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具有殺蟲防病保水作用的藥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02574閱讀:735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農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殺蟲防病保水作用的藥肥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環境、天氣因素的變化,全國各地山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干旱,其次山區的農作物或農林深受不同程度病蟲為害,從而給山區造林、蔬菜瓜果等種植造成極大的影響。苗木移栽成本大幅地提高、移栽成活率受到很大影響。同時,由于目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山區的土壤貧瘠現象加重。

針對山區的土地干旱、土壤貧瘠等問題,目前開發的保水劑可以有效地緩解因干旱而造成的農林作物損失問題,而保水劑與肥料的結合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土壤貧瘠給農林作物帶來的影響。雖然專利號為CN 202968415 U公開了一種“微量元素營養型保水劑”,可以緩解山區土壤干旱和缺微量元素營養所存在的問題,但是該保水劑并不能同時解決農林或農作物的病蟲害問題。專利號為CN 104193540 A公開了一個“殺蟲防病營養藥肥及其用途、殺蟲防病營養藥肥緩釋劑及其用途”,該專利雖能解決殺蟲防病問題且提供作物所需養分,但是其不能同時解決移栽后農林作物所需的水分。而農藥成分與保水劑、肥料成分三者混配并不是簡單的混配,還需要研究三者混配后是否產生拮抗作用及對農林作物的不良影響。發明人經大量的試驗研究發現聚丙烯酸(鹽)系高吸水樹脂與一些農藥成分、肥料成分混配具有協同作用,可減少農藥與肥料的用量,獲得最佳的應用效果,從而保護殺蟲防病保水的作用,提高農林作物的成活率和產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殺蟲防病和保水功能的藥肥。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殺蟲防病保水作用的藥肥,所述藥肥按重量百分含量計,包括聚丙烯酸(鹽)系高吸水樹脂75-99%,農藥活性成分0.01-10%,大量元素0-6%,微量元素0-1%,填料補足100%。

優選地,所述聚丙烯酸(鹽)系高吸水樹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鈉,聚丙烯酰鉀,及其改性材料:淀粉基聚丙烯酰胺,淀粉基聚丙烯酰鈉,淀粉基聚丙烯酰鉀等。

更優選,所述聚丙烯酸(鹽)系高吸水樹脂為聚丙烯酰鉀。

優選地,所述農藥活性成分包括殺蟲劑、殺菌劑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殺蟲劑選自噻蟲胺、噻蟲嗪、呋蟲胺、噻唑膦、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殺菌劑選自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噁霉靈、戊唑醇、氟吡菌酰胺、噻呋酰胺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肥料成分選自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大量元素選自N、P2O5、K2O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微量元素選自硼肥、鉬肥、鐵肥、鋅肥或銅肥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述填料為化肥領域可接受的填料。

本發明所述填料為尿素,腐殖酸、氨基酸、麥飯石等。

本發明所述藥肥的劑型為顆粒劑。

本發明的藥肥制備方法是:將農藥活性成分、肥料和填料在混合釜中混合攪拌,攪拌均勻后,加入聚丙烯酰鉀樹脂再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制得藥肥。

本發明提供的藥肥主要在農作物種植或農林種植方面的應用。應用于農林作物苗期的移栽上,利用移苗器實現水肥藥拌根種植,可以在干旱環境條件下為植物苗期生長提供所需的水分和養分,還能夠有效防治農林作物的部分病蟲害。

施用方法:將本發明的藥肥與清水按照質量比1:100-1:300混合,充分吸水后進行拌根施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藥肥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干旱的山區,農林作物小苗移載時進行拌根種植,可為農林作物小苗生長提供水分和養分,移栽后14天不澆水,移栽成活率達93.7-98.6%,相對于對照提高移栽成活率4.0%-6.8%;

2、可以有效地防治農林作物的根部和葉面的病蟲害,防治效果提高7.1%-22.8%,提高農林作物的產量。與保水劑結合,提高農藥的利用率7.1%以上,有效減少農藥的殘留;

3、保水劑的間歇性吸水放水,可以提高農林作物根部環境的通透性,利于根部微環境的循環,有效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以下實施各組分均以重量百分含量計。

