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爐運行狀態的診斷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高爐生產現場,表征高爐運行狀態的參數多達幾十個,如何從眾多參數中找到準確表征高爐運行狀態的參數,并進行高爐運行狀態的診斷分析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需要提出一種全新的診斷分析方法來進行高爐運行狀態的科學診斷分析。
現有技術中高爐診斷分析方法比較復雜,無法方便準確的獲得診斷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爐運行狀態的診斷分析方法,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高爐診斷分析方法比較復雜,無法方便準確的獲得診斷結果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對高爐快速方便的分析診斷,方便準確的獲取高爐診斷結果,使高爐運行狀態更加明確具體,有利于管理和指導高爐生產現場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爐運行狀態的診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所述高爐的實際日產能與基準設計產能獲得高效指標評價參數;根據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獲得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
根據所述高爐的實際燃料比與基準設計燃料比獲得低耗指標評價參數;根據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獲得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
根據所述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與所述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獲得順穩指標評價參數;
根據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及所述順穩指標評價參數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
根據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獲得所述高爐的基礎診斷結果。
作為優選,所述根據所述高爐的實際日產能與基準設計產能獲得高效指標評價參數包括:
根據所述實際日產能與所述基準設計產能,通過高效指標公式計算獲得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
所述高效指標公式為:
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等于所述實際日產能乘以90與所述基準設計產能的比值。
作為優選,所述根據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獲得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包括:
選取7天的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計算獲得7天的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的第一標準差及第一平均值;
根據所述第一標準差及第一平均值,通過高效穩定性公式計算獲得所述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
所述高效穩定性公式為:
所述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等于100與所述第一標準差乘以100再除以所述第一平均差的差值。
作為優選,所述根據所述高爐的實際燃料比與基準設計燃料比獲得低耗指標評價參數包括:
根據所述實際燃料比與所述基準設計燃料比,通過低耗指標公式計算獲得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
所述低耗指標公式為:
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等于90與所述基準設計燃料比減去所述實際燃料比后乘以100并除以所述基準設計燃料比的值的和。
作為優選,所述根據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獲得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包括:
選取7天的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計算獲得7天的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的第二標準差及第二平均值;
根據所述第二標準差及第二平均值,通過低耗穩定性公式計算獲得所述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
所述低耗穩定性公式為:
所述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等于100與所述第二標準差乘以100再除以所述第二平均差的差值。
作為優選,所述根據所述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與所述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獲得順穩指標評價參數包括:
根據所述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與所述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通過順穩指標公式計算獲得所述順穩指標評價參數;
所述順穩指標公式為:
所述順穩指標評價參數等于所述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除以2的值與所述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除以2的值的和。
作為優選,所述根據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及所述順穩指標評價參數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包括:
根據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及所述順穩指標評價參數,通過總體運行評價公式計算獲得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
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公式為:
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等于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及所述順穩指標評價參數的平均值。
作為優選,所述根據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獲得所述高爐的基礎診斷結果包括:
將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的值劃分為四個評價等級;所述四個評價等級分別為:優等級、良等級、中等級及差等級;
所述基礎診斷結果包括:第一高爐運行狀況、第二高爐運行狀況、第三高爐運行狀況及第四高爐運行狀況;所述第一高爐運行狀況對應所述優等級;所述第二高爐運行狀況對應所述良等級;所述第三高爐運行狀況對應所述中等級;所述第四高爐運行狀況對應所述差等級。
作為優選,所述將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的值劃分為四個評價等級包括:
當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的值大于等于95時,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為優等級;
當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的值大于等于90且小于95時,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為良等級;
當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的值大于85且小于90時,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為中等級;
當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的值小于等于85時,所述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為差等級。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高爐運行狀況包括:所述高爐的產量超設計產量較多,所述高爐的燃料消耗優于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較多,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與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持續7天較穩定;
所述第二高爐運行狀況包括:所述產量能達到所述設計產量,所述燃料消耗處于所述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與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持續7天相對穩定;
所述第三高爐運行狀況包括:所述產量較所述設計產量偏低,所述燃料消耗較所述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偏差,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與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7天內相對穩定性變差;
所述第四高爐運行狀況包括:所述產量遠低于所述設計產量,所述燃料消耗遠比所述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差,所述高效指標評價參數與所述低耗指標評價參數7天內相對波動較大。
本申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由于采用了根據高爐的實際日產能與基準設計產能獲得高效指標評價參數;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獲得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根據高爐的實際燃料比與基準設計燃料比獲得低耗指標評價參數;根據低耗指標評價參數獲得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根據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與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獲得順穩指標評價參數;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低耗指標評價參數及順穩指標評價參數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根據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獲得能直觀反映高爐的產能效率、燃料消耗及運行穩定性三個方面的基礎診斷結果,該基礎診斷結果使高爐運行狀態更加明確具體,有利于管理和指導高爐生產現場。這樣,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高爐診斷分析方法比較復雜,無法方便準確的獲得診斷結果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對高爐快速方便的分析診斷,準確的獲取高爐診斷結果,使高爐運行狀態更加明確具體,有利于管理和指導高爐生產現場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高爐運行狀態的診斷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爐運行狀態的診斷分析方法,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高爐診斷分析方法比較復雜,無法方便準確的獲得診斷結果的技術問題,通過從高爐的產能效率、燃料消耗及運行穩定性三個側面建立指標參數并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再根據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獲得高爐的基礎診斷結果,實現了對高爐快速方便的分析診斷,準確的獲取高爐診斷結果,使高爐運行狀態更加明確具體,有利于管理和指導高爐生產現場的技術效果。
