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桑樹種植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桑樹種植用肥料。
背景技術:
桑蠶是一種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吐絲昆蟲,它以桑葉為食料,繭可繅絲,絲是珍貴的紡織原料,主要用于織綢,是優良的紡織原料,在軍工、交電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蠶的蛹、蛾和蠶糞也可以綜合利用,是多種化工和醫藥工業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養料。
從而導致桑蠶業生產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民一條很重要的脫貧致富門路。而桑樹是多年生的植物,其豐產年限達20年以上,桑葉呈卵形,是喂蠶的飼料。因此如何提高桑樹的肥料,促進其生長是養殖桑蠶的重要基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桑樹種植用肥料,組成合理,肥效高。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桑樹種植用肥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沙壤土10-16、電氣石粉8-12、土壤增肥劑12-18、中藥渣18-26、氯化膽堿3-7、苯肽胺酸4-9、醚菌酯3-8。
進一步地,各原料的重量份為:沙壤土12、電氣石粉9、土壤增肥劑16、中藥渣23、氯化膽堿5、苯肽胺酸6、醚菌酯5。
進一步地,中藥渣由如下按重量份的組分蒸煮2小時后過濾后的物料:百合1份、秦皮2份、白頭翁3份、地錦草2份、黃芩5份、大風草2份、甘草4份和苦楝皮3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各種原料的配比和控制,將整個肥料的整體營養元素豐富化,中藥渣的加入能夠最大程度上的滿足營養的生長需求,通過本肥料施肥于桑樹,能夠提高桑葉的產量和質量,而且成本較低,操作簡便,易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實施例1
一種桑樹種植用肥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沙壤土12、電氣石粉9、土壤增肥劑16、中藥渣23、氯化膽堿5、苯肽胺酸6、醚菌酯5。
中藥渣由如下按重量份的組分蒸煮2小時后過濾后的物料:百合1份、秦皮2份、白頭翁3份、地錦草2份、黃芩5份、大風草2份、甘草4份和苦楝皮3份。
實施例2
一種桑樹種植用肥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沙壤土10、電氣石粉12、土壤增肥劑12、中藥渣26、氯化膽堿3、苯肽胺酸9、醚菌酯3。
中藥渣由如下按重量份的組分蒸煮2小時后過濾后的物料:百合1份、秦皮2份、白頭翁3份、地錦草2份、黃芩5份、大風草2份、甘草4份和苦楝皮3份。
實施例3
一種桑樹種植用肥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沙壤土16、電氣石粉8、土壤增肥劑18、中藥渣18、氯化膽堿7、苯肽胺酸4、醚菌酯8。
中藥渣由如下按重量份的組分蒸煮2小時后過濾后的物料:百合1份、秦皮2份、白頭翁3份、地錦草2份、黃芩5份、大風草2份、甘草4份和苦楝皮3份。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