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新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生產工藝,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生姜切絲,在室溫下加飽和石灰水浸泡預處理;(2)預處理后的原料加入閃式提取器進行破碎提取,過濾,濾液減壓濃縮;(3)濃縮液上大孔樹脂柱吸附,先用水洗樹脂柱除雜,再用乙醇洗脫樹脂柱,收集洗脫液;(4)將洗脫液濃縮,靜置沉淀,濾出沉淀即得姜黃素粗品;(5)重結晶。本工藝的優點是提取、分離周期短,工藝簡單,操作安全方便,適合工業化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新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天然植物提取領域,涉及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姜黃素,又名姜黃色素,分子式為C21H2tlO6,分子量368.37。姜黃素為橙黃色結晶粉末,味苦,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堿性溶液,在堿性時呈紅褐色,在中性、酸性時呈黃色。對還原劑的穩定性較強,著色性強(不是對蛋白質),一經著色后就不易退色,但對光、熱、鐵離子敏感,耐光性、耐熱性、耐鐵離子性較差。
[0003]現有的姜黃素提取工藝如:申請號201310141337.X公開了一種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法提取姜黃素的工藝,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做萃取劑,95%乙醇為夾帶劑,從生姜中萃取姜黃素。該發明采用超臨界提取,設備要求高,成本高,不適宜工業化生產。因此,尋求一種成本低,可操作性強,生產周期短的提取姜黃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原料易得,成本低,污染少試劑回收利用率高等優點。
[0005]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驟:
O生姜切絲,加10-15倍量飽和石灰水浸泡30-60min待提取;
2)將其投入閃式提取器,破碎提取,過濾,濾液減壓濃縮;
3)濃縮液經大孔樹脂吸附,先用水洗樹脂柱至出液無色,再用4-6BV60%-80%乙醇洗脫樹脂柱;
4)收集洗脫液,靜置沉淀,濾出沉淀干燥得姜黃素粗品;
5)將上述粗品用乙醇回流結晶2~4次。
[0006]步驟2)中閃式提取電壓為150-160V,提取時間30-60S。
[0007]步驟3)中大孔樹脂可選Dia1n HP-10型、SPD100、D-101型或AB-8型。
[0008]步驟5)中乙醇為無水乙醇,用量為粗品的6-8倍量(V/W)。
[0009]本發明操作簡單,原料易得,成本低。采用閃式提取器與傳統工藝相比,提取速度快、效率高、污染少;使用大孔樹脂柱富集純化,簡便、快速,同時減少了樣品損失;克服了傳統工藝中分離純度低、效率低、分離量小的缺點,適合工業化生產。
[0010]【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Ikg生姜干燥品切絲,加入10倍量飽和石灰水浸泡60min,放入閃式提取器,破碎提取,提取電壓150V,提取時間60s,過濾,濾液減壓濃縮,選用Dia1n HP-10型大孔樹脂吸附濃縮液,先用水洗樹脂柱至出液無色,再用6BV60%乙醇洗脫樹脂柱,收集洗脫液,濃縮,靜置沉淀,濾出沉淀干燥得姜黃素粗品,再用6倍量(V/W)無水乙醇回流結晶2次,干燥結晶得漆黃素128.3g,經HPLC檢測含量85.2%。
[0011] 實施例2
將1kg生姜干燥品切絲,加入15倍量飽和石灰水浸泡30min,放入閃式提取器,破碎提取,提取電壓160V,提取時間30s,過濾,濾液減壓濃縮,選用AB-8型大孔樹脂吸附濃縮液,先用水洗樹脂柱至出液無色,再用4BV80%乙醇洗脫樹脂柱,收集洗脫液,濃縮,靜置沉淀,濾出沉淀干燥得姜黃素粗品,再用8倍量(V/W)無水乙醇回流結晶4次,干燥結晶得漆黃素122.5g,經 HPLC 檢測含量 86.7%。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生產工藝,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生姜切絲,加10-15倍量飽和石灰水浸泡30-60min待提取; 2)將其投入閃式提取器,破碎提取,過濾,濾液減壓濃縮; 3)濃縮液經大孔樹脂吸附,先用水洗樹脂柱至出液無色,再用4-6BV60%-80%乙醇洗脫樹脂柱; 4)收集洗脫液,靜置沉淀,濾出沉淀干燥得姜黃素粗品; 5)將上述粗品用乙醇回流結晶2~4次。
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閃式提取電壓為150-160V,提取時間30-60s。
3.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大孔樹脂可選Dia1n HP-1O型、SPD100、D-1Ol型或AB-8型。
4.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一種利用植物破碎提取法提取生姜中姜黃素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 乙醇為無水乙醇,用量為粗品的6-8倍量(V/W)。
【文檔編號】C07C49/255GK104072352SQ201410266502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6日
【發明者】劉東鋒, 楊成東 申請人:南京澤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