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車輛的側氣囊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側氣囊設備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碰撞探測傳感器;安全帶傳感器;側氣囊,所述側氣囊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由分隔壁分隔開,所述分隔壁包括被封閉的連通裝置;雙級氣體發生器,所述雙級氣體發生器包括用于向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的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以及控制器,基于接收到的發生側面碰撞和系安全帶的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確定只對第一氣體發生器進行點火從而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以及基于接收到的發生側面碰撞和沒有系安全帶的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確定對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同時進行點火,從而對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充氣,擴大了側氣囊的保護范圍,從而能夠自動地對系安全帶和沒有系安全帶的乘客提供有效的保護。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車輛的側氣囊設備及其控制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側氣囊設備及其控制方法,特別是涉及安裝在車輛的座椅上的側氣囊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當今的汽車中,側氣囊是裝在諸如駕駛座或副駕駛座的車座上的氣囊,在汽車受到側面撞擊的時候,側氣囊打開用于保護乘客的側面,減少撞擊帶來的傷害。一般裝在座椅上靠車門的一面。
[0003]側氣囊一般是安排在前排車座上靠近窗戶的一邊,當車輛傳感器檢測到車輛受到側面撞擊的時候將會自動打開,保護駕駛員或者副駕駛的安全。安全氣囊主要由傳感器、微處理器、氣體發生器和氣囊等部件組成。傳感器和微處理器用以判斷撞車程度,傳遞及發送信號,氣體發生器根據信號指示產生點火動作,點燃固態燃料并產生氣體向氣囊充氣,使氣囊迅速膨脹。一把的側氣囊的設計都是保證在發生側面碰撞時對系安全帶的乘客提供有效的側面保護。但是,當乘客沒有系安全帶時,在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乘客沒有被約束在車輛座椅上,而是趨向于離開座位,這時常規的側氣囊的范圍并不能對乘客提供有效的保護。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利之處,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用于車輛的側氣囊設備及其控制方法,能夠自動地改變側氣囊的保護范圍從而對系安全帶和沒有系安全帶的乘客提供有效的保護。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側氣囊設備,所述側氣囊設備包括:用于探測發生在車輛側面的碰撞的碰撞探測傳感器;用于探測是否系安全帶的安全帶傳感器;側氣囊,所述側氣囊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由分隔壁分隔開,所述分隔壁包括被封閉的連通裝置;雙級氣體發生器,所述雙級氣體發生器包括用于向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的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雙級氣體發生器的點火,其中所述控制器接收來自碰撞探測傳感器和安全帶傳感器的信號,并基于接收到的發生側面碰撞和系安全帶的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確定只對第一氣體發生器進行點火從而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小于一個預定壓力和所述封閉的連通裝置保持封閉狀態,以及基于接收到的發生側面碰撞和沒有系安全帶的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確定對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同時進行點火,從而對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大于所述預定壓力,所述封閉的連通裝置通過大于預定壓力的所述氣體壓力打開,從而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氣體進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開第二腔室。
[0006]優選的是,所述側氣囊和所述雙級氣體發生器被設置到車輛座椅的靠近車門的一側。[0007]優選的是,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在膨開后具有覆蓋靠近座椅的乘客側面范圍的形狀,和所述側氣囊的第二腔室在膨開后具有覆蓋遠離座椅的乘客的附加側面范圍的形狀。
[0008]優選的是,所述被封閉的連通裝置包括設置在分隔壁上的至少一個通氣孔,和封閉所述通氣孔的封閉件,所述封閉件通過線縫制到所述分隔壁上或者通過粘結劑粘結到分隔壁上,所述封閉件由織物構成。
[0009]優選的是,所述被封閉的連通裝置包括由在分隔壁上的線狀的強度薄弱部分形成的封閉圖案形成。
[0010]優選的是,所述側氣囊和所述雙級氣體發生器被設置到車輛的前排座椅的靠近車門的一側。
[0011]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種機動車輛,包括根據上述的側氣囊設備。
