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利用黃牛糞便制備小麥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15-20份花藤、10-13份玉竹、2-3份布丁粉、8-10份黃連、14-16份木香,磨成粉,加入開水進行蒸餾;
2)在蒸餾的同時,取160-190份黃牛糞便吸收蒸餾水,直至黃牛糞便中的水分含量至65%-70%,停止蒸餾,取出黃牛糞便;
3)將黃牛糞便置于箱內,將50-60份麥麩和黃牛糞便同時加入草料內,封閉24-36小時;
4)取5-6份布丁、15-16份飼料酵母粉、5-6份磷肥、15-16份鉀肥混合,同時,取10-12份花生磨成粉,與60-65份Mg、Zn和M的溶液和60-65份冷水混合,混合后倒入箱內;
5)取100-120份秸稈,粉碎,長度1-3厘米,與16-19份豆餅、20-26份有機質和6-9份益生菌液翻到混合,堆成寬2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條形錐,用塑料布蓋好,經過12-24h發酵,使堆溫升至50℃即可,翻倒,再次發酵,待堆溫升至65℃,再次翻倒,至秸稈變成褐色或黑褐色即可,加入5-6份尿素、5-6份過磷酸鈣、5-6份硫酸鉀和5-6份銀耳;
6)取3-5份植物乳桿菌,3-5份草粉,3-5份放線菌,3-5份芽孢桿菌,3-5份糞腸球菌,3-5份乳酸鏈球菌,3-5份乳酸,3-5份白芍,3-5份苯甲酸鈉和50-60份水;
7)將10-16份麥麩、10-12份五加皮、14-18份烏梅、2-3份山楂分別清洗干凈后,投入蒸煮鍋內,加入其3倍質量的水進行武火煎煮20min,然后待其冷卻后,進行去渣取汁;
8)待上述步驟完成后,靜置一天,將步驟4)的箱內物質倒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1小時,將步驟6)得到的混合物加入,繼續加熱1小時,停止反應,過濾,得到新的混合物,與步驟7)混合,散入步驟5)中,3-5天完成堆肥,用于小麥前期所需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