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涂料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白色底漆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底漆在涂料涂裝時普遍用到,是油漆系統(tǒng)的第一層,一方面用來彌補基材表面缺陷,封閉填充基材表面的微細孔洞,對基材起到保護填平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面漆的附著力、增加面漆的豐滿度、提供抗堿性、提供防腐功能等,同時可以保證面漆的均勻吸收,賦予面漆更好的裝飾性及功能性?,F(xiàn)有白底漆普遍存在的不足是顏色泛黃,亮度不夠,硬度偏低,流平性差,打磨性差,起粉,填充性不理想。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白色底漆涂料,該白色底漆涂料屬于水性環(huán)保涂料,固化速度快,硬度好,光澤度高、豐滿度好,附著力好,遮蓋力高,白度好,耐黃變,打磨性好,對基材具有較好的封閉填充性。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白色底漆,由以下份數(shù)的原料組分組成: 水性樹脂50-60份,鈦白粉70-80份,滑石粉8-12份,分散劑0.2-0.6份,助劑5.1-10.3份,消泡劑0.3-0.7份,溶劑4-8份,氨水0.1-0.3份,增稠劑0.4-0.8份,去離子水14-28份。
進一步的,所述的分散劑為聚羧酸銨鹽型,助劑為聚氨酯改性聚醚類締合型,消泡劑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溶劑為乙醇,增稠劑為改性聚丙烯酸系磺酸鹽。
另外,本發(fā)明還涉及白色底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5-10份助劑、0.2-0.6份分散劑分別加入10-20份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后加入70-80份鈦白粉,在200-300r/min 轉(zhuǎn)速下攪拌2-3h,得到鈦白漿A;
(2)將0.3-0.7份消泡劑加入到50-60份水性樹脂中,在800-1000r/min 條件下攪拌10-15min,然后加入步驟(1)中的鈦白漿A,在1000r/min條件下攪拌30-60min,得到混合液B;
(3)在混合液B中加入8-12份滑石粉,滴加4-8份溶劑、4-8份去離子水、0.1-0.3份氨水,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液C;
(4)將0.1-0.3份助劑、0.4-0.8份增稠劑加入混合液C,在300r/min轉(zhuǎn)速下攪拌15-30min,即得到所述白色面漆。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用鈦白粉為金紅石相鈦白粉。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白色底漆涂料屬于水性環(huán)保涂料,固化速度快,硬度好,光澤度高、豐滿度好,附著力好,遮蓋力高,白度好,耐黃變,打磨性好,對基材具有較好的封閉填充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1所描述的一種白色底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5份助劑、0.2份分散劑分別加入10份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后加入70份金紅石相鈦白粉,在200r/min 轉(zhuǎn)速下攪拌2h,得到鈦白漿A;
(2)將0.3份消泡劑加入到50份水性樹脂中,在800r/min 條件下攪拌10min,然后加入步驟(1)中的鈦白漿A,在1000r/min條件下攪拌30min,得到混合液B;
(3)在混合液B中加入8份滑石粉,滴加4份溶劑、4份去離子水、0.1份氨水,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液C;
(4)將0.1份助劑、0.4份增稠劑加入混合液C,在300r/min轉(zhuǎn)速下攪拌15min,即得到所述白色面漆。
實施例2
本實施例2所描述的一種白色底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10份助劑、0.6份分散劑分別加入20份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后加入80份金紅石相鈦白粉,在300r/min 轉(zhuǎn)速下攪拌3h,得到鈦白漿A;
(2)將0.7份消泡劑加入到60份水性樹脂中,在1000r/min 條件下攪拌15min,然后加入步驟(1)中的鈦白漿A,在1000r/min條件下攪拌60min,得到混合液B;
(3)在混合液B中加入12份滑石粉,滴加8份溶劑、8份去離子水、0.3份氨水,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液C;
(4)將0.3份助劑、0.8份增稠劑加入混合液C,在300r/min轉(zhuǎn)速下攪拌30min,即得到所述白色面漆。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gòu)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