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膠粘劑,具體涉及一種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化工中醫用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肌內效貼布(kinesiologytape)由織入棉布中的彈性和非彈性纖維的織物構成,將肌內效貼布直接貼附于皮膚表面即可使用。肌內效貼布可以用于緩解由于過度使用某些特定肌肉或者運動損傷而導致的肌肉疼痛,以及修養中加速肌肉恢復。此外,貼布能夠給皮膚提供提升作用,通過改善血液循環來減輕肌肉腫脹和炎癥;并且,通過減輕肌肉收縮的負擔,以減輕肌肉酸痛。
作為醫用的膠粘劑肌內效貼布,一般使用由(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組成的膠粘劑,該聚合物具有較好的膠粘性和透濕性,并且對皮膚的化學刺激較小。丙烯酸酯類膠粘劑肌貼可分為溶劑型和乳液型兩種類型,其中市售普通的溶劑型膠粘劑肌貼普遍存在皮膚刺激性,嚴重者會造成使用處皮膚炎癥,另外,溶劑型膠粘劑肌貼隨著溶劑成分的揮發,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并且產品性狀會發生一定改變,具體表現為黏結強度過大,不易解卷,使用后不易撕落,會對皮膚、體毛造成損傷。
所以,近年來,由于世界性能源和資源的緊缺,以及環境保護法和安全法的頒布,溶劑型肌貼用膠粘劑的使用受到限制,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溶劑型肌貼用膠粘劑相比,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無毒、無刺激、不致敏)、無溶劑釋放、符合環保要求、成本低、性能穩定等優點,因而倍受全球關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及其制備方法。該膠粘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該膠粘劑的合成方法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制備出的產品具有優異的穩定性且易于保存。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包含如下重量配比的組分:
進一步地,所述非離子乳化劑是op-10、ta300-70中一種或兩種按照任意配比組成的混合物。
進一步地,所述陰離子乳化劑是co-436、k-12、db-45、sds中的一種或幾種按照任意配比組成的混合物。
進一步地,所述的引發劑溶液為過硫酸銨溶液、過硫酸鉀溶液、偶氮二異丁腈溶液、雙氧水、苯甲酰溶液中的一種。
進一步地,緩沖劑溶液為磷酸鹽溶液。
一種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混合單體的制備:按上述重量組分配比,取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異十三烷基丙烯酸酯(itda)、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lma)、丙烯酸異辛酯、及丙烯酸丁酯(ba)配成混合單體,混合均勻后將其分為a、b兩份,其中a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80~90%,b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10~20%;
(2)單體預乳化:向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中加入適量的乳化劑和引發劑,其中去離子水的量為其總量的15~30wt%,乳化劑和引發劑的加入量分別為各自總用量的30~40wt%,再加入全部n-羥甲基丙烯酰胺,在常溫(20-40℃)下攪拌10~30min,然后加入a份混合單體,20~40min滴完,得到預乳化單體;
(3)微乳聚合過程:將剩余的去離子水、剩余的乳化劑和全部緩沖劑混合,攪拌20~40min后升溫至40~60℃;向反應瓶滴加b份混合單體,5~15min滴完,再備加入剩余的引發劑,攪拌20~30min;升溫至70~80℃,開始滴加預乳化單體,約4~5h滴完,改設定溫度為80~85℃繼續升溫,乳液泛藍色即可結束反應,降溫至20~35℃,放料過濾,過濾后置于透明塑料樣品瓶內保存,得到乳液型膠粘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異效果在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丙烯酸酯系的微乳聚合的方法制備的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通過選用合適的乳化劑,以及丙烯酸酯類單體,采用微乳聚合制備方法,使乳液穩定性更好、易保存,得到的乳液型肌貼用膠粘劑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對環境友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上述的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實施例1:
準備如下重量的材料:
按照如下方法進行膠粘劑的制備:
(1)混合單體的制備:取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異十三烷基丙烯酸酯(itda)、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lma)、丙烯酸異辛酯、及丙烯酸丁酯(ba)配成混合單體,混合均勻后將其分為a、b兩份,其中a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80%,b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20%;
