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3D打印粉制備設備,包括進料機構、送風機構、風管、高壓發生裝置、反應腔、3D打印粉收集器和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應腔為直立式類平形四邊形結構,所述反應腔包括左側腔壁、右側腔壁、頂部腔壁和底部腔壁,所述左側腔壁和所述右側腔壁對向豎直設置,所述頂部腔壁和所述底部腔壁對向斜向設置;
所述進料機構與所述左側腔壁連通設置;
所述高壓發生裝置穿過所述頂部腔壁伸入所述反應腔內部;
所述送風機構通過所述風管與所述反應腔連通設置;
所述3D打印粉收集器與所述右側腔壁連通設置;
所述溫控系統位于所述反應腔的上部,用于調節冷卻風的溫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粉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殘渣收集器,所述殘渣收集器位于所述底部腔壁和所述右側腔壁交叉的位置,便于殘渣和大顆粒金屬粉落入所述殘渣收集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粉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機構包括送風口,所述送風口位于所述反應腔內部,所述高壓發生裝置包括電極,所述送風口與所述電極正對設置,用于冷卻電極處產生的金屬液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粉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風收集器,所述旋風收集器位于所述右側腔壁的右側,所述旋風收集器通過所述風管與所述3D打印粉收集器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粉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系統包括水冷卻器,所述水冷卻器用于與冷卻氣體進行熱交換以控制冷卻氣體的溫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粉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腔包括內襯,所述內襯材料為聚四氟乙烯。
7.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3D打印粉制備設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進料:金屬絲在進料機構中拉直進料,
S2:氣霧化:金屬絲在反應腔中高壓發生器產生的高電壓下氣霧化,形成微小的液滴,
S3:冷凝及3D打印粉收集:液滴遇到反應腔上方送風機構吹來的冷卻氣體后冷凝形成微米級球形金屬顆粒,殘渣及大顆粒掉入反應腔底部的殘渣收集器中,球形金屬顆粒往下隨氣流進入3D打印粉收集器進行收集,
S4:納米粉收集:攜帶部分納米級粉的冷卻氣流從3D打印粉收集器中出來后,進入旋風收集器中,進行納米級粉的收集,
S5:冷卻:氣體從旋風收集器中出來,進入溫控系統中進行溫度調節,
S6:送風:冷卻后的氣體經送風機構重新進入反應腔,進行下次循環。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粉的粒徑為10-50um。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系統調節的工作溫度至少為15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發生器的工作電壓小于25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