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包括余熱源、余熱收集裝置與熱交換器,所述余熱源包括鍍鋅爐廢氣口、帶鋼干燥機、鍍鋅池與冷卻水池,所述余熱收集裝置為熱收集罩,所述熱收集罩分別設于鍍鋅爐廢氣口、干燥機、鍍鋅池與冷卻水池處;所述熱交換器包括熱交換器一與熱交換器二,所述熱交換器一的熱氣入口端連接鍍鋅爐廢氣口,出口端連接干燥機,該熱交換器空氣入口端設有氣體凈化器,所述熱交換器二熱氣入口端通過管道連接干燥機、鍍鋅池與冷卻水處的熱收集罩,出口端連接鍍鋅爐進料口。本實用新型可以收集帶鋼生產過程中的可利用余熱,然后對其進行熱交換再利用,節約資源的同時,也防止了廢氣亂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
【專利說明】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熱能利用領域,尤其是涉及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帶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鍍鋅爐廢氣含有大量的煤氣和灰塵,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一方面污染了空氣,另一方面浪費了大量熱能,還升高了周圍環境的溫度,因此余熱回收利用非常重要,且余熱不僅涉及鍍鋅爐廢氣,帶鋼生產過程中干燥、鍍鋅與冷卻中都有大量的熱量釋放到周圍環境中,將這些余熱收集重新利用,既節約了能源又降低了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解決帶鋼生產過程中熱能利用不充分的問題,將生產流程中的余熱進行收集、處理再利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用于對鋼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進行收集、交換與再利用,包括余熱源、余熱收集裝置與熱交換器,所述余熱源包括鍍鋅爐廢氣口、帶鋼干燥機、鍍鋅池與冷卻水池,所述余熱收集裝置為熱收集罩,所述熱收集罩分別設于鍍鋅爐廢氣口、干燥機、鍍鋅池與冷卻水池處,用于余熱的初步收集;所述熱交換器包括熱交換器一與熱交換器二,所述熱交換器一的熱氣入口端連接鍍鋅爐廢氣口,出口端連接干燥機,該熱交換器空氣入口端設有氣體凈化器,先對進入熱交換器的空氣進行凈化,然后再進行熱交換,從而使熱交換后的氣體純度較高,避免帶鋼在干燥過程中引入雜質,所述熱交換器二熱氣入口端通過管道連接干燥機、鍍鋅池與冷卻水處的熱收集罩,出口端連接鍍鋅爐進料口,熱交換后的氣體溫度較高,可以助燃。
[0005]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一為相變熱交換器,提高了用熱設備的熱效率,又避免了因結露引起的低溫腐蝕和灰堵現象。
[0006]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一內的熱管包括若干條子管,其中一條子管與空氣管相間螺旋包繞其他子管。
[0007]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外包裹保溫材料。
[0008]進一步,所述熱收集罩與熱交換器間設有吸風機與氣動閥門,所述吸風機可以提高余熱收集效率,所述氣動閥門可以根據氣壓調節氣體流速。
[0009]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一與干燥機間設有溫度控制器與氣動閥門,可以實時監控熱交換后的氣體溫度,同時可以根據溫度與氣壓調節氣動閥門。
[0010]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二與鍍鋅爐間設有閥門與鼓風機,所述鼓風機可以增大氣體速度。
[0011]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上還設有一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為單片機,且連接溫度傳感器、氣動閥門與吸風機,用于實時檢測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同時控制氣動閥門與吸風機工作。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收集帶鋼生產過程中的可利用余熱,然后對其進行熱交換再利用,既節約資源,又能防止廢氣亂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示意圖
[0014]圖2是熱交換器一空氣管路與熱氣管排列示意圖
[0015]圖中:
