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71741閱讀:649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土壤培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伴隨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城市建設的迅速擴張,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造成耕地資源大量損失,人均耕地面積呈逐年減少態勢,人地矛盾日益凸現,國家糧食安全受到威脅。另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土壤荒漠化、鹽堿化進一步加劇,使脆弱的土地生態環境遭受破壞,耕地質量下降。在土地開發整理中,其主體對象是荒地、灘涂、田坎、廢棄宅基地、鹽堿地、風沙地、遭人為、自然破壞和廢棄的貧瘠土地。如不對這些貧瘠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實施培肥改良,就無法實現土地開發整理的宗旨,也無法實現國家提出的“堅持耕地占補平衡,補充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的土地保護要求,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按照土壤學的觀點,土壤養分不平衡仍然不能保證植物正常發育。多種廢棄物聯合添加到土壤中,能夠實現土壤養分平衡協調,在此基礎上全面提高多種養分的總體含量。另外,幾種廢棄物加入土壤后,能同時對土壤的質地、結構和其它物理性質得以相應的改善。秸稈中含有氮、磷、鉀等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可作為寶貴的肥料資源,農業廢物的堆肥化利用不僅能解決廢物污染問題,還可減少化學肥料的投入成本,為現代農業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料,改變長期單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及肥力下降現狀,優化土壤生態系統,因此,從資源、環境和經濟三方面綜合考慮,通過高溫堆肥實現畜禽糞便和種植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達到養殖業與種植業發展的對接,是國際農業環境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但是,現有改良培肥過程中,通過傳統堆肥會導致培肥初期功能微生物少、繁殖速度慢、氮素流失嚴重、易產生臭氣、無害化程度低和肥力不穩定等問題,同時現有秸稈堆肥過程中,由于秸稈含氮量較低,限制腐熟細菌的快速繁殖,所以通過培育并篩選秸稈中對腐熟速率加快的微生物,隨后制備菌劑并培肥改良貧瘠土壤的研究,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主要由體積比為1:1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和蛋白營養劑制備而成;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由秸稈混合物密封發酵得到菌種,并經由微生物培養基體外培養制得。

本發明所提供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合理篩選秸稈混合物,并利用秸稈混合物發酵過程,獲得堆肥產熱菌種,并將堆肥產熱菌種進行富集培養,然后與富含蛋白質的蛋白營養劑進行混合,得到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可以在秸稈堆肥過程中產生熱量,有效提供細菌繁殖所需溫度,再通過蛋白營養劑提供氮源,使微生物在發酵初期,利用蛋白營養劑提供的氮源大量繁殖,提高堆肥速率,增強堆肥效果,有效縮短培肥所需時間,解決了秸稈堆肥對貧瘠土壤進行培肥過程中,培肥初期功能微生物少、繁殖速度慢、氮素流失嚴重,且秸稈含氮量較低,限制腐熟細菌的快速繁殖,影響培肥速率的問題。

進一步地,所述秸稈混合物由重量份數比為:25-30:28-35:30-35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制備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蛋白營養劑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45-50甘油、50-55去離子水和15-20豆粕粉末,可在為細菌提供充足營養的同時,對其產生保護作用,更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

進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培養基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而成:甘露醇20-65、胰蛋白胨5-15、淀粉15-20、瓊脂20-45和去離子水25-30。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55-60農作物秸稈顆粒、25-30去離子水、2-3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利用本發明提供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與混合秸稈和水進行混合,得到的秸稈堆肥料,將其堆肥至貧瘠土壤表面,進行堆肥3-5次厚,即可達到快速改良貧瘠土壤的目的,具有改良速度快、無害化程度高、肥力穩定,改良效果等優點。

優選地,所述農作物秸稈顆粒由重量份數比為:5-10:3-5:6-8的水稻秸稈顆粒、玉米秸稈顆粒和大豆秸稈顆粒混合而成。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重量份數比為25-30:28-35:30-35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后粉碎、過篩,得到秸稈混合物,將所述秸稈混合物與去離子水以1:3-8的質量比混合均勻,然后自然固化,然后撒水至含水量為50%,靜置密封發酵,并對發酵溫度進行檢測,當發酵溫度升至45-50℃時,收集發酵液并過濾,即得菌種;

(2)、將菌種接種到微生物培養基中,35-45℃下進行微生物培養10-14天,待培養完成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制備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

