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414800閱讀:416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制備方法,屬于粉末冶金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WC-Co硬質合金因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紅硬性高且化學穩定性較好等一系列優良特性,已廣泛用作切削工具、地質礦山工具、模具、結構零件、耐磨零件、耐高溫結構件等,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牙齒”。然而,硬質合金材料的硬度和韌性之間的總是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當材料中的WC晶粒較細時,其硬度和強度較高,耐磨性較好,但是韌性明顯偏低;而當材料中的WC晶粒較粗時,其韌性較好,但其硬度和耐磨性則明顯下降。因此,為適應不同實際工況的需求,要么制備超細晶(晶粒尺寸0.2-0.5μm)或納米晶(晶粒尺寸<0.2μm)硬質合金,以滿足對強度和硬度要求較高的工況;要么制備粗晶(晶粒尺寸2.6-6.0μm)或超粗晶(晶粒尺寸>6.0μm)硬質合金,以滿足對韌性要求較高的工況。上述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硬質合金的發展。為解決硬質合金硬度和韌性之間的矛盾,目前工業界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是制備涂層硬質合金。但是,制備涂層硬質合金的工藝要求高,設備投入巨大,使得生產成本較高;另一種則是制備梯度結構硬質合金。而制備梯度結構硬質合金的工序繁瑣,生產成本較高。劉超等人(混晶WC-8Co硬質合金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中南大學,2014)報道了通過將不同粒度的WC粉末搭配配料,可以制備出一種硬質相顆粒尺寸呈雙峰分布的混晶結構硬質合金,這種材料兼具粗細兩種硬質合金的性能優勢,且內外性能一致。然而,由于粗細兩種WC粉末在粘結相Co中的溶解度差別較大,大部分細顆粒WC在液相燒結過程中會優先溶解,并在大顆粒表面析出,從而導致粗顆粒WC容易團聚長大,使得通過該方法制備的這種材料很難獲得均勻的顯微組織,其硬質相尺寸分布甚至會偏離原本設計要求,所以迄今為止并沒有成功用于工業生產。鑒于上述情況,有必要開發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混晶結構WC-Co硬質合金制備方法。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制備方法,以得到組織均勻且綜合力學性能較好的混晶結構硬質合金。實現本發明的具體方案如下:一種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采用超聲震蕩法對鱗片狀石墨粉進行分散處理;步驟(2):以經過分散處理的鱗片狀石墨粉、WC粉、WO3粉、Co粉為原料配制混合料,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份,W為65.60-76.31,C為9.83-12.09,O為6.50-10.07,Co為5.07-12.33;步驟(3):將上述混合料經球磨、干燥、添加成型劑、壓制成型、脫脂工序后,置于真空爐中進行燒結,得到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所述燒結在一個完整的熱循環中完成,真空度高于1.0Pa,首先將脫脂后的壓坯繼續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600℃,在600-800℃階段以0.8℃/min緩慢升溫;然后以4℃/min的速率升溫至1160-1200℃,并在此溫度保溫90-150min;最后以3℃/min的速率升溫至1370-1410℃,保溫30-50min。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對鱗片狀石墨粉進行分散處理是指將鱗片狀石墨粉置于1.2kw的超聲震蕩儀中,分散介質為無水乙醇,所用乙醇的純度≥99.5%,分散時間為40-60min。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添加的C在完全還原WO3并通過碳化生成WC后,還應使燒結體中剩余的總C含量介于(6.13%-0.079×Co%)和(6.13%-0.058×Co%)之間,以保證所得合金最終組織處于正常兩相區,其中Co%為相應成分體系中Co的質量分數。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的球磨是指將物料置于滾筒球磨機中,球磨機轉速為30-50rpm,球料比為5:1,時間為12~18h。