參見附圖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爐運行狀態的診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高爐的實際日產能與基準設計產能獲得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獲得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
s2:根據高爐的實際燃料比與基準設計燃料比獲得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根據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獲得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
s3:根據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與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獲得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
s4: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及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
s5:根據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獲得高爐的基礎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獲得能直觀反映高爐的產能效率、燃料消耗及運行穩定性三個方面的基礎診斷結果,當獲取高爐在階段性(每周或者每個月)的基礎診斷結果后,管理人員可以直觀的獲取高爐運行狀態,繼而指導其對高爐運行的局部參數進行調整,以改善高爐的運行狀態。該診斷分析方法使高爐運行狀態更加明確具體,有利于管理和指導高爐生產現場。
進一步的,步驟s1中的根據高爐的實際日產能與基準設計產能獲得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包括:
根據實際日產能與基準設計產能,通過高效指標公式計算獲得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
高效指標公式為: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等于實際日產能乘以90與基準設計產能的比值。
進一步的,步驟s1中的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獲得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包括:
選取7天的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計算獲得7天的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的第一標準差及第一平均值;根據第一標準差及第一平均值,通過高效穩定性公式計算獲得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
高效穩定性公式為: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等于100與第一標準差乘以100再除以第一平均差的差值。
進一步的,步驟s2中的根據高爐的實際燃料比與基準設計燃料比獲得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包括:
根據實際燃料比與基準設計燃料比,通過低耗指標公式計算獲得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
低耗指標公式為: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等于90與基準設計燃料比減去實際燃料比后乘以100并除以基準設計燃料比的值的和。
進一步的,步驟s2中的根據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獲得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包括:
選取7天的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計算獲得7天的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的第二標準差及第二平均值;根據第二標準差及第二平均值,通過低耗穩定性公式計算獲得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
低耗穩定性公式為: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等于100與第二標準差乘以100再除以第二平均差的差值。
進一步的,步驟s3中的根據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與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獲得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包括:
根據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與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通過順穩指標公式計算獲得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
順穩指標公式為: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等于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除以2的值與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除以2的值的和。
進一步的,步驟s4中的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及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包括:
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及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通過總體運行評價公式計算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
總體運行評價公式為:
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等于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及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的平均值。
進一步的,步驟s5中的根據總體運行評價參數獲得高爐的基礎診斷結果包括:
將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劃分為四個評價等級;四個評價等級分別為:優等級、良等級、中等級及差等級。
基礎診斷結果包括:第一高爐運行狀況、第二高爐運行狀況、第三高爐運行狀況及第四高爐運行狀況;第一高爐運行狀況對應優等級;第二高爐運行狀況對應良等級;第三高爐運行狀況對應中等級;第四高爐運行狀況對應差等級。
其中,將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劃分為四個評價等級包括:
當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大于等于95時,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為優等級。
當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大于等于90且小于95時,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為良等級。
當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大于85且小于90時,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為中等級。
當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小于等于85時,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為差等級。
第一高爐運行狀況包括:高爐的產量超設計產量較多,高爐的燃料消耗優于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較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與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持續7天較穩定。
第二高爐運行狀況包括:產量能達到設計產量,燃料消耗處于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與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持續7天相對穩定。
第三高爐運行狀況包括:產量較所述設計產量偏低,燃料消耗較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偏差,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與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7天內相對穩定性變差。
第四高爐運行狀況包括:產量遠低于設計產量,燃料消耗遠比設計燃料消耗的水平差,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與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7天內相對波動較大。
其中,當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在90以上時,表示高爐的運行情況良好,可不做調整。當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在90以下時,可分別查找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的值、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的值及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的值,結合高爐所處運行狀況的運行參數和冶金工藝理論對高爐的運行參數進行逐項診斷分析,找出影響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因素;影響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因素受許多因子影響,按照相關性大小進行排序,按照從大到小的原則分別排查,找出主要因子;結合工藝理論,提出高爐運行診斷分析的指導結論,對主要因子進行調整,改善高爐運行狀態,直至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的值達到90以上。
本申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由于采用了根據高爐的實際日產能與基準設計產能獲得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獲得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根據高爐的實際燃料比與基準設計燃料比獲得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根據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獲得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根據高效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1與低耗指標穩定性參數tc3_2獲得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根據高效指標評價參數tc1、低耗指標評價參數tc2及順穩指標評價參數tc3獲得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根據總體運行評價參數tc獲得能直觀反映高爐的產能效率、燃料消耗及運行穩定性三個方面的基礎診斷結果,該基礎診斷結果使高爐運行狀態更加明確具體,有利于管理和指導高爐生產現場。這樣,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高爐診斷分析方法比較復雜,無法方便準確的獲得診斷結果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對高爐快速方便的分析診斷,準確的獲取高爐診斷結果,使高爐運行狀態更加明確具體,有利于管理和指導高爐生產現場的技術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