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凹凸棒土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操作方便的凹凸棒土浸泡裝置。
背景技術:
凹凸棒土又稱縷石、千土王等,世界多國均有分布。但我國占全部可開采量的85%,總量達5億噸,為本產品大批量生產奠定了基礎。凹凸棒土具有非常優良的鏈層狀結構,由于凹凸棒石粘土具有的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工藝性能,使其在石油、化工、建材、造紙、醫藥、農業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凹凸棒土原料進行加工前需要浸泡用以除雜和提純,以往的方法是倒入地下挖的大池中,但這樣排水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凹凸棒土浸泡裝置,可以實現凹凸棒土的浸泡與提純,操作簡單,實用性和靈活性較高。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操作方便的凹凸棒土浸泡裝置,包括浸泡箱,浸泡箱包括設于頂部的進水管、設于側壁頂部的進料口、設于底面的排水管和設于側壁底部的第一導出管,進水管、排水管和第一導出管上均設有電磁閥且均與浸泡箱內腔相連通,浸泡箱內腔隔設有一級濾網,一級濾網向第一導出管一側傾斜朝下設置,一級濾網傾斜向下設置的一端位于第一導出管下方,浸泡箱內還設有液位計,液位計穿過一級濾網,浸泡箱外壁還設有單片機,液位計和電磁閥均通過導線連接至單片機。
優選地,所述浸泡箱還包括設于內腔中央的轉軸,浸泡箱頂部中央設有變頻電機,轉軸頂端穿過浸泡箱頂面與變頻電機轉動連接,變頻電機上還設有減速機,變頻電機和減速機均通過導線連接至單片機,轉軸外壁設有攪拌機構。
優選地,所述攪拌機構為攪拌板,攪拌板包括橫向攪拌板和豎向攪拌板,橫向攪拌板水平設于轉軸外壁,豎向攪拌板設于橫向攪拌板上,橫向攪拌板和豎向攪拌板均設有多個。
優選地,所述浸泡箱內腔還隔設有二級濾網,二級濾網位于一級濾網上方,二級濾網的網孔直徑大于一級濾網的網孔直徑,一級濾網和二級濾網均位于轉軸下方。
優選地,所述浸泡箱側壁還設有第二導出管,第二導出管與第一導出管對立設置,第二導出管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一導出管的水平高度,二級濾網與一級濾網的傾斜方向相反,二級濾網傾斜向下設置的一端位于第二導出管下方,第二導出管上設有電磁閥,液位計頂端緊靠二級濾網設置。
優選地,所述浸泡箱內腔還設有除雜濾斗,除雜濾斗的水平高度小于進料口的水平高度,除雜濾斗為頂部和底部開口的錐形網狀結構,除雜濾斗側壁底部與浸泡箱內壁固接,轉軸穿過除雜濾斗頂部開口,除雜濾斗網孔直徑大于二級濾網的網孔直徑。
優選地,所述浸泡箱側壁設有帶活動翻蓋的清污口,清污口位于除雜濾斗側壁底端。
優選地,所述進料口上設有進料斗,浸泡箱底面設有機架,浸泡箱頂部設有鼓風機,鼓風機出風口垂直向下設置,鼓風機通過導線連接至單片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時,先將凹凸棒土從進料口投入浸泡箱內,凹凸棒土集中于一級濾網上方的空間內,單片機控制進水管進水,水流從浸泡箱底部堆積漫過一級濾網將凹凸棒土淹沒進行浸泡,浸泡完成后,單片機先控制排水管打開進行排水,液位計監測液面高度,當液面高度低于一級濾網時,單片機控制第一導出管打開,導出凹凸棒土,操作簡單,可以實現凹凸棒土的浸泡與提純,具體如下:
(1)、本發明設置浸泡箱,用于浸泡提純凹凸棒土,浸泡箱上設置進料口,用于投放凹凸棒土;設置進水管,用于向浸泡箱內放入清水浸泡凹凸棒土從而進行清洗提純;設置排水管,用于排出液體;設置第一導出管,用于導出凹凸棒土;設置一級濾網,用于實現固液分離;設置液位計,用于監測內部液面高度;設置單片機,用于實現自動控制,提高使用的簡便性和靈活性;
(2)、本發明在浸泡箱內設置轉軸,配合頂部的變頻電機和減速機,使得攪拌機構可以隨著轉軸轉動,從而對凹凸棒土進行攪拌,使其分散均勻,以及可以避免導出時堵塞第一導出管;
(3)、本發明設置橫向攪拌板和豎向攪拌板,使徑向和軸向均有攪拌力施加于凹凸棒土,使分散更均勻,加快提純的速度,提高效率;
(4)、本發明設置二級濾網,且二級濾網的網孔直徑大于一級濾網的網孔直徑,設置兩側過濾,實現兩側固液分離,用于防止一些細度過小的凹凸棒土粉末進入排水管,造成原材料的流失;
(5)、本發明設置與第二濾網對應的第二導出管,使凹凸棒土可以從第一導出管17和第二導出管導出;
(6)、本發明設置除雜濾斗,用于去除凹凸棒土中混雜的一些輕微的雜質,使其吸附于除雜濾斗上,提高提純效率;
(7)、本發明設置帶活動翻蓋的清污口,用于回收雜質;