實施例1 1%噻蟲嗪顆粒劑

噻蟲嗪1%,聚丙烯酰鉀86%,(大量元素)N 3%,(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含量2%,(微量元素)硼0.3%,(微量元素)鉬0.3%,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2 1.5%噻蟲嗪·吡唑嘧菌酯顆粒劑

噻蟲嗪1%,吡唑嘧菌酯0.5%,聚丙烯酰鉀88%,(大量元素)N 2%,(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含量3%,(微量元素)硼0.1%,(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1%,麥飯石補足100%。

CK1:1.5%噻蟲嗪·吡唑嘧菌酯顆粒劑

與實施例2區別在于,去掉聚丙烯酰鉀;

噻蟲嗪1%,吡唑嘧菌酯0.5%,(大量元素)N 2%,(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含量3%,(微量元素)硼0.1%,(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1%,麥飯石補足100%。

實施例3 5%噻蟲胺顆粒劑

噻蟲胺5%,聚丙烯酰胺89%,(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01%,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4 1%氯蟲苯甲酰胺顆粒劑

氯蟲苯甲酰胺1%,聚丙烯酰胺79%,(大量元素)P2O5 1%,(微量元素)硼0.1%,(微量元素)鉬0.01%,(微量元素)鐵0.01%,腐殖酸補足100%。

實施例5 2%吡唑醚菌酯顆粒劑

吡唑醚菌酯2%,聚丙烯酰鉀80%,(大量元素)N 4%,(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2%,(微量元素)鐵0.2%,尿素補足100%。

CK2:2%吡唑醚菌酯顆粒劑

與實施例5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鉀更換為麥飯石;

吡唑醚菌酯2%,麥飯石80%,(大量元素)N 4%,(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2%,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6 3%嘧菌酯顆粒劑

嘧菌酯3%,聚丙烯酰鉀85%,(大量元素)N 1%,(大量元素)P2O5 0.5%,(大量元素)K2O 0.5%,(微量元素)硼0.01%,(微量元素)鉬0.01%,(微量元素)鐵0.01%,腐殖酸補足100%。

CK3:3%嘧菌酯顆粒劑

與實施例6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鉀更換為麥飯石;

嘧菌酯3%,麥飯石85%,(大量元素)N 1%,(大量元素)P2O5 0.5%,(大量元素)K2O 0.5%,(微量元素)硼0.01%,(微量元素)鉬0.01%,(微量元素)鐵0.01%,腐殖酸補足100%。

實施例7 4%戊唑醇顆粒劑

戊唑醇4%,聚丙烯酰鉀86%,(大量元素)N 3%,(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2%,(微量元素)硼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2%,尿素補足100%。

CK4:4%戊唑醇顆粒劑

與實施例7的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鉀更換為麥飯石;

戊唑醇4%,麥飯石86%,(大量元素)N 3%,(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2%,(微量元素)硼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2%,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8 10%氟吡菌酰胺·戊唑醇顆粒劑

氟吡菌酰胺5%,戊唑醇5%,聚丙烯酰鉀80%,(大量元素)N 1%,(大量元素)P2O51%,(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01%,尿素補足100%。

CK5:10%氟吡菌酰胺·戊唑醇顆粒劑

與實施例8的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鉀更換為麥飯石;

氟吡菌酰胺5%,戊唑醇5%,麥飯石80%,(大量元素)N 1%,(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01%,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9 0.5%噁霉靈顆粒劑

噁霉靈0.5%,聚丙烯酰鉀86%,(大量元素)N 1%,(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2%,(微量元素)硼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2%,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10 4%咪鮮胺顆粒劑

咪鮮胺4%,聚丙烯酰鉀82%,(大量元素)N 1%,(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4%,(微量元素)硼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2%,氨基酸補足100%。

CK6 4%咪鮮胺顆粒劑

與實施例10的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鉀更換為麥飯石;

咪鮮胺4%,麥飯石82%,(大量元素)N 1%,(大量元素)P2O5 1%,(大量元素)K2O 4%,(微量元素)硼0.2%,(微量元素)鉬0.1%,(微量元素)鐵0.2%,氨基酸補足100%。

