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料配方,具體涉及一種發泡聚丙烯的配方。
背景技術:
目前,聚丙烯作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生產成本低,綜合力學性能好,無毒、耐腐蝕、易于加工和回收等諸多優點,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文具領域。但是市場上提供的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在使用過程中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塑性、韌性等方面,且發泡率一般也就2-5倍左右。企業在使用過程中經常發生產品斷裂等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韌性好、塑性佳的發泡聚丙烯組合物的配方。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包括聚丙烯85-95份、碳酸硅助劑25-35份 、碳酸鈣助劑10_20份、增韌劑4_6份、碳酸氫鈉發泡劑10-20份、烷基硫酸苯酯增塑劑5-8份,顏色母粒1-5份,以上份數為重量份數。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的增韌劑為丙烯酸酯共聚物。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的增塑劑為烷基硫酸苯酯。作為一種改進其組分和含量為聚丙烯93% ;白油0. 3% ;抗菌劑6% ;潤滑劑
O.6% ;抗氧劑0. 2% ;以上百分數為重量百分比。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的配方,使制得的發泡聚丙烯具有良好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等力學性能,且韌性好、塑性佳。可廣泛應用于文化用品領域。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按重量配比將聚丙烯85份、碳酸硅助劑20份、碳酸鈣助劑1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增韌劑4份、碳酸氫鈉發泡劑20份、烷基硫酸苯酯增塑劑6份,顏色母粒5份。投入混合機內,混合30分鐘,混合均勻,混合好的固體材料投入擠塑機中,升溫至200°C,然后啟動螺桿旋轉,螺旋轉速控制在300-400r/min,使聚丙烯與其他材料邊塑化邊混煉IOOmin,進行化學發泡;熔化塑化均勻后,將熔體從機內向200°C的T型頭口模擠出已發泡的聚丙烯發泡板材,流向擠扳機組的三輥筒縫隙中,經輥壓成板材,自然冷卻,按需切成一定規格的片材,及半成品或成品。實施例2
按重量配比將聚丙烯85份、碳酸硅助劑15份、碳酸鈣助劑15份、丙烯酸酯共聚物增韌劑4份、碳酸氫鈉發泡劑20份、烷基硫酸苯酯增塑劑5-8份,顏色母粒5份。投入混合機內,混合30分鐘,混合均勻,混合好的固體材料投入擠塑機中,升溫至200°C,然后啟動螺桿旋轉,螺旋轉速控制在300-400r/min,使聚丙烯與其他材料邊塑化邊混煉lOOmin,進行化學發泡;熔化塑化均勻后,將熔體從機內向200°C的T型頭口模擠出已發泡的聚丙烯發泡板材,流向擠扳機組的三輥筒縫隙中,經輥壓成板材,自然冷卻,按需切成一定規格的片材,及半成品或成品。實施例3
按重量配比將聚丙烯95份、碳酸硅助劑25-35份、碳酸鈣助劑10-2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增韌劑4-6份、碳酸氫鈉發泡劑15份、烷基硫酸苯酯增塑劑5-8份,顏色母粒1-5份。投入混合機內,混合30分鐘,混合均勻,混合好的固體材料投入擠塑機中,升溫至200°C,然后啟動螺桿旋轉,螺旋轉速控制在300-400r/min,使聚丙烯與其他材料邊塑化邊混煉lOOmin,進行化學發泡;熔化塑化均勻后,將熔體從機內向200°C的T型頭口模擠出已發泡的聚丙烯發泡板材,流向擠扳機組的三輥筒縫隙中,經輥壓成板材,自然冷卻,按需切成一定規格的片材,及半成品或成品。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發泡制得的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分別為發泡聚丙烯組合物1,發泡聚丙烯組合物2,發泡聚丙烯組合物3,材料厚度均為3mm。參照相關測試標準測得各材料性能如下表
表一三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的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85-95份、碳酸硅助劑25-35份、碳酸鈣助劑10-20份、增韌劑4-6份、碳酸氫鈉發泡劑10-20份、烷基硫酸苯酯增塑劑5_8份、顏色母粒1-5份,以上份數為重量份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韌劑為丙烯酸酯共聚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劑為烷基硫酸苯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85份、碳酸硅助劑15份、碳酸鈣助劑15份、增韌劑4份、碳酸氫鈉發泡劑20份、烷基硫酸苯酯增塑劑5-8份,顏色母粒5份,以上份數為重量份數。
全文摘要
一種發泡聚丙烯組合物,包括聚丙烯85-95份、碳酸硅助劑25-35份、碳酸鈣助劑10-20份、增韌劑4-6份、碳酸氫鈉發泡劑10-20份、烷基硫酸苯酯增塑劑5-8份,顏色母粒1-5份,以上份數為重量份數。制得的發泡聚丙烯具有良好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等力學性能,且韌性好、塑性佳。可廣泛應用于文化用品領域。
文檔編號C08K3/26GK103059410SQ20121058422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陳瑞教 申請人:瑞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