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肝靶向溫敏微球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肝靶向溫敏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領域,特別涉及藥物緩釋及靶向給藥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溫度響應范圍為25℃-37℃,微球粒徑在500nm左右,可由下述方法制得:將甘草次酸(GA)經(jīng)乙二胺、丙烯酸(AAc)改性生成乙烯基單體;以過硫酸銨(APS)為引發(fā)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MBA)為交聯(lián)劑,通過半連續(xù)無皂乳液聚合法,制備肝靶向性溫敏微球。本發(fā)明所述制備方法工藝流程簡單,實驗條件溫和,不需要特殊設備,投資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且所用試劑均為常規(guī)試劑,反應殘余物容易去除,便于工業(yè)化實施。
【專利說明】一種肝靶向溫敏微球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功能高分子材料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肝靶向溫敏微球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體器官,對維持生命和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肝癌、急性肝衰竭等疾病嚴重危脅人類的健康,我國更是世界上肝病的高發(fā)區(qū),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數(shù)超過10萬,發(fā)病率占全球的50%以上。因此,肝臟疾病的治療成為目前醫(yī)藥衛(wèi)生領域的重中之重。肝臟疾病藥物治療手段主要是使藥物分子到達病變部位,殺滅致病病毒,修復受損組織,但傳統(tǒng)的化療方式,化療藥物無選擇性,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會殺死周圍非病患細胞,并且半衰期短,易與血漿蛋白接觸而失活,易受生物屏障作用較難進入實體瘤,從而導致藥效降低,治療效果毒副作用太大。靶向給藥是將治療藥物與靶向載體相結合,在載體的導向下把藥物運送到靶器官或靶細胞,使藥物有選擇地集中于人體的病變部位,減少用藥劑量和給藥次數(shù),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Hana K.,TomaS E.,KarelU..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009, 37:405】。甘草次酸(GA)存在于甘草的根、莖部,無毒,資源豐富,在傳統(tǒng)中藥處方中應用極其廣泛,研究表明,肝實質細胞膜表面還存在GA的受體,GA與肝細胞的結合位點具有高度特異性、飽和性和蛋白質性質,脂質體經(jīng)GA修飾后具有良好的趨肝性和肝細胞靶向性,可在肝臟高度蓄積,廣泛應用于肝臟疾病的治療和肝臟保護中[Zhang J.,Zhang Q.,Chen X.,et al..GlycoconjugateJournal, 2003,19:423】。Tian等研究了 99mTc標記的甘草次酸-聚乙二醇/殼聚糖復合納米粒在大鼠體內的分布行為,研究結果表明,該納米粒子在肝臟高度富集,并且包封治療藥物后所得的給藥系統(tǒng)能有效抑制荷瘤裸鼠的肝癌生長【Tian Q.,Zhang C N., et al..Biomaterial, 2010, 31:4748] ;Mao等以乙醇注入法制備了表面修飾有GA的脂質體納米粒,大鼠肝臟內吞實驗表 明對該納米粒子的攝取量顯著提高【Mao S J.,Bi Y Q.,et al..Pharmazie,2007,62:614】。
[0003]肝病藥物療法過程中的傳統(tǒng)給藥方法,受藥體系內藥物濃度忽高忽低,不易控制,毒副作用大,藥物半衰期短,作用率低,而如果將治療藥物包封于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內,形成藥物控釋系統(tǒng),則可以控制藥物在體內的釋放速率,使藥物在較長時間內以恒定的濃度釋放,可提高藥物利用率,減小毒副作用和用藥次數(shù)。納米粒子由于其獨特的小尺寸效應,可有效消除特殊生物屏障對藥物作用的限制,在藥劑學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如Cho等合成了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芐酯嵌段共聚物,形成150nm膠束,考察了該膠束對阿霉素的包封和釋放行為,結果表明具有明顯緩釋效應【Jeong Y I.,Cho K 0., et al..1nternational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9, 365:150】。溫敏性聚異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由于其獨特的溫度響應性,在生物大分子的分離濃縮、酶的包埋以及藥物控釋系統(tǒng)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PNIPAAm分子內存在親水基團(酰胺基)和疏水基團(異丙基),其水溶液的較低臨界溶解溫度(LCST)為32°C,當溫度低于32°C時,PNIPAAm分子鏈呈伸展狀態(tài),親水基團暴露,表現(xiàn)親水性,當溫度高于32°C時,PNIPAAm分子鏈收縮,疏水基團暴露,表現(xiàn)疏水性,在溫敏控釋藥物系統(tǒng),當溫度低于LCST時吸附藥物,而在高于LCST時釋放藥物。
[0004]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合GA的肝靶向性和PNIPAAm的溫度響應性,設計一種具有特異靶向性的智能釋藥系統(tǒng),采用半連續(xù)無皂乳液聚合法,制備肝靶向溫敏微凝膠,一方面利用微凝膠的小尺寸效應和肝細胞特異結合性,實現(xiàn)靶向給藥和跨越生物屏障,另一方面,利用高分子的緩釋效果和PNIPAAm的溫度響應性,實現(xiàn)藥物智能釋放。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肝靶向性的藥物控釋智能載體,該材料可包封抗癌藥物,對肝細胞具有靶向性,可控制藥物釋放速率及濃度,溫度響應范圍為25V -37V,微球直徑在500nm左右。本發(fā)明肝靶向性溫敏微球可由以下方法制得:
[0006](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07]將甘草次酸(GA)溶于四氫呋喃(THF),冷卻至-10°C,加入I~3g DCC,攪拌30min,加入N-羥基丁二酰亞胺(SuOH),GA與SuOH的質量比為3~5: lg,溶液濃度為0.1~0.5g / mL,在-10°C下繼續(xù)攪拌2~4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5~20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GSE溶于DMF,溶液濃度為0.05~0.1g / mL,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乙二胺(EDA)中,GSE與EDA摩爾比為1:20~40mol,混合液在50°C~80°C下反應20~3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 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08](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09]將GA-NH2溶于DMF中,溶液濃度為0.1~0.5g / mL,加入AAc,GA-NH2與AAc質量比為4~6:lg,用氮氣保護,再加入0.01~0.03g suIfo-NHS活化劑和0.05~0.1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0~3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
[0010](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11]稱取O~0.5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5~1.0g NIPAAm和0.1~0.2gMBA溶解于75ml 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0.03g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10~30min內將溫度升至60~8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I~3h內滴加完,反應2~5h。停止通氮氣,保溫I~5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12]本發(fā)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種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13](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14]將甘草次酸(GA)溶于四氫呋喃(THF),冷卻至-10°C,加入I~3g DCC,攪拌30min,加入N-羥基丁二酰亞胺(SuOH),GA與SuOH的質量比為3~5: lg,溶液濃度為0.1~
