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運輸車,尤其涉及一種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
背景技術:
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是一種集人員輸送與野外宿營雙重功能的野外用車。由于野外對受傷人員進行救助的需要,需要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能夠承載更多的醫務人員,并且能夠為更多的醫務人員提供宿營場地,這樣也有助于降低運輸成本。然而現有技術中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大都存在車廂內可用面積固定,并且面積較小,承載人數少,宿營場地小的缺點。
發明內容
在下文中給出關于本發明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發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發明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發明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 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承載人數較多,能夠提供更大的宿營場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包括車頭和車底盤,所述車底盤上從前向后方向依次設置有車廂、后部貨倉和尾部貨倉;所述車廂包括主車廂和設置在主車廂兩側的擴展車廂, 所述主車廂內設置有兩排座椅,兩排座椅之間設置有通道;在車底盤兩側分別設置有側部貨倉;所述主車廂由主車廂底板、主車廂頂板、主車廂前壁和主車廂后壁圍成的主車廂;所述擴展車廂包括擴展車廂頂板、擴展車廂底板、擴展車廂側壁、擴展車廂前壁和擴展車廂后壁;所述擴展車廂頂板與主車廂頂板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底板滑動連接在主車廂底板與車底盤之間,所述擴展車廂底板下方設置用于支撐擴展車廂底板的支撐裝置;所述擴展車廂側壁與擴展車廂底板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前壁及擴展車廂后壁分別嵌在擴展車廂展開時擴展車廂的前端和后端;在主車廂的前方與后方分別設置有用于將擴展車廂頂板展開的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的頂端與擴展車廂頂板連接。可選的,所述擴展車廂底板下面設置有多個滾輪,所述多個滾輪滾動連接在支撐裝置上,所述支撐裝置滑動連接在擴展車廂底板與車底盤之間。可選的,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槽和支撐腿,所述支撐槽槽口朝下設置,所述支撐腿的頂端通過轉軸與支撐槽轉動連接,并且所述支撐腿位于所述支撐槽的外端。可選的,所述擴展車廂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下底板通過滾輪與支撐裝置滑動連接,上底板滑動連接在下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底板的外側下部設置有用于與上底板外側配合的下斜坡,所述上底板的外側上部設置有與下底板配合的上斜坡。
4
可選的,所述擴展車廂側壁包括上側壁和下側壁;所述下側壁與上底板轉動連接, 所述上側壁與下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頂板的外側設置有多個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包括滑輪和繞在滑輪上的繩索,所述繩索一端與下側壁底端固定連接,一端與上側壁頂端固定連接。可選的,所述下底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包括滑輪和繞在滑輪上的繩索;所述上底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頭,所述滑輪的繩索一端固定在車底盤上方,另一端與上底板上的連接頭連接;所述下底板的內部設置有用于推出下底板的推出裝置;所述推出裝置包括伸縮裝置和驅動伸縮裝置的動力系統,所述伸縮裝置與下底板連接。可選的,所述座椅包括底座、靠背和支撐滑軌,所述靠背與底座轉動連接,所述底座與支撐滑軌滑動連接,并且底座與支撐架之間設置有還設置有用于限定底座位置的限位
