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片除去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片除去裝置,其采用起重電磁鐵除去附著于澆注后的鑄型上表面的鐵片。利用起重電磁鐵除去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的鐵片除去裝置具備:起重電磁鐵(4);吊掛起重電磁鐵(4)的臺車(3);供臺車(3)行駛的框架(2);以及使臺車(3)沿框架(2)行駛的臺車行駛構件。所述框架(2)被支承框架(2)的中間部分的第一支柱(14)、以及在比第一支柱(14)低的位置支承框架(2)的前端部的第二支柱(15)支承,且設置為向吸附鐵片的位置朝下方傾斜。
【專利說明】鐵片除去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去附著于澆注后的鑄型上表面的鐵片的鐵片除去裝置。更詳細而言,涉及采用電磁鐵(起重電磁鐵)來除去所述鐵片的鐵片除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向鑄型進行澆注時,有時熔融金屬從澆注口溢出。產(chǎn)生上述熔融金屬泄露時,熔融金屬向鑄型上表面飛濺,最終冷卻而成為鐵片并附著在鑄型上表面。上述鐵片需要被除去,而一般利用磁鐵進行除去處理。此外作為所述磁鐵也研討過采用電磁鐵(起重電磁鐵)。
[0003]另一方面,作為使用該起重電磁鐵的裝置,已知例如專利文獻1、2所示的裝置。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起重裝置,其使用利用卷揚裝置而上下移動的起重電磁鐵,此外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齒輪輸送裝置,其使用利用電動鏈條滑車而上下移動的起重電磁鐵。
[0004]但是,由于專利文獻1、2的任一個中,使起重電磁鐵升降的構件都配置于起重電磁鐵的正上方,因此裝置的高度變得非常高,若高度方向上沒有充足的空間則無法設置上述構件。
[0005]因此,若在除去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的裝置中也使用起重電磁鐵,則在高度方向上需要用于配置磁鐵的規(guī)定以上的空間,則存在屋頂?shù)偷墓S中無法設置的問題。
[0006]專利文獻I日本實開平6-80779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5-269621號公報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8]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鐵片除去裝置,該鐵片除去裝置即便使用起重電磁鐵也能夠使升降移動構件的高度降低,且雖設置起重電磁鐵但受高度空間的限制的情況較少。
[0009]為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鐵片除去裝置,利用起重電磁鐵除去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其具備:起重電磁鐵;吊掛起重電磁鐵的臺車;供臺車行駛的框架;以及使臺車沿框架行駛的臺車行駛構件,所述框架被支承框架中間部的第一支柱、以及在比第一支柱低的位置支承框架的前端部的第二支柱支承,且設置為朝吸附鐵片的位置向下方傾斜。
[0010]此外,技術方案2所涉及的實用新型,在第一支柱的中間部設有軸支承部,從而使上側(cè)支柱轉(zhuǎn)動自如,另一方面,第二支柱的上部配置有汽缸且活塞桿的末端與框架連結(jié),利用所述汽缸的動作使上側(cè)支柱轉(zhuǎn)動并且使框架的前端部上下?lián)u擺。
[0011]技術方案3所涉及的實用新型,優(yōu)選地,起重電磁鐵被具有靈活性的吊掛構件吊掛。
[0012]技術方案4所涉及的實用新型,優(yōu)選地,吊掛構件在臺車上的安裝間隔比在起重電磁鐵上的安裝間隔大。
[0013]根據(jù)技術方案I所涉及的實用新型,由于具備:起重電磁鐵;吊掛起重電磁鐵的臺車;供臺車移動的框架;以及使臺車沿框架移動的臺車行駛構件,所述框架被支承框架中間部分的第一支柱、以及在比第一支柱低的位置支承框架的前端部的第二支柱支承,且設置為朝吸附鐵片的位置向下方傾斜。因此,使起重電磁鐵升降的構件并不配置于起重電磁鐵的正上方而能夠降低裝置的高度。此外,由于使臺車傾斜地行駛,因此能夠利用I個臺車行駛構件來進行臺車的橫向移動和縱向移動,能夠簡化裝置。
[0014]此外,在技術方案2所涉及的實用新型中,在第一支柱的中間部設有軸支承部,該軸支承部將該第一支柱的上側(cè)支柱支承為自如轉(zhuǎn)動,并且,在第二支柱的上部配置有汽缸,該汽缸的活塞桿的末端與框架連結(jié),通過所述汽缸的動作使上側(cè)支柱轉(zhuǎn)動并且使框架的前端部上下?lián)u擺。因此能夠可靠地從鑄型上表面分離起重電磁鐵,從而能夠可靠地回收鐵片。
[0015]此外,在技術方案3所涉及的實用新型中,起重電磁鐵被具有自如性的吊掛構件吊掛。因此即使是鑄型上表面存在大的鐵片的情況下和鑄型的高度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吸收起重電磁鐵和鑄型碰撞時的沖擊后按壓鑄型上表面,從而能夠防止損傷鑄型和內(nèi)部的鑄件。