[0012]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種用于上述的車輛的側氣囊設備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探測車輛是否發生側面碰撞;探測是否系安全帶;當探測到發生側面碰撞和系安全帶時,確定對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級進行點火,從而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小于一個預定壓力和所述封閉的連通裝置保持封閉狀態,以及當探測到發生側面碰撞和沒有系安全帶時,確定對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同時進行點火,從而對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大于所述預定壓力,封閉的連通裝置通過大于預定壓力的所述氣體壓力打開,從而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氣體進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開第二腔室。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顯示了一種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在發生側面碰撞時對系安全帶的乘客的進行保護的示意圖;
[0014]圖2是顯示了一種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在發生側面碰撞時對沒有系安全帶的乘客的進行保護的示意圖;
[0015]圖3是顯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設備的工作示意圖;
[0016]圖4是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是顯示了沿著圖4的A-A線的剖面圖,顯示了側氣囊的兩個腔室之間的結構;
[0018]圖6A是顯示了沿著圖5的B-B線的剖面圖,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的兩個腔室之間的連通裝置;
[0019]圖6B是顯示了沿著圖5的B-B線的剖面圖,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的兩個腔室之間的連通裝置;
[0020]圖7是顯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設備的氣囊在乘客系安全帶時的工作示意圖。
[0021]圖8是顯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設備的氣囊在乘客沒有系安全帶時的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組件10安裝在車輛的座椅靠近車門的一側。在圖1的在座椅上的駕駛員或者乘客系有安全帶。當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側氣囊組件10打開如方框虛線所示的側氣囊的第一腔室21,于是該側氣囊的第一腔室21完全覆蓋駕駛員或者乘客的身體側面,從而對駕駛員或者乘客提供有效的保護。
[0023]在圖2的在座椅上的駕駛員或者乘客沒有系有安全帶。當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由于沒有安全帶的約束,駕駛員或者乘客的身體在慣性力的作用下離開座椅,如圖2所示,此時側氣囊組件10的側氣囊的第一腔室21不能完全覆蓋駕駛員或者乘客的身體側面,這時,在電子控制裝置ECU的控制下,側氣囊組件10的側氣囊的第二腔室22從所述第一腔室21繼續打開,于是該側氣囊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 —起完全覆蓋駕駛員或者乘客的身體側面,從而對駕駛員或者乘客提供有效的保護。
[0024]圖3中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設備的工作示意圖。首先車輛上的傳感器將是否發生側面碰撞的探測信號以及是否系安全帶的信號傳送給車輛的電子控制裝置ECU,然后電子控制裝置ECU根據發生側面碰撞的探測信號以及系安全帶的信號將點火指令發送方到氣囊設備的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級,于是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級的固態燃料點燃并產生氣體向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此時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低于預定值,不能打開側氣囊的第二腔室。以及電子控制裝置E⑶根據發生側面碰撞的探測信號以及沒有系安全帶的信號,將點火指令發送方到氣囊設備的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級和第二級,于是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級和第二級的固態燃料都點燃并產生氣體首先向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當氣囊的第一腔室內的氣體壓力大于預定值時,側氣囊的第二腔室被打開,從而向側氣囊的第二腔室充氣。
[0025]圖4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組件的構造。側氣囊組件10包括雙級氣體發生器11,與雙級氣體發生器11連接的側氣囊的第一腔室21和通過一個分隔壁37與第一腔室連接的側氣囊的第二腔室。如圖5所示,在分隔壁37的區域內設置有三個封閉的連通裝置31,所述封閉的連通裝置31在第一腔室21內部的壓力超過預定值時能夠被打開,從而第一腔室中的氣體通過連通裝置31進入到側氣囊的第二腔室22內部,從而將第二腔室膨開。
[0026]圖6A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的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間的連通裝置。該連通裝置包括設置在分隔壁37上的三個通氣孔33,以及通過線34縫制在分隔壁37上的織物形式的封閉件32,封閉件32將通氣孔33封閉。當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內的氣體壓力超過預定值時,所述封閉件32能夠脫離線34的束縛,從而與分隔壁37脫離而打開通氣孔。圖6B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的兩個腔室之間的連通裝置。與圖6A的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封閉件32是通過硅膠35粘合到分隔壁37上的。在本發明的其它可選的實施例中,通氣孔的數量可以是兩個,四個或者更多個。
[0027]另外,在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中,封閉的連通裝置也可以是多個設置在分隔壁上的線狀的強度薄弱部分,形成封閉的或則半封閉的圖案。當側氣囊的第二腔室的氣體壓力超過預定值,分隔壁的強度薄弱部分裂開,從而打開在封閉上形成的圖案而形成通氣孔。
