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發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為一種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
背景技術:
規模化養殖已成為我國農村養殖業的主要生產方式,具有養殖規模大、產量大的優點,但同時產生的畜禽糞便量大,現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環境污染源,畜禽糞便含水率高,不易貯存和運輸,處理費用高、效益差,對畜禽糞便進行發酵處理,降低水分,提高肥效是降低處理成本、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目前已有的畜禽糞便發酵方式主要采用槽式發酵裝置,一般發酵周期長達15-20天、處理量小,生產場地的空間利用率低,占地面積大、生產效率低,由于沒有密閉,散發的臭氣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不能滿足規模化養殖場處理畜禽糞便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能夠有效滿足有機肥發酵的技術要求,并具有效率高、隔絕臭氣的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包括自轉筒體,所述自轉筒體的兩端外周壁上分別設有與其同軸的環形被動拖輪,所述環形被動拖輪的下方設有與其配合的主動拖輪,且每一個所述環形被動拖輪下方設有至少兩個所述主動拖輪,所述自轉筒體的下方與所述主動拖輪一一對應設有用于驅動所述主動拖輪轉動的動力裝置;所述自轉筒體的中心設有支撐軸,所述支撐軸上間隔設有至少一組支撐臂組,每一組所述支撐臂組包括環形均布的至少三根支撐臂,且所述自轉筒體上還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
進一步,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自轉筒體下方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傳動連接設有擺線減速機,所述擺線減速機的輸出軸與所述主動拖輪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自轉筒體內還與所述出料口對應設有出料機構。
進一步,所述出料機構包括與所述出料口對應設置的螺桿,所述螺桿的軸線與所述自轉筒體的軸線平行,且所述螺桿上設有分別位于所述出料口兩側的兩段螺旋葉片,兩段所述螺旋葉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自轉筒體上設有用于驅動所述螺桿旋轉的出料電機。
進一步,所述環形被動拖輪上設有嚙合齒,所述主動拖輪與所述環形被動拖輪嚙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的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通過設置自轉筒體,并利用主動拖輪和環形被動拖輪之間的配合關系驅動自轉筒體繞其軸線自轉,能夠實現對自轉筒體內的物料進行翻轉攪拌的技術目的,同時設置在自轉筒體內的支撐臂也能夠起到攪拌槳葉的作用,進一步提高攪拌效率,且攪拌無死角,攪拌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并能夠有效隔絕臭氣,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發明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發明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包括自轉筒體1,自轉筒體1的兩端外周壁上分別設有與其同軸的環形被動拖輪2,環形被動拖輪2的下方設有與其配合的主動拖輪3,且每一個環形被動拖輪2下方設有至少兩個主動拖輪3,本實施例每一個環形被動拖輪2下方設有兩個主動拖輪3,起到支撐自轉筒體1的作用。自轉筒體1的下方與主動拖輪3一一對應設有用于驅動主動拖輪3轉動的動力裝置。本實施例的動力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自轉筒體1下方的電機4,電機4的輸出軸上傳動連接設有擺線減速機5,擺線減速機5的輸出軸與主動拖輪3傳動連接。自轉筒體1的中心設有支撐軸6,支撐軸6上間隔設有至少一組支撐臂組,每一組支撐臂組包括環形均布的至少三根支撐臂7,本實施例的每一組支撐臂組包括環形均布的四根支撐臂7,自轉筒體1上還設有進料口8和出料口9。本實施例的環形被動拖輪2上設有嚙合齒,主動拖輪3與環形被動拖輪嚙合。
進一步,自轉筒體1內還與出料口9對應設有出料機構。本實施例的出料機構包括與出料口9對應設置的螺桿10,螺桿10的軸線與自轉筒體1的軸線平行,且螺桿10上設有分別位于出料口9兩側的兩段螺旋葉片11,兩段螺旋葉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能夠將兩側的物料驅動至出料口9出料。自轉筒體1上設有用于驅動螺桿10旋轉的出料電機12。
本實施例的臥式自轉式有機肥發酵機,通過設置自轉筒體,并利用主動拖輪和環形被動拖輪之間的配合關系驅動自轉筒體繞其軸線自轉,能夠實現對自轉筒體內的物料進行翻轉攪拌的技術目的,同時設置在自轉筒體內的支撐臂也能夠起到攪拌槳葉的作用,進一步提高攪拌效率,且攪拌無死角,攪拌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并能夠有效隔絕臭氣,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發明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