直ο可選的,所述車廂內部的兩側頂角處設置有頂部行李倉;所述行李倉為由內壁、頂壁、底壁和行李倉蓋圍成的中空腔體;所述內壁設置在野戰車內部的頂部拐角處走線槽的外側,所述底壁與內壁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頂壁與內壁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行李倉蓋與底壁轉動連接。可選的,所述側部貨倉的貨倉門包括門板和驅動裝置,所述行李箱的底板兩側靠近側壁的位置對稱設有支撐板;所述兩支撐板均連接有傳動結構件,且兩傳動結構件對稱設置;所述門板分別與兩傳動結構件轉動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傳動結構件連接;所述傳動結構件包括驅動桿、從動桿、連接桿、定位桿和轉桿;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與連接桿的頂端轉動連接;所述從動桿的一端與連接桿的桿身轉動連接,且驅動桿與從動桿平行設置;所述驅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板的上部; 所述從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板的下部靠近行李箱口的位置;所述門板與連接桿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連接桿的下部,所述定位桿的另一端與轉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轉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門板的后部;當行李箱門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定位桿與所述轉桿的連接端與從動桿的桿身相抵;所述驅動裝置與傳動結構件的驅動桿連接,并帶動驅動桿轉動;當關閉行李箱門時,驅動裝置帶動驅動桿正向轉動,驅動桿帶動連接桿向上和向行李箱內運動,從動桿跟隨連接桿一起轉動,并將連接桿的下部向內拉回;連接桿的下部靠近從動桿,使從動桿擠壓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迫使定位桿與轉桿之間的夾角趨于 180°,轉桿的下部會向下伸出,同時帶動門板的后部向下運動,并將門板的前部向上收起, 蓋在行李箱口處;當打開行李箱門時,驅動裝置帶動驅動桿反向轉動,驅動桿帶動連接桿向下和向行李箱口運動,從動桿跟隨連接桿一起轉動,并將連接桿的下部向外頂出;連接桿的下部遠離從動桿,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有更多的空間向內側彎折,門板的前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展開,平放于地面上。可選的,所述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設有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與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轉動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車廂廂體能夠擴展,當需要較大空間時,能夠在車廂廂體兩側延伸出兩個擴展車廂,為野外宿營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承載人數增多。2、擴展車廂展開方便,設計巧妙。3、結構緊湊,當車輛行駛或者不需要車廂廂體擴展時,車廂占地面積小,方便行駛。4、車廂內座椅的靠背與底座轉動連接,并且底座與支撐架滑動連接,這樣靠背可以旋轉折疊在底座上,然后將兩排座椅折疊后分別向通道靠攏,使兩排座椅連在一起,供醫務人員宿營使用。5、在主車廂后部設置有后部貨倉及尾部貨倉,在車廂的底盤上的兩側設置有側部貨倉,貨物承載量大。6、側部貨倉的貨倉門只需要開啟驅動裝置,無需其它輔助設備,行李箱的門板便可將行李進行托舉或放下,結構巧妙,操作簡單,比較省力。
參照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說明,會更加容易地理解本發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點。附圖中的部件只是為了示出本發明的原理。在附圖中,相同的或類似的技術特征或部件將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擴展車廂一側展開狀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車廂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車廂未完全展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車廂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內座椅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內座椅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的頂部行李倉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的側部貨倉門處于關閉狀態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的側部貨倉門處于與側部貨倉門底部齊平狀態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的側部貨倉門處于與地面接觸狀態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的側部貨倉門門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示意為1-主車廂底板;2-主車廂頂板;3-支撐桿;5-擴展車廂;6-擴展車廂頂板;7-擴展車廂底板;701-上底板;702-下底板;8-擴展車廂側壁;801-上側壁; 