[0016]此外,在技術方案4所涉及的實用新型中,吊掛構件在臺車上的安裝間隔比在起重電磁鐵上的安裝間隔大。因此,能夠防止起重電磁鐵的搖擺,并且即使搖擺也能夠立即限制該搖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0018]圖2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0019]圖3是示出圖2中使框架傾斜的狀態(tài)的主視圖。
[0020]圖4是示出圖2中使框架處于水平狀態(tài)的主視圖。
[0021]圖5是示出起重電磁鐵的吊掛結(jié)構的主視圖。
[0022]圖6是示出起重電磁鐵的吊掛結(jié)構的側(cè)視圖。
[0023]圖7是示出使起重電磁鐵的吊掛構件集中于臺車的一點的狀態(tài)的主視圖。
[0024]圖8是示出起重電磁鐵的吊掛構件撓曲的狀態(tài)的主視圖。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I裝置主體(鐵片除去裝置)、2框架、3臺車、4起重電磁鐵、5汽缸、5a活塞桿、6鑄型輸送裝置、7接收箱、8金屬框架、9鑄型、10滑槽、11鋼絲繩、12安裝部、12a安裝部、12b安裝部、13a安裝部、13b安裝部、14第一支柱、15第二支柱、16軸支承部、17汽缸、17a活塞桿、18軸支承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參照附圖示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的實施的方式。
[0028](第一實施例)
[0029]圖1是示出利用起重電磁鐵除去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的鐵片除去裝置的第一實施例。
[0030]如圖所示,裝置主體I具備:沿橫向延伸的框架2 ;供該框架2行駛的臺車3 ;吊掛于該臺車3的起重電磁鐵4 ;以及使所述臺車3沿框架2移動的臺車行駛構件。
[0031]圖示中,作為臺車行駛構件采用了安裝為與框架2平行的汽缸5。構成為:汽缸5的活塞桿5a的末端連接于臺車3,利用汽缸5的動作使臺車3沿框架2移動。
[0032]另外,臺車行駛構件不限定于汽缸,也可以構成為采用齒條齒輪,或自推進式的臺車等能夠使臺車沿框架移動的結(jié)構。
[0033]在框架2的下部,在前端側(cè)配置有鑄型輸送裝置6,并且在后端側(cè)配置有吸附于后端側(cè)的鐵片的接收箱7。鑄型輸送裝置6上放置有收納于金屬框架8的澆注完成的鑄型9。將該鑄型9每隔一個間距地輸送到規(guī)定位置。
[0034]此外,框架2和接收箱7之間配置有滑槽10。
[0035]所述臺車3上吊掛有起重電磁鐵4。所述起重電磁鐵4被例如鋼絲繩和鏈條等具有自如性、即能夠自由變形的吊掛構件吊掛。
[0036]圖1所示的結(jié)構中采用鋼絲繩11。由此,即使大的鐵片附著于鑄型9上的情況下、鑄型9的高度變高的情況下,鋼絲繩11的撓曲而吸收由于起重電磁鐵4和鑄型9的碰撞而產(chǎn)生的沖擊,因此不會損傷鑄型9 (參照圖8)。
[0037]此外,所述吊掛構件在臺車3上的安裝間隔比在起重電磁鐵4上的安裝間隔大。
[0038]圖5是示出起重電磁鐵4的吊掛結(jié)構的主視圖,鋼絲繩11在臺車3下表面的前后方向的安裝部12a、12b的間隔,比在起重電磁鐵4上表面的安裝部13a、13b的間隔大。另一方面,圖6是示出起重電磁鐵4的吊掛結(jié)構的側(cè)視圖,同樣地,鋼絲繩11在臺車3下表面的左右方向的安裝部12a、12a的間隔比,在起重電磁鐵4的上表面的安裝部13a、13a的間隔大。由此,能夠防止起重電磁鐵4的搖擺,此外即使搖擺也能夠立即限制搖擺。
[0039]另外,如圖7所示,使臺車3下表面的安裝部12集中于I點的情況下,起重電磁鐵4變得在前后方向自由的橫擺。但是,根據(jù)鐵片除去裝置的設置和/或工作條件有時能夠允許橫擺,這種情況下可以是將安裝部12設置于I點的結(jié)構。
[0040]所述框架2設置為向吸附前端側(cè)的鐵片的位置朝下方傾斜。
[0041]圖1所示的第一實施例構成為:框架2被支承框架2的中間部的第一支柱14和在比該第一支柱14低的位置支承框架2的前端部的第二支柱15支承,框架2向吸附鐵片的位置朝下方傾斜
[0042]由此,使汽缸5動作時臺車3沿框架2移動,因此起重電磁鐵4 一邊向橫向移動一邊下降,從而到達鑄型9的上表面。此外,使臺車3移動的汽缸也不需要用于水平移動和用于豎直移動的2個,只要有用于使其沿框架2移動的I個汽缸5即可。
[0043]以下,對上述構成的鐵片除去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
[0044]利用鑄型輸送裝置6將澆注結(jié)束且鑄型上表面附著有鐵片的鑄型9輸送到規(guī)定位置后,以伸長活塞桿5a的方式使汽缸5動作從而使臺車3沿框架2向前端側(cè)行駛。由此,起重電磁鐵4朝鑄型9的上表面向斜下方移動。在起重電磁鐵4與鑄型9的上表面抵接的位置停止汽缸5的動作,接下來,若向起重電磁鐵4通電,則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被吸附于起重電磁鐵4側(cè)。
