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配制濃度為32-35%的磷酸和磷酸鹽溶液,將待處理的鎂及鎂合金放置于該溶液中36-60小時;用低壓蒸汽加熱待處理金屬表面,加熱溫度為130-150℃,加熱時間為10-20小時。
【專利說明】一種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金屬表面除銹【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鎂及鎂合金為活潑金屬,在自然環境中很容易腐蝕,鎂及鎂合金的腐蝕問題,目前主要有三種解決方式,第一種是涂覆防腐涂料,第二種是采用電鍍耐腐蝕金屬,第三種采用合金方式來解決,但對于大多數鎂合金也需要進行防腐蝕處理。對于第一種和第二種處理方式,在進行防腐處理前要進行除銹處理,即用除銹劑去除金屬表面的銹蝕或氧化層,再涂覆防腐蝕材料或電鍍,這種方式增加了成本和操作工藝。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腐蝕方法,該方法能夠根據各領域中的鎂及鎂合金的腐蝕特點,在有效實現了抗腐蝕效果的同時減少了生產成本和環境污染。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06]I)配制濃度為32-35%的磷酸和磷酸鹽溶液,將待處理的鎂及鎂合金放置于該溶液中36-60小時;所述磷酸和磷酸鹽的摩爾比為1:2;
[0007]2)用低壓蒸汽加熱待處理金屬表面,加熱溫度為130_150°C,加熱時間為10_20小時。
[0008]所述的磷酸鹽為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或磷酸銨中的一種;優選為磷酸氫二銨。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0]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需要去除金屬表面的氧化層或銹層,因此不會造成金屬厚度的損失,并且將鎂及鎂合金表面的銹及氧化層直接轉變為耐腐蝕防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12]一種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13]I)配制濃度為32-35%的磷酸和磷酸鹽溶液,將待處理的鎂及鎂合金放置于該溶液中36-60小時;所述磷酸和磷酸鹽的摩爾比為1:2;
[0014]2)用低壓蒸汽加熱待處理金屬表面,加熱溫度為130_150°C,加熱時間為10_20小時。
[0015]所述的磷酸鹽為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或磷酸銨中的一種;優選為磷酸氫二銨。
[0016]在本技術方案中主要是利用分子的滲透性能,磷酸鹽分子通過滲透進入到鎂及鎂合金內部,再經過蒸汽加熱,磷酸鹽和鎂反應生成磷酸鹽鎂及氫氧化鎂,而這兩種產物均為難溶于水,并且因形成于鎂及鎂合金表面的內部,能夠直接封閉表面的空隙,起到保護作用。
[0017]例用本技術方案對二塊鎂合金板進行處理,其中一塊為有氧化層鎂合金板,一塊為表面經去除氧化層處理的鎂合金板,將這二塊鎂合金板的一面均經相同條件用上述方式進行處理,并均于25-35°C的溫度范圍內140小時后,放置于25°C,8%鹽溶液中60天后觀察,經本技術方案處理一面的金屬板沒有變化,而沒有經本技術方案處理的一面腐蝕現象相當明顯。
【權利要求】
1.一種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濃度為32-35%的磷酸和磷酸鹽溶液,將待處理的鎂及鎂合金放置于該溶液中36-60小時;所述磷酸與磷酸鹽的摩爾比為1:2; 2)用低壓蒸汽加熱待處理金屬表面,加熱溫度為130-150°C,加熱時間為10-20小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鹽為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或磷酸銨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鎂合金表面防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鹽優選為磷酸氫二銨。
【文檔編號】C23C22/73GK104294245SQ201410579499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4日
【發明者】黃忠波 申請人:黃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