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輪轂澆注成型冷卻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中,包括模芯,設于模芯內的開孔,還包括水冷管道和流通管道,水冷管道與開孔連接向開孔內注入冷卻水,水冷管道另一端與流通管道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模芯內部的直接水冷,加快了輪轂的冷卻速度,明顯縮減了冷卻時間。進一步,可縮減鋁合金輪轂澆注成型冷卻的時間,保證有效提高踏板后輪鑄造班產。
【專利說明】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輪轂澆注成型冷卻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踏板后輪 模具模芯水冷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踏板后輪在模芯外部進行水冷,輪轂降溫慢,導致鑄造班產一直難以提高。現 有的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工藝如圖1、2所示,包括模芯10、水冷工裝20,水冷工裝20緊 貼模芯10底部裝配,水冷工裝20內部開有空心環形槽30,空心環形槽30上設有進水口 40 和出水口 50,用于進水和出水,通入冷卻水可循環水冷。目前工藝只在模芯10表面有冷卻 作用,輪轂的冷卻速度較慢,故需通過對模芯進行改進,以縮減冷卻時間。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 冷結構,可縮減鋁合金輪轂澆注成型冷卻的時間,保證有效提高踏板后輪鑄造班產。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 構,其中,包括模芯,設于模芯內的開孔,還包括水冷管道和流通管道,水冷管道與開孔連接 向開孔內注入冷卻水,水冷管道另一端與流通管道連接。
[0005] 本實用新型中,從模芯底部開有開孔,開孔接入水冷管道,冷卻水從水冷管道噴出 沖擊模芯內壁,沿開孔流出,然后再沿流通管道流出。通過模芯內部的直接水冷,加快了輪 轂的冷卻速度,明顯縮減了冷卻時間。
[0006] 進一步的,所述的開孔堅向設于模芯內,開孔下部連接水冷管道。本方案中,堅向 設置開孔有利于水的循環,冷卻水從水冷管道噴出沖擊模芯內壁,然后再沿開孔流出,這樣 可加快水循環效率,縮減了冷卻時間。
[0007] 進一步的,所述的開孔數量為4個,開孔均勻設于模芯內,模芯的剖面上每個開孔 之間的圓心角為90度。所述的水冷管道數量也為4個,每個水冷管道位置與每個開孔位置 對應。
[0008] 4個開孔對應4個水冷管道,上述數量比較合適,若開孔及水冷管道數量大于4個, 會導致進入模芯內的水過多,造成水的浪費;若開孔及水冷管道數量小于4個,會造成輪轂 不能及時冷卻,增加了冷卻時間,導致生產效率下降。
[0009] 進一步的,所述的流通管道形狀為環形。本實用新型中,水冷系統由外部冷卻切換 到內部冷卻,利用環形流通管道使得水循環流動。
[0010] 進一步的,所述的開孔頂部與模芯頂部距離為l〇mm,開孔直徑為12mm。
[0011] 本實用新型中,距離為l〇mm使得開孔的長度適合,冷卻水從水冷管道噴出沖擊模 芯內壁,然后再沿開孔流出,可有效對模芯冷卻。開孔直徑為12_與水冷管道適配,也可使 水容易注入。
[0012] 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模芯內部的直接水冷,加快了輪轂 的冷卻速度,明顯縮減了冷卻時間。進一步,可縮減鋁合金輪轂澆注成型冷卻的時間,保證 有效提1?踏板后輪鑄造班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是現有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 圖2是現有的空心環形槽結構示意圖。
[0015]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模芯結構側視示意圖。
[0016]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模芯結構俯視示意圖。
[0017]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流通管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 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 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僅用于示例性 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0020] 如圖3 - 6所示,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中,包括模芯1,設于模芯1內的 開孔11,還包括水冷管道12和流通管道13,水冷管道12與開孔11連接向開孔11內注入 冷卻水,水冷管道12另一端與流通管道13連接。
[0021] 本實施例中,從模芯1底部開有開孔11,開孔11接入水冷管道12,冷卻水從水冷 管道12噴出沖擊模芯1內壁,沿開孔11流出,圖5箭頭表示水流方向,然后再沿流通管道 13流出。通過模芯1內部的直接水冷,加快了輪轂的冷卻速度,明顯縮減了冷卻時間。
[0022] 開孔11堅向設于模芯1內,開孔11下部連接水冷管道12。本實施例中,堅向設置 開孔11有利于水的循環,冷卻水從水冷管道12噴出沖擊模芯1內壁,然后再沿開孔11流 出,這樣可加快水循環效率,縮減了冷卻時間。
[0023] 本實施例中,開孔11數量為4個,開孔11均勻設于模芯1內,模芯1的剖面上每 個開孔11之間的圓心角為90度。水冷管道12數量也為4個,每個水冷管道12位置與每 個開孔11位置對應。
[0024] 4個開孔11對應4個水冷管道12,上述數量比較合適,若開孔11及水冷管道12 數量大于4個,會導致進入模芯1內的水過多,造成水的浪費;若開孔11及水冷管道12數 量小于4個,會造成輪轂不能及時冷卻,增加了冷卻時間,導致生產效率下降。
[0025] 流通管道13形狀為環形。本實用新型中,水冷系統由外部冷卻切換到內部冷卻, 利用環形流通管道13使得水循環流動。
[0026] 本實施例中,開孔11頂部與模芯1頂部距離為10mm,開孔11直徑為12mm。
[0027] 距離為10mm使得開孔11的長度適合,冷卻水從水冷管道12噴出沖擊模芯內壁, 然后再沿開孔流出,可有效對模芯冷卻。開孔11直徑為12_與水冷管道適配,也可使水容 易注入。
[0028]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 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 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 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 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1),設于模芯(1)內的開孔 (11) ,還包括水冷管道(12 )和流通管道(13 ),水冷管道(12 )與開孔(11)連接向開孔(11) 內注入冷卻水,水冷管道(12)另一端與流通管道(13)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孔(11) 堅向設于模芯(1)內,開孔(11)下部連接水冷管道(12 )。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孔(11) 數量為4個,開孔(11)均勻設于模芯(1)內,模芯(1)的剖面上每個開孔(11)之間的圓心 角為90度。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管道 (12) 數量也為4個,每個水冷管道(12)位置與每個開孔(11)位置對應。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流通管道(13)形狀為環形。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踏板后輪模具模芯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開孔(11)頂部與模芯(1)頂部距離為l〇mm,開孔(11)直徑為12mm。
【文檔編號】B22D27/04GK203887211SQ201420341897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5日
【發明者】陸東浩 申請人:廣東萬豐摩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