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及其制備方法,其中透氣磚包括透氣磚主體,透氣磚主體的底部設置有氣室,氣室下方連通有吹氬管;在所述透氣磚主體和氣室外設置有外殼;其特征在于:在透氣磚主體內底部設置由碳化硅陶瓷材料制成的標識塊;且所述標識塊的底面與透氣磚主體的底面位于同一個平面內。制備時,在所述透氣磚主體成型前,先制備標識塊;所述標識塊選用常壓燒結的碳化硅陶瓷材料;在透氣磚主體成型時,將制備好的標識塊由透氣磚主體的底面插入透氣磚主體內,透氣磚主體設置氣室的一端記為底端;且使標識塊的底面與透氣磚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該種透氣磚遇高溫或鋼水后不易發生侵蝕或燒蝕,使用安全系數高。
【專利說明】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發明涉及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及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具有耐侵 蝕性能高的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鋼包底吹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法國、日本等國家應用。而底吹透氣磚 是隨著煉鋼工藝的發展而產生、調整和進步的。利用透氣磚向煉鋼容器內噴吹惰性氣體攪 拌鋼液,以減少鋼液凈化時間提高鋼液純度,已成為現代冶金的重要手段。鋼鐵行業的不斷 發展和對特種鋼材需求量的逐漸增加,使得透氣磚的使用工況條件逐步惡化和苛刻。鋼包 透氣磚作為爐外精煉關鍵的功能元件,其作用非常重要,它的使用效果直接影響到精煉操 作能否順利安全地實施。鋼包透氣磚在整個鋼包周轉周期內的不同階段會產生不同的物理 和化學侵蝕,其損毀機理主要包括渣蝕、鋼水沖刷、高溫燒氧清掃和熱震斷裂或剝落,當殘 磚小于一定厚度時需要停止使用,否則會發生穿包漏鋼現象。所以在煉鋼過程中要特別注 意透氣磚的使用狀況,以免造成生產事故。而現場工作人員判斷透氣磚使用情況除了依靠 熟練工的經驗外最主要的依據就是布置在透氣磚磚芯中的安全標識。
[0003] 目前透氣磚的安全示警標識制作方法和材料種類很多,主要是在透氣磚中放置特 殊的材料,比如預制的標志塊、燒失物、不銹鋼等,其缺點是耐侵蝕性能較差,遇到高溫或鋼 水后容易被侵蝕或燒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透氣磚的侵蝕速率,同時會對透氣磚在使用時 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4]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 的透氣磚,遇高溫或鋼水后不易發生侵蝕或燒蝕,使用安全系數高。
[0005]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包 括透氣磚主體,透氣磚主體的底部設置有氣室,氣室下方連通有吹氬管;在所述透氣磚主體 和氣室外設置有外殼;其特征在于:在透氣磚主體內底部設置由碳化硅陶瓷材料制成的標 識塊;且所述標識塊的底面與透氣磚主體的底面位于同一個平面內。
[0006]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標識塊設為母線是直線的旋轉體。
[0007] 更進一步的:旋轉體的軸線與所述透氣磚主體的軸線平行或位于同一直線上。
[0008] 優選的:所述標識塊為圓柱體。
[0009] 更進一步的:所述標識塊設置有一塊,高度為100-150mm,直徑為10-40mm。
[0010] 優選的:所述標識塊的高度為100mm,直徑為10mm。
[0011] 另一優選的方案:所述標識塊的高度為150mm,直徑為40mm。
[0012] 另一優選的方案:所述標識塊的高度為120mm,直徑為26mm。
[0013] 作為另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標識塊還可以是棱柱狀,棱柱的側棱與透氣 磚主體的軸線平行,棱柱的底面面積為80-1600mm 2。
[0014]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的制備方法,包括透氣磚主體成型 步驟,其特征在于 :
[0015] 在所述透氣磚主體成型前,還包括制備標識塊的步驟;所述標識塊選用常壓燒結 的碳化硅陶瓷材料,選用的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理化性能為Sic > 98%、體積密度> 3. 08g/ cm3、抗壓強度> 3900Mpa、熱膨脹系數< 4Xl(T6l/°k、空氣中最高使用溫度> 1600°C ;
[0016] 制成的標識塊為高度為100_150mm、直徑為10_40mm的圓柱體;
[0017] 在透氣磚主體成型時,將制備好的標識塊由透氣磚主體的底面插入透氣磚主體 內,透氣磚主體設置氣室的一端記為底端;且使標識塊的底面與透氣磚的底面位于同一平 面上。
[001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發明中透氣磚的標識塊耐高溫、耐侵蝕性能高,膨脹系數 小,與透氣磚結合的非常緊密,消除了透氣磚使用過程中穿包漏鋼的問題,從而提高了透氣 磚的使用安全系數;此外該透氣磚的示警標識高溫狀態下與透氣磚的亮度顏色不同,示警 明顯,能很好的提示現場工作人員,使工人能夠容易判斷透氣磚使用終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 圖1為本發明中透氣磚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中:1外殼、2氣室、3透氣磚主體、4標識塊、5吹氦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新型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做詳細 說明。
