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鋁合金壓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鑄缸體局部的擠壓結構。
背景技術:
壓鑄業是汽車工業的重要支撐工業之一,近年來汽車業的迅速發展,加上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帶動了壓鑄市場的急劇過大。目前壓鑄產業中心逐步向中國轉移,國內鋁壓鑄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現有缸體擠壓部位組織易疏松,造成主油道易產生泄露,現有方式無法解決此類泄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通過改變缸體局部擠壓深度,使局部組織更加致密、有效減少主油道泄露問題、降低產品不良率的壓鑄缸體局部的擠壓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壓鑄缸體局部的擠壓結構,其包括壓鑄汽車缸體的凸模和凹模,所述凹模設置鑲嵌結構的主油道成型模塊,所述主油道成型模塊可沿合模方向產生51mm的位移,所述主油道成型模塊外設置擠壓銷,所述擠壓銷固定于擠壓板,所述擠壓板連接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氣動或液壓源,所述擠壓板連接氣路管或液壓管,所述的氣路管或液壓管通過控制閥連接氣源或液壓源。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源,所述擠壓板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
進一步的,所述擠壓板連接液壓馬達。
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增加擠壓銷對鑄件二次擠壓,改變缸體局部擠壓深度,使擠壓部位組織更加緊密,減少主油道泄露問題,降低產品不良率,其結構簡單,容易實現或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
參照圖1,本發明包括壓鑄汽車缸體的凸模1和凹模2,凹模2設置鑲嵌結構的主油道成型模塊3,主油道成型模塊3可沿合模方向產生51mm的位移,主油道成型模塊3外設置擠壓銷4,擠壓銷4固定于擠壓板5,擠壓板5連接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氣動源,擠壓板5連接氣路管6,氣路管6通過控制閥7連接氣源。
作為進一步改進,驅動裝置還可以是電動源,所述擠壓板5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驅動裝置為液壓源,擠壓板5連接液壓管,液壓管通過控制閥7連接液壓源,驅動裝置為液壓馬達擠壓板5直接連接液壓馬達。
本發明是發動機缸體,材料為國產h13,設備為2700t冷室壓鑄機,整個壓鑄過程為全自動化工藝。產品局部擠壓深度不夠,不良品率30%左右。通過增加局部擠壓結構,鋁水進入型腔后增壓,增壓結束后,模具上的擠壓銷4再對局部進行二次增壓,增壓后局部深度可達到51mm,此后增壓結束,開模取件。通過對產品的擠壓銷4部位擠壓,擠壓部位變得更加緊密,減少主油道泄露率。
本發明通過增加擠壓銷4對鑄件二次擠壓,改變缸體局部擠壓深度,使擠壓部位組織更加致密,減少主油道泄露問題,降低產品不良率,其結構簡單,容易實現或推廣。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