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鑄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脫箱分箱裝置。
背景技術: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由于鑄造成形工藝的特殊優勢,有些復雜結構件目前尚無其他制造工藝可替代。鑄造工藝仍是最經濟且便捷的金屬成形工藝。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鑄件生產國家,據資料介紹,我國鑄造產品的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約占1%左右。最近幾年,鑄件進出口貿易增長較快,鑄件的產量已達到9%左右。我國鑄造廠點多達2萬多個,鑄造行業從業人員達120萬之多。“長三角”地區的鑄件產量占全國的1/3,該地區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有力地拉動了鑄造行業的發展。現有的鑄造工藝中,脫箱、分箱工藝要分別在脫箱機和分箱機中實現,生產效率不高。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的自動脫箱分箱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脫箱分箱裝置,來解決現有的鑄造工藝中,脫箱、分箱動作分開進行導致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脫箱分箱裝置,包括基礎、送箱小車、下砂箱、上砂箱、機架、行走小車、液壓舉升組件、底座、開合油缸、機械手爪、邊輥架、開箱組件、固定捅頭,所述的送箱小車位于基礎上端左側,所述的送箱小車與基礎螺紋相連,所述的下砂箱位于送箱小車上 端,所述的下砂箱與送箱小車活動相連,所述的上砂箱位于下砂箱上端,所述的上砂箱與下砂箱間隙相連,所述的機架位于基礎上端,所述的機架與基礎螺紋相連,所述的行走小車位于機架上端,所述的行走小車與機架滾動相連,所述的液壓舉升組件位于行走小車上端,所述的液壓舉升組件與行走小車螺紋相連,所述的底座位于液壓舉升組件下端,所述的底座與液壓舉升組件螺紋相連,所述的開合油缸位于底座上端左右兩側,所述的開合油缸與底座螺紋相連,所述的機械手爪位于開合油缸一側且位于底座一側,所述的機械手爪與開合油缸螺紋相連且與底座鉸鏈相連,所述的邊輥架位于基礎上端右側,所述的邊輥架與基礎螺紋相連,所述的開箱組件位于邊輥架上端,所述的開箱組件與邊輥架螺紋相連,所述的固定捅頭位于機架下端且位于液壓舉升組件下端,所述的固定捅頭與機架螺紋相連且與液壓舉升組件螺紋相連。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進一步的,所述的機架還設有軌道,所述的軌道位于機架上端且位于行走小車下端,所述的軌道與機架螺紋相連且與行走小車滾動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機架還設有防跌落塊,所述的防跌落塊位于機架上端左右兩側,所述的防跌落塊與機架螺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液壓舉升組件還包括舉升油缸、三角架、若干件導向桿,所述的舉升油缸位于行走小車底部中心處,所述的舉升油缸與行走小車螺紋相連,所述的三角架位于舉升油缸上端,所述的三角架與舉升油缸螺紋相連,所述的導向桿位于三角架下端左右兩側且貫穿行走小車,所述的導向桿與三角架螺紋相連且與行走小車滑動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向桿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導向桿與底座螺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底座還設有若干限位塊,所述的限位塊位于底座下端左右 兩側,所述的限位塊與底座螺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機械手爪還設有掛鉤,所述的掛鉤位于機械手爪一側,所述的掛鉤與機械手爪螺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開箱組件還包括旋轉油缸、限位桿,所述的旋轉油缸位于邊輥架上端左右兩側,所述的旋轉油缸與邊輥架螺紋相連,所述的限位桿位于旋轉油缸上端,所述的限位桿與旋轉油缸螺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桿還設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位于限位桿左側,所述的卡槽貫穿限位桿主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自動脫箱分箱裝置,脫箱時,舉升油缸帶動底座下降到位,開合油缸帶動機械手爪將下砂箱連同上砂箱同時抓起,舉升油缸提升底座上移,同時行走小車右移到脫砂胎位置,舉升油缸帶動固定捅頭將砂胎頂出砂箱,完成脫箱;分箱時,行走小車繼續向放砂箱的邊輥架的位置移動,到位后,舉升油缸下降一定距離,將整套砂箱放置在邊輥架上,旋轉油缸帶動限位桿1202轉動90°,舉升油缸帶動底座下移,開合油缸帶動機械手爪將上砂箱抓起,待下砂箱推走后,將上砂箱放在邊輥架上,完成分箱。