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為連續式氣氛燒結技術領域,特別針對模造立體玻璃成型的連續氣氛燒結裝置的嶄新設計,具有連續、高效率及高質量成型模造立體玻璃的功效。
【背景技術】
[0002]按,玻璃因為具有較高透光的特性,因此顯示設備如手機、手表等電子產品多選其作為窗口部份的外殼。君可見手持電子產品表面通常設有玻璃殼體,以保護產品內部的顯示模塊。目前玻璃殼體大部分都是平板的外形,所以在電子產品的上表面會形成有接縫。再者,由于電子產品的周邊必須保留一定寬度的機構部分,用以固持平板狀的玻璃,因此電子產品的頂面也就無法完全被利用。因此,立體或曲面玻璃已漸漸的被運用于電子產品的玻璃殼體上。
[0003]平板式玻璃殼體較易制造,而具有立體形狀的玻璃殼體制造則較為不易。目前,具有立體形狀的玻璃殼體的制造通常有兩種方法:第一種為:制造多片平板式玻璃單元,然后通過黏貼邊緣的方式形成具有立體形狀的玻璃殼體。第二種為:制造一定厚度的長方體玻璃,而后于該長方體玻璃上多次的研磨以形成具有多側面的立體造型。然而,上述二個方法均耗時耗力,生產速度非常慢。一般而言,由于玻璃素材為一平板狀,如果要生產一具有造型的玻璃,較佳的作法將平板狀的玻璃素材設置于一上模件與一下模件之間,接著加熱上模件、下模件以及玻璃素材,以使玻璃素材軟化。當上述的玻璃素材軟化時,上模件與下模件便可進行合模動作,以使上模件沿一合模方向與下模件共同塑造玻璃素材的外形,以生產相對應的模造玻璃。我國專利公告M452174號「用來制造模造玻璃的成型設備」公告日2013年05月01日專利公告數據參照,其包含有一母型模具件、一第一公型模具件、一第二公型模具件、一支撐頂桿以及一壓桿。該第一公型模具件以可開合的方式設置于該母型模具件上,該第二公型模具件設置于該母型模具件與該第一公型模具件之間。該支撐頂桿穿設于該母型模具件,該支撐頂桿用來推頂于該第二公型模具件,以支撐該第二公型模具件與該第一公型模具件共同夾持一模造玻璃。該壓桿設置于該第一公型模具件的一側,該壓桿用來下壓于該第一公型模具件,以使該第一公型模具件與該第二公型模具件相對該母型模具件移動至一合模位置,以成型該模造玻璃。然仍無法達到業界連續、快速的制造高質量模造立體玻璃的需求,為其缺失。此即為現行習用技術存有最大的缺失,此缺失乃成業界亟待克服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緣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主要由爐體、內輸送道、外輸送道、交換系統及加壓系統所構成,該內輸送道設于爐體內部,并連接設于爐體二側的交換系統,外輸送道設于爐體外部,并連接爐體二側的交換系統,所述內輸送道設有滑軌,該爐體為密閉式并導入保護氣體,且依制程區分有升溫區、高溫成型區、緩降區及冷卻區,升溫區、高溫成型區及緩降區內具有耐熱材及視制程程序所需溫度的加熱組件,冷卻區具有冷卻裝置,加壓系統設于高溫成型區,待成型平板玻璃置于模具成型面中,模具則置于載板上。
[0006]進一步地,其中,該加壓系統主要由加壓軸與加壓柱構成。
[0007]進一步地,其中,該加壓柱為石墨構成。
[0008]進一步地,其中,該爐體的高溫成型區,另包括有加壓平臺,加壓平臺上具有供載板位移的滑軌,下方設有支撐柱,當加壓系統作動時,能通過加壓平臺及支撐柱支撐載板。
[0009]進一步地,其中,該滑軌為石墨構成。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連續、高效率及高質量成型模造立體玻璃的功效。
【附圖說明】
[0011]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正面剖示圖;
[0012]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上端剖示圖;
[0013]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升溫區剖示圖;
[0014]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高溫成型區剖示圖。
[0015]圖中,I爐體
[0016]10升溫區
[0017]11高溫成型區
[0018]12緩降區
[0019]13冷卻區
[0020]14耐熱材
[0021]15加熱組件
[0022]16冷卻裝置
[0023]2內輸送道
[0024]20 滑軌
[0025]3外輸送道
[0026]4交換系統
[0027]40氣密門
[0028]41氣密門
[0029]42交換室
[0030]5加壓系統
[0031]50加壓軸
[0032]51加壓柱
[0033]52加壓平臺
[0034]53 滑軌
[0035]54支撐柱
[0036]6 載板
