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列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水溶性肥料為氮、磷、鉀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鋅、銅、錳、硼、鉬、鐵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為抗病植物因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殼素提取物為小分子水溶性殼聚糖、水溶性的殼寡糖與氨基寡糖素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營養物為聚葡萄糖。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粘土礦物為沸石、膨潤土、麥飯石、方解石、浮石和石英石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蘇云金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膠質芽孢桿菌、涇陽鏈霉菌、光合菌群、菌根真菌、棕色固氮菌、凝結芽孢桿菌、米曲霉和淡紫擬青霉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9.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1)脫鈣工藝:5-10%硝酸溶液,加入蝦蟹殼,固液比為1:3–1:10,加熱40-50℃,反應時間為5-12小時,然后水洗干燥,得片狀固形物A,通過離心機實現固液分離,脫鈣回收液單獨存放備用,脫鈣回收廢液含鈣、硝態氮,收集備用;
2)脫蛋白工藝:5-20%氫氧化鉀溶液,加入固形物A,固液比為1:10–1:20,加熱至80-100℃反應時間1-3小時,然后水洗干燥,得片狀固形物B,通過離心機實現固液分離,脫蛋白回收液單獨存放備用,脫蛋白回收廢液含鉀、有機質,收集備用;
3)脫乙酰工藝:40-60%的氫氧化鉀溶液,加入固形物B,固液比1:10–1:20,加熱至80-100℃,反應8-16小時,水洗、干燥得固形物C,即為脫乙酰甲殼素,通過離心機實現固液分離,脫乙酰回收液單獨存放備用,脫乙酰回收廢液含鉀,有機質,收集備用;
4)將脫鈣、脫蛋白、脫乙酰過程中收集的回收廢液,混合,用硝酸或氫氧化鉀調節PH值,制成甲殼素提取回收液;
5)酸降解:將固形物C加入硝酸進行酸解,得到甲殼素提取物中的低分子的水溶性殼聚糖,其分子量為10000Da-100000Da;
6)酶降解:將固形物C加入酶制劑進行生物降解,得到甲殼素提取物中的水溶性的殼寡糖或氨基寡糖素,其分子量為1000Da-5000Da,備用;
7)混合:在甲殼素提取回收液中加入無機水溶性肥料、微量元素、甲殼素提取物和活性成分,然后攪拌充分,灌裝,得有機水溶肥;
8)制粒分裝:取改性粘土礦物與微生物營養劑混合,混合均勻后加入微生物菌劑進行吸附,直至吸附混合均勻,隨后將吸附混合均勻的物料進行破碎;將破碎的物料輸送到圓盤造粒機器上進行加水造粒,再將造粒后的顆粒物料通過干燥機干燥,直至水分少于15%,然后將干燥后的顆粒物料通過篩分機篩分,得到成品顆粒物料,將顆粒物料稱取包膜裝入小袋;
9)包裝:將步驟7)中的有機水溶肥灌裝大袋,再裝入步驟8)封裝于小袋中的成品顆粒物料,封裝大袋,得到成品。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利用甲殼素生產回收液制備功能性水溶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水溶性肥料為氮、磷、鉀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鋅、銅、錳、硼、鉬、鐵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所述活性成分為抗病植物因子;所述微生物營養物為聚葡萄糖;所述甲殼素提取物為小分子水溶性殼聚糖、水溶性的殼寡糖與氨基寡糖素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所述改性粘土礦物為沸石、膨潤土、麥飯石、方解石、浮石和石英石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所述生物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蘇云金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膠質芽孢桿菌、涇陽鏈霉菌、光合菌群、菌根真菌、棕色固氮菌、凝結芽孢桿菌、米曲霉和淡紫擬青霉一種或多種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