802-下側壁;11-車底盤;12-支撐架;12A-支撐槽;12B-支撐腿;12C-限位孔;12D-限位桿;13-伸縮裝置;14-滾輪;16-滑輪;1502、1602-繩索;17-連接頭;18-車頭;19-后部貨倉;20-尾部貨倉;21-側部貨倉;22-車廂;23-底座;24-靠背;25-支撐架;26-車廂頂壁; 27-頂壁;28-卡鉤;29-行李倉蓋;30-底壁;31-內壁;32-固定裝置;33-中空腔體;34-門板;35-支撐板;36-傳動結構件;37-驅動桿;38-從動桿;39-連接桿;40-定位桿;41-轉桿;42-保護裝置;43-防護板;44-斜坡;45-防滑條;46-連接板;47-座椅。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本發明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發明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參見圖1、圖2、圖3,一種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包括車頭18和車底盤11,所述車底盤11上從前向后方向依次設置有車廂22、后部貨倉19和尾部貨倉20 ;所述車廂22包括主車廂和設置在主車廂兩側的擴展車廂5,所述主車廂內設置有兩排座椅47,兩排座椅47 之間設置有通道;在車底盤11兩側分別設置有側部貨倉21。參見圖4-1、圖4-2、圖4-3,所述主車廂由主車廂底板1和主車廂頂板2圍成。所述擴展車廂5包括擴展車廂頂板6、擴展車廂底板7、擴展車廂側壁8、擴展車廂前壁和擴展車廂后壁(圖中未示出);所述擴展車廂頂板6與主車廂頂板2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底板7滑動連接在主車廂底板1與車底盤11之間,所述擴展車廂底板7下方設置用于支撐擴展車廂底板7的支撐裝置;所述擴展車廂側壁8與擴展車廂底板7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前壁及擴展車廂后壁分別嵌在擴展車廂展開時擴展車廂的前端和后端。優選的,在主車廂的前方與后方分別設置有用于將擴展車廂頂板6展開的伸縮裝置13,所述伸縮裝置13的頂端與擴展車廂頂板6連接。所述伸縮裝置13可以為液壓油缸, 可以為汽缸。當伸縮裝置13伸出時,可以將擴展車廂頂板6頂起,當伸縮裝置13縮回時, 帶動擴展車廂頂板6落下。擴展車廂頂板6具有雙重功能,展開時為擴展車廂的頂板,落下后為主車廂的側壁。優選在擴展車廂頂板6上設置多個窗戶,以便野外宿營車在行駛過程中,車內的人員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所述擴展車廂底板7下面設置有多個滾輪14,所述滾輪14滾動連接在支撐裝置上,所述支撐裝置滑動連接在擴展車廂底板7與車底盤11之間。這樣設置,可以將支撐裝置從主車廂底板1與車底盤11之間抽出,然后將擴展車廂底板7抽出,擴展車廂底板7抽出時,其上的滾輪14沿著支撐裝置的上表面滾動,以減小擴展車廂底板7抽出時與支撐裝置之間摩擦力。優選的,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支撐架12,所述支撐架12包括支撐槽 12A和支撐腿12B,所述支撐槽12A槽口朝下設置,所述支撐腿12B的頂端通過轉軸與支撐槽12A轉動連接,并且所述支撐腿12B位于所述支撐槽12A的外端。所述支撐腿12B的下部設置有限位孔12C,在所述限位孔12C里設置限位桿12D,用于限定兩個支撐腿12B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在支撐槽12A上也設置有限位孔,支撐槽12A上的限位孔距離支撐腿12B 的轉軸的距離與支撐腿12B的長度相同,當收起支撐腿12B時,先將限位桿12D抽出,使支撐腿12B相對于支撐槽12A轉動,折疊在支撐槽12A內后,將限位桿12D穿過支撐腿12B及支撐槽12A上的限位孔,以防止支撐腿12B落下。優選的,所述擴展車廂底板7包括上底板701和下底板702,下底板702通過滾輪 14與支撐裝置滑動連接,上底板701滑動連接在下底板702的上表面上。優選的,所述下底板702的外側下部設置有用于與上底板701外側配合的下斜坡, 所述上底板701的外側上部設置有與下底板702配合的上斜坡。當展開擴展車廂時,先將下底板702與上底板701 —起從主車廂底板1下方抽出,然后把上底板701向外拉,使其上的上斜坡與下底板702上的上斜坡配合,上底板701和下底板702上的上表面處于齊平,構成擴展車廂的底板。優選的,所述擴展車廂側壁8包括上側壁801和下側壁802 ;所述下側壁802與上底板701轉動連接,所述上側壁701與下側壁802轉動連接。如此設置的目的是,便于折疊。