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降溫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鈦合金管料的內管的打磨機用的降溫結構,由其是打磨直徑為90~120mm、壁厚為5~14mm規格的鈦合金管料的打磨機的降溫結構。
背景技術:
金屬棒料在加工后期需要對內管進行打磨,得到內壁平整的管料,打磨量較大時通常采用車床拋銑,打磨量較小的平整度拋光時則采用打磨機打磨。現有技術的打磨機如中國專利CN 204771888U公開的,一種鈦合金管料內孔打磨裝置,在主體框架的一端設有支撐架,支撐架通過轉臂與調整架的中部連接,調整架的一端設有調整手輪,調整手輪的旋轉軸下端與支撐架螺紋連接,在調整架的另一端設有打磨電機,打磨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桿式打磨刀;在主體框架上設有一對主動輪和一對從動輪,兩個主動輪同軸連接在轉軸的兩端,且轉軸的一端通過傳動裝置與驅動電機連接;兩個從動輪同軸設置,且位置與主動輪的位置對應;打磨電機輸出軸的軸線位于主動輪和從動輪的軸線之間。
通過上述結構的設置,待加工的管料放置在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進行支撐,然后通過伸入管料內的打磨刀對管料的內壁進行打磨,打磨刀沿管料壁厚方向進給、管料在主動輪的帶動下旋轉,從而完成整個內壁的打磨。然而上述技術方案存在打磨過程中管料抖動大的問題,雖然僅僅是對管料的內壁做打磨量極小的拋光,但是管料在打磨過程中的抖動,仍會極大的降低打磨的精度;另一方面,打磨過程中,打磨到頭與管料內管面產生的摩擦發熱也會引起打磨點處管料的輕微變形,從而影響管料兩端旋轉結構的夾持同心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鈦合金管內管打磨機的降溫結構,其除用于降低打磨點處管料的表面溫度、避免因發熱產生的輕微變形對夾持同心度的影響,同時,還對管料進行輔助支撐和輔助旋轉以進一步提高管料在打磨過程中的穩定度。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鈦合金管打磨機用降溫結構,所述降溫結構提供多股與管料外圓切線方向一致的氣流,且多股氣流匯合形成流向與所述管料的自轉方向一致的環形氣流;所述降溫結構包括底座、環形風刀架、環形陣列安裝在所述環形風刀架的內環中的多個風刀、開設在所述環形風刀架內的環形風道、以及氣源;多個所述風刀通過所述環形風道串聯;所述風刀的出風方向與所述管料的外圓切線方向一致;所述環形風刀架的橫截面呈“冂”字型,包括外環和伸出于所述外環兩側的安裝片,多個所述風刀的通過一對安裝片安裝在所述外環上。
在本技術方案中,降溫結構的設置,向被打磨的管料提供與其外圓切線方向一致的氣流,且多股所述氣流形成的環形氣流在帶走管料表面加工熱量、起到降溫作用的同時,還起到了輔助所述旋轉支撐組件對管料的驅動作用;進一步的,降溫組件提供的風力在指向管料橫截面中心的分力起到了對管料的支撐作用。從而,本技術方案的降溫結構起到了輔助旋轉和輔助支撐的作用,使得打磨機在打磨處理時管料抖動小、穩定度高。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風刀形成的風面與所述環形風刀架所在平面垂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設于所述外環上的氣流出口與設于所述風刀上的氣流入口通過軟管密封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安裝片上設有用于調節所述風刀安裝角度的角度調節組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角度調節組件包括設于所述安裝片上的由多個固定片組成的安裝孔、設于所述風刀側邊的且安裝在所述安裝孔中的安裝軸、以及用于緊固多個固定片的螺母;相鄰固定片之間設有間隙;所述固定片的外表面設有與所述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紋,且其厚度自靠近所述風刀一側至靠近所述安裝片一側平滑減小。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固定片的內表面設有貫穿長度方向的凸棱。
綜上所述,本技術方案的鈦合金管打磨機用降溫結構具有在打磨機工作時管料抖動小、穩定度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鈦合金管打磨機用降溫結構的一種剖視圖;
圖2是圖1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2的截面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優選的方案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本技術方案的降溫結構,適用于鈦合金管打磨機,打磨機可以是如專利CN 204771888U中公開一種打磨裝置,降溫結構6設置在一對用于夾持待打磨的管料A并攜其旋轉的旋轉夾具之間,位于打磨結構打磨工作位置處,管料A穿過降溫結構6中,對打磨結構工作時產生的發熱進行降溫、輔助旋轉和輔助支撐。
如圖1所示,降溫結構6包括底座、環形風刀架61、安裝在環形風刀架61內環中的8個風刀62、開設在架體內的環形風道63、以及氣源,8個風刀62通過環形風道63內部氣流通道得到串聯。
環形風刀架61的橫截面呈“冂”字型,包括外環611和伸出于外環兩側的安裝片612,在外環611內同心開設有環形風道63,在本實施例中,環形風道63在外環611上八等分處共開設有8個氣流出口,安裝片612相向的一對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角度調節組件65,且角度調節組件65的設置位置與8個氣流出口的開設位置相對應,角度調節組件65用于安裝風刀62并調節風刀62的出風角度;8個氣流出口通過軟管64與風刀62的氣流入口密封連接,軟管64用于配合角度調節組件65、以適應不同的連接角度,軟管64可是普通橡膠管或高壓膠,管密封連接可以是緊配合實現、也可通過密封墊圈配合螺紋連接實現,從而8個風刀62串聯;氣源通過環形風道63向8個風刀62提供氣流。
角度調節組件65包括8個相互存有間隙的固定片651,8個固定片651圍成安裝孔;固定片651的縱剖面為梯形,內表面呈楔面,即其厚度自靠近所述風刀62一側至靠近所述安裝片612一側平滑減小;固定片651的外表面(即安裝孔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紋;安裝孔的外表面上螺接有螺母。風刀62可以是現有技術的平板風刀,在風刀62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開設有圓柱形安裝槽,槽內通過壓縮彈簧連接有安裝軸653,壓縮彈簧被壓縮至最短時安裝軸653完全伸入槽內,壓縮彈簧自然長度時安裝軸653軸長的1/3伸入槽內,風刀62長度方向的中部開設有與氣流出口相配合的氣流入口。安裝時擠壓壓縮彈簧,從而使安裝軸653伸入安裝孔內,此時螺母位于緊貼安裝片612一側,當安裝軸653伸入安裝孔內且壓縮彈簧回復后,調節風刀62的設置角度,使其出風口指向管料A的外圓的切線方向,由于采用平板風刀,因而此時風刀62提供的氣流形成的風面與環形風刀架62所在的平米相垂直;隨后向風刀62一側旋緊螺母,從而實現風刀62的固定。
通過上述描述,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知通過調節風刀62出風口的傾斜角度使得風刀62的出風方向與管料A的切線方向一致、同時與管料A的旋轉方向一致,多個風刀62共同形成環繞管料A的氣流,在環形氣流的作用下,對管料A外部上打磨結構工作位置進行降溫。
環形陣列設置的8個風刀62提供的環繞管料A的環形氣流,起到了輔助管料A旋轉的作用,指向管料A截面圓心的氣流分力同時起到了支撐管料A的作用,由此,在對管料A進行降溫的同時,進一步保證了管料A在打磨工序中的平穩旋轉。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