(3)、將步驟(2)所得到的秸稈腐熟菌液與蛋白營養劑按照1:1體積比混合均勻,在-80~-70℃下真空冷凍干燥,即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優選地,所述步驟(2)微生物培養的方法具體為:將粗菌種與微生物培養基按照質量比為1:20-30混合均勻,35-45℃下自然培養5-7,然后過濾收集濾液,得到篩選種子液;將所述篩選種子液按照質量比為1:8-13與微生物培養基混合均勻,于35-45℃條件下,250~300r/min搖床振蕩條件下繁殖培養5-7天,過濾并收集濾液,即得所述秸稈腐熟菌液,在該條件先進行培養繁殖的微生物,體外活性最高,繁殖量大。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在制備土壤改良肥料中的應用,以及所述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在改良土壤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及其制備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篩選培育產熱細菌,與豆粕提供的氮源復合獲得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使用在秸稈堆肥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堆肥效率,縮短堆肥時間,增強得到的肥料的肥力,較普通堆肥時間縮短15~20天。

(2)本發明利用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得到的秸稈肥料,用于改良貧瘠土壤,土壤改良效果好,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且綠色安全,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的發明內容,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由體積比為1:1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和蛋白營養劑制備而成;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由秸稈混合物密封發酵得到菌種,并經由微生物培養基體外培養制得。

實施例2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由體積比為1:1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和蛋白營養劑制備而成;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由重量份數比為27:31:32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物密封發酵得到菌種,并經由微生物培養基體外培養制得。

實施例3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所述蛋白營養劑由重量份比為47:53:16的甘油、去離子水和豆粕粉末制備而成。

實施例4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由體積比為1:1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和蛋白營養劑制備而成,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為混合秸稈發酵產物,所述混合秸稈為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的混合物。

制備方法如下:

(1)、選取重量份數比為25:28:30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后粉碎、過篩,得到秸稈混合物,將所述秸稈混合物與去離子水以1:3的質量比混合均勻,然后自然固化,然后撒水至含水量為50%,靜置密封發酵,并對發酵溫度進行檢測,當發酵溫度升至45℃時,收集發酵液并過濾,即得粗菌種;

(2)、將粗菌種接種到微生物培養基中,35℃下進行培養10天,待培養完成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制備得所述秸稈腐熟菌液;

(3)、將步驟(2)所得到的秸稈腐熟菌液與蛋白營養劑按照1:1體積比混合均勻,在-80℃下真空冷凍干燥,即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實施例5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由體積比為1:1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和蛋白營養劑制備而成,制備方法如下:

(1)、選取重量份數比為30:35:35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后粉碎、過篩,得到秸稈混合物,將所述秸稈混合物與去離子水以1:8的質量比混合均勻,然后自然固化,然后撒水至含水量為50%,靜置密封發酵,并對發酵溫度進行檢測,當發酵溫度升至50℃時,收集發酵液并過濾,即得粗菌種;

(2)、將粗菌種與微生物培養基按照質量比為1:20混合均勻,45℃下自然培養7天,然后過濾收集濾液,得到篩選種子液;將所述篩選種子液按照質量比為1:8與微生物培養基混合均勻,于35℃條件下,250r/min搖床振蕩條件下繁殖培養7天,過濾并收集濾液,即得所述秸稈腐熟菌液;

(3)、將步驟(2)所得到的秸稈腐熟菌液與蛋白營養劑按照1:1體積比混合均勻,在-70℃下真空冷凍干燥,即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實施例6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與實施例4的區別在于,進一步限定,所述微生物培養基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而成,甘露醇65、胰蛋白胨15、淀粉20、瓊脂45和去離子水30。

所述蛋白營養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45甘油、50去離子水和15豆粕粉末。

制備方法如下:

(1)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45甘油、50去離子水和15豆粕粉末,混合均勻即得蛋白營養劑,備用;

(2)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甘露醇65、胰蛋白胨15、淀粉20、瓊脂45和去離子水30,攪拌混合并置于125℃下滅菌處理20min,靜置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微生物培養基,備用;

(3)、選取重量份數比為26:30:33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后粉碎、過篩,得到秸稈混合物;將所述秸稈混合物與去離子水以1:5的質量比混合均勻,然后自然固化,得到干燥秸稈塊料;

(4)、對所述干燥秸稈塊料撒水至含水量為50%,靜置密封發酵,并對發酵溫度進行檢測,當發酵溫度升至49℃時,收集發酵液并過濾,得到濾液;

(5)、將步驟(4)得到的濾液按照質量比為1:25與步驟(2)所得的微生物培養基混合均勻,在40℃下自然培養,7天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得到篩選種子液;