在下側壁802和上底板701的兩端設置有支撐桿3,所述支撐桿3包括上支撐桿和下支撐桿,所述上支撐桿和下支撐桿轉動連接,上支撐桿的頂端與下側壁802連接,下支撐桿的底端與上底板701連接。以便在擴展車廂5展開時,對擴展車廂側壁提供支撐力,使其更穩固。優選的,所述擴展車廂頂板6的外側設置有多個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包括滑輪和繞在滑輪上的繩索1502,所述繩索1502 —端與下側壁802的底端固定連接,一端與上側壁801的頂端固定連接。如此設置,當伸縮裝置13向外伸出,將擴展車廂頂板6頂起時, 滑輪向上運動,繩索1502帶動上側壁801向上運動,當擴展車廂頂板6與主車廂頂板2齊平時,上側壁801與下側壁802正好展開呈豎直狀態。優選的,所述下底板70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滑輪組件16,所述滑輪組件包括滑輪 16和繞在滑輪16上的繩索1602 ;所述上底板70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頭17,所述滑輪 16的繩索1602 —端固定在車底盤11上方,另一端與上底板701上的連接頭17連接。可選的,所述下底板702的內部設置有用于推出下底板702的推出裝置;所述推出裝置包括伸縮裝置和驅動伸縮裝置的動力系統,所述伸縮裝置與下底板702連接(圖中未示出)。當推出裝置將下底板702向外推出時,帶動滑輪16向外運動,上底板701在繩索 1602的作用力下也向外運動,當下底板702完全被推出時,上底板701的內側運動到下底板 702的外側,兩者相互配合構成擴展車廂的底板。參見圖5、圖6,所述座椅47包括底座23、靠背M和支撐滑軌25,所述靠背M與底座23轉動連接,所述底座23與支撐架25滑動連接,并且底座23與支撐滑軌25之間還設置有用于限定底座23位置的限位裝置(圖中未示出)。在所述車廂內部的兩側頂角處設置有頂部行李倉,參見圖7,所述頂部行李倉為由內壁31、頂壁27、底壁30和行李倉蓋四圍成的中空腔體33 ;所述內壁31設置在車廂內部的頂部拐角處走線槽的外側,所述底壁30與內壁31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頂壁27與內壁 31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行李倉蓋四與底壁30 (轉動連接。所述行李倉蓋四包括旋轉端和自由端,旋轉端與底壁30轉動連接;在頂壁27的外端底部設置有卡槽,在行李倉蓋的自由端設置有用于與卡槽配合的卡鉤觀,將行李倉蓋 29蓋在頂部貨倉上后,將卡鉤觀卡在卡槽內,從而將行李倉蓋四固定住,以防止行李倉內行李掉落。
所述行李倉蓋四的截面為弧形。所述頂部行李倉還設置有用于張緊底壁30的固定裝置32,所述固定裝置32底端與底壁30固定連接,所固定裝置32頂端與車廂頂壁沈固定連接。為了將頂行李倉固定的更牢固,所述行李倉沿其長度方向均布有多個固定裝置 32。參見圖8-圖11,所述的側部貨倉的貨倉門包括門板34和驅動裝置,所述側部貨倉的底板兩側靠近側壁的位置對稱設有支撐板35 ;所述兩支撐板35均連接有傳動結構件36, 且兩傳動結構件36對稱設置;所述門板34分別與兩傳動結構件36轉動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傳動結構件36連接。所述傳動結構件36包括驅動桿37、從動桿38、連接桿39、定位桿40和轉桿41。所述驅動桿37的一端與連接桿39的頂端轉動連接;所述從動桿38的一端與連接桿39的桿身轉動連接,且驅動桿37與從動桿38平行設置;所述驅動桿37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板35的上部;所述從動桿38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板35的下部靠近側部貨倉口的位置。所述門板34與連接桿39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桿40的一端轉動連接在連接桿39的下部,所述定位桿40的另一端與轉桿41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轉桿41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門板34的后部;當側部貨倉門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定位桿40與所述轉桿41的連接端與從動桿38的桿身相抵。所述驅動裝置與傳動結構件36的驅動桿37連接,并帶動驅動桿37轉動。當關閉側部貨倉門時,驅動裝置帶動驅動桿37正向轉動,驅動桿37帶動連接桿39 向上和向側部貨倉內運動,從動桿38跟隨連接桿39 —起轉動,并將連接桿39的下部向內拉回;連接桿39的下部靠近從動38桿,使從動桿38擠壓定位桿40與轉桿41的連接端,迫使定位桿40與轉桿41之間的夾角趨于180°,轉桿41的下部會向下伸出,同時帶動門板 34的后部向下運動,并將門板34的前部向上收起,蓋在側部貨倉口處;當打開側部貨倉門時,驅動裝置帶動驅動桿37反向轉動,驅動桿37帶動連接桿39 向下和向側部貨倉口運動,從動桿38跟隨連接桿39 —起轉動,并將連接桿39的下部向外頂出;連接桿39的下部遠離從動桿38,定位桿40與轉桿41的連接端有更多的空間向內側彎折,門板;34的前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展開,平放于地面上。