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制酒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原酒生產中的自動監控系統及監控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流量計系統廣泛應用于城市供水和供氣、城市供暖(熱水、蒸汽)、污水處理、水利工程等行業市場,通過儀表檢測管道內介質流速、累計流量等信息,通過RS485接口同流量計連接,進行數據采集和匯總。
在制酒的過程中,利用現有的流量計系統能夠對反映原酒流速、累計流量等信息的數據進行檢測,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流量計系統缺少對采集的數據后期分析及如何準確利用數據分析情況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參考或判斷依據。而數據的分析可以幫助操作人員及時了解生產線上原酒的生產動態,根據當前狀態調整生產的節奏。目前的流量計系統無法有效利用系統前期采集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并進行邏輯判斷,做出判斷提醒,為裝置操作者提供便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原酒生產中的自動監控系統及監控方法,能夠實現原酒勾兌過程各組分數量接近預設值時,手持終端裝置聲光提醒;可以在手持終端監控原酒均質進程實時監控和查詢;實現流量計內介質流速突變時,手持終端裝置聲動報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原酒生產中的自動監控系統,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實時數據庫、無線發送接收裝置、流量計、手持終端,其中在流量計內設置有檢測介質信息的傳感器,與傳感器相連的數據存儲模塊,在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內設置有數據采集模塊,所述數據存儲模塊與數據采集模塊之間通過RS485接口相連,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實時數據庫、手持終端均通過同一無線網絡進行數據交互。
進一步地,所述無線發送接收裝置通過TCP/Modbus協議與流量計進行信息交互,所述無線發送接收裝置與流量計的IP地址一致,所述手持終端通過IP地址訪問流量計內的數據存儲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實時數據庫基于IOServer采集軟件搭建,采用Datahub數據庫存儲介質信息,所述介質信息包括介質流向、實時流速、當前體積、累計體積。
進一步地,手持終端內安裝有用于管理流量計內介質信息的APP應用系統,所述APP應用系統根據介質信息自動觸發手持終端的提醒功能。
進一步地,根據流量計獲取介質信息,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將介質信息通過無線網絡發送至實時數據庫,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通過無線網絡獲取實時數據庫內的介質信息,所述APP應用系統根據介質信息實現提醒功能。
本發明還提供原酒生產中的自動監控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對介質信息的自動監控,具體實現過程為:
步驟1、手持終端接入無線網絡,開啟手持終端內的APP應用系統,在APP應用系統中確定進行生產的介質信息及管道連接是否正常;
步驟2、開啟流量計的同時激活數據存儲模塊,數據存儲模塊自動連入無線網絡,并開始接收傳感器檢測當前流量計內的介質信息;
步驟3、流量計內的數據存儲模塊通過無線發送接收裝置的數據采集模塊將當前介質信息實時發送給實時數據庫;
步驟4、APP應用系統從實時數據庫內讀取當前介質信息,根據當前介質信息與預設數值的比較調整輸送變頻泵頻率。
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所述介質信息包括介質流向、實時流速、當前體積、累計體積。
進一步地,在步驟3中,介質信息的獲取具體是流量計內的傳感器獲得介質信息,并將介質信息發送至數據存儲模塊,數據存儲模塊通過RS485接口將介質信息交互給無限發送接收模塊,與無線發送接收裝置位于同一無線網絡的實時數據庫獲取介質信息,所述實時數據庫基于IOServer采集軟件搭建,采用Datahub數據庫存儲介質信息。
進一步地,在步驟4中,無線發送接收裝置與流量計的IP地址一致,手持終端內的APP應用系統通過IP地址對流量計進行訪問,獲取流量計內當前介質信息,并在APP應用系統內根據當前介質信息與預設數值進行判斷,設定需要檢測的介質信息當前值X,預設值A,預警提醒值N,將預設值A和當前值X的差值與預警提醒值N進行比較,當A-X-N<=1時,手持終端自動觸發聲光提醒功能,提示操作人員關注流量計,完成提醒功能。
進一步地,在步驟4中,若當前介質信息臨近預設數值,APP應用系統通過實時數據庫反饋控制信息至流量計和輸送變頻泵,實現對介質的控制功能;
在步驟4中,若當前介質信息臨近預設數值,APP應用系統通過實時數據庫反饋控制信息至流量計和輸送變頻泵,并進行報警,實現對介質的控制功能;
