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化橘紅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61288閱讀:1249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化橘紅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化橘紅,【別名】化皮、化州橘紅、柚皮橘紅、柚類橘紅、興化紅、毛柑、毛化紅、賴橘紅,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us grandis Tomentosa或Citrus grandis(L.)Osbecd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化橘紅具有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的功效。可用于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等癥。其藥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橘紅在化痰止咳、風寒咳嗽方面有奇效,無論寒咳或干咳,服用橘紅均可見效。咳嗽分為熱咳和寒咳兩種:熱咳,是由肺熱造成的反復咳嗽,例如過量食用上火食品,如煎炸、燒烤類等食品,表現為喉嚨干癢、干咳少痰或痰色黃質黏稠;寒咳,多由受寒引起,表現為咽癢咳頻,痰液稀薄如泡沫狀。2、中老年人長年久咳或哮喘服用橘紅為首選,對久咳、哮喘者必須堅持服用并逐漸適應方可起效。一般建議使用2-3個月以上。3、抽煙喝酒人士之佳品,煙酒對肺胃肝及喉嚨損傷最大,同時居住在城市汽車及工業廢氣居多,長久吸入過量后容易導致習慣性呼吸道感染發炎。常服用化橘紅便能減輕酒精及廢氣對這些人體器官的損害。4、經常飯局應酬等人士應常服用化橘紅,化橘紅對腸胃的消滯有良好功效,飯后服用可緩解胃中消化壓力。

雖然化橘紅的藥用價值突出,但由于目前種植技術不成熟,橘紅的產量普遍不高,導致化橘紅的價格過高。而另外,有些種植戶盲目追求高產,濫用化肥,導致橘紅的藥效逐漸退化,喪失其應有的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化橘紅的種植方法,本發明的方法通過化橘紅的科學育苗以及科學施肥,根據化橘紅的生長特性和各階段的營養需求不同進行精準施肥,能夠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在獲得較高產量的同時,保證化橘紅的藥效價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化橘紅的種植方法,包括圈枝育苗、整地施肥、定植、肥水管理、其他田間管理的步驟;所述圈枝育苗的方法具體為:

圈枝前3個月,選擇豐產穩產的壯年結果化橘紅樹作為母樹,對母樹根部追肥一次;圈枝時,選擇天氣晴好的日子,于上午9:00-11:00選取化橘紅母樹上一年生以上的側枝,在距離下部分枝10-12cm處進行環狀剝皮形成環剝口,環剝口深達木質部,用刀背刮凈殘留的形成層;采用清水沖洗環剝口20-30s后涂抹酒精進行消毒,再用愈合劑涂抹,涂抹后讓日光照射3-5小時,再用生根基質將環剝口覆蓋并完全包裹,然后用薄膜包裹住生根基質進行根系培養,培養過程中保持生根基質的濕度為50-70%;50-60天后,剪取生根了的側枝,將切口消毒即為育苗枝;在苗床上鋪好30-40cm厚的育苗基質,噴灑含百菌清4-5wt.%、且含胺鮮酯2-3wt.%和2-3wt.%代森錳鋅的水乳劑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在鋪好基質的苗床上挖深度為15-25cm的種植孔,將育苗枝插入種植孔,用育苗基質回填圍攏并澆透水;種植完后進行遮陰處理,種植2個月后出圃得到定植苗用于定植;

所述生根基質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得:按重量份稱取沼氣渣42-55份,鮮苔蘚30-42份,糖廠濾泥60-70份,EM菌液1-2份,混合發酵5-7天,然后與鳳眼蓮灰20-30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3-5份混勻,再用含百菌清4-5wt.%的消毒液混合悶堆消毒8-10小時,最后加入2,4-D 0.001-0.002份,吲哚丁酸0.002-0.003份,多效唑0.001-0.002份,混合均勻,即得到所述生根基質;所述鳳眼蓮灰是將鳳眼蓮曬干后燒成灰得到,所述氮磷鉀三元復合肥中N、P、K元素的質量比為22-25:6-8:13-14。

