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隔熱膜,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
背景技術:
玻璃是一種透明、強度及硬度頗高,不透氣的物料,被廣泛用于各種建筑上。為保證良好的透光性,目前廣泛使用的玻璃大多為單層平板玻璃,但是隔熱效果較差,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不能有效阻擋室外太陽光的熱量進入室內,從而導致室內溫度較高。對于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更換玻璃成本較高,需要在已有基礎上采取有效的隔熱措施。
技術實現要素:
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節省成本,提高玻璃的隔熱效果。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丙烯酸樹脂20-30份、膨潤土10-20份、高嶺土5-15份、分散劑1-5份、流平劑1-3份、增稠劑1-2份。所述玻璃隔熱膜的厚度為6絲、8絲或12絲。
所述分散劑為聚乙烯蠟、聚丙烯蠟中的一種或兩者的混合物,兩者混合使用時質量比為2:3。
所述流平劑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中的一種或兩者的混合物,兩者混合使用時質量比為1:2。
所述增稠劑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種或兩者的混合物,兩者混合使用時質量比為1:1。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1)將丙烯酸樹脂20~30份、膨潤土10~20份、高嶺土5~15份在55~65℃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2)向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分散劑1-5份、流平劑1-3份、增稠劑1-2份,持續攪拌直至形成分散均勻的粘稠物;
(3)將上述粘稠物送入壓膜機,壓成薄膜,靜止冷卻后即得高效玻璃隔熱膜成品。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制作原料簡單易得,制作工藝簡單易操作;所得成品使用方便,隔熱效果明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因此局限于下述實施例,而是由本發明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限定。
實施例1
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丙烯酸樹脂20份、膨潤土10份、高嶺土5份、聚乙烯蠟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聚丙烯酰胺1份;其制作步驟如下:
(1)將丙烯酸樹脂20份、膨潤土10份、高嶺土5份在55℃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2)向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聚乙烯蠟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聚丙烯酰胺1份,持續攪拌直至形成分散均勻的粘稠物;
(3)將上述粘稠物送入壓膜機,壓成6絲薄膜,靜止冷卻后即得高效玻璃隔熱膜成品。
實施例2
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丙烯酸樹脂25份、膨潤土15份、高嶺土10份、聚丙烯蠟3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份、聚乙烯醇2份;其制作步驟如下:
(1)將丙烯酸樹脂25份、膨潤土15份、高嶺土10份在60℃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2)向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聚丙烯蠟3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份、聚乙烯醇2份,持續攪拌直至形成分散均勻的粘稠物;
(3)將上述粘稠物送入壓膜機,壓成8絲薄膜,靜止冷卻后即得高效玻璃隔熱膜成品。
實施例3
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丙烯酸樹脂30份、膨潤土20份、高嶺土15份、聚乙烯蠟5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3份、聚氧化乙烯2份;其制作步驟如下:
(1)將丙烯酸樹脂30份、膨潤土20份、高嶺土15份在65℃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2)向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聚乙烯蠟5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3份、聚氧化乙烯2份,持續攪拌直至形成分散均勻的粘稠物;
(3)將上述粘稠物送入壓膜機,壓成12絲薄膜,靜止冷卻后即得高效玻璃隔熱膜成品。
實施例4
一種高效玻璃隔熱膜,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丙烯酸樹脂26份、膨潤土18份、高嶺土12份、聚乙烯蠟2份、聚丙烯蠟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份、聚丙烯酰胺1份、聚乙烯醇1份;其制作步驟如下:
(1)將丙烯酸樹脂26份、膨潤土18份、高嶺土12份在60℃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2)向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聚乙烯蠟2份、聚丙烯蠟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份、聚丙烯酰胺1份、聚乙烯醇1份,持續攪拌直至形成分散均勻的粘稠物;
(3)將上述粘稠物送入壓膜機,壓成8絲薄膜,靜止冷卻后即得高效玻璃隔熱膜成品。
將上述實施例成品覆于建筑物玻璃外側,在不同室外氣溫下,對比室內外溫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從上表可以發現,實施例1-4的高效玻璃隔熱膜成品隔熱效果明顯,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低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