實施例11 1%阿維菌素顆粒劑

阿維菌素1%,聚丙烯酰鉀85%,(大量元素)N 2%,(大量元素)P2O5 2%,(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5%,(微量元素)鉬0.3%,(微量元素)鐵0.2%,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12 5%噻唑膦顆粒劑

噻唑膦5%,聚丙烯酰鉀88%,(大量元素)N 0.5%,(大量元素)P2O5 0.3%,(大量元素)K2O 0.2%,(微量元素)硼0.6%,(微量元素)鉬0.3%,(微量元素)鐵0.1%,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13 2%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顆粒劑

阿維菌素1.6%,氯蟲苯甲酰胺0.4%,聚丙烯酰鉀85%,(大量元素)N 3%,(大量元素)P2O5 2%,(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3%,(微量元素)鉬0.1%,尿素補足100%。

CK7:2%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顆粒劑

與實施例13的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鉀更換為麥飯石;

阿維菌素1.6%,氯蟲苯甲酰胺0.4%,麥飯石85%,(大量元素)N 3%,(大量元素)P2O5 2%,(大量元素)K2O 1%,(微量元素)硼0.3%,(微量元素)鉬0.1%,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14 0.02%噻蟲嗪顆粒劑

噻蟲嗪0.02%,聚丙烯酰鉀99%,(大量元素)N 0.3%,(大量元素)P2O5 0.2%,(大量元素)K2O含量0.1%,尿素補足100%。

實施例15 3%噻蟲嗪顆粒劑

噻蟲嗪3%,聚丙烯酰鉀96%,氨基酸補足100%。

實施例16 9%噻蟲嗪顆粒劑

噻蟲嗪9%,聚丙烯酰鉀80%,(微量元素)硼0.5%,(微量元素)鉬0.3%,(微量元素)鐵0.1%,氨基酸補足100%。

實施例17 1.5%噻呋酰胺顆粒劑

噻呋酰胺1.5%,聚丙烯酰鉀96%,(微量元素)鋅0.5%,氨基酸補足100%。

CK14:1.5%噻呋酰胺顆粒劑

與實施例17的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鉀更換為麥飯石;

噻呋酰胺1.5%,麥飯石96%,(微量元素)鋅0.5%,氨基酸補足100%。

實施例18 1%精甲霜靈顆粒劑

精甲霜靈1%,聚丙烯酰鈉96%,(微量元素)硼1.2%,(微量元素)鉬0.5%,(微量元素)鋅0.6%,氨基酸補足100%。

CK15:1%精甲霜靈顆粒劑

與實施例18的區別在于,將聚丙烯酰鈉更換為麥飯石;

精甲霜靈1%,麥飯石96%,(微量元素)硼1.2%,(微量元素)鉬0.5%,(微量元素)鋅0.6%,氨基酸補足100%。

生物活性實施例:

二、田間小區藥效試驗:

發明人進行了大量的田間藥效試驗,下面列舉具體實施例來加以說明。

對照藥劑

CK1:1.5%噻蟲嗪·吡唑嘧菌酯顆粒劑,自制;

CK2:2%吡唑醚菌酯顆粒劑,自制;

CK3:3%嘧菌酯顆粒劑,自制;

CK4:4%戊唑醇顆粒劑,自制;

CK5:10%氟吡菌酰胺·戊唑醇顆粒劑,自制;

CK6 4%咪鮮胺顆粒劑,自制;

CK7:2%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顆粒劑,自制;

CK8:0.12%噻蟲嗪顆粒劑,登記證號PD20160734,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CK9:0.06%噻蟲胺顆粒劑,登記證號LS20140373,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CK10:0.4%氯蟲苯甲酰胺顆粒劑,登記證號PD20141675,江門市大光明農化新會有限公司,市購;

CK11:1%噁霉靈顆粒劑,登記證號LS20150337,湖南迅超農化有限公司,市購;

CK12:1%阿維菌素顆粒劑,登記證號:PD20131724,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市購;

CK13:10%噻唑磷顆粒劑,登記證號:PD20130153,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購;

CK14:1.5%噻呋酰胺顆粒劑,自制;

CK15:1%精甲霜靈顆粒劑,自制。

田間藥效實施例一:

試驗方法及計算方法:參照《NY/T 1464.43-2012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殺蟲劑防治蔬菜煙粉虱》。