優選地,所述整地施肥、定植、肥水管理、田間管理的步驟分別為:

整地施肥:選擇陽光水源充足,坡度在25度以下,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或坡地作為種植地,定植前提前進行整地施肥,按照株行距5×6m開挖種植穴,種植穴大小為80×80×80cm,將挖出的表土與底土各放一邊,暴曬1個月回穴,將表土混合蚯蚓糞2-3kg、腐熟樹枝3-5kg、石灰0.5kg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將底土與腐熟禽畜糞18-20kg、尿素0.4-0.5kg、磷酸二氫鉀0.3-0.4kg充分拌勻后填在穴的中上部,做成高出地面20-25cm、直徑60cm的樹盤,待松土座實后定植;

定植:將所述定植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邊填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踩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澆足定根水,在定植苗下部做直徑60cm的樹盤,用糠殼覆蓋;

肥水管理:種植期間保持土壤潮濕,土壤含水率控制在40-70%之間,對于幼年樹,在新梢頂芽萌動時和新梢轉綠時各施一次壯苗肥,每次追肥量為2-3kg/株,按照化橘紅植株的生長過程逐漸增加施肥量;在化橘紅開花結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3-4月施壯果肥,7-8月采果肥;

田間管理:對化橘紅種植地進行中耕除草,對化橘紅植株進行病蟲害防治和枝梢修剪。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用愈合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多抗霉素0.2-0.3份、乙基多殺菌素0.2-0.3份、松香1-2份、胺鮮酯0.5-0.7份、海藻酸1-2份、淀粉18-25份、山梨醇1-2份、磷酸二氫鉀15-18份、尿素15份、氯化鎂15份、硫酸鋅0.3-0.5份、硫酸鐵0.3-0.4份、硼砂1-2份、氯化鈣1-2份、水30-40份。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用育苗基質是由硅藻土3-5份、炭化生物質6-9份、椰糠10-12份、菌渣6-9份混合制成;所述炭化生物質是由魚骨3-8份、橘紅渣干燥物5-10份、蛭石5-10份混合后在400-500℃條件下進行熱裂解炭化5-8s得到;所述菌渣是利用木屑、沼渣、礱糠、棉籽殼、石膏按照重量比為1:1:2-3:3-4:4-5混合后栽培香菇后的副產物。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壯苗肥、花前肥、壯果肥、采果肥均是向堆漚肥中添加化肥得到的,所述堆漚肥是通過以下方法得到的,按重量份取豬糞220-250份、南瓜藤70-80份、刨花40-50份、木糖醇渣80-100份、炭化谷殼20-30份、餅粕10-15份、酒糟10-15份以及混合菌劑10-15份混合均勻后,調節整體含水率為60-70%,再堆漚發酵15-18天得堆漚肥,其中,混合菌劑是由酵素菌、EM菌液、枯草芽孢桿菌按照質量比為1:2:3混合組成;所述壯苗肥是向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8-10%的硫酸鉀,7-9%的尿素,7-9%的磷酸二氫銨,0.1-0.2%的硫酸鎂,0.01-0.15%的硝酸銅,0.01-0.15%的硼砂、0.01-0.15%的硝酸鋅而得到,施肥量為2-3kg/株。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花前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10-12%的硝酸鉀,3-5%的尿素,6-8%的磷酸一銨,0.2-0.3%亞硒酸鈉,0.5-0.8%的氯化鎂,0.01-0.15%的硫酸銅,0.01-0.15%的硼砂,0.02-0.03%的氨基酸螯合錳,0.02-0.03%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4-5kg/株。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用壯果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8-10%的硝酸鉀,4-5%的尿素,9-12%的磷礦粉,0.8-1.0%的氯化鎂,0.3-0.4%亞硒酸鈉,0.01-0.15%的硫酸銅,0.01-0.15%的硼砂,0.02-0.03%的氨基酸螯合錳,0.02-0.03%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5-6kg/株。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用采果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7-8%的硝酸鉀,4-5%的尿素,6-9%的磷礦粉,5-6%的生石灰,0.8-1.0%的氯化鎂,0.3-0.4%亞硒酸鈉,0.01-0.15%的硫酸銅,0.01-0.15%的硼砂,0.02-0.03%的氨基酸螯合錳,0.02-0.03%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7-8kg/株。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中耕除草的要求是每年中耕除草3次,4-5月和7-8月各結合除草淺耕10-15cm一次,11-12月鏟除雜草,深翻20-25cm。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壯苗肥、花前肥、壯果肥、采果肥的施用方法是圍繞橘紅植株挖深、寬30-40厘米的環狀深溝,把所有的肥料充分混勻后,撒施在環狀深溝內,蓋土即可。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采用圈枝的方式進行育苗,在現有技術上進行了科學有效的改進,大大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和育苗的苗株質量。

