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后保險杠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ー種汽車后保險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汽車后保險杠骨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后保險桿一般采用扁平的板狀主橫梁貫穿在汽車后保險桿內,在汽車改型設計中,需要整體更換主橫梁和主橫梁上固定的支架,這樣,基本上摒棄了現有的后保險桿的整體設計,重新根據汽車后部的外型設計后保險桿,改型成本高。由于人們對汽車外形的需求不斷提高,現有汽車后保險桿的結構通用性差的缺陷越來越明顯,不適合汽車行業的發展要求。此外,現有的板狀主橫梁還存在結構強度不夠、緩沖吸能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并且制造エ藝復雜,制造成本高等缺陷。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缺陷,而提供ー種結構簡單、通用性強、改型成本低、結構強度高,具有很好的緩沖吸能作用,制造エ藝簡單,制造成本低的優點的汽車后保險杠骨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的汽車后保險杠骨架,包括兩端對稱設有彎折部的主橫梁、設在主橫梁兩端側面的主安裝支架、均設在主橫梁上表面的踏板支架和兩塊側板,以及設在主橫梁下表面的數個小安裝支架,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主橫梁為一體式結構的中空管狀體。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主橫梁整體鋳造成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主安裝支架通過螺栓與固定在主橫梁兩端的小安裝支架連接。本發明的主橫梁采用一體式管狀體結構,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同等質量的扁平板狀結構,整體具有很高的強度,并具具有很好的緩沖吸能作用,滿足汽車對保險杠強度的要求,且制造エ藝簡單,制造成本低;本發明作為基礎車型的保險桿主橫梁,在設計改型成的過程中,只需以管狀體為中心,向管狀體四周任意角度焊接支架即可達到改型的目的,自由度高,對各種改型車都有很好的適應性,通用性高,降低了改型設計和制作成本。
圖I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向剖視圖;圖3是圖I的B-B向剖視圖;圖4是采用本發明成型后的汽車后保險桿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橫梁(11、彎折部);2、主安裝支架;3、踏板支架;4、小安裝支架;5、側板;6、殼體;7、螺栓。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的詳細描述如圖I、圖2和圖3所示的汽車后保險杠骨架,包括兩端對稱設有彎折部11的主橫梁I、設在主橫梁I兩端側面的主安裝支架2、均設在主橫梁I上表面的踏板支架3和兩塊側板5,以及設在主橫梁I下表面的數個小安裝支架4,主橫梁I為一體式結構的中空管狀體。主安裝支架2通過螺栓7與固定在主橫梁I兩端的小安裝支架4連接,主橫梁I整體鑄造,一體成型。制作本發明過程中,將金屬圓管作為主橫梁1,再將各種不同功能的小安裝支架4焊接在主橫梁I上,主安裝支架2通過螺栓與小安裝支架4連接。使用時,將圖I所示的汽車后保險杠骨架外側罩上后保險桿殼體6 (如圖4所示),安裝在汽車后面的保險桿位置即可,在改型車設計過程中可根據不同的保險杠形狀只須以主橫梁I為中心向外設置相應的支架,便于控制以后改型設計的成本;主橫梁2采用一體式的管狀體結構,具有整體結構·強度好,具有很好的緩沖吸能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后保險杠骨架,包括兩端對稱設有彎折部(11)的主橫梁(I)、設在主橫梁(I)兩端側面的主安裝支架(2)、均設在主橫梁(I)上表面的踏板支架(3)和兩塊側板(5),以及設在主橫梁(I)下表面的數個小安裝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橫梁(I)為一體式結構的中空管狀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后保險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橫梁(I)整體鑄造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車后保險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裝支架(2)通過螺栓(7)與固定在主橫梁(I)兩端的小安裝支架(4)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汽車一種汽車后保險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后保險杠骨架,包括兩端對稱設有彎折部的主橫梁、設在主橫梁兩端側面的主安裝支架、均設在主橫梁上表面的踏板支架和兩塊側板,以及設在主橫梁下表面的數個小安裝支架,所述主橫梁為一體式結構的中空管狀體。本發明具有很高的強度,并具有很好的緩沖吸能作用,滿足汽車對保險杠強度的要求,制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作為基礎車型的保險桿主橫梁,在設計改型成的過程中,只需以管狀體為中心,向管狀體四周任意角度焊接支架即可,自由度高,對各種改型車都有很好的適應性,通用性高,降低了改型設計和制作成本。
文檔編號B60R3/00GK102785626SQ20121029776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0日
發明者嚴紅浩, 吳會平, 張篙, 樊佳, 焦洪波, 雷明星 申請人: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