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瀝青改性生產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最初是在本世紀初由國外引進的一種新型防水材料產品。經過多年來的市場拓展應用,通過工程應用及重點工程施工驗證,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以其特有的技術性能和防水應用特點,越來越受到防水工程設計、工程建設方及廣大用戶的認可和信賴。非固化橡化瀝青防水涂料主要是由膠粉、瀝青、添加劑等原輔材料經過配制而成。主要有二種類型:一種是高固體含量的產品,可達99%,主要采用熱熔噴涂施工方式;一種是含有高沸點溶劑的產品,固體含量在80%以上,可以常溫刮涂。由于涂料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固體含量,使得涂料配方中的各組分能在較為穩定的狀態下將各自的性能發揮到最大的程度,從而有效提高了涂料的固化物含量、體系穩定性和產品性能。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可以單獨作為一道防水層來使用、或可以與防水卷材復合起來作為復合防水層來使用。但作為一道防水層使用時,涂料必須在非外露場合使用,而且采用隔離層加以保護。當與防水卷材復合起來作為復合防水層使用時,則可以更能體現出建筑防水“剛柔結合”的設計理念,可以說是較為安全可靠的防水體系,防水工程質量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既可用于新建防水層,也可用于修復受損防水層;既可用于常規區域的防水,也可用于變形縫等特殊區域的防水,相對于其他防水材料,它對特殊區域的防水具有獨特優勢。同時,由于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無須對防水層做養護處理,大大縮短了防水施工期。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的主要特性如下:(1)涂料既可做涂層防水,又可作為膠粘劑粘貼防水卷材,形成結構復合防水層;(2)當涂料與基層粘接后,可以形成“皮膚式”防水構造,有效杜絕了竄水現象的發生。(3)涂料可以在潮濕基層上施工,這為地下室防水施工縮短工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4)涂料施工具多樣性和方便性,既可刮抹施工、也可噴涂施工,且不受季節影響均可施工作業。(5)涂料對結構變形具有極佳的適應性,材料特性決定了不會因結構變形而導致防水層的破損,確保了整個復合防水層長期保持完整性。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由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蠕變性能、粘結性能以及自愈功能等諸多特點,工程施工安全可靠、環保無污染。尤其是對潮濕基層、變形縫等特殊區域的適用性更強。當與卷材復合作為防水層時,其適用范圍廣、防水效果好、工程造價低,具有較好的市場競爭力,相信在今后的建筑防水工程應用上可以大有作為,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產品制備工藝繁瑣、產品性能差等問題,提供一種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的生產方法。本發明的方案是通過這樣實現的:一種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的生產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瀝青調配:將瀝青原料與膠質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0~15kg攪拌調和得到基質瀝青;2)改性加工:將步驟1)得到的基質瀝青加熱溫度在150℃溫浴10~30min,再升溫190~200℃后邊攪拌邊加入5~15%的改性劑,攪拌15~20min;再經過膠體磨均勻剪切攪拌加入5~15%穩定劑和2~5%助劑,溫度保持在180℃以上、攪拌8~20min;3)發育調整:將步驟2)改性后物料送入發育罐,150℃≤溫度控制≤175℃,發育10~12h得到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助劑為含5~10%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2~8%云母粉、2~5%層狀硅酸鈉、2~5%聚丙烯酸、2~5%玻璃纖維、2~5%偏硅酸鈉的糠醛抽出油。所述云母粉其化學成份組成如下表。所述玻璃纖維:顆粒大小為50~100目,含氧化鈉0%~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的改性劑為線形SBS改性劑、星形SBS改性劑中的一種或是它們的混合。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的穩定劑為含1.5~3%硫磺、2~5%氧化鋅的橡膠。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的橡膠為丁基橡膠、三元乙丙橡膠、丁腈橡膠、順丁橡膠中的一種或是它們的混合物。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1.使用助劑,加快焦油瀝青的氧化改性時間,節約了生產過程的時間。2.生產本產品過程中添加了改性劑、助劑、穩定劑使得煤瀝青的改性產品的性能得到更好的維持。3、改性助劑引入少量云母粉、玻璃纖維,在對防水涂料瀝青的改性加工過程中,增強了瀝青防水性能,使其達到防水材料的國家相關標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描述本發明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生產方法,這些描述并不是對本
