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制造工藝裝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的風擋玻璃,包括前風擋玻璃、后風擋玻璃、側風擋玻璃,且風擋玻璃通過玻璃膠粘接在車身上。如今在總裝車間內通常采用涂膠設備并按照預定的軌跡對風擋玻璃進行涂膠,保持工藝規定的膠形,然后裝配到車身上。
通常對風擋玻璃涂膠的供需包括清洗、兩次涂膠等,其中第一次涂膠是將底涂液涂在風擋玻璃的周邊,這樣是為了保證在第二次涂膠后能夠使風擋玻璃與車身粘接后具有較好的牢固性以及密封性,而在第一次涂膠之后,需要使風擋玻璃上的底涂液完全晾干后再進行第二次涂膠,但是晾干的時間通常比較長,因此可能使得風擋玻璃涂膠的節拍比較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能夠較好地提高風擋玻璃涂膠的節拍。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包括用于運輸風擋玻璃的平臺,所述平臺上按順序設有第一次涂膠工位、第二次涂膠工位以及抓取翻轉工位;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一次涂膠的第一對中識別裝置;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二次涂膠的第二對中識別裝置;所述抓取翻轉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抓取風擋玻璃并對風擋玻璃進行翻轉的抓取翻轉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涂膠工位和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之間設有烘干工位,所述烘干工位對應地設有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用于烘干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其中,所述烘干裝置包括熱風機和吹風管,所述熱風機連接所述吹風管,所述吹風管上設有吹風口,所述平臺將所述風擋玻璃運輸至所述烘干工位后,所述吹風口朝向所述風擋玻璃。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對應地還設有排風裝置。其中,所述排風裝置包括排風電機、相互連通的排風管道和抽排腔室,所述排風管道設在所述排風管道內或所述抽排腔室。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對中識別裝置包括防錯對比系統和自動涂膠系統;所述防錯對比系統用于識別風擋玻璃的型號與生產制造執行系統預設的風擋玻璃型號,所述自動涂膠系統用于第一次涂膠。進一步地,所述抓取翻轉工位對應地還設有自動升降裝置和具有機械手的自動平移裝置,所述自動升降裝置用于抬高翻轉后的風擋玻璃,所述自動平移裝置通過所述機械手抓取抬高后的風擋玻璃并將風擋玻璃輸送至安裝位置處。其中,所述自動升降裝置通過同步齒形驅動裝置將翻轉后的風擋玻璃抬高。可選地,還包括推拉式的安全門,所述安全門上設有安全鎖,且所述安全門位于所述平臺的一側。優選地,所述安全門上設有自動報警系統,當所述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運行且所述安全門打開時,所述自動報警系統啟動。可選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通過同步齒形驅動裝置運輸風擋玻璃。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根據上述的內容可知,由于所述第一涂膠工位和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之間設有烘干工位,所述烘干工位對應地設有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用于烘干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因此可以提高第一次涂膠后風擋 玻璃的吹干效果,比較有效地縮短晾干時間,進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節拍。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平臺的示意圖之一;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平臺的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防錯對比系統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防錯對比系統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自動涂膠系統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排風裝置的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烘干裝置的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自動升降裝置的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中自動上線裝置的示意圖.附圖標記I-平臺,10-同步齒形驅動裝置,2-第一次涂膠工位(第一工位),20-防錯對比系統,200-位移傳感器,21-自動涂膠系統,210-旋轉軸,211-清洗瓶,212-快換接頭,213-棉刷,214-底涂瓶,215-第一補液孔,216-第二補液孔,217-音叉液位傳感器,218-氣管,22-排風裝置,220-抽排腔室,221-排風管道,222-排風電機,3-過渡工位(第二工位),
