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動車用不干性硅膠膩子,屬于硅橡膠基復(fù)合材料的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橡膠膩子具有較大的伸長適應(yīng)性、良好的粘合性以及施工方便等特性,廣泛用于嵌縫和密封材料。橡膠膩子分為干性(硫化型)和不干性(不硫化型)兩種,其中不干性膩子可塑度高,適于熱脹冷縮和震動的移動場合,且使用方便,可修復(fù),主要有硅橡膠、聚異丁烯等品種。
動車用不干性膩子主要用于車用傳感器、通訊電纜以及控制器等的密封,除了防水、阻氣、適應(yīng)戶外使用的全天候條件外,還在自粘性、防油、絕緣性能、耐電壓、防火性、耐溫性(-40℃—130℃)以及高溫下低揮發(fā)性甚至無揮發(fā)等方面有較高要求。為了滿足動車用不干性膩子的諸多條件,市售的膩子多為硅膠膩子,由于主體材料硅橡膠的特性,相關(guān)產(chǎn)品在絕緣性能、耐水性、耐油性以及阻燃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不難達到。為了提高產(chǎn)品的施工方便性以及密封效果,往往要求膩子有較高的自粘性,但硅橡膠的本身缺乏極性分子,黏結(jié)能力不好,為制備自粘性硅膠膩子可采取改性基體硅橡膠的分子結(jié)構(gòu)和加入增粘劑兩種方法。但前一種硅橡膠的價格高,而后一種加入增粘劑的方法,加入量少,對進一步提高自粘性效果不大;加入量大則會影響產(chǎn)品的耐高溫性能以及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穩(wěn)定性。
為了在產(chǎn)品成本提高不大的基礎(chǔ)上,解決膩子的自粘性和耐高溫以及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穩(wěn)定性間相互矛盾,提高硅膠膩子的自粘性以及相應(yīng)的使用性能,需要一種動車用不干性硅膠膩子的配方。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動車用不干性硅膠膩子,該硅膠膩子有較高的自粘性,且在提高硅膠膩子自粘性的同時,不影響其耐高溫性能和優(yōu)良的粘溫性能(即粘度隨溫度的變化比較小)。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種動車用不干性硅膠膩子,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硅橡膠,100份;填料,50–150份;增粘樹脂,0–25份;高粘度硅油,5–25份;低粘度硅油,0–25份;防老劑,0.5–2份。
更好的配比如下:
硅橡膠,100份;填料,60–120份;增粘樹脂,5–15份;高粘度硅油,10–20份;低粘度硅油,5–15份;防老劑,0.5–2份。
本發(fā)明所選用的硅橡膠為聚二甲基硅橡膠(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和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膠(乙烯基含量小于0.03%,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中的一種;填料為二氧化硅、滑石粉、云母和硫酸鋇中的一種或幾種;增粘樹脂為固體萜烯樹脂(軟化點110℃–120℃)和液體萜烯樹脂(軟化點20℃–30℃)中的一種;高粘度硅油為二甲基硅油(粘度為300000-600000CS);低粘度硅油也為二甲基硅油(粘度為1000-5000CS);防老劑為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動車用不干性硅膠膩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硅橡膠進行塑煉,然后按配方比例,將硅橡膠,100份;填料,50–150份;增粘樹脂,0–25份;高粘度硅油,5–25份;低粘度硅油,0–25份;防老劑,0.5–2份等通過混煉機混合均勻,而后包裝即可。對加工溫度無特殊要求。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1)本發(fā)明提供的膩子,具有優(yōu)異的自粘性,可以提高施工的方便性,產(chǎn)品密封的效果,進而提高產(chǎn)品在動車上的使用效果;
(2)本發(fā)明成功解決了膩子的自粘性和耐高溫以及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穩(wěn)定性間相互矛盾,在提高硅膠膩子自粘性的同時,不影響其耐高溫性能和優(yōu)良的粘溫性能;
(3)本發(fā)明可通過配方中高粘度硅油、低粘度硅油等組分用量的調(diào)整,在硅膠膩子的自粘性和耐高溫性間達到某種平衡,以適應(yīng)動車上不同部位的密封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實例1
聚二甲基硅橡膠(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100份;
氣相二氧化硅(800目),80份;
由于氣相白炭黑粒子表面的活性硅醇基在常溫下即與硅生膠分子的末端硅醇基團發(fā)生縮合反應(yīng),故白炭黑使膠料自行結(jié)構(gòu)化,而使膠料不能加工成制品,所以要加入結(jié)構(gòu)控制劑。二苯基硅二醇為常用的助劑,其用量一般為氣相白炭黑用量的5~10%。采用二苯基硅二醇的膠料在混煉后,必須進行熱處理(160~200℃,0.5~1h)才能迅速和充分地發(fā)揮其結(jié)構(gòu)控制作用。
也可用2-19122硅油處理二氧化硅。
萜烯樹脂(軟化點110℃–120℃),10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300000CS),10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5000CS),10份;
防老劑,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1份。
先將聚二甲基硅橡膠進行塑煉,然后將各種原料按上述配方中比例通過混煉機混合均勻,而后包裝即可。
實施實例2
聚二甲基硅橡膠(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100份;
云母(800目),80份;
最好使用水磨法制備的云母粉,且需經(jīng)1%云母重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預(yù)處理。
萜烯樹脂(軟化點110℃–120℃),15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500000CS),10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3000CS),10份;
防老劑,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1份。
先將聚二甲基硅橡膠進行塑煉,然后將各種原料按上述配方中比例通過混煉機混合均勻,而后包裝即可。
實施實例3
聚二甲基硅橡膠(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100份;
云母(800目),50份;
最好使用水磨法制備的云母粉,且需經(jīng)1%云母重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預(yù)處理。
滑石粉(800目),50份;
使用前需經(jīng)1%滑石粉重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預(yù)處理。
萜烯樹脂(軟化點110℃–120℃),15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600000CS),10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1000CS),10份;
防老劑,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1份。
先將聚二甲基硅橡膠進行塑煉,然后將各種原料按上述配方中比例通過混煉機混合均勻,而后包裝即可。
實施實例4
聚二甲基硅橡膠(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100份;
滑石粉(800目),120份;
使用前需經(jīng)1%滑石粉重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預(yù)處理。
萜烯樹脂(軟化點20℃–30℃),15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500000CS),15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2000CS),10份;
防老劑,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1份。
先將聚二甲基硅橡膠進行塑煉,然后將各種原料按上述配方中比例通過混煉機混合均勻,而后包裝即可。
實施實例5
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膠(乙烯基含量小于0.03%,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100份;
滑石粉(800目),80份;
使用前需經(jīng)1%滑石粉重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預(yù)處理。
萜烯樹脂(軟化點110℃–120℃),15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500000CS),10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3000CS),10份;
防老劑,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2份。
先將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膠進行塑煉,然后將各種原料按上述配方中比例通過混煉機混合均勻,而后包裝即可。
實施實例6
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膠(乙烯基含量小于0.03%,粘均分子量為5萬–7萬),100份;
云母(800目),60份;
最好使用水磨法制備的云母粉,且需經(jīng)1%云母重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預(yù)處理。
滑石粉(800目),60份;
使用前需經(jīng)1%滑石粉重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預(yù)處理。萜烯樹脂(軟化點110℃–120℃),10份;;
萜烯樹脂(軟化點20℃–30℃),10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500000CS),15份;
二甲基硅油(粘度為5000CS),10份;
防老劑,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2份。
先將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膠進行塑煉,然后將各種原料按上述配方中比例通過混煉機混合均勻,而后包裝即可。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quán)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