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爐臺防護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爐臺防護裝置,其應用在淬火爐或者回火爐上,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防護欄,其中每個防護欄呈矩形狀,其包括一垂直于地面的面板及設于面板邊緣的周壁,所述周壁中鄰近地面的一側壁通過鉸接件固定于爐臺上,并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設置有與爐臺相配合的開關件,使得該防護欄在爐臺上進行選擇性地開閉;該爐臺防護裝置進一步包括警報機構,用于監測該爐臺防護裝置是否蓋合到爐臺上。其在使用時,防護欄與爐臺通過鉸接件轉動式連接,方便了工作人員對爐臺內線路的檢修;同時加裝有的警報機構能夠對防護欄進行監測,并用警報機構的警報信號來提示操作人員對防護欄進行檢查,這樣就確保了該淬火爐或者回火爐在使用時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一種爐臺防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淬火爐或者回火爐上的爐臺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許多加工件,如五金零件、汽車零部件、工具等需要通過淬火來增加其表面的硬度,以提高該加工件的耐磨性和接觸強度,進而滿足該加工件各自的設計需要,為達到上述目的通常是由淬火爐、冷卻槽及回火爐所組成的淬火系統來實現的。現有的淬火爐和回火爐皆為電加熱式的,這樣淬火爐與回火爐的爐臺為會連接有大量的用于導電的線路,而且帶電的線路其溫度較好,這樣在生產車間中其散落的線路不僅會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并會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0003]目前,用于解決爐臺上線路散落的問題,其一般是通過在爐臺的外側加裝一個防護欄,用于解決爐臺上線路散落的問題,而且所加裝的防護欄是通過插扣的方式固定于爐臺上的,這樣不僅不方便對爐臺內線路的檢修,而且加裝的防護欄是否蓋合到爐臺上也不容易確定。如防護欄未安裝到位或者忘記把防護欄安裝上,這樣就會對生產作業的操作人員留有一定的風險,具有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爐臺防護裝置。
[0005]一種爐臺防護裝置,其應用在淬火爐或者回火爐上,該爐臺防護裝置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防護欄,其中每個防護欄呈矩形狀,其包括一垂直于地面的面板及設于面板邊緣的周壁,所述周壁中鄰近地面的一側壁通過鉸接件固定于爐臺上,并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設置有與爐臺相配合的開關件,使得該防護欄在爐臺上進行選擇性地開閉;該爐臺防護裝置進一步包括警報機構,用于監測該爐臺防護裝置是否蓋合到爐臺上。
[0006]進一步地,所述警報機構為光電傳感器。
[0007]進一步地,所述防護欄的周壁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設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設置在該周壁的中間位置處。
[0008]進一步地,所述把手與所述周壁設置成一體式結構。
[0009]進一步地,所述面板的中間位置處開設有多個散熱孔。
[0010]進一步地,所述開關件為磁鐵,其嵌設在周壁遠離地面一側壁上。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開關件為兩個對稱設置的凸起塊,所述凸起塊的橫截面呈梯形,其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自遠離所述面板的方向逐漸減少;所述爐臺上設置有兩個匹配于凸起塊的限位槽體,使得當把該防護欄蓋合到爐臺上時,所述防護欄與爐臺之間通過凸起塊與限位槽體間外表面的貼合來實現固定。
[0012]進一步地,所述開關件為兩塊對稱設置的凸板,并在凸板上設置定位孔;所述爐臺上對應地設置有安裝孔,并通過銷軸來實現防護欄與爐臺間的固定。
[0013]進一步地,所述銷軸的外圍套設有彈簧,用于對該銷軸進行限位。
[0014]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15]本實用新型的爐臺防護裝置在使用時,防護欄與爐臺通過鉸接件轉動式連接,方便了工作人員對爐臺內線路的檢修;同時加裝有的警報機構能夠對防護欄進行監測,并用警報機構的警報信號來提示操作人員對未蓋合完全或者打開的防護欄進行檢查,這樣就確保了該淬火爐或者回火爐使用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較佳實施例中爐臺防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防護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0019]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爐臺防護裝置100是應用在淬火爐或者回火爐的爐臺10上的,用于解決爐臺上線路散落的問題。其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防護欄20及對每個防護欄20進行監測的警報機構30。