通過對側部貨倉門的開合機構進行優化設計,使其能夠充當升降臺,將行李從地面托舉至與側部貨倉底部齊平的位置,減少人員的勞動量;只需要開啟驅動裝置,無需其它輔助設備,側部貨倉的門板34便可將行李進行托舉或放下,結構巧妙,操作簡單。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定位桿40與轉桿41的連接端設有保護裝置42,所述保護裝置42與定位桿40與轉桿41的連接端轉動連接。這樣可以防止定位桿40和轉桿41的連接端與連接桿39直接接觸而磨損,延長使用壽命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門板34的兩側均設有防護板43。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行李從門板;34的兩側滑落。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門板34的內側上部設有斜坡44,所述斜坡位于門板34邊緣位置的厚度小于位于門板34內部位置的厚度。這樣可以使行李更輕松的上、下門板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門板34的內側表面設有多條凸起或凹進的防滑條45。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行李在門板上滑動,增加升降過程的安全性。作為優選方案,以所述連接桿39與從動桿38的連接部位為界,所述連接桿39在連接部位下側的部分向靠近從動桿38的方向彎折。這樣可以使傳動結構件36的結構更加緊湊,減少其所占用的空間。所述側部貨倉內設有用于連接側部貨倉與門板34的連接板46,所述連接板46的兩側分別與對應一側的支撐板35轉動連接。在本發明的設備中,顯然,各部件是可以分解、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組合的。這些分解和/或重新組合應視為本發明的等效方案。同時,在上面對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描述中,針對一種實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在一個或更多個其它實施方式中使用,與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組合,或替代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征。
權利要求
1.一種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頭和車底盤,所述車底盤上從前向后方向依次設置有車廂、后部貨倉和尾部貨倉;所述車廂包括主車廂和設置在主車廂兩側的擴展車廂,所述主車廂內設置有兩排座椅,兩排座椅之間設置有通道;在車底盤兩側分別設置有側部貨倉;所述主車廂由主車廂底板、主車廂頂板、主車廂前壁和主車廂后壁圍成; 所述擴展車廂包括擴展車廂頂板、擴展車廂底板、擴展車廂側壁、擴展車廂前壁和擴展車廂后壁;所述擴展車廂頂板與主車廂頂板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底板滑動連接在主車廂底板與車底盤之間,所述擴展車廂底板下方設置用于支撐擴展車廂底板的支撐裝置;所述擴展車廂側壁與擴展車廂底板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前壁及擴展車廂后壁分別嵌在擴展車廂展開時擴展車廂的前端和后端;在主車廂的前方與后方分別設置有用于將擴展車廂頂板展開的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的頂端與擴展車廂頂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車廂底板下面設置有多個滾輪,所述多個滾輪滾動連接在支撐裝置上,所述支撐裝置滑動連接在擴展車廂底板與車底盤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槽和支撐腿,所述支撐槽槽口朝下設置,所述支撐腿的頂端通過轉軸與支撐槽轉動連接,并且所述支撐腿位于所述支撐槽的外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車廂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下底板通過滾輪與支撐裝置滑動連接,上底板滑動連接在下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底板的外側下部設置有用于與上底板外側配合的下斜坡,所述上底板的外側上部設置有與下底板配合的上斜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車廂側壁包括上側壁和下側壁;所述下側壁與上底板轉動連接,所述上側壁與下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擴展車廂頂板的外側設置有多個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