首先,本發明在準備圈枝前對母樹進行施肥,使母樹充分吸收營養,促進枝條生長,為后續的圈枝打下良好的質量基礎。圈枝時,在環剝口先沖洗掉切口處的異物,然后用酒精消毒,再用愈合劑涂抹,愈合劑中多抗霉素、乙基多殺菌素、松香,三者相互配合、協同作用,在殺菌效果方面具有增效的作用,能使愈合劑殺菌效果廣譜高效、持效性長,能長時間的抑制有害病菌侵染,通過良好的殺菌作用為切口的愈合提供基礎保證;胺鮮酯、海藻酸為植物生長調節劑,能有效促進細胞分裂,促進傷口組織的愈合;淀粉為具有粘性,能使愈合劑有較好的涂抹性;其他物質為營養元素,為植物生長代謝提供營養,加快組織愈合后的生長發育;該愈合劑能夠使植物環剝口生長調節、營養、殺菌、水分同時到位,具有促進形成愈傷、消毒、殺菌、補充營養和防止水分散失等功能,從而達到促進傷口愈合的目的。然后用生根基質包裹環剝口以促使生根,生根基質采用有機生物質發酵滅菌后添加生根劑得到的,其營養豐富,調節生根能力強,能夠在環剝口獲得更多更強壯的根系,為后續的育苗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其次,本發明在獲得生根的的側枝后,采用假植煉苗的方式來進行育苗,避免直接定植成活率低的問題。假植時采用了專用的育苗基質,育苗基質經過了充分消毒,避免病原菌對幼嫩根系的侵害,該育苗基質具有營養全面,疏松、透氣性好的優點,煉苗結束后,幼苗容易取出不會對根系造成二次傷害。

2、本發明根據化橘紅的生長特性和各階段的營養需求不同進行精準施肥,所用的肥料均由一部分生物有機肥和一部分化肥組成,避免化肥的濫用,能夠在獲得較高產量的同時,保證化橘紅的藥效價值。其中,本發明所用的生物有機肥是經過生物發酵制成的,主要的營養來源是豬糞、南瓜藤、刨花、木糖醇渣、炭化谷殼、餅粕、酒糟,生物發酵時,由于原料的不同,其降解所需要的微生物種群也不同,雖然酒糟中具有了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微生物種群,但將這些原料直接混合進行發酵時,發酵速度慢,且分解不完全,通過本申請人大量實驗,再添加了本發明所使用的混合菌劑之后,大大加速了腐解的速度和養分的轉化。且混合菌劑不同,腐解的速度和養分的轉化也不同。本發明的混合菌劑為本申請人研究成果中具有較佳效果的一組原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微生物的繁殖與發展,從而加速了秸稈和其他營養成分的腐爛,使各原料中所含緩效營養成分大部分被轉化為速效養分,并能使營養物質的轉換更完全,與不添加上述混合菌劑進行堆肥相比,能使堆肥的有機質含量提高32.5%,N、P、K含量分別提高13.2%,16.9%、22.5%,而且能定向培養鉀細菌、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增加堆肥中活性有益生物的數量。本發明另外再根據不同生長期的化橘紅營養需求不同,添加不同的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通過施用四種不同的肥料:壯苗肥、花前肥、壯果肥和采果肥,能夠充分被化橘紅吸收,增加化橘紅的產量和營養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表達本發明,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化橘紅的種植方法,包括圈枝育苗、整地施肥、定植、肥水管理、其他田間管理的步驟;所述圈枝育苗的方法具體為:

