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液壓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耐強酸抗氧化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塑料產品是日常生活,工業制造中極易出現的產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塑料的種類也層出不窮,現有技術中的塑料還存在許多缺陷,塑料中的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容易出現致癌等現象,并且因長期使用而導致損壞,報廢率極大,實用性能較低,污染了環境,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報廢率,保護環境,本發明提出一種耐強酸抗氧化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技術缺點提供一種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表面涂覆有一層耐強酸抗氧化涂層,涂層包括耐強酸層以及抗氧化層;
耐強酸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二異氰酸酯:14-17份,硫化硫酸銨:10-14份,聚四氟乙烯:19-22份,黑碳化硅:11-19份,細晶氧化鋁:9-13份,三氧化二銻:5-10份,氯化鈣:12-18份,石英:2-9份,乙酸丁脂:11-18份,纖維素醚:40-48份,分散劑:9-16份,成膜助劑:10-18份;
抗氧化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5-17份,羧甲基纖維素:11-19份,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9-13份,去離子水:23-28份,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9-13份,小分子擴鏈劑:8-11份,聚醚多元醇:19-22份,催化劑:7-18份,交聯劑:11-19份,防沉劑:10-14份,偶聯劑:12-18份,液體阻燃劑:14-19份;
分散劑為硬脂酰胺與高級醇的混合物;成膜助劑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小分子擴鏈劑為聚乙二醇-400;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聚磷酸銨或磷酸三聚氰胺中的一種;交聯劑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二鄰氯二苯胺甲烷;偶聯劑為改性硅烷偶聯劑;液體阻燃劑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甲苯二苯酯。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前述的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表面涂覆有一層耐強酸抗氧化涂層,涂層包括耐強酸層以及抗氧化層;
耐強酸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二異氰酸酯:14份,硫化硫酸銨:10份,聚四氟乙烯:19份,黑碳化硅:11份,細晶氧化鋁:9份,三氧化二銻:5份,氯化鈣:12份,石英:2份,乙酸丁脂:11份,纖維素醚:40份,分散劑:9份,成膜助劑:10份;
抗氧化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羧甲基纖維素:11份,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9份,去離子水:23份,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9份,小分子擴鏈劑:8份,聚醚多元醇:19份,催化劑:7份,交聯劑:11份,防沉劑:10份,偶聯劑:12份,液體阻燃劑:14份;
分散劑為硬脂酰胺與高級醇的混合物;成膜助劑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小分子擴鏈劑為聚乙二醇-400;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聚磷酸銨或磷酸三聚氰胺中的一種;交聯劑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二鄰氯二苯胺甲烷;偶聯劑為改性硅烷偶聯劑;液體阻燃劑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甲苯二苯酯。
前述的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表面涂覆有一層耐強酸抗氧化涂層,涂層包括耐強酸層以及抗氧化層;
耐強酸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二異氰酸酯:17份,硫化硫酸銨:14份,聚四氟乙烯:22份,黑碳化硅:19份,細晶氧化鋁:13份,三氧化二銻:10份,氯化鈣:18份,石英:9份,乙酸丁脂:18份,纖維素醚:48份,分散劑:16份,成膜助劑:18份;
抗氧化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17份,羧甲基纖維素:19份,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去離子水:28份,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13份,小分子擴鏈劑:11份,聚醚多元醇:22份,催化劑:18份,交聯劑:19份,防沉劑:14份,偶聯劑:18份,液體阻燃劑:19份;
