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制備工藝簡單、便于操作、生產成本和能耗低的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包括底座、模具外套和上壓板,所述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圓柱形內壁成型凸臺;所述模具外套上設有與所述內壁成型凸臺相對應的通孔,所述底座和所述模具外套配合安裝,所述內壁成型凸臺和所述通孔的內側之間形成用于填充非晶合金粉末的環(huán)形空腔;所述上壓板上設有與所述環(huán)形空腔相配合的壓頭。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利用非晶合金粉末壓制非晶磁環(huán),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節(jié)約能源;解決了由于非晶態(tài)合金形成能力的限制所導致非晶磁環(huán)生產尺寸受限的問題;還具有工藝可靠性高、便于取模、生產效率高和成本低廉等特點。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非晶磁環(huán)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 具。 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
【背景技術】
[0002] 非晶態(tài)軟磁合金由于其優(yōu)異的電磁性能(高飽和磁感應強度、低矯頑力,高初始磁 導率),在電力電子技術、抗電磁干擾部件、開關電源、傳感器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但就 目前而言,非晶軟磁合金的應用主要集中于帶材,塊體非晶軟磁合金在實際應用中雖然也 得到了一定發(fā)展,但是由于非晶態(tài)合金本身形成能力的限制,導致其應用范圍難以與非晶 帶材相比。目前非晶磁環(huán)的制備主要有以下兩種工藝:1.非晶帶材繞制法:首先,利用銅 棍快淬法制備符合尺寸要求的非晶帶材,再根據需求把非晶帶材繞制成一定規(guī)格的非晶磁 環(huán),然后再在帶材中灌制一定量的粘結劑來制備非晶磁環(huán)。該方法工藝復雜、成本高并且能 源耗費大,許多帶型不合格但質量合格的非晶帶材被浪費;2.吸鑄法:利用銅模吸鑄法制 備一定尺寸的非晶磁環(huán)。上述工藝2相對工藝1而言,非晶磁環(huán)的制備工藝得到了簡化, 但是由于非晶態(tài)合金形成能力的限制,采用工藝2制備的非晶磁環(huán)在尺寸上有很大的局限 性,難以滿足電力電子技術發(fā)展的要求。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備工藝簡單、便于操作、能夠降低生 產成本和能耗的用于將非晶合金粉末壓制成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包括底座、模具 外套和上壓板,所述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圓柱形內壁成型凸臺;所述模具外套上設有與所 述內壁成型凸臺相對應的通孔,所述底座和所述模具外套配合安裝,所述內壁成型凸臺和 所述通孔的內側之間形成用于填充非晶合金粉末的環(huán)形空腔;所述上壓板上設有與所述環(huán) 形空腔相配合的壓頭。
[0005]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底座與模具外套配合安裝后,在內壁成型凸臺和通孔的內側 之間形成用于填充非晶合金粉末的環(huán)形空腔,利用非晶帶材制備過程中性能合格但尺寸不 合格的帶材,通過高效球磨機研粉,將該非晶合金粉末加入到所述環(huán)形空腔內,上壓板向下 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壓頭進入環(huán)形空腔,將其中的非晶合金粉末壓制成非晶磁環(huán),可根據非 晶磁環(huán)的規(guī)格制作相應規(guī)格的模具。
[0006] 優(yōu)選的,在所述底座的兩端分別設有定位銷,在所述模具外套上設有與所述定位 銷相配合的定位孔。該定位銷和定位孔的設置,能夠使底座和模具外套配合安裝固定,避免 壓制非晶磁環(huán)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形、松動,使生產出的非晶磁環(huán)的產品精度更高。
[0007] 優(yōu)選的,所述模具外套的高度與所述內壁成型凸臺的高度相等。
[0008] 優(yōu)選的,所述壓頭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內壁成型凸臺的高度。
[0009] 優(yōu)選的,所述內壁成型凸臺為三個,所述通孔與所述壓頭也為對應的三個。
[0010]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模具外套和上壓板均由金屬銅制成。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 1.能夠有效利用非晶合金粉末壓制非晶磁環(huán),克服了使用非晶帶材繞制非晶磁 環(huán)工藝的復雜性,可以充分利用非晶帶材生產過程中質量合格但帶型不合格的帶材,大幅 降低了生產成本,節(jié)約能源;
[0013] 2.該模具制備工藝簡單,可根據生產需求制作不同規(guī)格的模具,解決了由于非晶 態(tài)合金形成能力的限制所導致非晶磁環(huán)生產尺寸受限的問題;
[0014] 3.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組合模具還具有工藝可靠性高、便于取模、生產效率高和 成本低廉等特點。