0.5g / mL,在-10°C下繼續(xù)攪拌2~4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5~20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GSE溶于DMF,溶液濃度為0.05~0.1g / mL,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乙二胺(EDA)中,GSE與EDA摩爾比為1:20~40mol,混合液在50°C~80°C下反應20~3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15](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16]將GA-NH2溶于DMF中,溶液濃度為0.1~0.5g / mL,加入AAe,GA-NH2與AAc質量比為4~6:lg,用氮氣保護,再加入0.01~0.03g suIfo-NHS活化劑和0.05~0.1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0~3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
[0017](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18]稱取O~0.5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5~1.0g NIPAAm和0.1~0.2gMBA溶解于75ml 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0.03g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10~30min內將溫度升至60~8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I~3h內滴加完,反應2~5h。停止通氮氣,保溫I~5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19]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所設計的肝靶向性溫敏微球是一種具有多功能協(xié)同作用的藥物載體,GA的肝靶向性和微球的小尺寸效應,可實現(xiàn)靶向給藥和輔助藥物分子跨越生物屏障,PNIPAAm的溫度響應性可實現(xiàn)藥物智能釋放,控制藥物釋放速率及濃度,可在肝病藥物治療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本發(fā)明所述制備方法工藝流程簡單,實驗條件溫和,不需要特殊設備,投資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且所用試劑均為常規(guī)試劑,反應殘余物容易去除,便于工業(yè)化實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給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fā)明不受實施例的限制。
[0021]實例1:
[0022](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23]將2.895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_10°C,加入1.77gDCC,攪拌30min,加入0.71g SuOH,在-10°C下繼續(xù)攪拌3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8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1.015g GSE溶于15mL 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3.5mL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60°C下反應24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24](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25]將5g GA-NH2溶于20mL DMF中,加入ImL 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0.01gsulfo-NHS活化劑和0.07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4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0026](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27]稱取0.1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9g NIPAAm和0.1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5g 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IOmin內將溫度升至7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Ih內滴加完,反應3h。停止通氮氣,保溫2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28]實例2:
[0029](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30]將5.79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10°C,加入3g DCC,攪拌30min,加入1.16g SuOH,在-10°C下繼續(xù)攪拌4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20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2.03g GSE溶于20mL 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7mL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80°C下反應2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31](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32]將5gGA-NH2 溶于 20mLDMF 中,加入 ImL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 0.01g sulfo-NHS活化劑和0.07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0033] (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34]稱取0.3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7g NIPAAm和0.1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5g 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IOmin內將溫度升至7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Ih內滴加完,反應2h。停止通氮氣,保溫3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35]實驗3:
[0036](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37]將2.895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_10°C,加入3g DCC,攪拌30min,加入0.71g SuOH,在_10°C下繼續(xù)攪拌3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8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2.03g GSE溶于20mL 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9.3g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50°C下反應3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38](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39]將5g GA-NH2溶于 30mL DMF 中,加入 ImL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 0.03g sulfo-NHS活化劑和0.05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3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0040](3)肝靶向性溫 敏微球的制備