分散劑為硬脂酰胺與高級醇的混合物;成膜助劑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小分子擴鏈劑為聚乙二醇-400;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聚磷酸銨或磷酸三聚氰胺中的一種;交聯劑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二鄰氯二苯胺甲烷;偶聯劑為改性硅烷偶聯劑;液體阻燃劑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甲苯二苯酯。
前述的耐強酸抗氧化塑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一)將二異氰酸酯、硫化硫酸銨、聚四氟乙烯以及黑碳化硅加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攪拌78-85min,攪拌速度為600-650r/min,加入細晶氧化鋁、三氧化二銻以及氯化鈣,攪拌85-90min,等充分混合均勻后加入石英、乙酸丁脂以及纖維素醚,高速攪拌90-95min,攪拌速度為800-1000r/min,最后添加適量的分散劑以及成膜助劑調節至合適黏度,過濾得到耐強酸層待用;
(二)配置固含量3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將羧甲基纖維素以及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與去離子水以及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預設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在攪拌釜內加熱并進行高速攪拌分散,攪拌速度900-1100r/min,加熱溫度77-86℃,攪拌時間90-98min,制成乳狀,接著對乳狀液體進行降溫,使其溫度降到12℃以下,依次加入小分子擴鏈劑、聚醚多元醇、催化劑以及交聯劑,攪拌100-120min,最后加入適量的防沉劑、偶聯劑以及液體阻燃劑調節至適合黏稠度,即可得到抗氧化層待用;
(三)將步驟(一)制得的耐強酸層以及步驟(二)制得的抗氧化層依次涂覆于塑料表面自然風干即可得到耐強酸抗氧化塑料。
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中的耐強酸抗氧化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強酸耐腐蝕的優點,不僅提高了產品的使用率以及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報廢率,加大了對環境的保護,高效節能,并且該方法步驟簡單,操作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表面涂覆有一層耐強酸抗氧化涂層,涂層包括耐強酸層以及抗氧化層;
耐強酸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二異氰酸酯:14份,硫化硫酸銨:10份,聚四氟乙烯:19份,黑碳化硅:11份,細晶氧化鋁:9份,三氧化二銻:5份,氯化鈣:12份,石英:2份,乙酸丁脂:11份,纖維素醚:40份,分散劑:9份,成膜助劑:10份;
抗氧化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羧甲基纖維素:11份,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9份,去離子水:23份,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9份,小分子擴鏈劑:8份,聚醚多元醇:19份,催化劑:7份,交聯劑:11份,防沉劑:10份,偶聯劑:12份,液體阻燃劑:14份;
分散劑為硬脂酰胺與高級醇的混合物;成膜助劑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小分子擴鏈劑為聚乙二醇-400;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聚磷酸銨或磷酸三聚氰胺中的一種;交聯劑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二鄰氯二苯胺甲烷;偶聯劑為改性硅烷偶聯劑;液體阻燃劑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甲苯二苯酯;
上述耐強酸抗氧化塑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二異氰酸酯、硫化硫酸銨、聚四氟乙烯以及黑碳化硅加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攪拌78min,攪拌速度為600r/min,加入細晶氧化鋁、三氧化二銻以及氯化鈣,攪拌85min,等充分混合均勻后加入石英、乙酸丁脂以及纖維素醚,高速攪拌90min,攪拌速度為800r/min,最后添加適量的分散劑以及成膜助劑調節至合適黏度,過濾得到耐強酸層待用;
(二)配置固含量3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將羧甲基纖維素以及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與去離子水以及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預設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在攪拌釜內加熱并進行高速攪拌分散,攪拌速度900r/min,加熱溫度77℃,攪拌時間90min,制成乳狀,接著對乳狀液體進行降溫,使其溫度降到12℃以下,依次加入小分子擴鏈劑、聚醚多元醇、催化劑以及交聯劑,攪拌100min,最后加入適量的防沉劑、偶聯劑以及液體阻燃劑調節至適合黏稠度,即可得到抗氧化層待用;
(三)將步驟(一)制得的耐強酸層以及步驟(二)制得的抗氧化層依次涂覆于塑料表面自然風干即可得到耐強酸抗氧化塑料。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表面涂覆有一層耐強酸抗氧化涂層,涂層包括耐強酸層以及抗氧化層;
耐強酸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二異氰酸酯:17份,硫化硫酸銨:14份,聚四氟乙烯:22份,黑碳化硅:19份,細晶氧化鋁:13份,三氧化二銻:10份,氯化鈣:18份,石英:9份,乙酸丁脂:18份,纖維素醚:48份,分散劑:16份,成膜助劑:18份;