若當前介質信息臨近預設數值,則手持終端進行報警,改變輸送變頻泵的頻率,操作人員對流量計的狀態進行檢查;若當前介質信息未到達預設數值,則輸送變頻泵繼續按原有頻率控制介質的流動。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之處在于:自動提醒裝置可以監控介質數速、流量,并在臨近目標值時進行實時提醒,有效提高了介質使用的精確性;通過檢測流量計內介質實時流速,實現配制過程的流速監查預警功能。通過自動提醒裝置與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信息交互,實現溶液配制過程精準監控可視。同時APP應用系統通過內置判斷程序可以遠程控制流量計和變頻泵,在配置酒累計數量臨近預定值時,控制泵送流速,最終達到精準配置的目標。自動提醒裝置提高了操作人員配制溶液的工作效率,實現一人監管多個流量計,提高流量計使用的便捷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自動提醒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1-3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在本實施例中的自動提醒系統主要應用在酒水生產中,在酒水生產線中安裝有倒灌小車,通過將流量計安裝在倒灌小車內,在倒灌小車上還安裝有無線發送接收裝置,通過在流量計上配置的傳感器用于監控介質,在本實施例中的介質為酒水,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也可以應用在生產其他液體介質的領域。
本發明提供原酒生產中的自動監控系統,包括實時數據庫、無線發送接收裝置、流量計、手持終端,其中在流量計內設置有檢測介質信息的傳感器,與傳感器相連的數據存儲模塊,在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內設置有數據采集模塊,數據存儲模塊與數據采集模塊之間通過RS485接口相連,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實時數據庫、手持終端均通過同一無線網絡進行數據交互,手持終端通過無線網絡訪問實時數據庫,來獲取流量計內的介質信息。在本實施例中還有存放任務工單、系統流程及管理等各項任務的數據庫。
在本實施例中,倒灌小車具有連入網絡的功能,在倒灌小車的內部設置無線發送接收裝置,為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分配IP地址,無線發送接收裝置上的RS485接口與流量計內的數據存儲模塊通過數據線連接,其中無線發送接收裝置采用Moxa型號,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帶有GPRS功能,便于無線發送接收裝置接入無線網絡,倒灌小車內的無線發送接收裝置通過TCP/Modbus協議連接至無線網絡,該無線網絡為生產管理中的工廠內部網絡,實時數據庫設置在生產管理中的工廠內部網絡,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可通過GPRS網絡接入工廠內部網絡,從而使工廠內部網絡和倒灌小車中的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實現對接。
無線發送接收裝置通過TCP/Modbus協議與流量計進行信息交互,無線發送接收裝置與流量計的IP地址一致,手持終端通過IP地址訪問流量計內的數據存儲單元。實時數據庫基于IOServer采集軟件搭建,采用Datahub數據庫存儲介質信息,其中,介質信息包括介質流向、實時流速、當前體積、累計體積;還包括倒灌小車的編號、IP地址等。
手持終端內安裝有用于管理流量計內介質信息的APP應用系統, APP應用系統根據介質信息自動觸發手持終端的提醒功能。根據流量計獲取介質信息,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將介質信息通過無線網絡發送至實時數據庫,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通過無線網絡獲取實時數據庫內的介質信息,所述APP應用系統根據介質信息實現提醒功能。
手持終端通過無線網絡獲取實時數據庫中的信息,在本實施例中手持終端為手機、IPAD等設備,以手機為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方案。在手機內安裝有用于管理流量計內介質信息的APP應用系統,APP應用系統通過流量計的IP地址認證辨識,獲取DataHub實時數據庫中反映介質信息的數據,并將數據同編程公式進行運行,APP應用系統根據介質信息自動觸發手持終端實報警功能和流量計控制功能,在本實施例中的編程公式是基于當前介質信息與預設數值的比較,公式為常規的數學差值運算。
本發明還包括SQL數據庫,該數據庫可以直接通過無線網絡被手持終端訪問,在該數據庫內配置有整個自動監控系統中的任務工單,工序流程等。
本發明通過實施例1可以得到自動監控系統具有報警功能、遠程監控功能、數據雙向傳導功能、數據存儲功能。
報警功能:單一流量計通常指作為流量或體積計量使用,而在流量計上加裝具有流量監控功能的自動監控系統,可以滿足實現流量、體積計量的同時,對介質流速和體積實現遠程實時監控,通過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對DataHub數據庫訪問,不斷將流速、累計數量同系統內設定值進行比較判斷,當監測數據超出相應的設定值時,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實現報警,同時給提醒裝置下達流速控制指令,通過IOServer采集軟件反饋至流量計和輸送變頻泵,實現控制功能。