[0037]7 模具。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39]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針對模造立體玻璃產品設計的連續成型裝置嶄新設計,請參閱圖1、2所示,其主要由爐體1、內輸送道2、外輸送道3、交換系統4及加壓系統5所構成,該內輸送道2設于爐體I內部,并連接設于爐體I 二側的交換系統4,外輸送道3設于爐體I外部,并連接爐體I 二側的交換系統4,前述內輸送2道設有滑軌20(請參閱圖3),以作為載板6移動的軌道,該爐體I為密閉式,并導入保護氣體(提供保護氣體的裝置為習用技術,不多贅言),且依制程區分有升溫區10、高溫成型區11、緩降區12及冷卻區13,升溫區10、高溫成型區11及緩降區12內具有耐熱材14及視制程程序所需溫度的加熱組件15 (溫度控制等裝置為習用技術,不多贅言),冷卻區13具有冷卻裝置I6 (冷卻裝置I6為習用技術,不多贅言),請參閱圖4所示,加壓系統5設于高溫成型區11,待成型平板玻璃置于模具7成型面中,模具7則置于載板上6,載板6經交換系統4進入爐體I經升溫區10的預熱(避免溫度變化太快損壞),及高溫成型區11的高溫,使模內玻璃軟化,并通過加壓系統5的加壓而成型,再經緩降區12的降溫(避免溫度變化太快損壞),及冷卻區13的冷卻后經交換系統4送出爐體I外部,再脫模而成。如此具有連續、高效率及高質量的成型模造立體玻璃的功效。
[0040]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設于爐體I 二側的交換系統4各具有二道氣密門4041,并形成一交換室42,當載板6被送進爐體I前,爐體I頭端的二道氣密門4041為封閉,待交換室42內抽真空并導入保護氣體至與爐體I內相同環境后,爐內側氣密門41方打開將載板6推入爐體I內,當載板6要送出爐體I前,爐體尾端的二道氣密門4041為封閉,且交換室42內已經抽真空并導入保護氣體至與爐體I內相同環境,爐內側氣密門41方打開將載板6推入交換室42內,如此具有避免爐體I內混入爐外空氣來提高組件成型質量的功效。
[0041]請參閱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前述加壓系統5主要由加壓軸50與加壓柱51構成,該加壓柱51為石墨或石墨復合材料構成,以耐高溫。
[0042]請參閱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爐體I的高溫成型區11,另包括有加壓平臺52,加壓平臺52上具有供載板6位移的滑軌53,下方設有支撐柱54,當加壓系統5作動時,能通過加壓平臺52及支撐柱54有效支撐載板6,避免斷裂。
[0043]本實用新型前述滑軌20,其材質可選用石墨或石墨復合材料,可得較佳的導熱、耐熱及潤滑度。
[0044]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主權項】
1.一種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爐體、內輸送道、外輸送道、交換系統及加壓系統所構成,該內輸送道設于爐體內部,并連接設于爐體二側的交換系統,外輸送道設于爐體外部,并連接爐體二側的交換系統,所述內輸送道設有滑軌,該爐體為密閉式并導入保護氣體,且依制程區分有升溫區、高溫成型區、緩降區及冷卻區,升溫區、高溫成型區及緩降區內具有耐熱材及視制程程序所需溫度設置的加熱組件,冷卻區具有冷卻裝置,加壓系統設于高溫成型區,待成型平板玻璃置于模具成型面中,模具則置于載板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加壓系統主要由加壓軸與加壓柱構成。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加壓柱為石墨構成。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爐體的高溫成型區,另包括有加壓平臺,加壓平臺上具有供載板位移的滑軌,下方設有支撐柱,當加壓系統作動時,能通過加壓平臺及支撐柱支撐載板。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滑軌為石墨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模造立體玻璃連續成型裝置,由爐體、內輸送道、外輸送道、交換系統及加壓系統構成,內輸送道設于爐體內部,外輸送道設于爐體外部,均連接設于爐體二側的交換系統,內輸送道設有滑軌,爐體為密閉式并導入保護氣體,區分有升溫區、高溫成型區、緩降區及冷卻區,升溫區、高溫成型區及緩降區內具有耐熱材及加熱組件,冷卻區具有冷卻裝置,加壓系統設于高溫成型區。待成型平板玻璃置于模具成型面中,模具則置于載板上,載板入爐體經升溫區的預熱,及高溫成型區的高溫使玻璃軟化并通過壓系統的加壓成型,再經緩降區的降溫及冷卻區的冷卻后送出爐體外部,再脫模而成,具有連續、高效率及高質量成型模造立體玻璃的功效。
【IPC分類】C03B11/00
【公開號】CN205170648
【申請號】CN201520755969
【發明人】秦文隆, 莊育豐
【申請人】秦文隆, 莊育豐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