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熨斗底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
背景技術:
鋁合金材料由于具有優異的導熱性能,其傳熱效果是不銹鋼材料的16倍,且較輕,常被用來制作熨斗底板。但是由于鋁合金自身的缺點,如耐磨性不夠理想、硬度不夠等,目前市售的熨斗底板大多在鋁合金材料表面增加一層涂層材料,常見的涂層材料有陶瓷復合材料、金屬合金、聚酯類等,涂層不僅保護了金屬基體免受劃損,而且增加了熨斗底板的力學性能。但是由于涂層與金屬基體之間的結合力不夠,長期使用導致涂層的脫落,影響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在鋁合金表面采用微弧氧化形成陶瓷層,大幅提高了陶瓷層與鋁合金基部的結合力,結合力達到了40MPa,延長了陶瓷曾的使用壽命,具有耐磨、抗磨損、防粘的優點。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1~3%,Cu 0.2~0.5%,Mg 0.05~0.1%,Zn 0.1~0.2%,Sr 0.5~1%,Y 0.1~0.5%,Fe 0.2~0.4%,Mn 0.1~0.7%,Sc 0.2~0.5%,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優選地,Si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1%、1.2%、1.4%、1.5%、1.6%、1.8%、2%、2.2%、2.3%、2.5%、2.7%、2.9%、3%;Cu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0.2%、0.22%、0.25%、0.27%、0.3%、0.32%、0.35%、0.38%、0.4%、0.43%、0.45%、0.47%、0.5%;Mg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0.05%、0.06%、0.07%、0.08%、0.09%、0.1%;Zn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Sr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0.5%、0.55%、0.57%、0.6%、0.62%、0.65%、0.7%、0.73%、0.75%、0.8%、0.85%、0.88%、0.9%、0.95%、0.97%、1%;Y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0.1%、0.15%、0.2%、0.25%、0.3%、0.35%、0.4%、0.45%、0.5%;Fe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0.2%、0.23%、0.25%、0.27%、0.3%、0.33%、0.35%、0.37%、0.4%;Mn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7%;Sc在鋁合金基部重量百分比為0.2%、0.23%、0.25%、0.27%、0.3%、0.33%、0.35%、0.37%、0.4%、0.43%、0.45%、0.47%、0.5%。
優選地,Mg和Cu的重量比為1:5~7。
優選地,Mg和Zn的重量比為1:2~3。
優選地,鋁合金基部表面微弧氧化的過程如下:在電解液中加入鋯粉、石墨烯、鉬粉得到混合液;將鋁合金基部放入裝有混合液的電解槽中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將非對稱正負脈沖電源加載在正、陰極上,電解液溫度10~20℃,通電時間為5~15min。
優選地,在電解液中,氫氧化鉀濃度為2~6g/L,硅酸鈉濃度為5~20g/L,鎢酸鈉濃度為1~10g/L。
優選地,正向電流密度13~17mA/cm2,負向電流密度4~6mA/cm2。
優選地,正向電流密度15mA/cm2,負向電流密度5mA/cm2。
優選地,電源正脈沖占空比為30%~50%。
優選地,電源負脈沖占空比為30%~50%。
優選地,電源正脈沖占空比為45%,電源負脈沖占空比為45%。
優選地,鋯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5:1。
優選地,鋯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3.5:1。
優選地,石墨烯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4~10:1。
優選地,石墨烯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7:1。
優選地,鉬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5:1。
優選地,鉬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3.5:1。
優選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2%,Cu 0.35%,Mg 0.075%,Zn 0.15%,Sr 0.75%,Y 0.3%,Fe 0.3%,Mn 0.4%,Sc 0.35%,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各組分在本發明中的作用:
Si:與鋁形成鋁硅體系,在鑄造過程中形成具有α鋁相和共晶硅相的混雜結構,可以極大改善機械強度。
Cu:細化雜質微粒,與Al、Ti固溶強化,提高耐磨性能。
Mg、Cu和Zn配合使用,與Al形成多種固溶相,提高了耐磨性和耐熱性,更重要的三者在微弧氧化過程中協同作用,促使陶瓷薄膜層中的γ-Al2O3轉變為α-Al2O3,大幅提高了陶瓷薄膜中α-Al2O3的含量。
Sr:可將Al-Si系合金的共晶Si的晶粒細化并變成粒狀,使合金的強度和韌度獲得很大提高,屬于環保產品。
Y:與Al、Cu等形成彌散分布的高熔點化合物,提升了鋁合金材料的熱穩定性與耐熱性;Y具有和Sc類似的性能,協同作用。
Mn和Fe:在鋁合金中析出Al-Mn、Al-Fe-Mn-Si、Al-Fe-Si固溶相提高耐磨性和耐熱的粘著性。
Sc:Sc和Al會形成ScAl3、ScAl2、ScAl等多種化合物,Sc在所有稀土元素中原子半徑是最小的,且與Al的距離較近,在結晶過程中容易形成過飽和的固溶體,在加熱和擠壓過程中容易析出共格的ScAl3,熔點高,能強烈抑制再結晶過程和提高合金的穩定性。
本發明在鋁合金基部表面采用微弧氧化形成陶瓷層,閥金屬Al、Mg在鋁合金基部表面原位生長,形成的陶瓷層與基部結合緊密,兩者之間不存在結合縫隙,克服了陶瓷膜層與金屬結合致密性差和結合力不強的缺點;控制Mg和Cu及Mg和Zn合適的配比,在金屬基部表面形成以α-Al2O3晶型為主的陶瓷薄膜層,提高了耐磨性和耐熱性,并且在大量實驗和探索的基礎上,得到了Mg、Cu、Zn三者含量與陶瓷薄膜層氧化鋁晶型組分的關系,當Mg和Cu的重量比為5~7:1,Mg和Zn的重量比為2~3:1時,熨斗底板的強度和耐磨性能最佳,鋁合金基部與陶瓷層之間結合最緊密;微弧氧化電解液中加入石墨烯,降低了陶瓷涂層的摩擦系數,增強了熨斗使用過程中的不沾效果,同時與鋯粉、鉬粉作用形成碳化鋯、碳化鉬,兩者配合作用提高了熨斗底板的硬度、耐磨性和抗磨損能力,同時具有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耐腐蝕性能;石墨烯在微弧氧化過程中易于金屬基部中的Si作用形成碳化硅,進一步增強了陶瓷層與金屬基部的結合力,使陶瓷層在使用過程中不易脫落,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消費成本;本發明工藝簡便,易操作,對環境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2%,Cu 0.35%,Mg 0.075%,Zn 0.15%,Sr 0.75%,Y 0.3%,Fe 0.3%,Mn 0.4%,Sc 0.35%,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實施例2