[0020]請參閱圖2,所述防護欄20呈矩形狀,用于設置在爐臺10上,以把位于爐臺10內的線路進行隔離。具體地,所述防護欄20包括一垂直于地面的面板21及設于面板21邊緣的周壁22,優選地,所述面板21的中間位置處開設有多個散熱孔211。所述周壁22中鄰近地面的一側壁通過鉸3固定于爐臺10上,并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設置有與爐臺10相配合的開關件24,使得該防護欄20可在爐臺10上進行選擇性地開閉。這樣淬火爐或者回火爐在使用時,操作人員需要不定時地對爐臺10內的線路進行檢修,這樣防護欄20通過上述的結構設置,使得當需要對位于爐臺10內的線路進行檢修時,可以通過打開開關件24,并對該防護欄20的面板21施加一個向下的作用力,其防護欄20就會在重力的輔助作用下,使得該防護欄20繞鉸接件23向下的旋轉,并實現打開爐臺10的作用。其方便了操作人員在對爐臺內線路的檢修。可以理解,為了方便對防護欄20的作用,其在周壁22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設置有把手25,其中所述把手25設置在該周壁22的中間位置處。本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把手25與周壁22設置成一體式結構。
[0021]本實施例中用于把防護欄20固定于爐臺10上的開關件24可以設置成多種結構。所述防護欄20與爐臺10之間的開合固定可以通過磁鐵與爐臺10間的吸附作用來實現;具體地,所述開關件21為磁鐵,其嵌設在周壁22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也可以通過開關件24與爐臺10表面間的緊密貼合來開合固定;具體地,所述開關件24為兩個對稱設置的凸起塊,所述凸起塊的橫截面呈梯形,其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自遠離所述面板的方向逐漸減少;所述爐臺10上設置有兩個匹配于凸起塊的限位槽體,這樣當把該防護欄20蓋合到爐臺10上時,所述防護欄20與爐臺10之間就可以通過凸起塊與限位槽體間表面的緊密貼合來實現。容易理解,防護欄20與爐臺10之間的開合固定也可以通過安裝孔及銷軸的形式來實現;具體地,所述開關件24為兩塊對稱設置的凸板,并在凸板上設置定位孔;所述爐臺10上對應地設置有安裝孔,并通過銷軸來實現防護欄20與爐臺10間的開合固定,為了方便銷軸對防護欄20上凸板的定位孔與爐臺10上安裝孔間的連接固定,上述銷軸的外圍還套設有彈簧,用于把該銷軸限位在爐臺10上。
[0022]所述警報機構30是用于對防護欄20是否蓋合到爐臺10上的這個狀態進行監測,以確保把該防護欄20蓋合到爐臺10上。本實施例中警報機構30優選為光電傳感器,其在具體使用時,可以把該光電探測器與淬火爐或者回火爐上的控制柜生產系統相連接,這樣當光電探測器探測到異常(防護欄20并沒有完全蓋合到爐臺10上或者防護欄20處于打開狀態)時,就會發出聲光報警,提醒操作人員,對防護欄進行檢查,同時與光電報警器相連的生產系統也會根據需要來自動切斷電源,不再進行加熱生產,以達到保護的作用。
[002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爐臺防護裝置在使用時,防護欄與爐臺通過鉸接件轉動式連接,方便了工作人員對爐臺內線路的檢修;同時加裝有的警報機構能夠對防護欄進行監測,并用警報機構的警報信號來提示操作人員對未蓋合完全或者打開的防護欄進行檢查,這樣就確保了該淬火爐或者回火爐使用安全性。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爐臺防護裝置,其應用在淬火爐或者回火爐上,其特征在于:該爐臺防護裝置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防護欄,其中每個防護欄呈矩形狀,其包括一垂直于地面的面板及設于面板邊緣的周壁,所述周壁中鄰近地面的一側壁通過鉸接件固定于爐臺上,并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設置有與爐臺相配合的開關件,使得該防護欄在爐臺上進行選擇性地開閉;該爐臺防護裝置進一步包括警報機構,用于監測該爐臺防護裝置是否蓋合到爐臺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報機構為光電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欄的周壁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壁上設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設置在該周壁的中間位置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與所述周壁設置成一體式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中間位置處開設有多個散熱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件為磁鐵,其嵌設在周壁遠離地面一側壁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件為兩個對稱設置的凸起塊,所述凸起塊的橫截面呈梯形,其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自遠離所述面板的方向逐漸減少;所述爐臺上設置有兩個匹配于凸起塊的限位槽體,使得當把該防護欄蓋合到爐臺上時,所述防護欄與爐臺之間通過凸起塊與限位槽體間外表面的貼合來實現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件為兩塊對稱設置的凸板,并在凸板上設置定位孔;所述爐臺上對應地設置有安裝孔,并通過銷軸來實現防護欄與爐臺間的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爐臺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銷軸的外圍套設有彈簧,用于對該銷軸進行限位。
【文檔編號】C21D9/00GK203976873SQ201420359905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日
【發明者】鄧新文, 曾芳輝, 胡定明, 黃海軍 申請人:寧波嘉隆金屬處理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