,豎直面上設有驅動裝置和拋光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拋光裝置,所述拋光裝置對輸送裝置上的金屬工件進行拋光,所述輸送裝置包括主輥輪、從輥輪和輸送帶,所述主輥輪和從輥輪設于支架的水平面上,所述輸送帶設于主輥輪和從輥輪之間,并做步進式循環運動;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輪、傳動輪和傳動帶,所述驅動輪和傳動輪固定在支架的豎直面上,所述傳動帶設于驅動輪和傳動輪之間;所述拋光裝置包括拋光主動輪、拋光從動輪和拋光砂帶,所述拋光主動輪與傳動輪連接,所述拋光從動輪固定在支架的豎直面上,所述拋光砂帶設于拋光主動輪與拋光從動輪之間。
[0005]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由電機驅動控制。
[0006]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由輸送電機控制。
[0007]進一步地,所述拋光主動輪和傳動輪由連軸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連軸垂直于支架的豎直面。
[0009]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輪、拋光主動輪和拋光從動輪在支架豎直面上投影的圓心連線為等邊三角形。
[0010]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和拋光裝置的組合至少為兩組。
[0011]進一步地,所述輸送帶的步進距離與相鄰拋光裝置之間的距離相等。
[0012]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通過設置兩組拋光驅動裝置和拋光裝置的組合,分布于輸送帶的兩端,使工件依次經過兩次拋光,每次拋光都是面面接觸,不僅拋光面積大,而且使得該工件拋光更均勻。另外,輸送帶采用步進式循環運動,可以提供拋光件一段時間的拋光動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拋光不完全需要返工的問題。由于輸送帶的步進距離與相鄰拋光裝置之間的距離相等,從而不會出現局部重復拋光而導致不同區域拋光不均勻的問題。因此該拋光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拋光效果也得到改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帶式拋光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支架;2、輸送裝置;3、驅動裝置;4、拋光裝置;5、主輥輪;6、從輥輪;7、輸送帶;8、驅動輪;9、傳動輪;10、傳動帶;11、拋光主動輪;12、拋光從動輪;13、拋光砂帶;
14、驅動電機;15、連軸;16、輸送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一種帶式拋光機,包括支架1,支架I的水平面上設有輸送裝置2,豎直面上設有驅動裝置3和拋光裝置4,驅動裝置3驅動拋光裝置4,拋光裝置4對輸送裝置2上的金屬工件進行拋光,輸送裝置2包括主輥輪5、從輥輪6和輸送帶7,主輥輪5和從輥輪6設于支架I的水平面上,輸送帶7設于主輥輪5和從輥輪6之間,并做步進式循環運動;驅動裝置3包括驅動輪8、傳動輪9和傳動帶10,驅動輪8和傳動輪9固定在支架I的豎直面上,傳動帶10設于驅動輪8和傳動輪9之間;拋光裝置4包括拋光主動輪11、拋光從動輪12和拋光砂帶13,拋光主動輪11與傳動輪9連接,拋光從動輪12固定在支架I的豎直面上,拋光砂帶13設于拋光主動輪11與拋光從動輪12之間。
[0016]所述驅動裝置3由驅動電機14控制。
[0017]所述輸送裝置2由輸送電機16控制。
[0018]所述拋光主動輪11和傳動輪9由連軸15連接。
[0019]所述連軸15垂直于支架I的豎直面。
[0020]所述驅動輪8、拋光主動輪11和拋光從動輪12在支架I豎直面上投影的圓心連線為等邊三角形。
[0021]所述驅動裝置3和拋光裝置4的組合至少為兩組。
[0022]所述輸送帶7的步進距離與相鄰拋光裝置4之間的距離相等。
[0023]本實例的工作過程:啟動驅動電機14,驅動輪8通過傳動帶10帶動傳動輪9轉動,然后傳動輪9帶動連軸15轉動,進而帶動拋光主動輪11轉動,拋光主動輪11通過拋光砂帶13使拋光從動輪12轉動。將待加工的片狀金屬工件置于輸送帶7的一端,啟動輸送電機16,主輥輪5和從輥輪6轉動,帶動輸送帶7運動。本實例中驅動裝置3和拋光裝置4的組合為兩組,使工件由主輥輪5至從輥輪6的方向依次經過兩次拋光,每次拋光都是面面接觸,不僅拋光面積大,而且使得該工件拋光更均勻。另外輸送帶7做步進式循環運動,可以提供拋光件一段時間的拋光動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拋光不完全需要返工的問題。由于輸送帶7的步進距離與相鄰拋光裝置4之間的距離相等,從而不會出現局部重復拋光而導致不同區域拋光不均勻的問題。
[0024]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式拋光機,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水平面上設有輸送裝置,豎直面上設有驅動裝置和拋光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拋光裝置,所述拋光裝置對輸送裝置上的金屬工件進行拋光,所述輸送裝置包括主輥輪、從輥輪和輸送帶,所述主輥輪和從輥輪設于支架的水平面上,所述輸送帶設于主輥輪和從輥輪之間,并做步進式循環運動;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輪、傳動輪和傳動帶,所述驅動輪和傳動輪固定在支架的豎直面上,所述傳動帶設于驅動輪和傳動輪之間;所述拋光裝置包括拋光主動輪、拋光從動輪和拋光砂帶,所述拋光主動輪與傳動輪連接,所述拋光從動輪固定在支架的豎直面上,所述拋光砂帶設于拋光主動輪與拋光從動輪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由電機驅動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由輸送電機控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主動輪和傳動輪由連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帶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軸垂直于支架的豎直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拋光主動輪和拋光從動輪在支架豎直面上投影的圓心連線為等邊三角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和拋光裝置的組合至少為兩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的步進距離與相鄰拋光裝置之間的距離相等。
【文檔編號】B24B21/18GK104175195SQ201410361029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5日
【發明者】黃青 申請人:天津市精倫銅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