(2)單體預乳化:向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中加入適量的非離子乳化劑op-10、陰離子乳化劑k-12和引發劑(質量分數為4%的過硫酸鉀溶液),其中去離子水的量為其總量的15wt%,即60g,非離子乳化劑、陰離子乳化劑和引發劑的加入量分別為各自總用量的30wt%,再加入全部n-羥甲基丙烯酰胺,在常溫(20-40℃)下攪拌10~30min,然后加入a份混合單體,20~40min滴完,得到預乳化單體;
(3)微乳聚合過程:將剩余的去離子水、剩余的乳化劑和全部緩沖劑混合,攪拌20~40min后升溫至40~60℃;向反應瓶滴加b份混合單體,5~15min滴完,再備加入剩余的引發劑,攪拌20~30min;然后升溫至70~80℃,此時溶液基本為透明狀。升溫完畢后,溶液泛藍黃色,略呈半透明狀,開始滴加預乳化單體,約4~5h滴完,改設定溫度為80~85℃繼續升溫,乳液泛藍色,呈半透明狀后結束反應,降溫至20~35℃,放料過濾,過濾后置于透明塑料樣品瓶內保存,得到乳液型膠粘劑。
實施例2:
準備如下重量的材料:
按照如下方法進行膠粘劑的制備:
(1)混合單體的制備:取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異十三烷基丙烯酸酯(itda)、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lma)、丙烯酸異辛酯、及丙烯酸丁酯(ba)配成混合單體,混合均勻后將其分為a、b兩份,其中a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90%,b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10%;
(2)單體預乳化:向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中加入適量的,非離子乳化劑、陰離子乳化劑和引發劑,其中去離子水的量為其總量的30wt%,,非離子乳化劑、陰離子乳化劑和引發劑的加入量分別為各自總用量的40wt%,再加入全部n-羥甲基丙烯酰胺,在常溫(20-40℃)下攪拌10~30min,然后加入a份混合單體,20~40min滴完,得到預乳化單體;
(3)微乳聚合過程:將剩余的去離子水、剩余的乳化劑和全部緩沖劑混合,攪拌20~40min后升溫至40~60℃;向反應瓶滴加b份混合單體,5~15min滴完,再備加入剩余的引發劑,攪拌20~30min;然后升溫至70~80℃,此時溶液基本為透明狀。升溫完畢后,溶液泛藍黃色,略呈半透明狀,開始滴加預乳化單體,約4~5h滴完,改設定溫度為80~85℃繼續升溫,乳液泛藍色,呈半透明狀后結束反應,降溫至20~35℃,放料過濾,過濾后置于透明塑料樣品瓶內保存,得到乳液型膠粘劑。
實施例3:
準備如下重量的材料:
按照如下方法進行膠粘劑的制備:
(1)混合單體的制備:按上述重量組分配比,取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異十三烷基丙烯酸酯(itda)、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lma)、丙烯酸異辛酯、及丙烯酸丁酯(ba)配成混合單體,混合均勻后將其分為a、b兩份,其中a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85%,b份占總混合單體重量的15%;
(2)單體預乳化:向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中加入適量的乳化劑和引發劑,其中去離子水的量為其總量的18wt%,乳化劑和引發劑的加入量分別為各自總用量的33wt%,再加入全部n-羥甲基丙烯酰胺,在常溫(20-40℃)下攪拌10~30min,然后加入a份混合單體,20~40min滴完,得到預乳化單體;
(3)微乳聚合過程:將剩余的去離子水、剩余的乳化劑和全部緩沖劑混合,攪拌20~40min后升溫至40~60℃;向反應瓶滴加b份混合單體,5~15min滴完,再備加入剩余的引發劑,攪拌20~30min;然后升溫至70~80℃,此時溶液基本為透明狀。升溫完畢后,溶液泛藍黃色,略呈半透明狀,開始滴加預乳化單體,約4~5h滴完,改設定溫度為80~85℃繼續升溫,乳液泛藍色,呈半透明狀后結束反應,降溫至20~35℃,放料過濾,過濾后置于透明塑料樣品瓶內保存,得到乳液型膠粘劑。
參照iso10993-10:2010《醫療器械的生物學評價》中刺激與皮膚致敏試驗的標準對實施例1-3中制備的肌貼用膠粘劑進行生物相容性評價,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備的膠粘劑對兔皮膚無刺激作用,對豚鼠皮膚未見致敏反應。
參照iso10993-5:2009《醫療器械的生物學評價》中細胞毒性測試-體外法的標準對實施例1-3中制備的肌貼用膠粘劑進行細胞毒性測試,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備的膠粘劑對l929細胞無潛在毒性影響。
參照gb/t11175-2002《合成樹脂乳液實驗方法》對實施例1-3中制備的肌貼用膠粘劑進行粘度測試,粘度(mpa.s,25℃)為300以上;將實施例1-3中制備的肌貼用膠粘劑在空氣中放置一個月后,測試其粘度,均未發生變化。
參照qb/t2424-1998《雙面膠粘帶》對實施例1-3中制備的肌貼用膠粘劑進行剝離強度(180度撕開)測試,其剝離強度≥2.0n/10mm,達到市場主流產品性能。
因此,本發明制備的膠粘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