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控制、安全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主要由遙控鑰匙和置于車內的車載控制單元組成,車載控制單元間隔一定時間發送低頻信號,搜尋附近是否有鑰匙,遙控鑰匙的低頻接收器接收到該低頻信號后,遙控鑰匙高頻發射器會給車載控制單元發送一個反饋,告訴車載控制單元遙控鑰匙所處的位置,由車載控制單元的高頻接收器接收遙控鑰匙的位置信息。然后車載控制單元低頻發送器再發送一個驗證遙控鑰匙是否合法的指令,遙控鑰匙的低頻接收器接收到指令后,由遙控鑰匙的高頻發送器將鑰匙ID發送給車載控制單元,如果ID是正確的,車載控制單元判斷該遙控鑰匙為合法的鑰匙。·但是,車載控制單元的高頻接收器接收到的高頻信號往往帶有雜波(即空間的無線信號),車載控制單元的控制器在處理這些高頻信號時會受這些雜波的影響,通過判斷脈寬值來確定是否是需要接收的高頻數據的數據頭。數據頭接受正確后,產生中斷開始接收高頻數據,高頻數據的接收是使用定時口的中斷來捕捉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判斷脈寬值,為避免接收被打斷,此中斷為最高優先級。因此,如何減少高頻信號中的雜波,減輕控制器的處理負擔,是目前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可以有效減少高頻信號中的雜波,并減輕控制器的處理負擔。具體技術方案如下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包括遙控鑰匙和設置于車輛內部的車載控制單元;其中,所述遙控鑰匙包括感應標簽、第一 LF低頻天線、LF低頻接收器、第一 UHF高頻天線、UHF高頻信號發射器、第一控制器,其中感應標簽、LF低頻接收器、UHF高頻信號發射器分別與第一控制器電連接,LF低頻接收器與第一 LF低頻天線電連接,UHF高頻信號發射器與第一 UHF高頻天線電連接;所述車載控制單元包括天線系統、標簽感應模塊、第二控制器、LF低頻信號發射器、UHF高頻信號接收器;所述LF低頻信號發射器和UHF高頻信號接收器分別與第二控制器電連接,并耦合到天線系統;標簽感應模塊與第二控制器電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UHF高頻信號接收器包括濾波模塊,用于對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進行濾波、去載波處理。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器通過SCI和定時口接收所述濾波模塊處理后的高頻信號。[0012]由以上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在車載控制單元的UHF高頻信號接收器端安裝有濾波模塊,可以有效去除UHF高頻信號接收器接收到的高頻信號中摻雜的雜波。經過濾除雜波后,將高頻信號發送給控制器處理,減輕了控制器的處理負擔。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 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動調節轉向柱控制器結構示意圖。為了圖示的簡單和清楚,以上附圖示出了結構的普通形式,并且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模糊本實用新型,可以省略已知特征和技術的描述和細節。另外,附圖中的單元不必要按照比例繪制。例如,可以相對于其他單元放大圖中的一些單元的尺寸,從而幫助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標號表示相同的單元。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單元,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例如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的或否則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那些單元,而是可以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本實施例提供的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包括遙控鑰匙I和設置于車輛內部的車載控制單元2;其中,所述遙控鑰匙I,包括感應標簽11、LF低頻天線12、LF低頻接收器13、UHF高頻天線14、UHF高頻信號發射器15、控制器16、防盜認證模塊17,其中感應標簽11可在標簽感應模塊的感應范圍內被感應,LF低頻接收器13耦合到LF低頻天線12,UHF高頻信號發射器15耦合到UHF高頻天線14,控制器16分別與LF低頻接收器13、UHF高頻信號發射器15和防盜認證模塊17電連接。