抗氧化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17份,羧甲基纖維素:19份,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去離子水:28份,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13份,小分子擴鏈劑:11份,聚醚多元醇:22份,催化劑:18份,交聯劑:19份,防沉劑:14份,偶聯劑:18份,液體阻燃劑:19份;
分散劑為硬脂酰胺與高級醇的混合物;成膜助劑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小分子擴鏈劑為聚乙二醇-400;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聚磷酸銨或磷酸三聚氰胺中的一種;交聯劑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二鄰氯二苯胺甲烷;偶聯劑為改性硅烷偶聯劑;液體阻燃劑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甲苯二苯酯;
上述耐強酸抗氧化塑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二異氰酸酯、硫化硫酸銨、聚四氟乙烯以及黑碳化硅加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攪拌85min,攪拌速度為650r/min,加入細晶氧化鋁、三氧化二銻以及氯化鈣,攪拌90min,等充分混合均勻后加入石英、乙酸丁脂以及纖維素醚,高速攪拌95min,攪拌速度為1000r/min,最后添加適量的分散劑以及成膜助劑調節至合適黏度,過濾得到耐強酸層待用;
(二)配置固含量3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將羧甲基纖維素以及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與去離子水以及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預設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在攪拌釜內加熱并進行高速攪拌分散,攪拌速度1100r/min,加熱溫度86℃,攪拌時間98min,制成乳狀,接著對乳狀液體進行降溫,使其溫度降到12℃以下,依次加入小分子擴鏈劑、聚醚多元醇、催化劑以及交聯劑,攪拌120min,最后加入適量的防沉劑、偶聯劑以及液體阻燃劑調節至適合黏稠度,即可得到抗氧化層待用;
(三)將步驟(一)制得的耐強酸層以及步驟(二)制得的抗氧化層依次涂覆于塑料表面自然風干即可得到耐強酸抗氧化塑料。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耐強酸抗氧化塑料表面涂覆有一層耐強酸抗氧化涂層,涂層包括耐強酸層以及抗氧化層;
耐強酸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二異氰酸酯:15份,硫化硫酸銨:12份,聚四氟乙烯:21份,黑碳化硅:16份,細晶氧化鋁:11份,三氧化二銻:7份,氯化鈣:13份,石英:6份,乙酸丁脂:13份,纖維素醚:42份,分散劑:12份,成膜助劑:16份;
抗氧化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羧甲基纖維素:13份,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11份,去離子水:25份,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12份,小分子擴鏈劑:10份,聚醚多元醇:20份,催化劑:16份,交聯劑:17份,防沉劑:13份,偶聯劑:16份,液體阻燃劑:16份;
分散劑為硬脂酰胺與高級醇的混合物;成膜助劑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小分子擴鏈劑為聚乙二醇-400;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聚磷酸銨或磷酸三聚氰胺中的一種;交聯劑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二鄰氯二苯胺甲烷;偶聯劑為改性硅烷偶聯劑;液體阻燃劑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甲苯二苯酯;
上述耐強酸抗氧化塑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二異氰酸酯、硫化硫酸銨、聚四氟乙烯以及黑碳化硅加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攪拌80min,攪拌速度為620r/min,加入細晶氧化鋁、三氧化二銻以及氯化鈣,攪拌87min,等充分混合均勻后加入石英、乙酸丁脂以及纖維素醚,高速攪拌92min,攪拌速度為900r/min,最后添加適量的分散劑以及成膜助劑調節至合適黏度,過濾得到耐強酸層待用;
(二)配置固含量3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將羧甲基纖維素以及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與去離子水以及聚碳酸亞丙酯二元醇預設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在攪拌釜內加熱并進行高速攪拌分散,攪拌速度1000r/min,加熱溫度85℃,攪拌時間96min,制成乳狀,接著對乳狀液體進行降溫,使其溫度降到12℃以下,依次加入小分子擴鏈劑、聚醚多元醇、催化劑以及交聯劑,攪拌110min,最后加入適量的防沉劑、偶聯劑以及液體阻燃劑調節至適合黏稠度,即可得到抗氧化層待用;
(三)將步驟(一)制得的耐強酸層以及步驟(二)制得的抗氧化層依次涂覆于塑料表面自然風干即可得到耐強酸抗氧化塑料。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