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壓制成型工序所用壓制壓力為150-200MPa。為實現本目的,硬質合金混合料中的C在脫除三氧化鎢中的O后,還應使燒結體中剩余的總C含量介于(6.13%-0.079×Co%)和(6.13%-0.058×Co%)之間,其中Co%為相應成分體系中Co的質量分數,以保證所得合金最終組織處于正常兩相區,不形成對組織和性能有害的第三相,如殘余石墨相或脆性的η相。一直以來,氧化物被視為硬質合金中的有害雜質,因為它們在液相燒結過程中會使硬質相和粘結相之間的潤濕角變大,降低其潤濕性,從而惡化材料的組織和性能,所以目前在制備硬質合金時都盡可能的降低粉料中的氧含量。本發明雖然以WO3粉的形式引入部分W的同時也引入了大量的O,但通過引入相應含量的鱗片狀石墨粉并合理控制燒結工藝可以使O在600-800℃之間通過反應WO3+3C→W+3CO完全脫除,并將WO3原位還原為W。而此時燒結體仍處于前期的固相燒結階段,其相對密度較低,孔隙呈開孔狀態,反應生成的氣體在真空條件下能夠順利逸出。在后續燒結階段,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還原所得W粉會繼續與剩余鱗片狀石墨粉和Co粉順序發生如下反應:9W+3Co+4C→Co3W9C4;6W+6Co+C→Co6W6C;4W+2Co+C→Co2W4C;2Co3W9C4+C→3Co2W4C+6WC;W+C→WC;2W+C→W2C;3Co2W4C+5C→2Co3W3C+6WC;Co3W9C4+3C→Co3W3C+6WC;Co3W3C+3C→3WC+3Co;W2C+C→2WC。該階段可使缺碳相與鱗片狀石墨粉反應生成WC,而這類WC會遺傳缺碳相和鱗片狀石墨的形貌特征,最后形成具有明顯板狀特征的粗顆粒WC晶粒。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石墨粉的引入,使得小顆粒WC的溶解析出過程受到很大程度抑制,經最終液相燒結后大部分小顆粒WC仍然基本保留原來的形貌和粒徑。同時,碳熱還原過程中釋放的還原性氣體CO能使其它原始粉料WC粉和Co粉表面的吸附氧脫除的更徹底,凈化陶瓷相和金屬粘結相之間的界面,有效改善合金的顯微組織,增強相界面的結合強度,從而達到提高其強韌性的目的。為實現本目的,制備方法具有如下特點:燒結在真空度高于1.0Pa的真空爐中進行,包括三個階段。首先將脫脂后的壓坯繼續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600℃,在600-800℃階段以0.8℃/min緩慢升溫,目的是進行碳熱還原反應,充分脫除三氧化鎢中所含的氧,同時使生成的氣體能夠順利通過開孔從燒結體中逸出;然后以4℃/min的速率升溫至1160-1200℃,并在此溫度保溫90-150min,目的是使碳熱還原所得鎢粉進一步完全碳化為碳化鎢;最后以3℃/min的速率升溫至終燒溫度1370-1410℃,保溫30-50min,目的是進行最終的液相燒結并獲得致密的混晶結構燒結體。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1)碳熱還原產生的還原性氣體CO能凈化WC硬質相和Co粘結相之間的界面,有效改善合金的顯微組織,增強相界面的結合強度,因此所制得的混晶結構硬質合金組織更均勻,綜合機械性能更好;(2)本發明采用成本低廉的三氧化鎢和碳粉為主要原料,粗顆粒板狀WC是在固相燒結階段原位生成,能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和能耗,且工藝過程簡單;(3)本發明對生產設備無特殊要求,只需常規設備,有利于工業推廣應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效果。以下實例所采用的原料為WC粉、WO3粉、Co粉和鱗片狀石墨粉。表1是4種成分配方的混合料。采用實施例1-3中3種不同的工藝參數將其制備成混晶結構硬質合金,并分別測定其抗彎強度、硬度和palmqvist斷裂韌性。表1四種混合料的成分配方成分WCOCo1#74.5612.098.285.072#76.3110.126.507.073#73.069.836.5010.614#65.6012.0010.0712.33實施例1:1、采用超聲震蕩法對鱗片狀石墨粉進行分散處理,在1.2kw的超聲震蕩儀中進行,分散介質為無水乙醇,所用乙醇的純度≥99.5%,分散時間為40min;2、按照表1分別稱取4種混合料,石墨粉先經上述分散處理形成懸浮液,然后再將WC、WO3和Co粉加入其中形成混合液;3、球磨,球磨工序在滾筒式球磨機中進行,球磨機轉速為50rpm,球料比為5:1,時間為12h;4、添加成型劑,所用成型劑為15wt.%汽油石蠟溶液,加入量為混合料12wt.%;5、壓制成型,所用的壓力為150MPa;6、脫脂:采用氫氣脫蠟法,在燒結爐中進行,在150-450℃之間的升溫速度為0.5℃/min;7、燒結,在真空度高于1.0Pa的真空爐中進行,包括三個階段:首先將脫脂后的壓坯繼續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600℃,在600-800℃階段以0.8℃/min緩慢升溫;然后以4℃/min的速率升溫至1160℃,并在此溫度保溫150min;最后以3℃/min的速率升溫至1410℃,保溫30min,得到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在上述制備工藝條件下,不同成分配比的金屬陶瓷的性能見表2。