4-烘干工位(第三工位),40_烘干裝置,400-熱風機,401-吹風管,5-第二次涂膠工位(第四工位),6_翻轉等待工位(第五工位),7-抓取翻轉工位(第六工位),70_自動升降裝置,700-同步齒形驅動帶,701-驅動電機,702-自動翻轉架,703-吸盤,71-自動平移裝置,8-安全門,9-風擋玻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如圖I所示,為本發明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包括用于運輸風擋玻璃的平臺I (參照圖2),所述平臺I上按順序設有第一次涂膠工位2、第二次涂膠工位5以及抓取翻轉工位7 ;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2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一次涂膠的第一對中識別裝置;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5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二次涂膠的第二對中識別裝置;所述抓取翻轉工位7對應地設有用于抓取風擋玻璃并對風擋玻璃進行翻轉的抓取翻轉裝置,其中, 所述第一涂膠工位和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5之間設有烘干工位4,所述烘干工位4對應地設有烘干裝置40,所述烘干裝置40用于烘干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根據上述的內容可知,由于所述第一涂膠工位和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5之間設有烘干工位4,所述烘干工位4對應地設有烘干裝置40,所述烘干裝置40用于烘干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因此可以提高第一次涂膠后風擋玻璃的吹干效果,比較有效地縮短晾干時間,進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節拍。其中,結合圖9或圖10,抓取翻轉裝置包括自動翻轉架702和固定在翻轉架上的吸盤703,當第二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被運輸至抓取翻轉工位7后,吸盤703吸合在風擋玻璃上,然后通過自動翻轉架702將風擋玻璃180°旋轉,進而可以對風擋玻璃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具體地,參照圖8,所述烘干裝置40可以包括熱風機400和吹風管401,所述熱風機400連接所述吹風管401,所述吹風管401上設有吹風口,所述平臺I將所述風擋玻璃運輸至所述烘干工位4后,所述吹風口朝向所述風擋玻璃,其中,吹風管401為風擋玻璃的仿形,這樣可以使整個風擋玻璃可以接受到來自于吹風管401的熱風,進一步提高吹干效果。需要說明的是,如圖I所示,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2和所述烘干工位4之間還設有過渡工位3,所述過渡工位3可以使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進入到烘干工位4之前有一段緩沖時間,這樣可以避免前一個風擋玻璃在烘干工位4上還未完成烘干,后一個風擋玻璃已經即將運輸到烘干工位4。由于底涂液中存在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因此在第一涂膠的過程中,底涂液的揮發物會排到生產車間中,這樣車間的作業人員吸入后,不利于身體健康,進而作為本發明實施例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2對應地還設有排風裝置22,這樣可以較好的避免上述問題。具體地,如圖7所示,所述排風裝置22可以包括排風電機222、相互連通的排風管道221和抽排腔室220,所述排風管道221可以設在所述排風管道221內或設在所述抽排腔室220。具體地,在進行第一次涂膠的過程中,排風電機222啟動,由于內外壓差的原因,排風電機222可以使底涂液的揮發物進入到抽排腔室220,并進入到排風管道221內,進而將底涂液的揮發物抽走。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對中識別裝置包括防錯對比系統20和自動涂膠系統21 ;所述防錯對比系統20用于識別風擋玻璃的型號與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預設的風擋玻璃型號,可以避免放入與生產計劃不匹配的風擋玻璃,所述自動涂膠系統21用于第一次涂膠。如圖4或圖5所示,防錯對比系統20通過位移傳感器200來采集風擋玻璃的尺寸信息,通過(單邊原始長度A-傳感器移動距離B) X 2的計算方法識別風擋玻璃玻璃尺寸,其中,單邊原始長度A為位移傳感器200距離風擋玻璃中心部分的尺寸,參照圖4,A-B =C,CX2即為風擋玻璃的尺寸信息,此時識別出的尺寸信息傳送至MES系統,并且該尺寸信息與MES系統提供的生產計劃的車型所對應的風擋玻璃標準型號對比,如果尺寸不一致則報警;如果一致,則將信息傳送給自動涂膠系統21,此時自動涂膠系統21會根據傳送的信息調出涂膠軌跡并開始進行涂底膠,從而無需人工操作,由于底涂液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因此自動涂膠也保障了人身健康安全;另外,還可以實現不同車型的混線生產,使得第一次對中裝置的靈活性比較好。