圈枝育苗:圈枝前3個月,選擇豐產穩產的壯年結果化橘紅樹作為母樹,對母樹根部追肥一次;圈枝時,選擇天氣晴好的日子,于上午9:00-11:00選取化橘紅母樹上一年生以上的側枝,在距離下部分枝10-12cm處進行環狀剝皮形成環剝口,環剝口深達木質部,用刀背刮凈殘留的形成層;采用清水沖洗環剝口20s后涂抹酒精進行消毒,再用愈合劑涂抹,涂抹后讓日光照射3小時,再用生根基質將環剝口覆蓋并完全包裹,然后用薄膜包裹住生根基質進行根系培養,培養過程中保持生根基質的濕度為50-70%;50天后,剪取生根了的側枝,將切口消毒即為育苗枝;在苗床上鋪好30-40cm厚的育苗基質,噴灑含百菌清4wt.%、且含胺鮮酯3wt.%和2wt.%代森錳鋅的水乳劑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在鋪好基質的苗床上挖深度為15-25cm的種植孔,將育苗枝插入種植孔,用育苗基質回填圍攏并澆透水;種植完后進行遮陰處理,種植2個月后出圃得到定植苗用于定植;

所用愈合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多抗霉素0.2份、乙基多殺菌素0.2份、松香1份、胺鮮酯0.5份、海藻酸1份、淀粉18份、山梨醇1份、磷酸二氫鉀15份、尿素15份、氯化鎂15份、硫酸鋅0.3份、硫酸鐵0.3份、硼砂1份、氯化鈣1份、水30份。

所用生根基質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得:按重量份稱取沼氣渣42份,鮮苔蘚30份,糖廠濾泥60份,EM菌液1份,混合發酵5天,然后與鳳眼蓮灰20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3份混勻,再用含百菌清4wt.%的藥水混合悶堆消毒8小時,最后加入2,4-D 0.001份,吲哚丁酸0.002份,多效唑0.002份,混合均勻,即得到所述生根基質;所述鳳眼蓮灰是將鳳眼蓮曬干后燒成灰得到,所述氮磷鉀三元復合肥中N、P、K元素的質量比為22:6:13。

所用育苗基質是由硅藻土3份、炭化生物質6份、椰糠10份、菌渣6份混合制成;所述炭化生物質是由魚骨3份、橘紅渣干燥物5份、蛭石5份混合后在400℃條件下進行熱裂解炭化8s得到;所述菌渣是利用木屑、沼渣、礱糠、棉籽殼、石膏按照重量比為1:1:2:3:4混合后栽培香菇后的副產物。

整地施肥:選擇陽光水源充足,坡度在25度以下,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或坡地作為種植地,定植前提前進行整地施肥,按照株行距5×6m開挖種植穴,種植穴大小為80×80×80cm,將挖出的表土與底土各放一邊,暴曬1個月回穴,將表土混合蚯蚓糞2kg、腐熟樹枝3kg、石灰0.5kg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將底土與腐熟禽畜糞18kg、尿素0.5kg、磷酸二氫鉀0.4kg充分拌勻后填在穴的中上部,做成高出地面20-25cm、直徑60cm的樹盤,待松土座實后定植;

定植:將所述定植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邊填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踩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澆足定根水,在定植苗下部做直徑60cm的樹盤,用糠殼覆蓋;

肥水管理:種植期間保持土壤潮濕,土壤含水率控制在40-70%之間,對于幼年樹,在新梢頂芽萌動時和新梢轉綠時各施一次壯苗肥,每次追肥量為2-3kg/株,按照化橘紅植株的生長過程逐漸增加施肥量;在化橘紅開花結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3月施壯果肥,7月采果肥;