包括滑輪和繞在滑輪上的繩索,所述繩索一端與下側壁底端固定連接,一端與上側壁頂端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包括滑輪和繞在滑輪上的繩索;所述上底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頭,所述滑輪的繩索一端固定在車底盤上方,另一端與上底板上的連接頭連接;所述下底板的內部設置有用于推出下底板的推出裝置;所述推出裝置包括伸縮裝置和驅動伸縮裝置的動力系統,所述伸縮裝置與下底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底座、靠背和支撐滑軌,所述靠背與底座轉動連接,所述底座與支撐架滑動連接,并且底座與支撐滑軌之間設置有還設置有用于限定底座位置的限位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內部的兩側頂角處設置有頂部行李倉;所述行李倉為由內壁、頂壁、底壁和行李倉蓋圍成的中空腔體;所述內壁設置在野戰車內部的頂部拐角處走線槽的外側,所述底壁與內壁的底端轉動連接, 所述頂壁與內壁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行李倉蓋與底壁轉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部貨倉的貨倉門包括門板和驅動裝置,所述行李箱的底板兩側靠近側壁的位置對稱設有支撐板;所述兩支撐板均連接有傳動結構件,且兩傳動結構件對稱設置;所述門板分別與兩傳動結構件轉動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傳動結構件連接;所述傳動結構件包括驅動桿、從動桿、連接桿、定位桿和轉桿; 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與連接桿的頂端轉動連接;所述從動桿的一端與連接桿的桿身轉動連接,且驅動桿與從動桿平行設置;所述驅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板的上部;所述從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板的下部靠近行李箱口的位置;所述門板與連接桿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連接桿的下部,所述定位桿的另一端與轉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轉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門板的后部;當行李箱門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定位桿與所述轉桿的連接端與從動桿的桿身相抵; 所述驅動裝置與傳動結構件的驅動桿連接,并帶動驅動桿轉動; 當關閉行李箱門時,驅動裝置帶動驅動桿正向轉動,驅動桿帶動連接桿向上和向行李箱內運動,從動桿跟隨連接桿一起轉動,并將連接桿的下部向內拉回;連接桿的下部靠近從動桿,使從動桿擠壓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迫使定位桿與轉桿之間的夾角趨于180°,轉桿的下部會向下伸出,同時帶動門板的后部向下運動,并將門板的前部向上收起,蓋在行李箱口處;當打開行李箱門時,驅動裝置帶動驅動桿反向轉動,驅動桿帶動連接桿向下和向行李箱口運動,從動桿跟隨連接桿一起轉動,并將連接桿的下部向外頂出;連接桿的下部遠離從動桿,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有更多的空間向內側彎折,門板的前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展開,平放于地面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設有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與定位桿與轉桿的連接端轉動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運輸車,尤其涉及一種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該車包括車頭和車底盤,所述車底盤上從前向后方向依次設置有車廂、后部貨倉和尾部貨倉;所述車廂包括主車廂和設置在主車廂兩側的擴展車廂,所述主車廂內設置有兩排座椅,兩排座椅之間設置有通道;在車底盤兩側分別設置有側部貨倉。本發明的醫務人員輸送宿營車為醫務人員提供了充足的宿營空間,具有承載人數多的優點。
文檔編號B60P3/34GK102529788SQ2012100545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5日
發明者侯世科, 劉亮亮, 盧明, 孫振興, 樊毫軍, 范斌, 董文龍 申請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勤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