所述車載控制單元2包括天線系統21、標簽感應模塊22、控制器23、LF低頻信號發射器24、UHF高頻信號接收器25、防盜控制器26,所述天線系統22可根據需要,包括多個LF低頻天線和UHF高頻天線,分別設置于車門把手、后備箱把手或其它位置;車載控制單元2的其它部件可設置于一外殼內,安裝于車輛駕駛艙的儀表盤下;LF低頻信號發射器24耦合到天線系統22中的LF天線,UHF高頻信號接收器25耦合到天線系統22中的UHF高頻天線;控制器23分別與標簽感應模塊22、LF低頻信號發射器24、UHF高頻信號接收器25和防盜控制器26電連接,控制器23還通過總線收發控制模塊與汽車內的各種總線連接,如CAN總線、LIN總線及K-LINE總線等,以此對車輛內的各種電子控制部件發出指令,實現控制,這些電子控制部件包括門鎖控制裝置、車窗控制裝置、后備箱控制裝置、車燈控制裝置和發聲控制裝置等。其中,車載控制單元I的UHF高頻信號接收器25包括濾波模塊(圖中未示出),用于對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進行濾波、去載波處理。控制器23通過SCI和定時口接收所述濾波模塊處理后的高頻信號。控制器23通過SCI和定時口接收上述濾波模塊處理后的高頻信號。控制器23通過定時口捕捉數據頭,判斷捕捉的數據頭是否為需要接收的高頻數據的數據頭,如果是,則通過SCI接收高頻數據,如果否,則不接收高頻數據。SCI接收的數據放置于SCI緩存中,控制器23直接從SCI緩存中讀取通過SCI接收的高頻數據。
上述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的工作步驟如下I)標簽感應模塊22對感應范圍內的遙控鑰匙I進行搜索感應;2)當標簽感應模塊22感應到預定范圍內存在遙控鑰匙I時,喚醒車載控制單元2,開啟UHF高頻信號接收器25,并由LF低頻信號發射器24發射一個LF低頻認證信號;3) LF低頻接收器13接收到步驟2)發射的LF低頻認證信號后,喚醒遙控鑰匙,并由遙控鑰匙的UHF高頻信號發射器15返回一 UHF認證信號;4) UHF高頻信號接收器25接收所述步驟3)返回的UHF認證信號,由濾波模塊對接收到的認證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去除掉雜波、擾波。并對進行濾波處理后的認證信號發送給控制器23進行認證;5)認證通過,則由車載控制單元的LF低頻信號發射器24發射一個LF激發信號;6) LF低頻接收器13接收到步驟5)發射的LF激發信號后進行驗證,當驗證有效時,由UHF高頻信號發射器15發射一門鎖開啟命令;7) UHF高頻信號接收器25接收所述步驟6)發射的門鎖開啟命令,再次由濾波模塊進行濾波處理,再由控制器23對門鎖開啟命令進行有效性驗證,當驗證有效時,由控制器23通過汽車總線,向門鎖控制裝置發出開啟命令,開啟門鎖。所述預定范圍可根據需要預先設定,一般來說可設置為遙控鑰匙與車輛的距離為
I.5米為宜。本實施例提供的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車載控制單元的UHF高頻信號接收器安裝有濾波模塊,可以有效去除UHF高頻信號接收器接收到的高頻信號中摻雜的雜波。經過濾除雜波后,將高頻信號發送給控制器處理,減輕了控制器的處理負擔。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以上所述僅是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包括遙控鑰匙和設置于車輛內部的車載控制單元;其中, 所述遙控鑰匙包括感應標簽、第一 LF低頻天線、LF低頻接收器、第一 UHF高頻天線、UHF高頻信號發射器、第一控制器,其中感應標簽、LF低頻接收器、UHF高頻信號發射器分別與第一控制器電連接,LF低頻接收器與第一 LF低頻天線電連接,UHF高頻信號發射器與第一UHF高頻天線電連接; 所述車載控制單元包括天線系統、標簽感應模塊、第二控制器、LF低頻信號發射器、UHF高頻信號接收器;所述LF低頻信號發射器和UHF高頻信號接收器分別與第二控制器電連接,并耦合到天線系統;標簽感應模塊與第二控制器電連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UHF高頻信號接收器包括濾波模塊,用于對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進行濾波、去載波處理。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通過SCI和定時口接收所述濾波模塊處理后的高頻信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包括遙控鑰匙和設置于車輛內部的車載控制單元,遙控鑰匙和車載控制單元利用射頻進行交互,車載控制單元的HUF高頻接收器包括濾波模塊,用于對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進行濾波、去載波處理。本實用新型的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增加了濾波功能,去除了不必要的雜波,減輕了控制器處理任務的負擔。
文檔編號B60R25/00GK202686271SQ20122032057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日
發明者吉英存 申請人:北京經緯恒潤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