[0045]在該狀態(tài)下,以使活塞桿5a縮短的方式使汽缸5動作從而使臺車3沿框架2向框架2的后部側(cè)移動。起重電磁鐵4移動到滑槽10以及接收箱7上側(cè)時,停止通電從而進行反向勵磁,從而使被吸附的鐵片與起重電磁鐵4分離從而向接收箱7落下。
[0046]這樣一來,向接收箱7回收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之后反復進行同樣的工序從而能夠有效地回收鐵片。此外,由于不像以往那樣在豎直方向移動起重電磁鐵4,而是沿著向下傾斜的軌跡移動起重電磁鐵4,因此能夠降低裝置的高度。
[0047](第二實施例)
[0048]圖2?圖4示出第二實施例。
[0049]第二實施例中構成為:在第一支柱14的中間部設有軸支承部16,從而使上側(cè)支柱14a相對固定的下側(cè)支柱14b在圖2的平面內(nèi)的方向上轉(zhuǎn)動自如。上側(cè)支柱14a的上端連接于框架2的中間部而形成T字形,從而成為伴隨著上側(cè)支柱14a轉(zhuǎn)動框架2也轉(zhuǎn)動的結(jié)構。
[0050]另一方面,在第二支柱15的上部配置有在豎直方向伸縮的汽缸17,活塞桿17a的末端與框架2的端部連結(jié)。此外,該汽缸17的基部通過軸支承部18轉(zhuǎn)動自如地安裝于支柱15的上部。另外,圖示的結(jié)構中,雖然所述汽缸17配置于框架2的前端部側(cè),但也能配置于后端部側(cè)。
[0051]第二實施例中構成為:通過所述汽缸17的動作使上側(cè)支柱14a轉(zhuǎn)動并且使框架2的前端部上下?lián)u動。其他的結(jié)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0052]以下,對第二實施例的鐵片除去裝置I的動作進行說明。
[0053]如圖3所示,鑄型上表面附著有鐵片的鑄型9被輸送到規(guī)定位置后,以使活塞桿17a縮短的方式使汽缸17動作。伴隨上述動作,框架2的前端部側(cè)被向下方下拉的同時,上側(cè)支柱14a以軸支承部16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結(jié)果,框架2從水平狀態(tài)變成前端部向下方傾斜的狀態(tài)。
[0054]與此同時,以使活塞桿5a伸長的方式使汽缸5動作,從而使臺車3沿框架2向下方傾斜地移動。由此,起重電磁鐵4朝向鑄型9的上表面向斜下方移動。在起重電磁鐵4與鑄型9的上表面抵接的位置處停止汽缸5的動作,接下來,若向起重電磁鐵4通電,則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被吸附于起重電磁鐵4側(cè)。
[0055]接下來,如圖4所示,以使活塞桿17a伸長的方式使汽缸17動作。伴隨上述動作,框架2的前端部側(cè)被向上方上推的同時,上側(cè)支柱14a向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結(jié)果,框架2從傾斜的狀態(tài)再次回到水平狀態(tài)。
[0056]在此狀態(tài)下,以使活塞桿5a縮短的方式使汽缸5動作,從而使臺車3沿框架2向框架2的后部側(cè)移動。起重電磁鐵4移動到滑槽10以及接收箱7上側(cè)時,停止通電并進行反向勵磁,從而使被吸附的鐵片與起重電磁鐵4分離從而向接收箱7落下。
[0057]這樣一來,向接收箱7回收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之后反復進行同樣的工序從而能夠有效地回收鐵片。
【權利要求】
1.一種鐵片除去裝置,其利用起重電磁鐵除去附著于鑄型上表面的鐵片,該鐵片除去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 起重電磁鐵; 吊掛起重電磁鐵的臺車; 供臺車行駛的框架;以及 使臺車沿框架行駛的臺車行駛構件, 所述框架被支承框架的中間部的第一支柱、以及在比該第一支柱低的位置支承框架的前端部的第二支柱支承,且設置為朝吸附鐵片的位置向下方傾斜。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片除去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支柱的中間部設有軸支承部,該軸支承部將該第一支柱的上側(cè)支柱支承為自如轉(zhuǎn)動,并且,在第二支柱的上部配置有汽缸,該汽缸的活塞桿的末端與框架連結(jié), 通過所述汽缸的動作使上側(cè)支柱轉(zhuǎn)動并且使框架的前端部上下?lián)u擺。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鐵片除去裝置,其特征在于, 起重電磁鐵被具有自如性的吊掛構件吊掛。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片除去裝置,其特征在于, 吊掛構件在臺車上的安裝間隔比在起重電磁鐵上的安裝間隔大。
【文檔編號】B22D31/00GK203917879SQ20142012040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9日
【發(fā)明者】大野泰嗣 申請人:新東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