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廢物利用技術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園林綠化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園林綠化的快速發展,園林植物廢棄物如枯枝落葉、草坪修剪物、行道樹修剪物、雜草等不斷增多。以填埋和焚燒為主的處理處置方式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違背了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初衷,因此,需要一種將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園林綠化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的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園林綠化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包括:對園林綠化廢棄物進行搓絲預處理后進行發酵腐熟,生產有機肥;其中,園林綠化廢棄物包括樹枝及樹葉。
進一步,搓絲預處理包括:將樹枝切成3-10cm長的小段后,調制水分25%-45%,揉搓成1-3mm細絲;樹葉調制水分25%-45%,直接揉搓成1-3mm絲狀物。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園林綠化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包括:對園林綠化廢棄物進行搓絲預處理,添加脫水市政污泥和發酵菌劑,經過協同堆置好氧發酵,高溫腐熟生產有機肥;其中,園林綠化廢棄物包括樹枝及樹葉。
進一步,搓絲預處理包括:
將收集的園林廢棄物樹枝、樹葉進行分揀處理,樹枝、樹葉分開堆放;
對分揀后的樹枝、樹葉進行水分調制,使其水分含量大于或等于30%,其中,所述樹葉進行預濕處理;
對樹枝進行切片處理,其切片長度為3-10cm,寬度為1-6cm,厚度為0.2-3cm;
對切片處理后的樹枝和預濕樹葉,進行搓絲處理,細度小于或等于0.15mm。
進一步,添加脫水市政污泥和發酵菌劑經過協同堆置好氧發酵,高溫腐熟生產有機肥具體包括:
將搓絲預處理后的園林絲狀物,按照發酵物料體積,添加市政脫水污泥進行攪拌混合,根據污泥水分,按體積污泥添加比例在20-80%,最終調制混合發酵物料水分在50%-55%,C/N比為15-20:1,之后將充分混合后的物料進行堆肥發酵,在發酵期間,定期對發酵物料進行通氣和翻拋,保證發酵物料的好氧發酵過程;
將堆肥發酵完全的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篩分、烘干脫水小于或等于30%,打包生產制備有機肥。
進一步,堆肥發酵處理的條件為:物料濕度50%-55%,堆置高度1.5-1.8m,通氣速率2-3.5m/s,溫度55-70℃,好氧發酵15小時至18天。
進一步,按質量比所述發酵菌劑添加發酵物料的0.1-0.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將園林綠化廢棄物快速轉化成有機肥,操作簡單,處理費用較低,制備的有機肥營養成分高,能夠很好的改良土壤,增強土壤肥效,并減少園林綠化廢棄物、市政污泥等固體廢棄物的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發明針對園林廢棄物直接發酵不徹底、腐熟時間長,通過本實施例,對園林綠化廢棄物進行搓絲預處理后進行發酵腐熟,生產有機肥,對園林廢棄物進行搓絲預處理后,可以快速發酵腐熟園林廢棄物,并提高發酵物料的腐熟品質。本發明的主要原料利用市政道路、公園、林果業春秋季節修剪的樹枝及落葉。
在本實施例中,搓絲預處理包括:將樹枝切成3-10cm長的小段后,調制水分25%-45%,揉搓成1-3mm細絲;樹葉調制水分25%-45%,直接揉搓成1-3mm絲狀物。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還通過添加一定比例的市政污泥,和經預處理后園林廢棄物協同發酵,以提高堆肥發酵效率,提高發酵堆肥生產的有機肥質量,提高有機肥產品養分,該實施例包括:
預處理:將收集的園林廢棄物樹枝、樹葉進行分揀處理,樹枝、樹葉分開堆放;
水分調制:對分揀后的樹枝,樹葉調制水分,最終物料水分含量≥30%;切片:將上述切片后的樹枝進行切片,其切片長度為3-10cm,寬度為1-6cm,厚度為0.2-3cm;
搓絲:將上述處理后的樹枝切片和預濕樹葉,進行搓絲處理,細度≤0.15mm;
堆肥發酵:將上述處理后的園林絲狀物,按照發酵物料體積,添加一定比例的市政脫水污泥進行攪拌混合,根據污泥水分,污泥添加比例在20-80%,發酵菌劑添加發酵物料的0.1-0.5%(質量比),最終調制混合發酵物料水分在50%-55%,C/N比為15-20:1,之后將充分混合后的物料進行堆肥發酵,在發酵期間,定期對發酵物料進行通氣和翻拋,保證發酵物料的好氧發酵過程。優選的,堆肥處理時,物料濕度50%-55%,堆置高度1.5-1.8m,通氣速率2-3.5m/s,溫度55-70℃,好氧發酵15h-18d。
有機肥生產:將上述堆肥發酵完全的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篩分、烘干脫水≤30%,打包生產制備有機肥。
下面通過具體實例進行說明
2015年秋季在烏魯木齊市高新區北京路,收集10.2噸的園林廢棄物,其中樹枝8.6噸,樹葉1.6噸。樹枝用切片機、粗磨機揉搓成0.1mm的絲狀物,樹葉經噴水調制水分后,直接用粗磨機揉搓成0.1mm的絲狀物。10.2噸園林廢棄物經搓絲后,總體積為53.2方。烏魯木齊市河東污水處理廠2015.10.9某批次出廠污泥,含水78.2%,有機質53.1%,氮磷鉀總養分含量5.6%,其它各項指標均符合“污泥處置農用泥質”(CJT309-2009)限量要求。將預處理后的園林廢棄物和市政污泥,按照體積比,園林廢棄物:污泥=3:2進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的物料添加其質量的0.1%的發酵菌劑,混合均勻后,按照物料濕度50%-55%,堆置高度1.5-1.8m,通氣速率2-3.5m/s,溫度55-70℃,好氧發酵15h-18d工藝參數,入槽發酵。經過17d的好氧發酵腐熟,將上述堆肥發酵完全的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篩分、烘干脫水≤30%,打包生產制備有機肥。
本發明利用堆肥發酵技術將園林植物廢棄物轉化為生物有機肥,不僅解決了園林植物廢棄物的處置難題,同時生物有機肥施,入土壤能夠改善土壤的物理結構、改良土壤板結、保水保肥、提高土壤肥力,從而促使植物根系生長發達,此外還能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敵殺土壤有害雜菌等。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氮、礴、有機質和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其他營養物質,無害化處理的污泥能夠改善土壤物理性、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和提高酶的活性,可以作為肥料或土壤的改良劑.由于園林廢棄物高纖維低養分特性,單純發酵慢,而污泥高粘高濕的特點,單純用來發酵,也存在諸多不利條件。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將預處理后的園林廢棄物和市政污泥協同發酵堆肥,較好的解決了物料發酵堆肥的難點,提高了物料堆肥效率和堆肥質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