[0022] 下述的描述中,"底"、"頂"、"上"、"下"均是為了方便描述采用的相對位置關系,不 能作為絕對位置理解為對保護范圍的限制。
[0023] 如圖1所示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包括透氣磚主體3,透氣磚主體3的 底部設置有氣室2,氣室2下方連通有吹氬管5 ;在所述透氣磚主體3和氣室2外設置有外 殼1。該透氣磚的特別之處是:在透氣磚主體3內底部設置由碳化硅陶瓷材料制成的標識 塊4 ;且所述標識塊4的底面與透氣磚主體3的底面位于同一個平面內。該標識塊4在高 溫條件下與透氣磚主體3的亮度、顏色明顯不同。碳化硅陶瓷材料為現有已知材料。
[0024] 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標識塊4為母線是直線的旋轉體,而且,旋轉體的軸線與所述 透氣磚主體3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0025] 具體的說,本實施例中的標識塊4為圓柱體。而且,該標識塊4設置有一塊,高度 為100-150_,直徑為10-40_。在此基礎上,優選的:所述標識塊4的高度為100_,直徑 為10mm。另一優選的方案:所述標識塊4的高度為150mm,直徑為40mm。還可優選的方案: 所述標識塊4的高度為120mm,直徑為26mm。
[0026] 上述透氣磚的制備方法,包括透氣磚主體3的成型步驟,該制備方法的特別之處 是:
[0027] 在所述透氣磚主體3成型前,還包括制備標識塊4的步驟;所述標識塊4選用 常壓燒結的碳化硅陶瓷材料,選用的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理化性能為SiC > 98%、體積密 度> 3.08g/cm3、抗壓強度> 3900Mpa、熱膨脹系數< 4Xl(T6l/°k、空氣中最高使用溫度> 1600 °C ;
[0028] 制成的標識塊4為高度為100-150mm、直徑為10-40mm的圓柱體;
[0029] 在透氣磚主體3成型時,將制備好的標識塊4由透氣磚主體3的底面插入透氣磚 主體3內,透氣磚主體設置氣室2的一端記為底端;且使標識塊4的底面與透氣磚3的底面 位于同一平面上。
[0030] 在現場當透氣磚使用到標識塊4的位置時,由于受高溫和燒氧的清掃,標識塊4的 亮度顏色與周圍的透氣磚主體3的亮度顏色有明顯不同,這時工作人員就要及時更換透氣 磚,從而保證生產安全。
[0031] 透氣磚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作為透氣磚的其他實施方式,透氣磚中 的標識塊還可以是棱柱狀,棱柱的側棱與透氣磚主體的軸線平行,棱柱的底面面積為 80-1600mm 2〇
【權利要求】
1. 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包括透氣磚主體,透氣磚主體的底部設置有氣室,氣 室下方連通有吹氬管;在所述透氣磚主體和氣室外設置有外殼;其特征在于:在透氣磚主 體內底部設置由碳化硅陶瓷材料制成的標識塊;且所述標識塊的底面與透氣磚主體的底面 位于同一個平面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是:所述標識塊為旋 轉體,旋轉體的母線是直線。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是:旋轉體的軸線與 所述透氣磚主體的軸線平行或位于同一直線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識塊為 圓柱體。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識塊設 置有一塊,高度為100-150mm,直徑為10_40mm。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識塊的 高度為100mm,直徑為10mm。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識塊的 高度為150mm,直徑為40mm。
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識塊的 高度為120mm,直徑為26mm。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其特征是:所述標識塊為棱 柱狀,棱柱的側棱與透氣磚主體的軸線平行,棱柱的底面面積為80-1600mm 2。
10. -種帶安全示警標識的透氣磚的制備方法,包括透氣磚主體成型步驟,其特征在 于: 在所述透氣磚主體成型前,還包括制備標識塊的步驟;所述標識塊選用常壓燒結的碳 化硅陶瓷材料,選用的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理化性能為SiC > 98%、體積密度> 3. 08g/cm3、 抗壓強度> 3900Mpa、熱膨脹系數< 4Xl(T6l/°k、空氣中最高使用溫度> 1600°C ; 制成的標識塊為高度為100_150mm、直徑為10-40mm的圓柱體; 在透氣磚主體成型時,將制備好的標識塊由透氣磚主體的底面插入透氣磚主體內,透 氣磚主體設置氣室的一端記為底端;且使標識塊的底面與透氣磚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文檔編號】C21C7/072GK104195292SQ20141038492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呂仁祥, 紀懷杰, 楊德斌, 宋玉萍 申請人:濟南魯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