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3%,Cu 0.2%,Mg 0.1%,Zn 0.1%,Sr 1%,Y 0.1%,Fe 0.4%,Mn 0.1%,Sc 0.5%,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鋁合金基部表面微弧氧化的過程如下:在電解液中加入鋯粉、石墨烯、鉬粉得到混合液;將鋁合金基部放入裝有混合液的電解槽中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將非對稱正負脈沖電源加載在正、陰極上,電解液溫度15℃,通電時間為10min。。
實施例3
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1%,Cu 0.5%,Mg 0.05%,Zn 0.2%,Sr 0.5%,Y 0.5%,Fe 0.2%,Mn 0.7%,Sc 0.2%,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鋁合金基部表面微弧氧化的過程如下:在電解液中加入鋯粉、石墨烯、鉬粉得到混合液,在電解液中,氫氧化鉀濃度為4g/L,硅酸鈉濃度為10g/L,鎢酸鈉濃度為5g/L。;將鋁合金基部放入裝有混合液的電解槽中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將非對稱正負脈沖電源加載在正、陰極上,電解液溫度10℃,通電時間為15min,正向電流密度15mA/cm2,負向電流密度5mA/cm2,鋯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3.5,石墨烯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7,鉬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3.5。
實施例4
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2%,Cu 0.35%,Mg 0.075%,Zn 0.15%,Sr 1%,Y 0.1%,Fe 0.3%,Mn 0.4%,Sc 0.3%,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鋁合金基部表面微弧氧化的過程如下:在電解液中加入鋯粉、石墨烯、鉬粉得到混合液,在電解液中,氫氧化鉀濃度為2g/L,硅酸鈉濃度為20g/L,鎢酸鈉濃度為8g/L。;將鋁合金基部放入裝有混合液的電解槽中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將非對稱正負脈沖電源加載在正、陰極上,電解液溫度20℃,通電時間為5min,電解液的組成濃度為,正向電流密度13mA/cm2,負向電流密度6mA/cm2,鋯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石墨烯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7,鉬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5。
實施例5
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3%,Cu 0.25%,Mg 0.05%,Zn 0.15%,Sr 0.75%,Y 0.3%,Fe 0.25%,Mn 0.55%,Sc 0.4%,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鋁合金基部表面微弧氧化的過程如下:在電解液中加入鋯粉、石墨烯、鉬粉得到混合液,在電解液中,氫氧化鉀濃度為6g/L,硅酸鈉濃度為5g/L,鎢酸鈉濃度為10g/L。;將鋁合金基部放入裝有混合液的電解槽中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將非對稱正負脈沖電源加載在正、陰極上,電解液溫度15℃,通電時間為10min,正向電流密度17mA/cm2,負向電流密度4mA/cm2,鋯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5,石墨烯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7,鉬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
實施例6
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2.5%,Cu 0.5%,Mg 0.1%,Zn 0.15%,Sr 0.6%,Y 0.35%,Fe 0.3%,Mn 0.4%,Sc 0.35%,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鋁合金基部表面微弧氧化的過程如下:在電解液中加入鋯粉、石墨烯、鉬粉得到混合液,在電解液中,氫氧化鉀濃度為6g/L,硅酸鈉濃度為20g/L,鎢酸鈉濃度為7g/L。;將鋁合金基部放入裝有混合液的電解槽中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將非對稱正負脈沖電源加載在正、陰極上,電解液溫度15℃,通電時間為10min,正向電流密度15mA/cm2,負向電流密度5mA/cm2,鋯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石墨烯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4,鉬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
實施例7
一種結合力強陶瓷層鋁制熨斗底板,包括鋁合金基部和鋁合金基部表面經過微弧氧化形成的陶瓷層,所述鋁合金基部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2.5%,Cu 0.42%,Mg 0.06%,Zn 0.18%,Sr 0.6%,Y 0.35%,Fe 0.3%,Mn 0.4%,Sc 0.35%,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鋁合金基部表面微弧氧化的過程如下:在電解液中加入鋯粉、石墨烯、鉬粉得到混合液,在電解液中,氫氧化鉀濃度為6g/L,硅酸鈉濃度為20g/L,鎢酸鈉濃度為7g/L;將鋁合金基部放入裝有混合液的電解槽中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將非對稱正負脈沖電源加載在正、陰極上,電解液溫度15℃,通電時間為10min,正向電流密度15mA/cm2,負向電流密度5mA/cm2,鋯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石墨烯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4,鉬粉與電解液的重量體積比g:l為2。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