(6)、將步驟(5)得到的篩選種子液按照質量比為1:10與微生物培養基混合均勻,于38℃條件下,280r/min搖床振蕩條件下繁殖培養,6天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即得所述秸稈腐熟菌液;

(7)、將步驟(6)所得到的秸稈腐熟菌液與步驟(1)所得的蛋白營養劑按照1:1體積比混合均勻,在-75℃下真空冷凍干燥,即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實施例7

一種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55農作物秸稈顆粒、25去離子水、2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其中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為本發明所提供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實施例8

一種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60農作物秸稈顆粒、30去離子水、3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所述農作物秸稈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水稻秸稈5、玉米秸稈3和大豆秸稈6。

制備方法:

(1)、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選取65份甘露醇、15份胰蛋白胨、20份淀粉和45份瓊脂和30份去離子水置于燒杯中,攪拌混合并置于125℃下滅菌處理20min,靜置冷卻至室溫制備得篩選培養基,備用;

(2)、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30份水稻秸稈、35份玉米秸稈、35份大豆秸稈置于氣流粉碎機中,氣流粉碎并過60目篩,收集得農作物秸稈顆粒,按質量比1:5,將去離子水與農作物秸稈顆粒攪拌混合,自然固化并收集干燥秸稈塊料,

(3)、對干燥秸稈塊料灑水至含水率為50%,隨后靜置密封,發酵培養;在發酵培養過程中,每隔6h對發酵秸稈塊料溫度進行檢測,待發酵秸稈塊料溫度升溫至50℃時,收集發酵秸稈塊料并過濾,

(4)、收集濾液并等分為五份,按質量比1:25,分別將5份等分的濾液與5份篩選培養基攪拌混合,在45℃下自然培養;待自然培養7天后,選取5份自然培養后篩選培養基中微生物菌落生長最為旺盛的一份,過濾并收集濾液得篩選種子液,按質量比1:10,將篩選種子液與篩選培養基攪拌混合,再在45℃,300r/min搖床振蕩條件下繁殖培養7天,待培養完成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制備得秸稈腐熟菌液;

(5)、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50份甘油、55份去離子水和20份200目豆粕粉末置于燒杯中,攪拌混合并紫外滅菌處理20min,收集得混合液,再按體積比1:1,將上述制備的秸稈腐熟菌液與混合液攪拌混合,再在-70℃下真空冷凍干燥,碾磨制備得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6)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取5水稻秸稈、3玉米秸稈、6份大豆秸稈,混合并氣流粉碎,過50目篩,收集農作物秸稈顆粒,再選取重量份為60的農作物秸稈顆粒、30的去離子水和3的上述制備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攪拌混合制備得秸稈堆肥料。

實施例9

一種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55農作物秸稈顆粒、25去離子水、2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所述農作物秸稈顆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水稻秸稈10、玉米秸稈5和大豆秸稈8。

制備方法:

(1)、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選取20份甘露醇、5份胰蛋白胨、15份淀粉和20份瓊脂和25份去離子水置于燒杯中,攪拌混合并置于120℃下滅菌處理10min,靜置冷卻至室溫制備得篩選培養基,備用;

(2)、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25份水稻秸稈、28份玉米秸稈、30份大豆秸稈置于氣流粉碎機中,氣流粉碎并過60目篩,收集得農作物秸稈顆粒,按質量比1:5,將去離子水與農作物秸稈顆粒攪拌混合,收集秸稈漿料并澆注至50cm×50cm×50cm不銹鋼模具中,自然固化并收集干燥秸稈塊料,

(3)、對干燥秸稈塊料灑水至含水率為50%,隨后靜置密封,發酵培養;在發酵培養過程中,每隔6h對發酵秸稈塊料溫度進行檢測,待發酵秸稈塊料溫度升溫至45℃時,收集發酵秸稈塊料并過濾,

(4)、收集濾液并等分為五份,按質量比1:25,分別將5份等分的濾液與5份篩選培養基攪拌混合,在35℃下自然培養;待自然培養5天后,選取5份自然培養后篩選培養基中微生物菌落生長最為旺盛的一份,過濾并收集濾液得篩選種子液,按質量比1:10,將篩選種子液與篩選培養基攪拌混合,再在35℃,250r/min搖床振蕩條件下繁殖培養5天,待培養完成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制備得秸稈腐熟菌液;

(5)、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45份甘油、55份去離子水和15份200目豆粕粉末置于燒杯中,攪拌混合并紫外滅菌處理15min,收集得混合液,再按體積比1:1,將上述制備的秸稈腐熟菌液與混合液攪拌混合,再在-80℃下真空冷凍干燥,碾磨制備得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6)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取10水稻秸稈、5玉米秸稈、8份大豆秸稈,混合并氣流粉碎,過50目篩,收集農作物秸稈顆粒,再選取重量份為55的農作物秸稈顆粒、25的去離子水和2的上述制備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攪拌混合制備得秸稈堆肥料。