所用壯苗肥、花前肥、壯果肥、采果肥均是向堆漚肥中添加化肥得到的,堆漚肥是通過以下方法得到的,按重量份取豬糞220份、南瓜藤70份、刨花40份、木糖醇渣80份、炭化谷殼20份、餅粕10份、酒糟10份以及混合菌劑10份混合均勻后,調節整體含水率為60%,再堆漚發酵15天得堆漚肥,其中,混合菌劑是由酵素菌、EM菌液、枯草芽孢桿菌按照質量比為1:2:3混合組成;

壯苗肥是向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8%的硫酸鉀,9%的尿素,7%的磷酸二氫銨,0.2%的硫酸鎂,0.01%的硝酸銅,0.15%的硼砂、0.01%的硝酸鋅而得到。

花前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10%的硝酸鉀,5%的尿素,6%的磷酸一銨,0.3%亞硒酸鈉,0.5%的氯化鎂,0.15%的硫酸銅,0.01%的硼砂0.03%的氨基酸螯合錳,0.02%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4kg/株。

壯果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8%的硝酸鉀,5%的尿素,9%的磷礦粉,1.0%的氯化鎂,0.3%亞硒酸鈉,0.15%的硫酸銅,0.01%的硼砂,0.03%的氨基酸螯合錳,0.02%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6kg/株。

采果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7%的硝酸鉀,5%的尿素,6%的磷礦粉,6%的生石灰,0.8%的氯化鎂,0.4%亞硒酸鈉,0.01%的硫酸銅,0.15%的硼砂,0.02%的氨基酸螯合錳,0.03%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8kg/株。

壯苗肥、花前肥、壯果肥、采果肥的施用方法是圍繞橘紅植株挖深、寬30-40厘米的環狀深溝,把所有的肥料充分混勻后,撒施在環狀深溝內,蓋土即可。

田間管理:對化橘紅種植地進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的要求是每年中耕除草3次,4-5月和7-8月各結合除草淺耕10-15cm一次,11-12月鏟除雜草,深翻20-25cm,并采用常規方法對化橘紅植株進行病蟲害防治和枝梢修剪。

實施例2

一種化橘紅的種植方法,包括圈枝育苗、整地施肥、定植、肥水管理、其他田間管理的步驟;所述圈枝育苗的方法具體為:

圈枝育苗:圈枝前3個月,選擇豐產穩產的壯年結果化橘紅樹作為母樹,對母樹根部追肥一次;圈枝時,選擇天氣晴好的日子,于上午9:00-11:00選取化橘紅母樹上一年生以上的側枝,在距離下部分枝10-12cm處進行環狀剝皮形成環剝口,環剝口深達木質部,用刀背刮凈殘留的形成層;采用清水沖洗環剝口30s后涂抹酒精進行消毒,再用愈合劑涂抹,涂抹后讓日光照射5小時,再用生根基質將環剝口覆蓋并完全包裹,然后用薄膜包裹住生根基質進行根系培養,培養過程中保持生根基質的濕度為50-70%;60天后,剪取生根了的側枝,將切口消毒即為育苗枝;在苗床上鋪好30-40cm厚的育苗基質,噴灑含百菌清5wt.%、且含胺鮮酯2wt.%和2wt.%代森錳鋅的水乳劑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在鋪好基質的苗床上挖深度為15-25cm的種植孔,將育苗枝插入種植孔,用育苗基質回填圍攏并澆透水;種植完后進行遮陰處理,種植2個月后出圃得到定植苗用于定植;

所用愈合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多抗霉素0.3份、乙基多殺菌素0.3份、松香2份、胺鮮酯0.7份、海藻酸2份、淀粉25份、山梨醇2份、磷酸二氫鉀18份、尿素15份、氯化鎂15份、硫酸鋅0.5份、硫酸鐵0.4份、硼砂2份、氯化鈣2份、水40份。