[0015] 對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及其作用與效果,將在下面結合附圖作出進一步詳細 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2是底座和模具外套配合安裝后的示意圖。
[0018] 圖3是底座、模具外套和上壓板配合安裝后的示意圖。
[0019] 其中,1為底座,2為模具外套;3為上壓板;4為內壁成型凸臺;5為通孔;6為環(huán)形 空腔;7為壓頭;8為定位銷;9為定位孔;10為非晶合金粉末。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的實施例只是用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 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1] 實施例1 : 一種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如圖1所示,包括底座1、模具外套2和 上壓板3,底座1上設有3個圓柱形內壁成型凸臺4 ;模具外套2上設有與內壁成型凸臺4 相對應的通孔5,底座1和所述模具外套2配合安裝,如圖2所示,內壁成型凸臺4和通孔5 的內側之間形成用于填充非晶合金粉末的環(huán)形空腔6 ;上壓板3上設有與環(huán)形空腔6相配 合的壓頭7。模具外套2的高度與內壁成型凸臺4的高度相等。壓頭7的高度大于內壁成 型凸臺4的高度。內壁成型凸臺4的直徑為19mm,通孔5的直徑為33. 5mm。底座1、模具外 套2和上壓板3均由金屬銅制成。
[0022]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內壁成型凸臺4與對應的通孔5、壓頭7均 為2個,在底座1的兩端分別設有定位銷8,在模具外套2上設有與定位銷8相配合的定位 孔9。內壁成型凸臺4的直徑為88mm,通孔5的直徑為165mm。
[0023] 實施例3 :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內壁成型凸臺4與對應的通孔5、壓頭7均 為6個,內壁成型凸臺4的直徑為5. 2mm,所述通孔5的直徑為9. 5mm。
[002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底座1與模具外套2配合安裝后,在內壁成型凸臺4 和通孔5的內側之間形成環(huán)形空腔6,利用非晶帶材制備過程中性能合格但尺寸不合格的 帶材,通過高效球磨機研磨成非晶合金粉末,將該非晶合金粉末加入到所述環(huán)形空腔6內, 上壓板3向下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壓頭7進入環(huán)形空腔6中,如圖3所示,將其中的非晶合 金粉末10通過等靜壓或熱等靜壓技術壓制成非晶磁環(huán)。能夠充分利用非晶帶材生產過程 中質量合格但帶型不合格的帶材,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節(jié)約能源。所述內壁成型凸臺4的 直徑決定了非晶磁環(huán)的內徑,所述通孔5的直徑決定了非晶磁環(huán)的外徑,加入到環(huán)形空腔6 中的非晶合金粉末的量決定了非晶磁環(huán)的高度。可根據非晶磁環(huán)的規(guī)格制作相應規(guī)格的模 具,這就解決了由于非晶態(tài)合金形成能力的限制所導致非晶磁環(huán)生產尺寸受限的問題。當 非晶磁環(huán)被壓制成型后,釋放壓力,底座1向下移動,脫離模具外套2,非晶磁環(huán)被留在模具 外套2中,此時上壓板3繼續(xù)向下運動,將非晶磁環(huán)頂出,取模方便,然后再進行下一輪壓制 過程,生產效率高。
[0025] 上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 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 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進行變更或改變。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模具外套和上壓板,所述底 座上設有至少一個圓柱形內壁成型凸臺;所述模具外套上設有與所述內壁成型凸臺相對應 的通孔,所述底座和所述模具外套配合安裝,所述內壁成型凸臺和所述通孔的內側之間形 成用于填充非晶合金粉末的環(huán)形空腔;所述上壓板上設有與所述環(huán)形空腔相配合的壓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兩端 分別設有定位銷,在所述模具外套上設有與所述定位銷相配合的定位孔。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外套的高 度與所述內壁成型凸臺的高度相等。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頭的高度大 于或等于所述內壁成型凸臺的高度。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成型凸臺 為三個,所述通孔與所述壓頭也為對應的三個。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非晶磁環(huán)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具外套 和上壓板均由金屬銅制成。
【文檔編號】B22F3/03GK203875333SQ201420157384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日
【發(fā)明者】吳雪源, 李育洛, 李福山, 董曉源, 許曉飛 申請人:登封市中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