[0041]稱取0.5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5g NIPAAm和0.1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5g 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IOmin內將溫度升至7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Ih內滴加完,反應2h。停止通氮氣,保溫2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42]實例4:
[0043](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44]將5.79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_10°C,加入1.77g DCC,攪拌30min,加入1.42g SuOH,在-10°C下繼續(xù)攪拌2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20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2.03g GSE溶于15mL 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7mL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60°C下反應24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0045](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46]將3g GA-NH2溶于IOmL DMF中,加入0.6mL 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
0.01gsulfo-NHS活化劑和0.05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4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0047](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48]稱取0.5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5g NIPAAm和0.2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3g 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20min內將溫度升至8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2h內滴加完,反應4h。停止通氮氣,保溫3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49]實例5:
[0050](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51]將2.895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10°C,加入1.77gDCC,攪拌30min,加入0.965g SuOH,在-10°C下繼續(xù)攪拌2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5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
[0052]將1.015g GSE溶于15mL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2.3mL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80°C下反應2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53](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54]將3g GA-NH2溶于20mLDMF中,加入0.5mL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0.01gsulfo-NHS活化劑和0.05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3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0055](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56]稱取0.3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7g NIPAAm和0.1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2g 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10~30min內將溫度升至6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2h內滴加完,反應5h。停止通氮氣,保溫5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0057]實例6:
[0058](1)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59]將5.79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_10°C,加入1.77g DCC,攪拌30min,加入1.16g SuOH,在-10°C下繼續(xù)攪拌4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5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2.03g GSE溶于15mL 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4.7mL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80°C下反應2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60](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61]將3g GA-NH2溶于IOmL DMF中,加入0.75mL 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
0.03gsulfo-NHS活化劑和0.1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0062](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63]稱取0.1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9g NIPAAm和0.15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3g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30min內將溫度升至8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3h內滴加完,反應4h。停止通氮氣,保溫4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64]實例7:
[0065](1)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66]將2.895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_10°C,加入1.77gDCC,攪拌30min,加入0.579g SuOH,在-10°C下繼續(xù)攪拌4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20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1.015g GSE溶于20mL 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4.7mL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50°C下反應3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67](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68]將8g GA-NH2 溶于 20mLDMF 中,加入 2mL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 0.03g sulfo-NHS活化劑和0.1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0069](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70]稱取0.3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7g NIPAAm和0.2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2g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20min內將溫度升至6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2h內滴加完,反應2h。停止通氮氣,保溫I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0071]實例8:
