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肥料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腐殖酸的水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農業水溶肥料得到了快速發展,相對普通肥料而言,水溶肥料具有節省人工、節省水資源、使用便利等多種優勢。現在市面上的水溶肥料包括滴灌用、沖施用、微灌用等多種類型。在具有上述優點的同時,水溶肥料也存在著普通肥料的一些弊端。一般而言,水溶肥料中大量元素的生產原料也是采用常用的氮磷鉀養分原料,只是在水溶性和不溶物殘留上做了提高,并沒有從本質上改變養分的形態和物理化學性質,這導致水溶肥里的普通氮磷鉀養分在土壤內的利用率依然很低,其中氮養分大量流失或反硝化后變為氣態氮氧化物進入大氣,而磷和鉀則被土壤固定變為無效態,同時水溶肥料由于具有施用的便利性,農戶在施用的過程中往往會施用過量或施用過于頻繁,這又造成了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以及土傳病害頻繁發生。
因此,利用生物發酵的方法將有利資源變廢為寶,擴大農業肥料的原材料來源,在保證了農業肥料的在農業種植過程中作用效果的情況下,改善土壤條件和水肥情況、減少肥料污染,開發出綠色水溶肥料,改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環境的新型水溶肥料,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肥料和現階段水溶肥料造成的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以及土傳病害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含腐殖酸的水溶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水溶肥料含有機質、蛋白質、氨基酸和礦物元素等營養成分。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所使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含腐殖酸的水溶肥料,所述的水溶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
風化煤 100-180份
珍珠巖 50-80份
下腳料 35-60份
食用菌廢渣 25-45份
Ca3(PO4)2 20-35份
酒石酸鉀鈉 45-70份
微生物菌劑 3-25份。
優選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酒曲、膠質芽孢桿菌和酵母菌一種或或多種。
優選的,所述的下腳料為魚、蝦和蟹加工產生的廢棄物、廢料、尾料與水的組合物。
優選的,所述的食用菌廢渣是發酵過的食用菌廢渣。
優選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劑選用以下重量組分的菌種:枯草芽孢桿菌3-5份、酒曲3-5份、膠質芽孢桿菌4-7份和酵母菌5-8份。
優選的,所述的水溶肥料優選的原料配比為: 風化煤110-150份、珍珠巖60-70份、下腳料40-55份、食用菌廢渣30-40份、Ca3(PO4)225-30份、酒石酸鉀鈉50-65份和微生物菌劑5-20份。
一種含腐殖酸的水溶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室溫條件將風化煤和微生物菌劑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得風化煤混合物;
2)將珍珠巖、下腳料、食用菌廢渣、Ca3(PO4)2和酒石酸鉀鈉與風化煤混合物混合均勻,得有機混合物;
3)將有機混合物在20-35℃的條件下,充分混勻,密封發酵30-50天;
4)發酵過程中間隔3-5天進行一次通氣攪拌,每次通氣時間2-4小時;
5)發酵結束,即得成品。
因風化煤中富含腐植酸和有機質,有利于土壤中水、氣、熱狀況的調節,腐植酸能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腐植酸中的羥基、羧基易與土壤中的鈣離子發生凝聚反應,在通過植物根系的勝利作用就形成了土壤份團粒結構,當土壤的團粒結構變好時,其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從而具體良好的通透性。
微生物菌劑與風化煤結合發酵,能夠促進酶的活性,風化煤腐殖酸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有促進作用,一方面是土壤自生固氮菌顯著增多,使硝酸鹽的含量明顯增大,豐富了土壤的氮素營養,改善了作物根系的營養條件,另一方面,施用腐殖酸使好氣性細菌、放線菌、纖維分解菌的數量增加,有利于加速有機物的礦化,促進營養元素的釋放。
Ca3(PO4)2很難溶于水,而加入含有腐殖酸的風化煤發生反應后所形成的磷酸氫鹽和磷酸二氫鹽都溶于水,容易被農作物吸收。另外,腐殖酸可使一些難溶鹽形態存在的生命微量元素如Fe、Al、Cu、Mg、Zn等形成絡合物并溶于水而被作物吸收。
所謂“下腳料”是在魚類進行魚片、蝦仁和蟹水產制品加工過程中,剩的魚頭、皮、鰾、內臟、骨架、蝦頭尾等廢料,該廢料含有多種有機質、蛋白質、氨基酸和礦物元素,棄之可惜,既浪費資源增加生態環境污染,同時也增加了魚片、魚糜、蝦仁等加工成本。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水溶肥料用于澆施或滴灌,可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營養,從而改善土壤板結等問題,還可刺激植物生長,促進植物吸收營養元素,刺激根系發育,增加吸收土壤養分和水分的能力,誘導植物產生抗生素,增強作用抗逆能力。進行葉面噴施,可提高農作物品質,提高作物抗氧化作用,對生物膜有調節作用,促進植物對N、P、K的吸收,糾正缺乏Mg和Zn引起的癥狀,增加植物對空氣污染的抵抗力,增強植物的抗逆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方案做進一步詳細描述,下述說明僅是為了解釋本發明,并不對其內容進行限定。
實施例1
1)在室溫條件將100kg風化煤和3kg枯草芽孢桿菌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得風化煤混合物;
2)將50kg珍珠巖、35kg魚蝦蟹下腳料、25kg發酵過的食用菌廢渣、20kg Ca3(PO4)2和45kg酒石酸鉀鈉與風化煤混合物混合均勻,得有機混合物;
3)將有機混合物在20℃的條件下,充分混勻,密封發酵50天;
4)發酵過程中間隔5天進行一次通氣攪拌,每次通氣時間4小時;
5)發酵結束,即得成品。
實施例2
1)在室溫條件將180kg風化煤、5kg枯草芽孢桿菌、酒曲5kg、膠質芽孢桿菌7kg和酵母菌8kg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得風化煤混合物;
2)將80kg珍珠巖、60kg魚蝦蟹下腳料、45kg發酵過的食用菌廢渣、35kg Ca3(PO4)2和70kg酒石酸鉀鈉與風化煤混合物混合均勻,得有機混合物;
3)將有機混合物在35℃的條件下,充分混勻,密封發酵30天;
4)發酵過程中間隔3天進行一次通氣攪拌,每次通氣時間2小時;
5)發酵結束,即得成品。
實施例3
1)在室溫條件將150kg風化煤、4kg枯草芽孢桿菌、酒曲4kg、膠質芽孢桿菌5kg和酵母菌6kg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得風化煤混合物;
2)將60kg珍珠巖、50kg魚蝦蟹下腳料、30kg發酵過的食用菌廢渣、30kg Ca3(PO4)2和50kg酒石酸鉀鈉與風化煤混合物混合均勻,得有機混合物;
3)將有機混合物在30℃的條件下,充分混勻,密封發酵40天;
4)發酵過程中間隔4天進行一次通氣攪拌,每次通氣時間3小時;
5)發酵結束,即得成品。
實施例4
1)在室溫條件將120kg風化煤、酒曲3kg、膠質芽孢桿菌4kg和酵母菌5kg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得風化煤混合物;
2)將70kg珍珠巖、40kg魚蝦蟹下腳料、35kg發酵過的食用菌廢渣、25kg Ca3(PO4)2和60kg酒石酸鉀鈉與風化煤混合物混合均勻,得有機混合物;
3)將有機混合物在25℃的條件下,充分混勻,密封發酵45天;
4)發酵過程中間隔5天進行一次通氣攪拌,每次通氣時間2小時;
5)發酵結束,即得成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