如圖6所示,為自動涂膠系統21的示意圖。自動涂膠系統21包括可繞自身旋轉的旋轉軸210,旋轉軸210上沿徑向對稱設有清洗瓶211和底涂瓶214,清洗瓶211的瓶口和底涂瓶214的瓶口均設有快換接頭212,快換接頭212上設有棉刷213,這樣通過旋轉軸210的旋轉可以使兩個瓶口旋轉切換,清洗瓶211的瓶口朝向風擋玻璃時,此時可以實現對風擋玻璃的清洗,當底涂瓶214的瓶口朝向風擋玻璃時,此時可以實現對風擋玻璃的第一次涂膠;旋轉軸210內還設有用于監測清洗液液位或底涂液液位的音叉液位傳感器217,以及用于在第一次涂膠時可以給予一定的正壓力的氣管218,這樣可以使得瓶內的液體能夠及時從棉刷213流出,保證清洗干凈或涂膠完整;另外,清洗瓶211上設有用于補充清洗液的第一補液孔215,底涂瓶214上設有用于補充底涂液的第二補液孔216,這樣可以當瓶內液體的量不足時,通過音叉液位傳感器217的監測可以使液體及時補充到瓶內;另外,清洗瓶211和底涂瓶214在旋轉切換的過程中,會使底涂瓶214瓶內的底涂液產生振動,這樣可以進一步防止底涂液凝固。此外,由于第一次對中識別裝置已經具有對風擋玻璃進行了識別,因此第二次對中識別裝置可以只具有涂膠系統,這樣涂膠系統根據傳送的尺寸信息調出涂膠軌跡并開始進行第二次涂膠,也同樣無需人工操作。在現有技術中,通常是通過操作人員來將翻轉后的風擋玻璃從涂膠工位上取出,然后搬運到生產線上進行安裝,但是這樣人員參與比較多,勞動強度較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參照圖10,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使所述抓取翻轉工位7對應地還設有自動升降裝置70和具有機械手的自動平移裝置71,其中所述自動升降裝置70用于抬高翻轉后的風擋玻璃9,所述自動平移裝置71通過所述機械手抓取抬高后的風擋玻璃并將風擋玻璃9輸送至安裝位置處。具體地,第二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在抓取翻轉后,先被抬升至距離平臺I有兩米左右位置處,然后自動平移裝置71通過機械手將風擋玻璃抓取后并將風擋玻璃運輸至安裝位置處,這樣可以形成自動上線裝置,進而也可以適應自動化生產線的要求。可選地,如圖9所示,所述自動升降裝置70可以通過同步齒形驅動裝置將翻轉后的風擋玻璃抬高,所述同步齒形驅動裝置包括同步齒形驅動帶700以及驅動電機701,其中同步齒形驅動帶700連接抓取翻轉裝置中的自動翻轉架702,這樣驅動齒形驅動帶在驅動電機701作用下將吸合有風擋玻璃的自動翻轉架702抬高。但是也并不限于此,自動升降裝置70也可以通過絲杠傳動裝置將翻轉后的風擋玻璃抬高。但是由于風擋玻璃需要抬升至較高的位置,并且運輸比較平穩,因此本發明實施例優選地采用同步齒形驅動裝置,而且同步齒形驅動裝置的成本較低。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結合圖1,在第二次涂膠工位5和抓取翻轉工位7之間還設有翻轉等待工位6,這樣便于前一個風擋玻璃在進行抓取、翻轉、抬高等動作時,下一個風擋玻璃可以處于等待狀態,使得涂膠設備可以進行自動有序的動作。進一步地,再次參照圖1,還包括推拉式的安全門8,所述安全門8上設有安全鎖,且所述安全門8位于所述平臺I的一側。這樣在涂膠設備工作時,可以防止操作人員與涂膠設備近距離接觸,保障了人身安全,而且當需要打開安全門8時,采用推拉式的安全門8可以避免占用較多空間;另外配備安全鎖可以防止操作人員意外打開。另外,所述安全門8上還可以設有自動報警系統,當所述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運行且所述安全門8打開時,所述自動報警系統啟動。具體地,當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在
正常運行時,安全門8如果被意外打開,此時自動報警系統會發出警報,可以使涂膠設備停止運行,避免發生意外。可選地,如圖2或圖3所示,所述平臺I通過同步齒形驅動裝置10運輸風擋玻璃,這樣在運輸風擋玻璃的過程中比較平穩。根據上述內容以及結合圖1,本發明實施例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的工作過程為為了便于說明,將第一次涂膠工位2、過渡工位3、烘干工位4、第二次涂膠工位5、翻轉等待工位6以及抓取翻轉工位7對應為第一工位至第六工位。