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污染土壤處理后去向一直是個難題,由于開發的需要,大部分情況下,污染土處理后,尤其是異地處理,處理后的土壤無法全部回填,這部分土壤,雖然已經合格,達到商業,甚至住宅用地的標準,但是人們依然對其有恐懼心理,所以限制了處理后污染土的去向。污染土制磚,很好的解決了這部分土壤的去向,將這部分污染土制磚,不但實現了污染土的資源化利用,而且其原料成本低,大部分原料來自處理后的污染土,節省了原料成本,同時強度也可以滿足各類建筑工程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及其制作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的制作方法,包括:
取原料并進行均質攪拌獲得澆筑料,所述原料包括0.5~5重量份的顆粒直徑0~25毫米的經550℃以上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3.5~8.3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5毫米的面砂、0~2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2毫米的石粉、0.8~1.5重量份的水泥、0.05~0.1重量份的酸堿調節劑、0.05~0.1重量份的色彩調節劑以及0.8~1.2重量份的水;
將所述澆注料注入砌塊模具內,并進行振動壓實處理獲得砌塊坯;
將所述砌塊坯進行一定時間的養生處理既得所述砌塊。
優選的:所述原料包括2重量份的顆粒直徑0~25毫米的經550℃以上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5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5毫米的面砂、1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2毫米的石粉、1重量份的水泥、0.08重量份的酸堿調節劑、0.1重量份的色彩調節劑以及1重量份的水。
優選的:所述原料包括3重量份的顆粒直徑0~25毫米的經550℃以上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6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5毫米的面砂、1.5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2毫米的石粉、1重量份的水泥、0.08重量份的酸堿調節劑、0.1重量份的色彩調節劑以及1.1重量份的水。
優選的:所述將所述砌塊坯進行一定時間的養生處理既得所述砌塊,包括:
所述養生處理的具體步驟為,首日每3小時灑水養護一次;隨后一周內每日每12小時灑水2次;一周后需用噴水法覆蓋塑料膜常溫下養護至28天既得所述砌塊。
優選的:所述均質攪拌時間為10~15分鐘。
優選的:所述振動壓實處理時的震動力為50~70千牛。
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
優選的:所述砌塊具有六面體結構。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例,本發明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通過本發明,可以實現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及其制作方法,在一種實現方式下,該方法可以包括取原料并進行均質攪拌獲得澆筑料,所述原料包括0.5~5重量份的顆粒直徑0~25毫米的經550℃以上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3.5~8.3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5毫米的面砂、0~2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2毫米的石粉、0.8~1.5重量份的水泥、0.05~0.1重量份的酸堿調節劑、0.05~0.1重量份的色彩調節劑以及0.8~1.2重量份的水;將所述澆注料注入砌塊模具內,并進行振動壓實處理獲得砌塊坯;將所述砌塊坯進行一定時間的養生處理既得所述砌塊。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及其制作方法,大量使用了處理后的污染土,為污染土提供了一條可行的出路,并且制作工藝簡單,投資較少,效益較好,且無二次污染產生。生產所需骨料大量使用處理后的污染土,可以最大限度實現污染土資源化,變廢為寶。污染土制作的裝飾砌塊抗壓強度平均值為5~15.5兆帕,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裝飾工程使用。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取原料并進行均質攪拌獲得澆筑料,所述原料包括0.5~5重量份的顆粒直徑0~25毫米的經550℃以上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3.5~8.3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5毫米的面砂、0~2重量份的顆粒直徑為0~2毫米的石粉、0.8~1.5重量份的水泥、0.05~0.1重量份的酸堿調節劑、0.05~0.1重量份的色彩調節劑以及0.8~1.2重量份的水;
將所述澆注料注入砌塊模具內,并進行振動壓實處理獲得砌塊坯;
將所述砌塊坯進行一定時間的養生處理既得所述砌塊。
實施例1
取所述原料2千克的顆粒直徑0~25毫米的經550℃以上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具體制作時,可以取自然陳化后的污染土,經除雜、除金屬后和篩分。5千克的顆粒直徑為0~5毫米的面砂、1千克的顆粒直徑為0~2毫米的石粉、1千克的水泥、0.08千克的酸堿調節劑、0.1千克的色彩調節劑以及1千克的水。將上述原料進行均質攪拌獲得澆筑料,所述均質攪拌時間為10~15分鐘。將所述澆注料注入砌塊模具內,并進行振動壓實處理獲得砌塊坯;所述振動壓實處理時的震動力為50~70千牛。將所述砌塊坯進行一定時間的養生處理既得所述砌塊。產出首日需每3小時灑水養護一次;隨后一周內需每日每12小時灑水2次;一周后需用噴水法覆蓋塑料膜常溫下養護至28天成品。經檢測平均抗壓強度9兆帕。
實施例2
取所述原料3千克的顆粒直徑0~25毫米的經550℃以上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具體制作時,可以取自然陳化后的污染土,經除雜、除金屬后和篩分。6千克的顆粒直徑為0~5毫米的面砂、1.5千克的顆粒直徑為0~2毫米的石粉、1千克的水泥、0.08千克的酸堿調節劑、0.1千克的色彩調節劑以及1.1千克的水。將上述原料進行均質攪拌獲得澆筑料,所述均質攪拌時間為10~15分鐘。將所述澆注料注入砌塊模具內,并進行振動壓實處理獲得砌塊坯;所述振動壓實處理時的震動力為50~70千牛。將所述砌塊坯進行一定時間的養生處理既得所述砌塊。產出首日需每3小時灑水養護一次;隨后一周內需每日每12小時灑水2次;一周后需用噴水法覆蓋塑料膜常溫下養護至28天成品。經檢測平均抗壓強度10兆帕。
實施例3
如圖1,本申請實施例3提供了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1。進一步的,所述砌塊具有六面體結構。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經過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制作的砌塊,使用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作為砌塊的100%骨料成分。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制備過程為:污染土經過篩分后,在回轉窯內,經過550℃的高溫加熱,使其內部的有機污染物完全分解。采用的高溫處理后的直徑為0-25毫米污染土骨料為原料。因為,經過550℃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的化學成分中sio2、sic、caal2si2o8、caco3、mg2sio4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1.3%、8.1%、43%、27%、10.6%。其化學成分與用于水泥混凝土工業的硅質混合材料十分相似;其礦物組成主要為α-sio2,其次為方解石、鈣長石等與天然建筑骨料相似。具有穩定性好、密度低、容易進行粒徑分配是生產免燒磚的優質材料。
本申請提供的經過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制作的砌塊具有體輕,色彩艷麗可調,爐渣固廢資源化利用率大,生產制作工藝簡單、無二次污染,可適用于幕墻、隔離等各類裝飾工程使用。依據gb/t8239-2014標準檢測,檢測結果如下抗壓強度:平均值為5~15.5兆帕、最小壁厚和最小肋厚大于等于20毫米、尺寸偏差±2、吸水率小于10%。放射性依據gb6566-2001標準檢測,結果均未超過國家標準符要求,且各種文件也認為高溫處理后的污染土不屬于危險廢物。其產銷與使用范圍不受限制。
總之,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處理后的污染土砌塊及其制作方法,大量使用了處理后的污染土,為污染土提供了一條可行的出路,并且制作工藝簡單,投資較少,效益較好,且無二次污染產生。生產所需骨料大量使用處理后的污染土,可以最大限度實現污染土資源化,變廢為寶。污染土制作的裝飾砌塊抗壓強度平均值為5~15.5兆帕,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裝飾工程使用。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