試驗地點:在廣西扶綏縣,土地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勻,試驗地為西瓜,歷年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2015年3月6日移栽,西瓜品種為小麒麟。

藥劑處理:在西瓜移栽時藥劑拌根種植。

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排列,單因子試驗,采用精播種技術,畝移栽西瓜350株,其它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一致。

調查時間:煙粉虱第一次調查時間是2015年3月20日,同時調查成活率,第二次是2015年4月5日。每個試驗處理均設3個重復,取平均值。結果見表1。

表1供試藥劑防治西瓜煙粉虱的田間試驗結果

由表1的田間試驗結果可知,在有效成分用藥量與對照藥劑相同的情況下,藥后14天及藥后30天時,實施例1防治西瓜煙粉虱的防效比CK8的防效分別提高7.1%和12.4%,瓜苗的成活率比對照藥劑CK8高5.1%。同理,藥后14天及藥后30天時,實施例2防治西瓜煙粉虱的防效比CK1的防效高分別7.6%和15.2%,瓜苗的成活率比對照藥劑CK1高4%;實施例14防治西瓜煙粉虱的防效比CK8的防效分別高6.2%和11.1%,瓜苗的成活率比對照藥劑CK8高6.8%;實施例15防治西瓜煙粉虱的防效比CK8的防效分別高4.7%和9.3%,瓜苗的成活率比對照藥劑CK8高4.3%。實施例16防治西瓜煙粉虱的防效比CK8的防效分別高5.0%和9.4%,瓜苗的成活率比對照藥劑CK8高4.9%。

田間藥效實施例二:

試驗方法及計算方法:參照《GB/T 17980.61-2004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殺蟲劑防治甘蔗螟蟲》。

試驗地點:廣西崇左市,土地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勻.

試驗地:甘蔗田塊,歷年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

2016年3月9日種植,甘蔗品種為黑皮果蔗。

藥劑處理:在果蔗擺種時藥劑拌莖芽種植。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排列,單因子試驗,采用精播種技術,畝放單芽種莖3000株,其它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一致。

蔗螟的第一次調查時間是2016年5月8日,同時調查出芽率;第二次是2016年6月7日。每個試驗處理均設3個重復,取平均值。結果見表2。

表2供試藥劑防治甘蔗螟蟲的田間試驗結果

由表2的田間試驗結果可知,在有效成分用藥量與對照藥劑相同的情況下,藥后60天及藥后90天時,實施例3防治甘蔗螟蟲的防效比CK9的防效分別高9.7%和11.8%,瓜苗的出芽率比CK9高6.5%。同理,實施例4防治甘蔗螟蟲的防效比CK10的防效分別高7.5%和11.1%,蔗苗的出芽率比CK10高5.7%。

田間藥效實施例三:

試驗方法及藥效計算方法:參照《GB/T 17980.112-2004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第112部分:殺菌劑防治瓜類炭疽病》。

試驗地點:廣西扶綏縣,土地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勻。

試驗地:西瓜田塊,歷年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

2016年3月15日移栽,西瓜品種為小麒麟。

藥劑處理:在西瓜移栽時藥劑拌根種植。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排列,單因子試驗,采用精播種技術,畝移栽西瓜350株,其它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一致。

炭疽病發病情況第一次調查時間是2016年3月29日,同時調查成活率;第二次是2016年4月14日。每個試驗處理均設3個重復,取平均值。結果見表3。

表3供試藥劑防治瓜類炭疽病的田間試驗結果

由表3的田間試驗結果可知,在有效成分用藥量與對照藥劑相同的情況下,藥后14天及藥后30天,實施例5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防效比CK2的防效分別高19.1%和20.7%,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提高4.2%;同理,實施例6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防效比CK3的防效分別高20.0%和22.8%,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提高4.9%;實施例7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防效比CK4的防效分別高9.5%和6.4%,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提高6.3%;實施例8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防效比CK5的防效分別高8.3%和9.5%,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提高4.0%。

田間藥效實施例四:

試驗方法及藥效計算方法:參照《GB/T 17980.113-2004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第112部分:殺菌劑防治瓜類枯萎病》。