[0072](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0073]將2.895g甘草次酸(GA)溶于30mL四氫呋喃(THF),冷卻至_10°C,加入Ig DCC,攪拌30min,加入0.579g SuOH,在-10°C下繼續(xù)攪拌2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5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1.015g GSE溶于IOmL DMF,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3.5mL乙二胺(EDA)中,混合液在80°C下反應3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0074](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0075]將8g GA-NH2溶于40mL DMF中,加入1.8mL AAc,用氮氣保護,再加入
0.03gsulfo-NHS活化劑和0.1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4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0076](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0077]稱取0.5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5g NIPAAm和0.2g MBA溶解于75ml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5g 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15min內將溫度升至8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2h內滴加完,反應3h。停止通氮氣,保溫3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權利要求】
1.一種肝靶向溫敏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肝靶向溫敏微球具有藥物控釋作用和肝細胞靶向性,溫度響應范圍為25°C~37°C,粒徑在500nm左右,可實現(xiàn)抗癌藥物的智能釋放及靶向給藥,所述肝靶向性溫敏微球可由下述方法制得: (1)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將甘草次酸(GA)溶于四氫呋喃(THF),冷卻至-10°C,加入I~3g DCC,攪拌30min,加入N-羥基丁二酰亞胺(SuOH),GA與SuOH的質量比為3~5:lg,溶液濃度為0.1~0.5g/mL,在-10°C下繼續(xù)攪拌2~4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5~20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GSE溶于DMF,溶液濃度為0.05~0.1g / mL,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乙二胺(EDA)中,GSE與EDA摩爾比為1:20~40mol,混合液在50°C~80°C下反應20~3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將GA-NH2溶于DMF中,溶液濃度為0.1~0.5g / mL,加入AAc,GA-NH2與AAc質量比為4~6:lg,用氮氣保護,再加入0.01~0.03g suIfo-NHS活化劑和0.05~0.1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0~3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稱取O~0.5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5~1.0gNIPAAm和0.1~0.2g MBA溶解于75ml 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0.03g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10~30min內將溫度升至60~8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I~3h內滴加完,反應2~5h,停止通氮氣,保溫I~5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肝靶向性溫敏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肝靶向性溫敏微球具有藥物控釋作用和肝靶向性,溫度響應范圍為25 °C~37 °C,粒徑在500nm左右,可實現(xiàn)抗癌藥物的智能釋放及靶向給藥。
3.—種肝靶向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甘草次酸氨基化改性 將甘草次酸(GA)溶于四氫呋喃(THF),冷卻至-10°C,加入I~3g DCC,攪拌30min,加入N-羥基丁二酰亞胺(SuOH),GA與SuOH的質量比為3~5: lg,溶液濃度為0.1~0.5g /mL,在-10°C下繼續(xù)攪拌2~4h,然后在不高于20°C的室溫下攪拌15~20h,濾去二環(huán)己基脲(白色固體),將所得溶液傾入體積為3倍的無水乙醚中,靜置過夜,得到白色沉淀,過濾,用無水乙醚洗滌,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將GSE溶于DMF,溶液濃度為0.05~0.1g / mL,用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到乙二胺(EDA)中,GSE與EDA摩爾比為1:20~40mol,混合液在50°C~80°C下反應20~30h后,減壓蒸餾至無餾分流出,將濃縮液滴加到蒸餾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多次,以除去DMF和EDA,冷凍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 (2)甘草次酸乙烯基單體(GAA)的合成 將GA-NH2溶于DMF中,溶液濃度為0.1~0.5g / mL,加入AAc,GA-NH2與AAc質量比為4~6:lg,用氮氣保護,再加入0.01~0.03g suIfo-NHS活化劑和0.05~0.1g EDC縮合劑,室溫下反應20~30h,過濾,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白色沉淀脲濾去,在攪拌下把濾液滴加到蒸餾水中,靜置過夜,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乙烯基甘草次酸單體(GAA); (3)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 稱取O~0.5g GAA單體溶解于5ml無水乙醇,0.5~1.0g NIPAAm和0.1~0.2g MBA溶解于75ml 二次蒸餾水中,另取75ml 二次蒸餾水,將0.01~0.03gAPS溶解,將溶解有GAA單體的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電磁攪拌,溫度控制在25°C,然后依次加入10%體積的APS水溶液(約7.5ml)和10%體積的(NIPAAm和MBA混合溶液,約7.5ml),全程氮氣除氧,在10~30min內將溫度升 至60~80°C,再用兩個滴液漏斗,同步將兩種剩余溶液緩慢滴加入三口燒瓶,I~3h內滴加完,反應2~5h,停止通氮氣,保溫I~5h后,倒入燒杯中,超聲20min,靜置,12000r / min轉速下離心30min,除去上清液,加入純水,再次超聲分離,再次離心,循環(huán)3次后將純化好的微凝膠轉移入玻璃培養(yǎng)皿,放置于冷凍干燥機得微凝膠粉末。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甘草次酸琥珀酰亞胺活性酯(GSE)與乙二胺(EDA)摩爾比為1:20~40mol,反應溫度為50°C~80°C。
5.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甘草次酸胺類衍生物(GA-NH2)與丙烯酸(AAc)質量比為4~6:lg。
6.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GAA 與(GA+NIPAAm)的質量比為 O ~0.5:lg。
7.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反應溫度為60°C~80°C。
8.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反應時間為2~5h。
9.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肝靶向性溫敏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10~30min內將溫度升至60~80°C。
【文檔編號】C08F220/54GK103709323SQ201310652380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賀曉凌, 盧文甲, 劉澤麗, 黎湘旭, 趙月梅, 陳莉 申請人:天津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