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輪轂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轂熱處理料框。
背景技術:
輪轂加工的熱處理工藝,可簡述為將輪轂放進加熱爐進行高溫基質均化處理過程,從而提高材料的機械性能、消除殘余應力和改善金屬的切削加工性。熱處理工序主要包括三個步驟:固溶、淬火和時效,完成以上步驟需要將預鉆孔完的輪轂置于料框內,通過移動料框使輪轂在各工序之間流轉。
目前使用的輪轂熱處理料框,邊框立柱和中框立柱均普遍采用圓柱壁管,由于圓柱壁管中間是空心,熱處理淬水后,管內容易積水,久之管壁會被銹漬腐蝕,降低管壁強度,并且影響美觀;同時,圓柱壁管的底座為圓形,圓形管件焊接較平面型工件焊接的焊接面積大,耗費工時多,影響生產效率;焊接圓柱壁管時圓柱壁管直接焊接在底座上,管壁根部無部件包裹和支承,造成壁管與底座固定不牢靠,力學性能降低;另外,料框中間層框架的橫梁與邊框立柱焊接時,橫梁直接焊接在圓柱壁管立柱表面,僅與圓柱壁管的切線處形成線接觸,料框裝料后受到縱向應力,焊縫處密封性能下降,易造成橫梁脫落和變形。
因此急需一種淬火后不因積水而銹蝕,便于焊接,各部件之間連接牢靠的輪轂熱處理料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淬火后不易銹蝕,焊接難度小,力學性能穩定的輪轂熱處理料框。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輪轂熱處理料框由耐熱金屬制作,包括頂層邊框、頂層框架、中間層框架、底層邊框、底層框架和邊框立柱,頂層邊框、中間層框架和底層邊框從上至下依次平行間隔設置,頂層框架焊接于頂層邊框內,底層框架焊接于在底層邊框內,若干個邊框立柱垂直焊接于頂層邊框和底層邊框上的頂角處,其特征在于,頂層邊框和底層邊框均為c型槽鋼,邊框立柱為l型角鋼,頂層框架、中間層框架和底層框架均為一字型扁鋼。
優選地,邊框立柱的一端覆蓋頂層邊框頂角的外立面,邊框立柱的另一端覆蓋底層邊框頂角的外立面。
優選地,中間層框架包括用于支撐輪轂的屜撐和包圍屜撐的橫梁,橫梁兩端分別焊接于相鄰兩根邊框立柱的l型內側壁上,相鄰兩根橫梁相接于邊框立柱的l型折角處。
優選地,料框還包括若干個垂直焊接于頂層邊框和底層邊框上的邊框中柱,橫梁的中部焊接于邊框中柱的內側壁上。
優選地,中間層框架包括用于支撐輪轂的屜撐和包圍屜撐的橫梁,頂層框架和底層框架均包括用于支撐輪轂的屜撐;屜撐包括若干個撐網和用于支承撐網的撐架,撐網焊接于撐架和橫梁上,撐架和橫梁上的各焊接點互相錯開。
優選地,撐架上的各焊接點間距相等。
優選地,各撐網的結構和尺寸相同。
優選地,撐網為傾斜的十字型或者相鄰兩列相對設置的y字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頂層邊框和底層邊框的c型槽鋼結構,和邊框立柱的l型角鋼結構,均為開放型架構,淬火后不會因積水而銹蝕,延長了料框的使用壽命。
2、邊框立柱的l型角鋼與頂層邊框和底層邊框的c型槽鋼焊接后為面接觸,邊框立柱與頂層邊框和底層邊框相互包裹和支承,增強了料框的穩固性,并且焊接難度低,便于操作。
3、橫梁焊接于邊框立柱的l型內側壁上,二者之間也為面接觸,料框的穩固性強,焊接難度低。
4、撐網在撐架上的各焊接點互相錯開,分散了輪轂對撐網的壓力作用點,減小了撐架變形量,延長了料框的使用壽命。
5、屜撐的交叉型撐網可先批量焊接成半成品,再一次性焊接于撐架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現有技術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橫梁局部示意圖;
圖4和圖5是本發明的屜撐結構示意圖;
其中:1.頂層邊框;2.頂層框架;3.中間層框架;31.屜撐;311.撐網;312.撐架;32.橫梁;4.底層邊框;5.底層框架;6.邊框中柱;7.邊框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輪轂熱處理料框,包括頂層邊框1、頂層框架2、中間層框架3、底層邊框4、底層框架5和邊框立柱7;頂層邊框1、中間層框架3和底層邊框4從上至下依次平行間隔設置,頂層框架2焊接于頂層邊框1內,底層框架5焊接于在底層邊框4內,若干個邊框立柱7垂直焊接于頂層邊框1和底層邊框4上的頂角處;頂層邊框1和底層邊框4均為c型槽鋼,邊框立柱7為l型角鋼,頂層框架2、中間層框架3和底層框架5均為一字型扁鋼。頂層邊框1和底層邊框4的c型槽鋼結構,與邊框立柱7的l型角鋼結構,均為開放型架構,淬火后積水會及時風干,避免了邊框鋼架因積水銹蝕,延長了料架的使用壽命。
優選地,邊框立柱7的一端沿頂層邊框1頂角的外側覆蓋頂層邊框1頂角的立面,邊框立柱7的另一端沿底層邊框4頂角的外側覆蓋底層邊框4頂角的立面。邊框立柱7的l型角鋼與頂層邊框1和底層邊框4的c型槽鋼之間為面接觸,邊框立柱7的接觸面包裹和支承頂層邊框1和底層邊框4頂角處的立面,因此料框的穩固性強。
優選地,如圖3所示,中間層框架3包括用于支撐輪轂的屜撐31和包圍屜撐31的橫梁32,橫梁32兩端分別焊接于相鄰兩根邊框立柱7的l型內側壁上,相鄰兩根橫梁32相接于邊框立柱的l型折角處。橫梁32與邊框立柱7的內側壁之間也為面接觸,從而料框的穩固性強,并且易于焊接。
優選地,還包括若干個垂直焊接于頂層邊框1和底層邊框4上的邊框中柱6,橫梁32的中部焊接于邊框中柱6的內側壁上。增加橫梁32在料框上的焊接點,利于橫梁32承重,并利于減少其變形量。
優選地,如圖2、4和圖5所示,頂層框架2和底層框架5均包括用于支撐輪轂的屜撐31;屜撐31包括若干個撐網311和用于支承撐網311的撐架312,撐網311焊接于撐架312和橫梁32上,撐架312和橫梁32上的各焊接點互相錯開。由于各焊接點互相錯開,撐架上的受力點增加,從而增強了撐架的承重能力。
優選地,撐架312上的各焊接點間距相等,具體到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撐架312上的焊接點間距a、b、c、d、e和f相等,撐架受力平衡性好。
優選地,各撐網311結構和尺寸相同,因此,制作屜撐31時可先批量焊接若干個撐網311,再將焊接好的撐網311焊接于撐架312和橫梁32上,焊接撐網時不受場地和料框的空間限制,作業方便靈活,同時批量化作業提高了工作效率。
優選地,撐網311為傾斜的十字型或者相鄰兩列相對設置的y字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