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注塑用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用材料,屬于注塑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PVC-U管道具有耐腐蝕、衛生性能好、環剛度高、阻燃性好、價格低的優點,在給排水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是我國發展最早、也是目前發展最好的塑料管道品種。但PVC-U是脆性材料,導致PVC-U管材受到沖擊時易受損傷,當PVC-U管材有缺陷時,管材的長期靜液壓強度會明顯降低,因此雖然PVC-U管材的環剛度較高,但管材的安全設計系數仍為較高的數值,管壁較厚。另外,PVC-U管材的抗沖擊強度較低,也影響了 PVC-U管材在低溫地區的應用。提高PVC-U管材的抗沖擊強度,可以降低管材的設計系數,即降低管壁厚度,達到節材的目的;而且有助于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擴大管道的應用領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注塑用材料,用其生產的PVC-U管材具有良好的韌性,還可保持較高的強度、剛度和耐熱性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注塑用材料,包括40-60重量份的樹木顆粒粉和60-100重量份的塑料樹脂。優化的,上述注塑用材料,其塑料樹脂包括PVC樹脂顆粒80-90重量份、丁晴橡膠
2-3重量份、納米碳酸鈣復合粉末橡膠2-12重量份、氯化聚乙烯3-5重量份、熱穩定劑1-3重量份和潤滑劑2-2. 5重量份。
優化的,上述注塑用材料,其潤滑劑為30%的PE蠟和70%的硬脂酸。本發明的注塑用材料含有丁晴橡膠和納米碳酸鈣復合粉末橡膠,用硫化丁晴橡膠粒子改性PVC,具有良好的增韌效果,根據橡塑增韌理論,塑料/橡膠共混體系中,分散的橡膠相粒子越小,橡膠粒子間的距離越小,即PVC基體層的厚度越小,連續相越易發生脆韌轉變,從而導致改性塑料的韌性提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本發明為一種注塑用材料,包括40重量份的樹木顆粒粉和60重量份的塑料樹脂。其塑料樹脂包括PVC樹脂顆粒80重量份、丁晴橡膠2重量份、納米碳酸鈣復合粉末橡膠2重量份、氯化聚乙烯3重量份、熱穩定劑I重量份和潤滑劑2重量份。其潤滑劑為30%的PE蠟和70 %的硬脂酸。實施例2
本發明為一種注塑用材料,包括60重量份的樹木顆粒粉和100重量份的塑料樹脂。其塑料樹脂包括PVC樹脂顆粒90重量份、丁晴橡膠3重量份、納米碳酸鈣復合粉末橡膠12重量份、氯化聚乙烯5重量份、熱穩定劑3重量份和潤滑劑2. 5重量份。其潤滑劑為30%的PE蠟和70 %的硬脂酸。本發明的注塑用材料含有丁晴橡膠和納米碳酸鈣復合粉末橡膠,用硫化丁晴橡膠粒子改性PVC,具有良好的增韌效果。因為根據橡塑增韌理論,塑料/橡膠共混體系中,分散的橡膠相粒子越小,橡膠粒子間的距離越小,即PVC基體層的厚度越小,連續相越易發生脆韌轉變,從而導致改性塑料的韌性提高。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
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塑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40-60重量份的樹木顆粒粉和60-100重量份的塑料樹脂。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樹脂包括PVC樹脂顆粒80-90重量份、丁晴橡膠2-3重量份、納米碳酸鈣復合粉末橡膠2-12重量份、氯化聚乙烯3-5重量份、熱穩定劑1-3重量份和潤滑劑2-2. 5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劑為30%的PE蠟和70%的硬脂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注塑用材料,包括40-60重量份的樹木顆粒粉和60-100重量份的塑料樹脂。本發明的注塑用材料含有丁晴橡膠和納米碳酸鈣復合粉末橡膠,用硫化丁晴橡膠粒子改性PVC,具有良好的增韌效果,根據橡塑增韌理論,塑料/橡膠共混體系中,分散的橡膠相粒子越小,橡膠粒子間的距離越小,即PVC基體層的厚度越小,連續相越易發生脆韌轉變,從而導致改性塑料的韌性提高。
文檔編號C08K3/26GK102977514SQ2012105323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
發明者高義金 申請人:青島鑫萬通塑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