[0028]圖7顯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設備的側氣囊在乘客系安全帶時的工作示意圖,這時只有雙級氣體發生器11的第一級點火,側氣囊的第一腔室21中具有氣體,而側氣囊的第二腔室22與第一腔室21之間是封閉的,于是第二腔室22中沒有氣體,從而側氣囊的第二腔室沒有展開。[0029]圖8是顯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氣囊設備的氣囊在乘客沒有系安全帶時的工作示意圖。這時雙級氣體發生器11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同時點火,側氣囊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都充滿氣體,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間的通氣孔是打開的。
[0030]盡管已經相對于實施例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而做出各種變化和改進。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輛的側氣囊設備,所述側氣囊設備包括: 用于探測發生在車輛側面的碰撞的碰撞探測傳感器; 用于探測是否系安全帶的安全帶傳感器; 側氣囊,所述側氣囊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由分隔壁分隔開,所述分隔壁包括被封閉的連通裝置; 雙級氣體發生器,所述雙級氣體發生器包括用于向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的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雙級氣體發生器的點火,其中所述控制器接收來自碰撞探測傳感器和安全帶傳感器的信號,并基于接收到的發生側面碰撞和系安全帶的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確定只對第一氣體發生器進行點火從而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小于一個預定壓力和所述封閉的連通裝置保持封閉狀態,以及基于接收到的發生側面碰撞和沒有系安全帶的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確定對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同時進行點火,從而對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大于所述預定壓力,所述封閉的連通裝置通過大于預定壓力的所述氣體壓力打開,從而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氣體進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開第二腔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氣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氣囊和所述雙級氣體發生器被設置到車輛座椅的靠近車門的一側。
3.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氣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在膨開后具有覆蓋靠近座椅的乘客側面范圍的形狀,和所述側氣囊的第二腔室在膨開后具有覆蓋遠離座椅的附加的乘客側面范圍的形狀。
4.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氣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封閉的連通裝置包括設置在分隔壁上的至少一個通氣孔,和封閉所述通氣孔的封閉件,所述封閉件通過線縫制到所述分隔壁上或者通過粘結劑粘結到分隔壁上,所述封閉件由織物構成。
5.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氣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封閉的連通裝置包括由在分隔壁上的線狀的強度薄弱部分形成的封閉圖案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氣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氣囊和所述雙級氣體發生器被設置到車輛的前排座椅的靠近車門的一側。
7.一種機動車輛,包括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側氣囊設備。
8.一種用于如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側氣囊設備的控制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 探測車輛是否發生側面碰撞; 探測是否系安全帶; 當探測到發生側面碰撞和系安全帶時,確定對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級進行點火,從而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小于一個預定壓力和所述封閉的連通裝置保持封閉狀態,以及 當探測到發生側面碰撞和沒有系安全帶時,確定對雙級氣體發生器的第一氣體發生器和第二氣體發生器同時進行點火,從而對對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充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氣體壓力大于所述預定壓力,封閉的連通裝置通過大于預定壓力的所述氣體壓力打開,從而所述側氣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氣體進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開第二腔室。
【文檔編號】B60R21/264GK103963733SQ201310028793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許擎鐳, 黃玉海, 趙寶洪 申請人:標致雪鐵龍(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