實施例10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重量份數比為25:28:32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后粉碎、過篩,得到秸稈混合物,將所述秸稈混合物與去離子水以1:6的質量比混合均勻,然后自然固化,然后撒水至含水量為50%,靜置密封發酵,并對發酵溫度進行檢測,當發酵溫度升至46℃時,收集發酵液并過濾,即得菌種;

(2)、將菌種接種到微生物培養基中,38℃下進行微生物培養13天,待培養完成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制備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液;

(3)、將步驟(2)所得到的秸稈腐熟菌液與蛋白營養劑按照1:1體積比混合均勻,在-80℃下真空冷凍干燥,即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實施例11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重量份數比為30:35:35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后粉碎、過篩,得到秸稈混合物,將所述秸稈混合物與去離子水以1:8的質量比混合均勻,然后自然固化,然后撒水至含水量為50%,靜置密封發酵,并對發酵溫度進行檢測,當發酵溫度升至50℃時,收集發酵液并過濾,即得粗菌種;

(2)、將粗菌種與微生物培養基按照質量比為1:20混合均勻,45℃下自然培養7天,然后過濾收集濾液,得到篩選種子液;將所述篩選種子液按照質量比為1:8與微生物培養基混合均勻,于35℃條件下,250r/min搖床振蕩條件下繁殖培養7天,過濾并收集濾液,即得所述秸稈腐熟菌液;

(3)、將步驟(2)所得到的秸稈腐熟菌液與蛋白營養劑按照1:1體積比混合均勻,在-70℃下真空冷凍干燥,即得所述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實施例12

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選取40份甘露醇、10份胰蛋白胨、17份淀粉和30份瓊脂和27份去離子水置于燒杯中,攪拌混合并置于122℃下滅菌處理15min,靜置冷卻至室溫制備得篩選培養基,備用;

(2)、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27份水稻秸稈、30份玉米秸稈、32份大豆秸稈置于氣流粉碎機中,氣流粉碎并過60目篩,收集得農作物秸稈顆粒,按質量比1:5,將去離子水與農作物秸稈顆粒攪拌混合,收集秸稈漿料并澆注至50cm×50cm×50cm不銹鋼模具中,自然固化并收集干燥秸稈塊料,

(3)、對干燥秸稈塊料灑水至含水率為50%,隨后靜置密封,發酵培養;在發酵培養過程中,每隔6h對發酵秸稈塊料溫度進行檢測,待發酵秸稈塊料溫度升溫至47℃時,收集發酵秸稈塊料并過濾;

(4)、收集濾液并等分為五份,按質量比1:25,分別將5份等分的濾液與5份篩選培養基攪拌混合,在37℃下自然培養;待自然培養6天后,選取5份自然培養后篩選培養基中微生物菌落生長最為旺盛的一份,過濾并收集濾液得篩選種子液,按質量比1:10,將篩選種子液與篩選培養基攪拌混合,再在37℃,275r/min搖床振蕩條件下繁殖培養6天,待培養完成后,過濾并收集濾液,制備得秸稈腐熟菌液;

(5)、按重量份數計,分別稱量47份甘油、52份去離子水和17份200目豆粕粉末置于燒杯中,攪拌混合并紫外滅菌處理17min,收集得混合液,再按體積比1:1,將上述制備的秸稈腐熟菌液與混合液攪拌混合,再在-75℃下真空冷凍干燥,碾磨制備得一種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

試驗1、不同秸稈組合對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影響

本試驗選擇不同的秸稈組合,制備所得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取55kg農作物秸稈顆粒、25kg去離子水和2kg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攪拌混合均勻,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堆肥,觀察秸稈腐熟情況,當秸稈顏色變為褐色或者黑褐色,潮濕情況下手握是柔軟有彈性,晾干后輕觸即碎,作為秸稈腐熟標志,腐熟時間結果見表1。

表1不同秸稈組合對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影響

由上述試驗結果可知單獨的水稻、玉米或大豆以及將秸稈組合中的某個成分更換為其他常規秸稈,經發酵制備菌種,進行培養后行程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對秸稈腐熟的催化效果不佳,另腐熟時間較長,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秸稈組合進行制備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可以有效縮短秸稈腐熟周期。