所用生根基質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得:按重量份稱取沼氣渣55份,鮮苔蘚42份,糖廠濾泥70份,EM菌液2份,混合發酵7天,然后與鳳眼蓮灰30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份混勻,再用含百菌清5wt.%的消毒液混合悶堆消毒10小時,最后加入2,4-D 0.002份,吲哚丁酸0.002份,多效唑0.001份,混合均勻,即得到所述生根基質;所述鳳眼蓮灰是將鳳眼蓮曬干后燒成灰得到,所述氮磷鉀三元復合肥中N、P、K元素的質量比為25:8:14。

所用育苗基質是由硅藻土5份、炭化生物質9份、椰糠12份、菌渣9份混合制成;所述炭化生物質是由魚骨8份、橘紅渣干燥物10份、蛭石10份混合后在500℃條件下進行熱裂解炭化5s得到;所述菌渣是利用木屑、沼渣、礱糠、棉籽殼、石膏按照重量比為1:1:3:4:5混合后栽培香菇后的副產物。

整地施肥:選擇陽光水源充足,坡度在25度以下,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或坡地作為種植地,定植前提前進行整地施肥,按照株行距5×6m開挖種植穴,種植穴大小為80×80×80cm,將挖出的表土與底土各放一邊,暴曬1個月回穴,將表土混合蚯蚓糞2-3kg、腐熟樹枝3-5kg、石灰0.5kg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將底土與腐熟禽畜糞20kg、尿素0.4kg、磷酸二氫鉀0.3kg充分拌勻后填在穴的中上部,做成高出地面20-25cm、直徑60cm的樹盤,待松土座實后定植;

定植:將所述定植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邊填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踩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澆足定根水,在定植苗下部做直徑60cm的樹盤,用糠殼覆蓋;

肥水管理:種植期間保持土壤潮濕,土壤含水率控制在40-70%之間,對于幼年樹,在新梢頂芽萌動時和新梢轉綠時各施一次壯苗肥,每次追肥量為2-3kg/株,按照化橘紅植株的生長過程逐漸增加施肥量;在化橘紅開花結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3-4月施壯果肥,7-8月采果肥;

所用壯苗肥、花前肥、壯果肥、采果肥均是向堆漚肥中添加化肥得到的,堆漚肥是通過以下方法得到的,按重量份取豬糞250份、南瓜藤80份、刨花50份、木糖醇渣100份、炭化谷殼30份、餅粕15份、酒糟15份以及混合菌劑15份混合均勻后,調節整體含水率為70%,再堆漚發酵18天得堆漚肥,其中,混合菌劑是由酵素菌、EM菌液、枯草芽孢桿菌按照質量比為1:2:3混合組成;

壯苗肥是向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10%的硫酸鉀,7%的尿素,9%的磷酸二氫銨,0.2%的硫酸鎂,0.01%的硝酸銅,0.15%的硼砂、0.01%的硝酸鋅而得到。

花前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12%的硝酸鉀,3%的尿素,8%的磷酸一銨,0.3%亞硒酸鈉,0.5%的氯化鎂,0.15%的硫酸銅,0.01%的硼砂,0.03%的氨基酸螯合錳,0.02%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5kg/株。

壯果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10%的硝酸鉀,4%的尿素,12%的磷礦粉,0.8%的氯化鎂,0.4%亞硒酸鈉,0.01%的硫酸銅,0.15%的硼砂,0.02%的氨基酸螯合錳,0.03%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5kg/株。

采果肥是向所述堆漚肥中按重量比摻入占堆漚肥重量8%的硝酸鉀,4%的尿素,9%的磷礦粉,5%的生石灰,1.0%的氯化鎂,0.3%亞硒酸鈉,0.15%的硫酸銅,0.01%的硼砂,0.03%的氨基酸螯合錳,0.02%的氨基酸螯合鉬而得到,施肥量為7kg/株。

壯苗肥、花前肥、壯果肥、采果肥的施用方法是圍繞橘紅植株挖深、寬30-40厘米的環狀深溝,把所有的肥料充分混勻后,撒施在環狀深溝內,蓋土即可。

田間管理:對化橘紅種植地進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的要求是每年中耕除草3次,4-5月和7-8月各結合除草淺耕10-15cm一次,11-12月鏟除雜草,深翻20-25cm,并采用常規方法對化橘紅植株進行病蟲害防治和枝梢修剪。