該裝置結構簡單,自動完成脫箱和分箱動作,徹底改變以前的固定式抓取機械手,換成可開合機械手后,實現了脫箱和分箱兩個功能在一套設備集成。降低設備成本,節約設備占地空間等。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發明主視圖
圖2示出本發明液壓舉升組件主視圖
圖3示出本發明局部視圖
圖4示出本發明開箱組件主視圖
基礎1送箱小車2
下砂箱3上砂箱4
機架5行走小車6
液壓舉升組件7底座8
開合油缸9機械手爪10
邊輥架11開箱組件12
固定捅頭13軌道501
防跌落塊502舉升油缸701
三角架702導向桿703
限位塊801掛鉤1001
旋轉油缸1201限位桿1202
卡槽120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自動脫箱分箱裝置,包括基礎1、送箱小車2、下砂箱3、上砂箱4、機架5、行走小車6、液壓舉升組件7、底座8、開合油缸9、機械手爪10、邊輥架11、開箱組件12、固定捅頭,13所述的送箱小車2位于基礎1上端左側,所述的送箱小車2與基礎1螺紋相連,所述的下砂箱3位于送箱小車2上端,所述的下砂箱3與送箱小車2活動相連,所述的上砂箱4位于下砂箱3上端,所述的上砂箱4與下砂箱3間隙相連,所述的機架5位于基礎1上端,所述的機架5與基礎1螺紋相連,所述的行走小車6位 于機架5上端,所述的行走小車6與機架5滾動相連,所述的液壓舉升組件7位于行走小車6上端,所述的液壓舉升組件7與行走小車6螺紋相連,所述的底座8位于液壓舉升組件7下端,所述的底座8與液壓舉升組件7螺紋相連,所述的開合油缸9位于底座8上端左右兩側,所述的開合油缸9與底座8螺紋相連,所述的機械手爪10位于開合油缸9一側且位于底座8一側,所述的機械手爪10與開合油缸9螺紋相連且與底座8鉸鏈相連,所述的邊輥架11位于基礎1上端右側,所述的邊輥架11與基礎1螺紋相連,所述的開箱組件12位于邊輥架11上端,所述的開箱組件12與邊輥架11螺紋相連,所述的固定捅頭13位于機架5下端且位于液壓舉升組件7下端,所述的固定捅頭13與機架5螺紋相連且與液壓舉升組件7螺紋相連,所述的機架5還設有軌道501,所述的軌道501位于機架5上端且位于行走小車6下端,所述的軌道501與機架5螺紋相連且與行走小車6滾動相連,所述的機架5還設有防跌落塊502,所述的防跌落塊502位于機架5上端左右兩側,所述的防跌落塊502與機架5螺紋相連,所述的液壓舉升組件7還包括舉升油缸701、三角架702、若干件導向桿703,所述的舉升油缸701位于行走小車6底部中心處,所述的舉升油缸701與行走小車6螺紋相連,所述的三角架702位于舉升油缸701上端,所述的三角架702與舉升油缸701螺紋相連,所述的導向桿703位于三角架下702端左右兩側且貫穿行走小車6,所述的導向桿703與三角架702螺紋相連且與行走小車6滑動相連,所述的導向桿703位于底座8上端,所述的導向桿703與底座8螺紋相連,所述的底座8還設有若干限位塊801,所述的限位塊801位于底座8下端左右兩側,所述的限位塊801與底座8螺紋相連,所述的機械手爪10還設有掛鉤1001,所述的掛鉤1001位于機械手爪10一側,所述的掛鉤1001與機械手爪10螺紋相連,所述的開箱組件12還包括旋轉油缸1201、限位桿1202,所述的旋轉油缸 1201位于邊輥架11上端左右兩側,所述的旋轉油缸1201與邊輥架11螺紋相連,所述的限位桿1202位于旋轉油缸1201上端,所述的限位桿1202與旋轉油缸1201螺紋相連,所述的限位桿1202還設有卡槽1203,所述的卡槽1203位于限位桿1202左側,所述的卡槽1203貫穿限位桿1202主體,該自動脫箱分箱裝置,脫箱時,舉升油缸701帶動底座8下降到位,開合油缸9帶動機械手爪10將下砂箱3連同上砂箱4同時抓起,舉升油缸701上移,同時行走小車6右移到脫砂胎位置,舉升油缸701帶動固定捅頭13將砂胎頂出砂箱,完成脫箱;分箱時,行走小車6繼續向放砂箱的邊輥架11的位置移動,到位后,舉升油缸701下降一定距離,將整套砂箱放置在邊輥架11上,旋轉油缸1201帶動限位桿1202轉動90°,舉升油缸701帶動底座8下移,開合油缸9帶動機械手爪10將上砂箱4抓起,待下砂箱3推走后,將上砂箱4放在邊輥架上,完成分箱。該裝置結構簡單,自動完成脫箱和分箱動作,徹底改變以前的固定式抓取機械手,換成可開合機械手后,實現了脫箱和分箱兩個功能在一套設備集成。降低設備成本,節約設備占地空間等。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