(8)、本發明設置鼓風機,用于干燥浸泡提純后的凹凸棒土,擴展使用的功能性。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縱剖視圖;
圖中標記為:1、浸泡箱;11、進料口;111、進料斗;12、進水管;121、電磁閥;13、轉軸;131、攪拌板;14、一級濾網;15、二級濾網;16、除雜濾斗;161、清污口;17、第一導出管;18、第二導出管;19、排水管;101、液位計;2、單片機;3、變頻電機;31、減速機;4、鼓風機;5、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有”、“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現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結構特點。
參見圖1,一種操作方便的凹凸棒土浸泡裝置,包括浸泡箱1,浸泡箱1包括設于頂部的進水管12、設于側壁頂部的進料口11、設于底面的排水管19和設于側壁底部的第一導出管17。
進水管12、排水管19和第一導出管17上均設有電磁閥121且均與浸泡箱1內腔相連通,浸泡箱1內腔隔設有一級濾網14,一級濾網14向第一導出管17一側傾斜朝下設置,一級濾網14傾斜向下設置的一端位于第一導出管17下方,浸泡箱1內還設有液位計101,液位計101穿過一級濾網14,浸泡箱1外壁還設有單片機2,液位計101和電磁閥121均通過導線連接至單片機2。
本發明的操作方便的凹凸棒土浸泡裝置,設置浸泡箱1,用于浸泡提純凹凸棒土,浸泡箱1上設置進料口11,用于投放凹凸棒土;設置進水管12,用于向浸泡箱1內放入清水浸泡凹凸棒土從而進行清洗提純;設置排水管19,用于排出液體;設置第一導出管17,用于導出凹凸棒土;設置一級濾網14,用于實現固液分離;設置液位計101,用于監測內部液面高度;設置單片機2,用于實現自動控制,提高使用的簡便性和靈活性。
具體地,使用時,先將凹凸棒土從進料口11投入浸泡箱1內,凹凸棒土集中于一級濾網14上方的空間內,單片機2控制進水管12進水,水流從浸泡箱1底部堆積漫過一級濾網14將凹凸棒土淹沒進行浸泡,浸泡完成后,單片機2先控制排水管19打開進行排水,液位計101監測液面高度,當液面高度低于一級濾網14時,單片機2控制第一導出管17打開,導出凹凸棒土,操作簡單,可以實現凹凸棒土的浸泡與提純。
浸泡箱1還包括設于內腔中央的轉軸13,浸泡箱1頂部中央設有變頻電機3,轉軸13頂端穿過浸泡箱1頂面與變頻電機3轉動連接,變頻電機3上還設有減速機31,變頻電機3和減速機31均通過導線連接至單片機2,轉軸13外壁設有攪拌機構。
在浸泡箱1內設置轉軸13,配合頂部的變頻電機3和減速機31,使得攪拌機構可以隨著轉軸13轉動,從而對凹凸棒土進行攪拌,使其分散均勻,以及可以避免導出時堵塞第一導出管17。
攪拌機構為攪拌板131,攪拌板131包括橫向攪拌板和豎向攪拌板,橫向攪拌板水平設于轉軸13外壁,豎向攪拌板設于橫向攪拌板上,橫向攪拌板和豎向攪拌板均設有多個。
設置橫向攪拌板和豎向攪拌板,使徑向和軸向均有攪拌力施加于凹凸棒土,使分散更均勻,加快提純的速度,提高效率。
浸泡箱1內腔還隔設有二級濾網15,二級濾網15位于一級濾網14上方,二級濾網15的網孔直徑大于一級濾網14的網孔直徑,一級濾網14和二級濾網15均位于轉軸13下方。
設置二級濾網15,且二級濾網15的網孔直徑大于一級濾網14的網孔直徑,設置兩側過濾,實現兩側固液分離,用于防止一些細度過小的凹凸棒土粉末進入排水管19,造成原材料的流失。
浸泡箱1側壁還設有第二導出管18,第二導出管18與第一導出管17對立設置,第二導出管18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一導出管17的水平高度,二級濾網15與一級濾網14的傾斜方向相反,二級濾網15傾斜向下設置的一端位于第二導出管18下方,第二導出管18上設有電磁閥121,液位計101頂端緊靠二級濾網15設置。
設置與第二濾網15對應的第二導出管18,使凹凸棒土可以從第一導出管17和第二導出管18導出。
浸泡箱1內腔還設有除雜濾斗16,除雜濾斗16的水平高度小于進料口11的水平高度,除雜濾斗16為頂部和底部開口的錐形網狀結構,除雜濾斗16側壁底部與浸泡箱1內壁固接,轉軸13穿過除雜濾斗16頂部開口,除雜濾斗16網孔直徑大于二級濾網15的網孔直徑。
設置除雜濾斗16,用于去除凹凸棒土中混雜的一些輕微的雜質,使其吸附于除雜濾斗16上,提高提純效率。
浸泡箱1側壁設有帶活動翻蓋的清污口161,清污口161位于除雜濾斗16側壁底端。
設置帶活動翻蓋的清污口161,用于回收雜質。
進料口11上設有進料斗111,浸泡箱1底面設有機架5,浸泡箱1頂部設有鼓風機4,鼓風機4出風口垂直向下設置,鼓風機4通過導線連接至單片機2。
設置鼓風機4,用于干燥浸泡提純后的凹凸棒土,擴展使用的功能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