試驗地點:廣西昭平縣,土地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勻。

試驗地:西瓜田塊,歷年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

2016年2月17日移栽,西瓜品種為新紅寶。

藥劑處理:在西瓜移栽時藥劑拌根種植。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排列,單因子試驗,采用精播種技術,畝移栽西瓜350株,其它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一致。

枯萎病發病情況第一次調查時間是2016年3月2日,同時調查成活率,第二次是2016年3月16日。每個試驗處理均設3個重復,取平均值。結果見表4。

表4供試藥劑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田間試驗結果

由表4的田間試驗結果可知,在有效成分用藥量與對照藥劑相同的情況下,藥后14天及藥后30天,實施例9防治西瓜枯萎病的防效比CK11的防效分別高7.9%和10.2%,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比CK11提高5.7%。同理,實施例10防治西瓜枯萎病的防效比CK6的防效分別提高9.3%和11.8%,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比CK6提高6.0%;實施例18防治西瓜枯萎病的防效比CK15的防效分別提高8.1%和6.0%,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比CK15提高4.6%。

田間藥效實施例五:

試驗方法及藥效計算方法:參考《GB/T 17980.38-2000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線蟲劑防治根部線蟲病》,試驗結果見表5。

試驗地點:廣西賓陽縣,土地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勻。

試驗地:西瓜田塊,歷年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

2016年3月3日移栽,西瓜品種為小麒麟。

藥劑處理:在西瓜移栽時藥劑拌根種植。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排列,單因子試驗,采用精播種技術,畝移栽西瓜350株,其它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一致。

根結線蟲發生情況第一次調查時間是2016年3月17日,同時調查成活率,第二次是2016年4月2日。每個試驗處理均設3個重復,取平均值。結果見表5。

表5供試藥劑防治西瓜根結線蟲病的田間試驗結果

由表5的田間試驗結果可知,在有效成分用藥量與對照藥劑相同的情況下,藥后14天及藥后30天,實施例11防治西瓜根結線蟲的防效比CK12的防效分別提高8.1%和7.5%,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比CK12提高4.3%。同理,實施例12防治西瓜根結線蟲的防效比CK13的防效分別提高9.4%和10.8%,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比CK13高4.6%;實施例13防治西瓜根結線蟲的防效比CK7的防效分別提高12.1%和12.7%,瓜苗的移栽成活率比CK7提高6.8%。

田間藥效實施例六:

試驗方法及藥效計算方法:參考《GB/T 17980.20-2000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菌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結果見表6。

試驗地點:廣西武鳴縣,土地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勻。

試驗地:移栽水稻,歷年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

2016年4月23日移栽,水稻品種為新兩優。

藥劑處理:在水稻移栽時藥劑拌根插秧。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排列,單因子試驗,采用精播種技術,水稻行距設置為30cm,株距設置為15cm,其它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一致。

水稻紋枯病第一次調查時間是2016年6月07日,同時調查分蘗數,第二次是2016年7月7日。每個試驗處理均設3個重復,取平均值。結果見表6。

表6供試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田間試驗結果

由表6的田間試驗結果可知,在有效成分用藥量與對照藥劑相同的情況下,藥后45天及藥后75天,實施例17防治水稻紋枯病的防效比CK14的防效分別提高5.1%和11.9%,實施例17平均有效分蘗增加百分數較CK14提高3.0%。

上述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在本發明實施例試驗條件下,移栽成活率達93.7-98.6%,相對于對照藥劑提高移栽成活率3.0%-6.8%;還有效地防治農林作物的根部和葉面的病蟲害,防治效果提高7.1%-22.8%,與保水劑結合,提高農藥的利用率7.1%以上。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固阳县| 穆棱市| 长沙县| 兴化市| 新河县| 乌鲁木齐县| 峡江县| 德兴市| 长汀县| 平昌县| 海阳市| 安陆市| 偃师市| 南雄市| 富平县| 济南市| 西华县| 金堂县| 邮箱| 莆田市| 德阳市| 武功县| 二手房| 奉化市| 清流县| 兖州市| 大埔县| 乌兰察布市| 宜章县| 怀化市| 阳春市| 探索| 文化| 肥乡县| 东乌| 洛浦县| 庆阳市| 珠海市| 揭阳市|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