效果試驗一:育苗成活率

對比例1

育苗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區別之處在于未涂抹愈合劑。

對比例2

育苗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區別之處在于育苗基質是由硅藻土和炭化谷殼按1:1的質量比混合而成。

對比例3

育苗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區別之處在于生根基質只有黃泥和苔蘚。

對比例4

育苗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區別之處在于生根基質是通過以下方法得到的:按重量份稱取沼氣渣55份,鮮苔蘚42份,糖廠濾泥70份,與草木灰30份混勻,然后加入2,4-D 0.006份,混合均勻,即得到所述生根基質。

育苗方法對比:

分別按照實施例2、對比例1-4的種植方法進行育苗對比試驗,每個組育苗100株,剪取圈枝前,每組隨機抽取5株化橘紅對其根須的根數、根長進行測量并統計,育苗55天后統計幼苗存活率,并跟蹤記錄化橘紅幼苗在后期種植時于第3年所獲得的平均單株產量,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1生長情況對比表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知,采用本發明的方法所得圈枝成功率和幼苗成活率更高,且單株產量也明顯高于對比組,說明本發明的方法提高了化橘紅扦插的生根質量,獲得的幼苗根須生長更為健壯,幼苗期化橘紅幼苗長勢更好,為后續種植化橘紅獲得高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比例1中由于未使用愈合劑,對圈枝成功率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對后續育苗成活率和產量影響小。對比例3和4中由于生根基質的通氣性、吸水保水能力和營養成分的不足,所以根系生長情況一般,對幼苗的成長有一定影響,且對后續單株產量也有影響。對比例2由于由于營養成分不夠,且育苗基質未經消毒處理,育苗期間幼嫩的根系遭受基質中病蟲害的侵襲,導致育苗成活率低,且后續單株產量也相比本發明略差。

效果試驗二:種植效果試驗:

對比例5

施肥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種植穴中于地圖混合的是尿素0.8kg、磷酸二氫鉀0.6kg。

對比例6

施肥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堆漚肥中不添加混合菌劑。

對比例7

施肥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堆漚肥中添加的混合菌劑只含EM菌液。

對比例8

施肥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后期花前肥、壯果肥、越冬肥均采用復合肥代替,復合肥的氮磷鉀的比例為15:15:15。

施肥方法對比:

分別按照實施例2、對比例5-8的施肥方法進行施肥對比試驗,每個組研究對象為100株橘紅苗。當定植50天后統計記錄定植存活率,在種植第三、四年采收的時候記錄單株產量并對單果實中藥效物質的含量進行檢測,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2生長情況對比表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知,采用本發明的方法所得單株產量更高,由于營養元素全面,且生物肥用量大,土壤的肥力保持能力好,第四年能獲得增產,且果實的總黃酮、多糖含量高,產品質量好,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其中,對比例5在各方面雖然不如本發明,但差異不顯著,說明底肥的影響不是很大。對比例6和7中由于未添加混合菌劑,營養物質的分解不完全,化橘紅的對肥料的吸收效果不好,相應的產量明顯減少,有效物含量也少。對比例8中,后期的追肥均使用復合肥,雖然第一年的產量最高,但第二年的產量卻低于實施例2的組,可見化肥雖然能在短期內取得較高成效,但其使用對土壤的性質產生不好的影響,故持效性不足,且藥效成分含量方面也不如本發明。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汤阴县| 博兴县| 景德镇市| 永年县| 左权县| 轮台县| 呼图壁县| 杨浦区| 临漳县| 将乐县| 玛曲县| 合川市| 荆门市| 盐山县| 筠连县| 吉隆县| 珲春市| 凤台县| 温宿县| 浮山县| 大冶市| 丹棱县| 沂源县| 台湾省| 常州市| 玛多县| 寻乌县| 新宁县| 广安市| 水城县| 玛纳斯县| 崇文区| 民和| 浦北县| 湟源县| 措勤县| 双桥区| 兴义市| 赫章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