第一步,將待涂膠的風擋玻璃放入到第一工位2處,通過第一次對中識別裝置來識別出風擋玻璃的尺寸信息,并將該尺寸信息傳送至MES系統,且與MES系統提供的生產計劃的車型所對應的風擋玻璃標準型號對比,如果尺寸不一致則報警;如果一致,則將信息傳送給自動涂膠系統21,此時自動涂膠系統21會根據傳送的信息調出涂膠軌跡并完成第一次涂膠;第二步,將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運輸至第二工位3,進入緩沖階段;第三步,當風擋玻璃進入到第三工位4后,通過烘干裝置40使風擋玻璃完全被烘干,然后進入到第四工位5;第四步,風擋玻璃處于第四工位5后,通過第二次對中識別裝置的涂膠系統對風擋玻璃進行第二次涂膠;第五步,完成第二次涂膠后將風擋玻璃運輸至第五工位6并處于翻轉等待狀態;第六步,當風擋玻璃從第五工位進入到第六工位7后,在抓取翻轉裝置對風擋玻璃的吸合以及180°翻轉后,自動升降裝置70將風擋玻璃抬升至距離平臺I有兩米左右位置處,然后自動平移裝置71通過機械手將風擋玻璃抓取后并將風擋玻璃運輸至安裝位置處,進而可以實現風擋玻璃與車身的連接。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包括用于運輸風擋玻璃的平臺,所述平臺上按順序設有第一次涂膠工位、第二次涂膠工位以及抓取翻轉工位; 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一次涂膠的第一對中識別裝置; 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二次涂膠的第二對中識別裝置; 所述抓取翻轉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抓取風擋玻璃并對風擋玻璃進行翻轉的抓取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涂膠工位和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之間設有烘干工位,所述烘干工位對應地設有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用于烘干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裝置包括熱風機和吹風管,所述熱風機連接所述吹風管,所述吹風管上設有吹風口,所述平臺將所述風擋玻璃運輸至所述烘干工位后,所述吹風口朝向所述風擋玻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對應地還設有排風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裝置包括排風電機、相互連通的排風管道和抽排腔室,所述排風管道設在所述排風管道內或所述抽排腔室。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對中識別裝置包括防錯對比系統和自動涂膠系統;所述防錯對比系統用于識別風擋玻璃的型號與生產制造執行系統預設的風擋玻璃型號,所述自動涂膠系統用于第一次涂膠。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翻轉工位對應地還設有自動升降裝置和具有機械手的自動平移裝置,所述自動升降裝置用于抬高翻轉后的風擋玻璃,所述自動平移裝置通過所述機械手抓取抬高后的風擋玻璃并將風擋玻璃輸送至安裝位置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升降裝置通過同步齒形驅動裝置將翻轉后的風擋玻璃抬高。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推拉式的安全門,所述安全門上設有安全鎖,且所述安全門位于所述平臺的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門上設有自動報警系統,當所述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運行且所述安全門打開時,所述自動報警系統啟動。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通過同步齒形驅動裝置運輸風擋玻璃。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風擋玻璃涂膠設備,涉及汽車制造工藝裝備的技術領域,為能夠較好地提高風擋玻璃涂膠的節拍而發明。包括用于運輸風擋玻璃的平臺,所述平臺上按順序設有第一次涂膠工位、第二次涂膠工位以及抓取翻轉工位;所述第一次涂膠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一次涂膠的第一對中識別裝置;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第二次涂膠的第二對中識別裝置;所述抓取翻轉工位對應地設有用于抓取風擋玻璃并對風擋玻璃進行翻轉的抓取翻轉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涂膠工位和所述第二次涂膠工位之間設有烘干工位,所述烘干工位對應地設有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用于烘干第一次涂膠后的風擋玻璃。本發明主要適用在汽車制造工藝中。
文檔編號B05C11/10GK102847667SQ20121036737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李建松, 趙志海, 楊樹民, 賈京聚, 劉賀, 陳旭, 郭月美, 薛亮, 梁雪嬌 申請人:天津博信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