發明內容作進一步的限定。以下實施例用到的云母粉:顆粒大小為40~60目,40-48%SiO2,30-32%Al2O3,9-11%K2O,1.1-1.5%Na2O,1.5-1.8%MgO,3.5-5.0%Fe2O3,0.02-0.05%S+P,0.03%H2O。玻璃纖維:顆粒大小為50~100目,含氧化鈉0%~2%。實施例1本實施例助劑:含5%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8%云母粉、2%層狀硅酸鈉、5%聚丙烯酸、5%玻璃纖維、2%偏硅酸鈉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劑為線形SBS改性劑。穩定劑為含1.5%硫磺、5%氧化鋅的丁基橡膠。本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瀝青調配:將瀝青原料與膠質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0kg攪拌調和得到基質瀝青;2)改性加工:將步驟1)得到的基質瀝青加熱溫度在150℃溫浴10min,再升溫190~200℃后邊攪拌邊加入15%的改性劑,攪拌15min;再經過膠體磨均勻剪切攪拌加入15%穩定劑和5%助劑,溫度保持在180℃以上、攪拌20min;3)發育調整:將步驟2)改性后物料送入發育罐,150℃≤溫度控制≤175℃,發育12h得到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實施例2本實施例助劑:含10%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2%云母粉、5%層狀硅酸鈉、2%聚丙烯酸、2%玻璃纖維、5%偏硅酸鈉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劑為星形SBS改性劑。穩定劑為含3%硫磺、2%氧化鋅的丁腈橡膠。本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瀝青調配:將瀝青原料與膠質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5kg攪拌調和得到基質瀝青;2)改性加工:將步驟1)得到的基質瀝青加熱溫度在150℃溫浴30min,再升溫190~200℃后邊攪拌邊加入5%的改性劑,攪拌20min;再經過膠體磨均勻剪切攪拌加入5%穩定劑和2%助劑,溫度保持在180℃以上、攪拌8min;3)發育調整:將步驟2)改性后物料送入發育罐,150℃≤溫度控制≤175℃,發育10h得到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實施例3本實施例助劑:含7%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5%云母粉、2.5%層狀硅酸鈉、2.5%聚丙烯酸、2.5%玻璃纖維、3%偏硅酸鈉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劑為線形SBS改性劑、星形SBS按照質量1:1的混合。穩定劑為含2%硫磺、2.5%氧化鋅的順丁橡膠。本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瀝青調配:將瀝青原料與膠質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3kg攪拌調和得到基質瀝青;2)改性加工:將步驟1)得到的基質瀝青加熱溫度在150℃溫浴20min,再升溫190~200℃后邊攪拌邊加入10%的改性劑,攪拌18min;再經過膠體磨均勻剪切攪拌加入10%穩定劑和2.5%助劑,溫度保持在180℃以上、攪拌12min;3)發育調整:將步驟2)改性后物料送入發育罐,150℃≤溫度控制≤175℃,發育11h得到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實施例4本實施例助劑:含6%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7%云母粉、3%層狀硅酸鈉、4%聚丙烯酸、2.5%玻璃纖維、5%偏硅酸鈉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劑為星形SBS改性劑。穩定劑為含2%硫磺、4.5%氧化鋅三元乙丙橡膠。本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瀝青調配:將瀝青原料與膠質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2kg攪拌調和得到基質瀝青;2)改性加工:將步驟1)得到的基質瀝青加熱溫度在150℃溫浴20min,再升溫190~200℃后邊攪拌邊加入7%的改性劑,攪拌20min;再經過膠體磨均勻剪切攪拌加入9%穩定劑和3.5%助劑,溫度保持在180℃以上、攪拌18min;3)發育調整:將步驟2)改性后物料送入發育罐,150℃≤溫度控制≤175℃,發育12h得到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實施例5本實施例助劑:含5%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8%云母粉、3%層狀硅酸鈉、7.5%聚丙烯酸、5%玻璃纖維、3.5%偏硅酸鈉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劑為星形SBS改性劑。穩定劑為含2%硫磺、3.5%氧化鋅的丁腈橡膠。本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瀝青調配:將瀝青原料與膠質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5kg攪拌調和得到基質瀝青;2)改性加工:將步驟1)得到的基質瀝青加熱溫度在150℃溫浴10min,再升溫190~200℃后邊攪拌邊加入5%的改性劑,攪拌20min;再經過膠體磨均勻剪切攪拌加入8.5%穩定劑和5%助劑,溫度保持在180℃以上、攪拌15min;3)發育調整:將步驟2)改性后物料送入發育罐,150℃≤溫度控制≤175℃,發育11h得到非固化瀝青防水涂料。以上實施例制備得到的瀝青防水涂料性能如下:項目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粘度(PQ、S)0.2-0.40.3-0.50.25-0.40.4-0.550.35-0.6耐熱性(90℃恒溫5h)不流淌不流淌不流淌不流淌不流淌透水性(流動水壓0.1-0.2MPa0.5h)不透水不透水不透水不透水不透水抗裂性(基層裂縫寬度≤2mm)涂膜不裂涂膜不裂涂膜不裂涂膜不裂涂膜不裂拉伸強度6.5MPa3.5MPa5.5MPa6.5MPa4.5MPa延伸率380%-400%280%-350%280%-400%350%-380%380%-420%涂膜干燥時間(h)≤2-24≤2-24≤2-24≤2-24≤2-24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方案僅是對本發明的說明而不能限制本發明,權利要求中指出了本發明產品組成成分、成分比例、制備方法參數的范圍,而上述的說明并未指出本發明參數的范圍,因此,在與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相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任何改變,都應當認為是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