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鈾礦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密實移動床淋洗塔濾出排液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密實移動床淋洗塔已成為鈾水冶工藝中重要的離子交換設備。該設備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操作也比較方便。在密實移動床中進行離子交換時,淋洗劑與樹脂接觸面大,容易實現淋洗劑均布地在樹脂層內流過,傳質效率高。淋洗時,淋洗劑自塔底部布液器進入,離子交換后的淋洗液從塔體上部的濾出排液裝置排出,再進入串聯的下一淋洗塔,其中鈾濃度不斷增高,使鈾得到富集。含鈾的飽和樹脂則是從塔頂部進入,與淋洗劑全逆流接觸進行離子交換后,淋洗完后的貧鈾樹脂從塔底排出,進行下一步的淋洗。整個系統一般進行半連續操作,實現自動化控制。如果濾出排液裝置泄漏,或者排液速度很慢,不僅影響整個系統的連續正常運行,而且會出現樹脂流失。甚至造成淋洗塔冒頂事故,為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有結構型式簡單,實施方式容易,實現快速濾出排液,以及一旦發生泄漏能夠快速拆裝更換濾網的濾出排液裝置,來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顯而易見,濾出排液裝置在密實移動床淋洗塔的結構設計和功能實現上尤為重要。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密實移動床淋洗塔濾出排液裝置實現快速排出濾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密實移動床淋洗塔濾出排液裝置。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密實移動床淋洗塔濾出排液裝置,包括孔板、孔管、孔管袋式濾網、堵板、淋洗液排出管和排出管袋式濾網;孔管為筒狀結構,孔管一端的內壁焊接有孔板,另一端的內壁焊接有堵板,孔板和堵板均為薄板結構,孔板、堵板和孔管形成一個中間為空腔的柱體結構,孔板作為柱體的下底面,堵板作為柱體的上底面;孔管的側壁和孔板上均布多個通孔;在孔管外表面還焊接有上法蘭;孔管袋式濾網包裹在孔板和孔管外;孔管還固定連接有一個淋洗液排出管,淋洗液排出管與孔管內部的空腔連通;淋洗液排出管下端管口處包裹有排出管袋式濾網。
所述孔管的外表面沿其周向設有多條圈筋。
所述淋洗液排出管下端外表面焊接有一段圓鋼,排出管袋式濾網通過尼龍繩固定在圓鋼上。
所述圈筋中的一條與孔管內壁焊接的孔板位于同一截面上,其他圈筋沿孔管軸向均勻分布最下端圈筋與上法蘭之間。
所述孔管袋式濾網和排出管袋式濾網為40目/in。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專利為鈾礦冶密實移動床淋洗塔的濾出排液裝置,它可實現淋洗過程中把淋洗液與樹脂分離并使淋洗液排出的功能,其特點既能保證樹脂不外流又能保證淋洗液的排放流量。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夠及時發現泄漏,并且能快速便捷地更換濾網。減少樹脂流失所造成的浪費。該裝置具有排液能力強、排放速度快。杜絕淋洗塔冒頂事故的發生。保證整個系統連續正常運行。結構簡單,承壓強度高、經久耐用。使加工制造成本降低,投資減少。拆裝更換濾網簡捷方便,減少了維修時間和工作量,降低施工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沿A方向的剖視圖。
圖中:
1-孔板、2-筋板、3-孔管、4-圈筋、5-孔管袋式濾網、6-橡膠襯里、7-淋洗塔筒體、8-接管、9-下法蘭、10-墊片、11-螺栓螺母、12-上法蘭、13-堵板、14-淋洗液排出管、15-圓鋼、16-排出管袋式濾網、17-樹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密實移動床淋洗塔濾出排液裝置,其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孔板1、孔管3、孔管袋式濾網5、堵板13和淋洗液排出管14和排出管袋式濾網16。
孔管3為長圓形筒狀結構,孔管3一端的內壁焊接有孔板1,另一端的內壁焊接有堵板13,孔板1和堵板13均為長圓形薄板結構,其外緣與孔管3的內壁相適應,孔板1、堵板13和孔管3形成一個中間為空腔的長圓形柱體結構,孔板1作為長圓形柱體的下底面,堵板13作為長圓形柱體的上底面;孔管3的側壁上均布多個長圓形通孔,孔板1上均布多個圓形通孔,用于供淋洗液流通;孔管3和孔板1的外側為含鈾的飽和樹脂17,淋洗液經過與含鈾飽和樹脂17的離子交換,穿過孔管3和孔板1上的通孔,進入長圓形柱體的空腔中,從而實現了淋洗塔內淋洗液和樹脂的分離并濾出。為加強孔板1強度,還可以在孔板1的外側,即長圓形柱體的底部設置筋板2。
在孔管3的外表面沿其周向焊接多條圈筋4,用于增強孔管3的承壓強度;其中一條圈筋4與孔管3內壁焊接的孔板1位于同一截面上,在孔管3外表面還焊接有上法蘭12,其他圈筋4沿孔管3軸向均勻分布最下端圈筋4與上法蘭12之間;
孔管袋式濾網5包裹在孔板1和孔管3外,通過尼龍繩固定在最上端的圈筋4上,袋式濾網5為40目/in;
孔管3靠近堵板13一側固定連接有淋洗液排出管14,淋洗液排出管14與孔管3內部的空腔連通;
淋洗液排出管14下端外表面焊接有一段圓鋼16,圓鋼直徑為6mm。
淋洗液排出管14下端管口處包括有排出管袋式濾網16,排出管袋式濾網16通過尼龍繩固定在圓鋼15上;排出管袋式濾網16為40目/in。進入孔管3內的淋洗液通過淋洗液排出管14和40目/in的排出管袋式濾網16排出,從而實現了淋洗液從淋洗塔內排出。
接管8為圓筒形結構,孔管3穿過接管8的圓筒;接管8的下端與淋洗塔筒體7固定連接,淋洗塔筒體7內壁帶有橡膠襯里6;接管8上端的外壁固定連接有下法蘭9,下法蘭9通過螺栓螺母11與上法蘭12連接,上法蘭12與下法蘭9之間設置有用于密封的墊片10。
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技術特點和有益效果:
采用40目/in的孔管袋式濾網5和40目/in的排出管袋式濾網16的雙重過濾結構,降低了樹脂泄漏頻率。
孔管上布滿按規則加工寬度為5mm的長圓孔和孔板上布滿按規則加工的¢5小孔。增加了過濾面積,提高了過濾速度。
四個圈筋不僅增加了布滿寬度為5mm的長圓孔孔管的承壓強度,經久耐用。還起到了防止40目/in的袋式濾網與孔管外表面貼合,使流通面積減小產生的塞堵,造成濾出不暢。同時40目/in的袋式濾網用尼龍繩系牢處的圈筋起到了防止袋式濾網滑脫的作用。
淋洗液排出管焊接在孔管下方,滿足了淋洗液下出料和排凈的要求。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