遠程監控功能: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可實現遠程信息傳遞,通過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可遠距離查看流量計工作狀況。
數據雙向傳導功能: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具有無線發射和接收雙線通信,收發一體。流量計通過RS485接口提醒裝置連接,提醒裝置通過GPRS網絡與實時數據庫連接,手持終端通過GPRS網絡與實時數據庫連接,實現手持終端中APP應用系統與流量計之間信息雙向傳導。
數據存儲功能:通過在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可以查詢數據信息。均質酒過程中,對于流量的自動監控系統開啟后,手持終端的APP應用系統可以讀取到流量計上的任何所需的實時數據,在IOServer采集軟件中配置采集間隔,就能實時獲取新的數據,查詢功能則體現在DataHub數據庫,DataHub數據庫具備保存歷史數據的功能,通過訪問即可獲得指定節點變量的歷史數據,完成查詢功能。
對于本實施例的監控過程,以體積屬性為例進行說明。當倒灌小車開始工作時,記錄小車當前的累積流量,手機APP系統中同時獲得了該次勻兌的目標累積流量,當倒灌小車中流量計采集的實時累積流量接近目標累積流量程度時,控制變頻泵的輸出功率,并在手機上進行報警提醒。
本實施例根據安裝在生產線上流量計內的提醒裝置獲取流量計內酒水的介質信息,無線發送接收裝置將介質信息寫入實時數據庫,手機的APP應用系統獲取實時數據的介質信息,APP應用系統根據介質信息實現提醒功能。而對于介質信息的獲取和處理,APP應用系統從實時數據庫內讀取當前介質信息,并將當前介質信息與預設數據進行比較,若當前介質信息臨近預設數值,則手持終端進行報警,操作人員對流量計的狀態進行檢查,若當前介質信息未到達預設數值,則提醒裝置繼續進行步驟的動作,具體實現過程為:
步驟1、手持終端接入無線網絡,開啟手持終端內的APP應用系統,在APP應用系統中確定進行生產的介質信息及管道連接是否正常。具體操作為:手機上的APP應用系統接收配制酒工單指令,操作人員根據指令內容,連接相應的管道、流量計及自動監控系統并確認相關信息準確,該相關信息為酒水生產所需信息,比如配置酒所需要不同原酒的數量等。
步驟2、開啟流量計的同時激活數據存儲模塊,數據存儲模塊自動連入無線網絡,并開始接收傳感器檢測當前流量計內的介質信息;在步驟2中,所述介質信息包括介質流向、實時流速、當前體積、累計體積。
步驟3、流量計內的數據存儲模塊通過無線發送接收裝置的數據采集模塊將當前介質信息實時發送給實時數據庫;自動監控系統會實時監控流量計內液體的流向、流速、瞬時體積、累計體積等信息。
在步驟3中,介質信息的獲取具體是流量計內的傳感器獲得介質信息,并將介質信息發送至數據存儲模塊,數據存儲模塊通過RS485接口將介質信息交互給無限發送接收模塊,與無線發送接收裝置位于同一無線網絡的實時數據庫獲取介質信息,所述實時數據庫基于IOServer采集軟件搭建,采用Datahub數據庫存儲介質信息。
步驟4、APP應用系統從實時數據庫內讀取當前介質信息,根據當前介質信息與預設數值的比較調整輸送變頻泵頻率,若當前介質信息臨近預設數值,則手持終端進行報警,改變輸送變頻泵的頻率,操作人員對流量計的狀態進行檢查;若當前介質信息未到達預設數值,則輸送變頻泵繼續按原有頻率控制介質的流動。
在步驟4中,無線發送接收裝置與流量計的IP地址一致,手持終端內的APP應用系統通過IP地址對流量計進行訪問,獲取流量計內當前介質信息,并在APP應用系統內根據當前介質信息與預設數值進行判斷,設定需要檢測的介質當前累計體積為X,介質預設累計體積為A,預警提醒值為N,將預設累計體積A與當前累計體積X進行差值比較,當A-X-N<=1時,手持終端自動觸發聲光提醒功能,提示操作人員關注流量計,完成提醒功能。
在步驟4中,若當前介質信息臨近預設數值,APP應用系統通過實時數據庫反饋控制信息至流量計和輸送變頻泵,實現對介質的控制功能。
步驟5、接收報警提示后,操作人員前往流量計檢查原酒配制進度或流速變化情況,分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生產安全。
在本實施例的步驟4中,若當前累計體積X臨近預設累計體積為A,APP應用系統同時將需要控制的介質信息發送給實時數據庫,通過IOServer采集軟件反饋至流量計和輸送變頻泵,實現對介質的控制功能。在本實施例中A的取值大于X,N為自然數。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的流量監控控制系統類似與實施例1,在本實施例中對于介質流速的報警和監控進行說明。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對于步驟4的操作發生變化,手機的APP應用系統通過流量計的IP地址認證辨識,獲取實時數據庫內當前反應介質流速的介質信息,并在APP應用系統內設定介質當前的實時流速為W,介質預設流速為B,預警提醒值為M,將預設累計體積A與當前累計體積X的差值與預警提醒值比較,當-M<B-W <M時,手持終端自動觸發聲光提醒功能,提示操作人員關注該流量計是否已空或者管道泄漏,完成提醒功能。
除了實施例1、實施例2中的對于介質信息的報警和監控,還可以對其他反映介質信息的屬性實現報警和監控,具體方法類似實施例1和實施例2,不再詳細說明。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