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紅土鎳礦制備鎳鐵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礦制備裝置(1)、磁化焙燒裝置(2)和干選裝置(3),所述原礦制備裝(1)置包括原煤倉(11)、鎳礦料倉(12)和輔料倉(13),原煤倉(11)、鎳礦料倉(12)和輔料倉(13)均通過皮帶輸送裝置(14)與烘干破碎機(15)連接將原料送入烘干破碎機(15),烘干破碎機(15)的出料口與粗粉分離器相連通(16),粗粉分離器的粗粉出口與烘干破碎機(15)的進料口相連通,其細粉出口與旋風除塵器(17)的進口相連通,旋風除塵器(17)的第一出口與第一收塵器(18)連通將廢渣運送至廢渣場(19),旋風除塵器(17)的第二出口通過傳輸裝置與合格原料倉(110)連通,合格原料倉(110)通過調速皮帶秤(111)與雙軸攪拌機(112)連接,雙軸攪拌機(112)的出口與圓盤造球機(113)連接,圓盤造球機(113)通過滾軸篩分機布料裝置(114)將合格料球送入料球倉(115);
所述磁化焙燒裝置(2)包括定量給料機(21),定量給料機(21)將料球倉(115)與回轉窯(22)連通,回轉窯(22)上設置有高溫風機(221)和噴煤管(222),回轉窯(22)的物料出口與撈渣機(23)連接,撈渣機(23)通過運輸裝置(24)與中間料倉(25)連接;
所述干選裝置(3)包括板式給料機(31)和提升機(32),板式給料機(31)和提升機(32)將中間料倉(25)與輥壓機(34)連接,所述提升機(32)和輥壓機(34)之間還設置有除鐵器(33),輥壓機(34)的出料口與V型選粉機(35)連通,V型選粉機(35)的粗粉出口與輥壓機(34)進料口連通,V型選粉機(35)的細粉出口與粗細粉分離器(36),粗細粉分離器(36)的粗粉出口通過旋風筒(37)與存儲倉(38)連通,粗細粉分離器(36)的細粉出口通過第二收塵器(313)與尾礦倉(314)庫連通,存儲倉(38)的底部安裝有卸料器(39),卸料器(39)通過皮帶輸送機(310)與干式磁選機(311)連通,干式磁選機(311)通過精礦皮帶與成品倉(31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土鎳礦制備鎳鐵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破碎機(15)上設置有熱風進口,熱風進口與破碎腔相連通,熱風進口外接回轉窯(22)廢氣排放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紅土鎳礦制備鎳鐵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輥壓機(34)采用高壓輥磨機,干式磁選機(311)采用兩級干式磁選機(311)。
4.一種紅土鎳礦制備鎳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原料預處理:將紅土鎳礦和相關輔料經過計量配料后通過皮帶輸送裝置(14)送入烘干破碎機(15),同時通入高溫廢氣,在烘干破碎機(15)內同時完成混料和破碎,高溫廢氣將物料送入粗粉分離器,然后利用分選除渣器將含鐵鎳比重較大的物料收集進入合格原料倉(110);
步驟2)造球處理:將合格原料倉(110)中的原料加水混合經攪拌機攪拌后,送入造球機,造球機將混合后的原料制成球團;
步驟3)磁化焙燒、水淬:將上個步驟中制成的球團送入回轉窯(22)中進行磁化焙燒,燒制完成后的物料從回轉窯(22)中排出,焙燒后的物料在全密封的狀態下進入水浸式刮板撈渣機(23)無氧冷卻至常溫;
步驟4)磨礦、干選:將經過水淬處理后的物料送入高壓輥磨機,經粉磨后的物料送入V型選粉機(35),粗粉返回高壓輥磨機機械研磨,細粉送入粗細粉分離器(36)進行二次旋風處理,不含鎳鐵的脈石等比重較小的細粉隨風進入第二收塵器(313)收集排放到尾礦庫,含有鎳鐵的物料經收集從旋風筒(37)下部入庫儲存,經庫底卸料器(39)和皮帶輸送機(310)送入兩級干式磁選機(311)選礦,鎳鐵精分入庫儲運,廢渣直接排放輸送到尾礦庫。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紅土鎳礦制備鎳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預處理中,高溫廢氣送入粗粉分離器的物料的含水量<5%,直徑小于1m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紅土鎳礦制備鎳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球處理中制成的球團經過滾軸篩分機布料裝置(114)將直徑為10-15mm的球團送入料球倉(115)。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紅土鎳礦的富集選礦工藝,其特征在在于:步驟4)中高壓輥磨機將物料磨至120目以下。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紅土鎳礦的富集選礦工藝,其特征在在于:高溫廢氣的溫度為400℃-500℃。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紅土鎳礦的富集選礦工藝,其特征在在于:步驟3)中回轉窯(22)的規格:直徑4-4.5m,長度80-9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