表2采用工藝1制備出的不同金屬陶瓷的性能成分1#2#3#4#抗彎強度σb(MPa)2479266427522968硬度(HRA)91.590.889.688.2斷裂韌性(MPa·m1/2)15.817.722.326.5實施例2:1、采用超聲震蕩法對鱗片狀石墨粉進行分散處理,在1.2kw的超聲震蕩儀中進行,分散介質為無水乙醇,所用乙醇的純度≥99.5%,分散時間為50min;2、按照表1分別稱取4種混合料,石墨粉先經上述分散處理形成懸浮液,然后再將WC、WO3和Co粉加入其中形成混合液;3、球磨,球磨工序在滾筒式球磨機中進行,球磨機轉速為40rpm,球料比為5:1,時間為15h;4、添加成型劑,所用成型劑為15wt.%汽油石蠟溶液,加入量為混合料12wt.%;5、壓制成型,所用的壓力為180MPa;6、脫脂:采用氫氣脫蠟法,在燒結爐中進行,在150-450℃之間的升溫速度為0.5℃/min;7、燒結,在真空度高于1.0Pa的真空爐中進行,包括三個階段:首先將脫脂后的壓坯繼續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600℃,在600-800℃階段以0.8℃/min緩慢升溫;然后以4℃/min的速率升溫至1180℃,并在此溫度保溫120min;最后以3℃/min的速率升溫至1390℃,保溫40min,得到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在上述制備工藝條件下,不同成分配比的金屬陶瓷的性能見表3。表3采用工藝2制備出的不同金屬陶瓷的性能成分1#2#3#4#抗彎強度σb(MPa)2456268728012977硬度(HRA)91.390.689.588.3斷裂韌性(MPa·m1/2)15.618.222.626.3實施例3:1、采用超聲震蕩法對鱗片狀石墨粉進行分散處理,在1.2kw的超聲震蕩儀中進行,分散介質為無水乙醇,所用乙醇的純度≥99.5%,分散時間為60min;2、按照表1分別稱取4種混合料,石墨粉先經上述分散處理形成懸浮液,然后再將WC、WO3和Co粉加入其中形成混合液;3、球磨,球磨工序在滾筒式球磨機中進行,球磨機轉速為30rpm,球料比為5:1,時間為18h;4、添加成型劑,所用成型劑為15wt.%汽油石蠟溶液,加入量為混合料12wt.%;5、壓制成型,所用的壓力為200MPa;6、脫脂:采用氫氣脫蠟法,在燒結爐中進行,在150-450℃之間的升溫速度為0.5℃/min;7、燒結,在真空度高于1.0Pa的真空爐中進行,包括三個階段:首先將脫脂后的壓坯繼續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600℃,在600-800℃階段以0.8℃/min緩慢升溫;然后以4℃/min的速率升溫至1200℃,并在此溫度保溫90min;最后以3℃/min的速率升溫至1370℃,保溫50min,得到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在上述制備工藝條件下,不同成分配比的金屬陶瓷的性能見表4。表4采用工藝3制備出的不同金屬陶瓷的性能成分1#2#3#4#抗彎強度σb(MPa)2433265827732982硬度(HRA)91.490.589.388.0斷裂韌性(MPa·m1/2)16.017.922.827.1在本權利書取值范圍內,燒結過程的前兩個階段的工藝參數對性能影響相對較大,只有當上述階段的碳熱還原和碳化過程進行完全時,上述各成分配方的硬質合金可獲得相對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總之,在本權力書取值范圍內,其對硬質合金的性能影響有限。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對本發明的內容進行闡述,而不是限制,因此在和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相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任何改變,都應該認為是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本發明具體應用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清涧县| 卢湾区| 南皮县| 沅陵县| 馆陶县| 保山市| 沙湾县| 彝良县| 谷城县| 荥经县| 仪陇县| 盐源县| 建水县| 固阳县| 苗栗市| 谷城县| 化隆| 肃南| 建阳市| 当阳市| 莱州市| 安图县| 巴中市| 内丘县| 桂林市| 太白县| 惠水县| 玉田县| 衡山县| 墨江| 胶南市| 仁化县| 衡水市| 望奎县| 洛川县| 彰化县| 获嘉县| 白水县| 右玉县|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