[0016]1、余熱源;11、鍍鋅爐;12、干燥機;13、鍍鋅池;14、冷卻池;2、余熱收集裝置;21、熱收集罩;22、吸風機;3、熱交換器;31、熱交換器一 ;32、熱交換器二 ;33、熱氣入口端;34、空氣入口端;341、氣體凈化器;35、熱氣出口端;351、溫度傳感器;36、廢料口 ;37、鼓風機;38、子管;39、空氣管;4、氣動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0018]如附圖1與2所示,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用于對鋼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進行收集、交換與再利用,包括余熱源1、余熱收集裝置2與熱交換器3,所述余熱源I包括鍍鋅爐廢氣口 11、帶鋼干燥機12、鍍鋅池13與冷卻水池14,所述余熱收集裝置2為熱收集罩21,所述熱收集罩21分別設于鍍鋅爐廢氣口 11、干燥機12、鍍鋅池13與冷卻水池處14 ;所述熱交換器3包括熱交換器一 31與熱交換器二 32,所述熱交換器一 31為相變熱交換器,其外面包裹保溫材料,其熱氣入口端33連接鍍鋅爐廢氣口 11,熱氣出口端35連接干燥機,該熱交換器空氣入口端34設有氣體凈化器341,熱交換器一 31與干燥機12間設有溫度傳感器351與氣動閥4,所述熱交換器一 31內的熱管分為四條子管38,其中一條子管38與空氣管39螺旋相間包繞另外三條子管38,且三條子管38兩兩軸心線夾角為120度;所述熱交換器二 32熱氣入口端33通過管道連接干燥機12、鍍鋅池13與冷卻水處14的熱收集罩21,出口端35連接鍍鋅爐進料口,所述熱交換器3與熱收集罩21間設有吸風機22與氣動閥門4,所述熱交換器二 32與鍍鋅爐進料口間設有氣動閥門4與鼓風機37,所述處理器為單片機,且連接溫度傳感器351、氣動閥門4與吸風機22。
[0019]所述熱收集罩21與吸風機22收集鍍鋅爐廢氣,然后進入熱交換器一 31,所述氣體凈化器341對進入熱交換器3空氣入口端34的氣體進行凈化,凈化后的空氣進入熱交換器一 31與鍍鋅爐廢氣進行熱交換,交換后的空氣升溫排出熱交換器3,然后通過管路到達干燥機12,用于干燥帶鋼,所述溫度傳感器351實時監測熱交換器一 31排出的熱氣,并根據其溫度及氣壓調整氣動空氣閥4 ;所述收集罩21與吸風機22收集干燥機12、鍍鋅池13與冷卻池14的余熱,然后經管路進入熱交換器二 32,與空氣熱交換后通過管路進入鍍鋅爐入料口助燃。
[0020]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用于對鋼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進行收集、交換與再利用,包括余熱源(I)、余熱收集裝置(2)與熱交換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熱源(I)包括鍍鋅爐廢氣口(11)、帶鋼干燥機(12)、鍍鋅池(13)與冷卻水池(14),所述余熱收集裝置(2)為熱收集罩(21),所述熱收集罩(21)分別設于鍍鋅爐廢氣口(11)、干燥機(12)、鍍鋅池(13)與冷卻水池(14)處; 所述熱交換器(3)包括熱交換器一(31)與熱交換器二(32),所述熱交換器一(31)的熱氣入口端(33)連接鍍鋅爐廢氣口(11),出口端(35)連接干燥機(12),且空氣入口端(34)設有氣體凈化器(341),所述熱交換器二(32)熱氣入口端(33)通過管道連接干燥機(12)、鍍鋅池(13)與冷卻水池(14)的熱收集罩(21),出口端(35)連接鍍鋅爐進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3)—為相變熱交換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一(31)熱氣入口端(33)的主管分為若干條子管(38),其中一條子管(38)與空氣管(39)螺旋相間包繞另外其他子管(3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3)外包裹保溫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收集罩(2)與熱交換器(3)間設有吸風機(22)與氣動閥門(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一(31)與干燥機(12)間設有溫度控制器(351)與氣動閥門(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二(32)與鍍鋅爐間設有鼓風機(37)。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帶鋼鍍鋅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3)還設有一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為單片機,并與溫度傳感器(351)、氣動閥門(4)與吸風機(22)相連。
【文檔編號】C23C2/40GK204080086SQ20142055956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于茂松, 孫樹增, 李春暉 申請人:天津海鋼板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