試驗2、不同發酵溫度對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影響

本試驗選擇不同的發酵溫度,其他成分及制備方法與實施例4相同,制備所得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取55kg農作物秸稈顆粒、25kg去離子水和2kg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攪拌混合均勻,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堆肥,觀察秸稈腐熟情況,當秸稈顏色變為褐色或者黑褐色,潮濕情況下手握是柔軟有彈性,晾干后輕觸即碎,作為秸稈腐熟標志,腐熟時間結果見表2。

表2不同發酵溫度對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影響

由上述試驗結果可知在秸稈發酵過程中,提取產熱菌種的溫度時機較為重要,隨著溫度的升高,所提取的菌種制備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縮短腐熟時間效果增大,但到達一定溫度之后,秸稈腐熟時間明顯延長,因此具有一個最佳溫度,經大量試驗本發明提供了合理的發酵溫度,可以有效降低秸稈腐熟時間,有效增強堆肥效率。

試驗3、不同蛋白營養劑對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影響

本試驗選擇不同的蛋白營養劑,其他成分及制備方法與實施例4相同,制備所得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取55kg農作物秸稈顆粒、25kg去離子水和2kg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攪拌混合均勻,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堆肥,觀察秸稈腐熟情況,當秸稈顏色變為褐色或者黑褐色,潮濕情況下手握是柔軟有彈性,晾干后輕觸即碎,作為秸稈腐熟標志,腐熟時間結果見表3。

表3不同蛋白營養劑對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影響

由上述試驗結果可知,本發明提供的合理的蛋白營養物劑為微生物菌劑中的細菌提供營養,從而進行大量繁殖,進而有效縮短培肥時間。

試驗4、不同原料配比對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腐熟情況的影響

本試驗選擇不同的原料配比,其他制備方法及工藝參數與實施例7相同,制備所得的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堆肥,觀察秸稈腐熟情況,當秸稈顏色變為褐色或者黑褐色,潮濕情況下手握是柔軟有彈性,晾干后輕觸即碎,作為秸稈腐熟標志,腐熟時間結果見表4。

表4不同原料配比對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腐熟情況的影響

由上述試驗結果可知,隨著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用量增加,腐熟效率明顯增加,但是到達一定比例后,隨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用量繼續增加,腐熟時間明顯延長,本發明提供的最佳原料配比為農作物秸稈顆粒:去離子水: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55-60:25-30:2-3。

試驗5、不同農作物秸稈顆粒對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肥力的影響

本試驗選擇不同的農作物秸稈顆粒,其他制備方法及工藝參數與實施例8相同,制備所得的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堆肥,將秸稈堆肥料堆肥至貧瘠土壤表面,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堆肥15天后,按5kg/m2,用竹耙將堆肥后的秸稈均勻鋪覆至貧瘠土壤表面,每隔51天堆肥一次,堆肥處理4次后,檢測土壤性質改變情況,并種植水稻,對水稻產量進行監測,結果見表5,其中,空白組為不施加肥料的土壤,試驗1組:水稻秸稈;試驗2組:玉米秸稈;試驗3組:大豆秸稈;試驗4組:水稻秸稈:大豆秸稈重量份比為5:3;試驗5組:玉米秸稈:大豆秸稈重量份比為1:2;試驗6組:水稻秸稈;試驗7組:小麥:玉米:大豆=5:3:6(重量份);試驗8組:水稻:玉米:大豆=1:3:6(重量份)。

表5不同農作物秸稈顆粒對含有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的秸稈堆肥料肥力的影響

由上述試驗結果可知,選取合適的秸稈混合物,通過合理配比加入本發明所提供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而制備的秸稈堆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貧瘠程度,而根據相同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選擇不同的秸稈進行培肥,其改良土壤性能具有較大差異,經大量試驗得到了與本發明所提供的秸稈微生物腐熟菌劑相適配的秸稈混合物,即重量配比為:5-10:3-5:6-8的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混合。

本發明所提供的實施例及試驗例均為大量試驗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小部分,并不用于限定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仲巴县| 抚顺县| 当涂县| 富裕县| 玛曲县| 云龙县| 古田县| 香格里拉县| 新野县| 卢龙县| 辉县市| 育儿| 连平县| 高邑县| 英山县| 巍山| 赣州市| 榕江县| 固安县| 桐柏县| 阜康市| 宝应县| 秭归县| 桃园县| 梅河口市| 陆川县| 临泽县| 通道| 长兴县| 汝阳县| 开江县| 西宁市| 雅江县| 内乡县| 马鞍山市| 安陆市| 井冈山市| 罗田县| 丹东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